手糊成型玻璃钢工艺实验
手糊工艺标准玻璃钢

【手糊】手糊玻璃钢工艺流程(一)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流程: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是先在模型上涂一层脱模剂,然后将配好的树脂混合料用刮刀或刷子涂刷到模型上,再在其上铺陈裁好的玻璃布或其它增强材料,用刮刀或毛刷迫使树脂浸入玻璃布,排出气泡,待树脂浸透增强材料后,再铺放第2层增强材料,如此反复涂刷树脂和铺放增强材料,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设计层数,然后进行固化、脱模和修整。
(二)玻璃钢模具原材料的选择:玻璃钢手糊成型模具的原材料主要是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合理地选择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选择原材料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满足产品设计的性能要求;②适应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③价格便宜,货源充分。
目前的原材料主要有:树脂、增强纤维(玻纤布、短切毡、表面毡)、胶衣、固化剂、促进剂、脱模剂、色料、增韧剂、填料(石英粉、金刚石粉、铸石粉、石棉粉)等。
1、树脂的选择:选择手糊成型用的树脂品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
因此,必须根据产品性能、使用条件及工艺要求确定树脂的品种。
⑴产品性能考虑,要注意:①树脂固化收缩问题:应选用低收缩树脂。
②断裂延伸率:应选用延伸性好的树脂,提高玻璃钢开裂时的强度。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树脂应满足:①良好的浸润性。
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是保证玻璃钢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手糊工艺的先决条件。
如浸润不好,不仅使玻璃钢制品成型困难,也会使树脂——纤维间出现气泡;②适当的粘度。
手糊成型时的树脂粘度过低,会出现流胶现象,粘度过大,又会使成型浸润困难;③能在室温或低温下凝胶、固化,并要求固化时无低分子物产生;④无毒或低毒;⑤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目前手糊成型工艺中最常用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而酚醛树脂很少单独使用。
2、增强材料的选择:纤维品种一般要根据使用条件和工艺设计来进行选择。
⑴从使用条件考虑,要考虑制品的使用温度、强度、韧性、比重、绝缘性等因素。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要求其具有以下特性:①易浸润性:容易被树脂浸透;②铺覆变形性:在糊制形状复杂的产品时,要求玻璃纤维制品能适应模具形状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形性能。
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

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
你说这手糊玻璃钢啊,就好比是在给一件物品穿上一件特别定制的衣服。
这衣服可不一般,它坚固又耐用。
先说说这材料准备吧,那树脂就像是衣服的布料,得选好的,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可就不结实啦!还有这玻纤布,就像衣服的丝线,得整整齐齐的,不能有乱七八糟的线头。
然后呢,开始动手糊啦!这可是个细致活儿,就像给娃娃化妆一样,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把树脂均匀地涂在模具上,再小心翼翼地铺上玻纤布,一层一层的,可不能马虎。
你想想啊,如果这里涂厚了,那里涂薄了,那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就奇形怪状啦?
等糊好了,还得等它固化。
这就像是蒸馒头得等它蒸熟一样,得有耐心。
在这期间可别乱动它,不然会前功尽弃哦!
固化好了,就可以脱模啦!哇,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那感觉,真的是太棒啦!就像是自己种的花儿终于开了一样,满满的成就感。
你说这手糊玻璃钢工艺神奇不神奇?咱自己动手,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
可以做个小船模型,放在家里当装饰品;也可以做个小盒子,用来装些小玩意儿。
这多有意思呀!
而且哦,这手糊玻璃钢工艺也不难学呀,只要你有耐心,肯花时间,谁都能学会。
不像有些工艺,复杂得让人头疼。
咱这个,就是接地气,普通人都能玩得转。
想想看,你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那意义可不一样哦!它带着你的汗水和努力,那可是独一无二的。
别人都没有,就你有,多牛呀!
所以啊,朋友们,别犹豫啦!赶紧去试试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吧,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给自己做个特别的礼物。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个过程的!这就是咱老百姓也能玩得转的好玩意儿!。
玻璃钢手糊操作工艺

手糊玻璃钢制品操作工艺条件:胶衣应固化到用手指接触感到稍微有些发粘但不沾污手指。
工具:毛刷、水勺、剪刀、手套、刮板、压条。
要求:每糊一层,都要使该层玻璃布完全浸透树脂,都排尽气泡(因为玻璃钢制品在固化时会发热,加热空气引起热胀,玻璃钢制品必然出现空隙和空壳现象),玻璃纤维布和模具应贴胎(模具)良好。
玻璃纤维布不能很好的贴胎处,必须及时剪口,剪口处必须及时添加预先裁剪好的玻璃纤维布/块,并使其贴胎良好。
操作:先在已符合固化条件的胶衣层上用毛刷边淋边刷上一层(按要求)厚度均匀的树脂,然后铺上第一层玻璃布,并用刮板(压条)和毛刷均匀用力按压玻璃纤维布使树脂完全湿润玻璃布并排尽其中的气泡。
在玻璃纤维布没有完全浸透湿润和排尽空气之前,不得马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待树脂浸透该层玻璃纤维布后,再边淋边刷上一层(按要求)厚度均匀的树脂,铺放第2层玻璃纤维布(不得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玻璃布同时铺放),在预埋件、剪口处和结构加强处应按要求及时添加已裁剪好的玻璃纤维布。
如此反复涂刷树脂和铺放剩余设置的几层玻璃布,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设置层数和厚度。
预埋件:预埋金属件时,玻璃钢件厚度应该从镶嵌件的地方开始,缓慢过渡薄不来。
加入预埋件,应在最后一层玻璃织物铺放之前,直接把预埋件放上去(预埋件应该先用一小块(略大于预埋件)浸渍树脂的玻璃织物复盖),然后将最后一层玻璃织物铺到预埋件整个面积并完全覆盖为止。
贵阳万达祥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附:4层玻璃纤维布铺放顺序:0.18-0.4-0.4-0.18填料:气相SiO2 (白碳黑)或滑石粉。
在室温较高时,胶的流动性较大,生产中易造成流胶。
为改变此种状况,可加入白碳黑或滑石粉。
加入量由工艺视具体情况而定。
手糊成型玻璃钢工艺实验

手糊成型玻璃钢工艺实验实验三手糊成型工艺实验手糊成型工艺属于低压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时还可现场制造某些制品,方便运输,所以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仍然是以手糊为主要生产方式,就是大型企业中手糊工艺也经常被用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单件的生产问题。
手糊成型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灵活,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目前,在国内采用手糊成型生产的产品有浴盆、波纹瓦、雨阳罩、冷却塔、活动房屋、贮槽、贮罐、渔船、游艇、汽车壳体、大型圆球屋顶、天线罩、卫星接收天线、舞台道具、航空模型、设备护罩或屏蔽罩、通风管道、河道浮标等。
因此,掌握手糊工艺技术很有必要。
一、实验目的1.掌握手糊成型工艺的技术要点、操作程序和技巧;2.学会合理剪裁玻璃布、毡和铺设玻璃布、毡;3.进一步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配方、凝胶、固化和富树脂层等概念和实际意义。
二、实验内容1.根据具体条件设计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品。
2.制品约为3mm~4mm厚,长、宽约为各300mm,形状自定。
3.按制品要求剪裁玻璃布、毡。
4.手糊工艺操作。
5.固化后修毛边,如有可能还可装饰美化。
6.对自己手糊制品进行非破坏性质量评定。
三、实验原理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既是稀释剂又是交联剂,在固化过程中不放出小分子,手糊制品几乎90%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
本实验利用手糊工艺制备简单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件。
常温常压固化。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1.手糊工具:辊子、毛刷、刮刀、剪刀。
2.玻璃纤维布、毡,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颜料,脱模纸。
五、实验步骤1.玻璃布、毡剪裁(1)按铺层顺序选择表面毡和玻璃布,并预算各自的层数。
(2)按制品形状画出几何展开图,如圆锥形展开成扇形,球形可展开成瓜片形平面图,并要按玻璃布拼接是搭接还是对接,算好具体形状的尺寸。
(3)复杂形状处可利用45o剪裁或斜纹布易变形的特点,尽量减少局部剪开的方法。
2.手糊成型操作(1)按制件形状和大小裁剪脱模纸备用。
《玻璃钢手糊成型》报告

《聚合物专业综合实验》报一.实验目的1.了解玻璃钢手糊成型的基本方法,熟悉玻璃钢手糊制品的制备原理;2.掌握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
二.原料玻璃纤维方格布4块、不饱和聚酯树脂、过氧化环己酮二丁酯糊(引发剂),环烷酸钴溶液(促进剂),石蜡(脱模剂)三.设备钢尺,剪刀,电子天平,纸杯,刷子,坩埚(直径100mm),玻璃棒,滴管(2个),烘箱四.实验步骤1.裁剪0.4mm厚、13×13cm玻璃布4块。
2.将石蜡熔化到在不锈钢盘子里。
溶化后,用刷子将石蜡均匀的涂在坩埚内壁上,转圈涂抹,要求涂抹均匀,然后让石蜡凝固。
3.用电子天平称量20g不饱和聚酯树脂,放在纸杯中,然后称量过氧化环己酮二丁酯糊0.8g用滴管放入纸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最后称量0.5g 环烷酸钴溶液用另一只滴管放入纸杯中,并在纸杯中搅拌均匀。
4.配好样品后,先将一块玻璃布贴在坩埚内壁,然后用小刷子将样品涂在玻璃布上,待树脂充分浸透玻璃布并没有气泡后,铺上第二层玻璃布接着涂上样品,直到4层玻璃布全都涂上样品为止。
注意再涂样品的过程中要保持树脂均匀,玻璃布表面整齐,赶走玻璃布间的气泡。
尽量将坩埚的玻璃布上多浸透树脂。
5.将坩埚放在加热台上加热15min,使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
6.将坩埚放入90℃的烘箱内5min,使石蜡融化,取下已固化的制品,固化结束后用剪刀修整边缘。
五.结果与讨论实验数据:第一组:不饱和聚酯树脂:20.087g过氧化环己酮二丁酯糊:0.814g环烷酸钴溶液:0.517g固化时间 16min第二组:不饱和聚酯树脂:20.353g过氧化环己酮二丁酯糊:0.817g环烷酸钴溶液:0.484g固化时间 16min2。
玻璃钢手糊成型工艺

玻璃钢手糊成型工艺手糊玻璃钢的成型工艺规程1、准备工作1)、准备好正常的工具:小盆、毛刷、手套、催化剂、固化剂、玻钎布等、2)、树脂:催化剂:固化剂韧度约为50:1:1.根据季节、温度等适度调节辅料数量。
3)、剪布要求:a)检查布与否变色、污染,不合格的布严禁剪裁;b)按尺寸剪裁,宽度约在20cm左右。
c)可以单层剪裁也可以多层剪裁;d)剪裁要考虑纵横交替铺层,布的搭接应有余量,一般20cm左右。
有时也可对接,但无论是对接或搭接,接缝要错开。
2、手糊铺层1)、根据工艺单大致确认树脂用量,称好后按韧度用量杯量好后重新加入辅料配方,充份烘烤后采用。
配方用量,应当根据树脂的种类、温度多寡、湿度大小、糊制时间长短等确认。
通常地,内衬树脂的配方用量大于结构层树脂,温度低的湿度大的糊制时间短的用量太少,反之则多;对没剩的树脂或环境、工艺发生变化时,采用前要展开小试。
配方用量通常为树脂的0.5~2.0%。
切割时间40分钟左右为宜。
2)、在需要糊制部分表面首先用磨光机打磨出毛面,均匀地刷上一层树脂,按工艺单要求的铺层顺序,上相应的材料(表面毡、短切毡、布等)并注意搭接或错开接缝,布要采用正交铺层。
毡、布(0.4布)铺层不得少于十层,铺层时要层层浸透,充分赶压气泡,不得出现气泡、干斑等缺陷。
3)、薄制品必须使用两次以上成型,两次以上成型的制品,应当检查前一次有没有不平、气泡、干斑等瑕疵,如有应当在处置后方可以展开下一次成型。
4)、大制品(或垂直面)糊制时,为防止流胶,在固化前应一直有人看守直至固化。
6、处理1)、乌回去毛边,修整端口。
2)、对制品表面、内衬进行检查,如有缺陷要进行处理。
手糊工艺设计玻璃钢

【手糊】手糊玻璃钢工艺流程(一)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流程: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是先在模型上涂一层脱模剂,然后将配好的树脂混合料用刮刀或刷子涂刷到模型上,再在其上铺陈裁好的玻璃布或其它增强材料,用刮刀或毛刷迫使树脂浸入玻璃布,排出气泡,待树脂浸透增强材料后,再铺放第2层增强材料,如此反复涂刷树脂和铺放增强材料,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设计层数,然后进行固化、脱模和修整。
(二)玻璃钢模具原材料的选择:玻璃钢手糊成型模具的原材料主要是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合理地选择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选择原材料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满足产品设计的性能要求;②适应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③价格便宜,货源充分。
目前的原材料主要有:树脂、增强纤维(玻纤布、短切毡、表面毡)、胶衣、固化剂、促进剂、脱模剂、色料、增韧剂、填料(石英粉、金刚石粉、铸石粉、石棉粉)等。
1、树脂的选择:选择手糊成型用的树脂品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
因此,必须根据产品性能、使用条件及工艺要求确定树脂的品种。
⑴产品性能考虑,要注意:①树脂固化收缩问题:应选用低收缩树脂。
②断裂延伸率:应选用延伸性好的树脂,提高玻璃钢开裂时的强度。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树脂应满足:①良好的浸润性。
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是保证玻璃钢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手糊工艺的先决条件。
如浸润不好,不仅使玻璃钢制品成型困难,也会使树脂——纤维间出现气泡;②适当的粘度。
手糊成型时的树脂粘度过低,会出现流胶现象,粘度过大,又会使成型浸润困难;③能在室温或低温下凝胶、固化,并要求固化时无低分子物产生;④无毒或低毒;⑤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目前手糊成型工艺中最常用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而酚醛树脂很少单独使用。
纤维品种一般要根据使用条件和工艺设计来进行选择。
⑴从使用条件考虑,要考虑制品的使用温度、强度、韧性、比重、绝缘性等因素。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要求其具有以下特性:①易浸润性:容易被树脂浸透;②铺覆变形性:在糊制形状复杂的产品时,要求玻璃纤维制品能适应模具形状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形性能。
玻璃钢手糊成型工艺

树脂基体:决定了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 性、耐 热性、耐老化性及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 树脂基体的选用要求: 1 工艺性好,粘度和适用期是最重要的 工艺 特性,其次是凝胶时间和流动性; 2 树脂基体的断裂伸长率与增强材料相 匹 配,方能获得满意的力学性; 3 固化收缩率低和毒性刺激性小;
原 材 料
缠 绕
(1)胶液粘度 控制在0.2Pa.s-0.8Pa.s之间为宜,粘度可通过稀 释剂调节 (2)凝胶时间 重要制品在手糊作业前必须做凝胶实验,通过合 理的胶液配方来调控凝胶时间
• 3.2 增强材料的剪裁
(1)布的方向性 (2)同一铺层需要拼接时,对于外形要求高和受 力产品,可采用对接,但各层接缝应错开,一般制 品可采用搭接 (3)圆环性制品,可沿与布经向成45℃剪成布袋, 对于锥形应裁成扇形 (4)注意布的经济使用
缠 绕 规
律
螺旋缠绕:又称测地线缠绕,芯模绕自身轴线 匀速转 动,导丝头按一定的速比要求沿轴线方向往复运 动。芯 模的筒身和封头上就实现了交叉缠绕。其缠绕角 一般为 45°-70°。 特点:每条纤维都对应于极孔圆周上的一个切 点,相 同方向邻近纱片之间相接而不相交,不同方向的 纤维则
纵向缠绕:又称平面缠绕,导丝头在固定平面 内做匀 速圆周运动,芯模绕自轴慢速旋转。导丝头转一 周,芯
(2)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性能稳定性不高 (3)产品力学性能较低
• 1 原材料质量
5 手糊工艺质量控制
• 2成型工艺质量控制
• 3成品质量检验
返回
缠绕成型工艺
Filament winding
缠绕工艺 缠绕规律
缠绕成型 工艺
缠绕设备
缠 绕
1 2 3 4
工
艺
缠绕成型工艺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手糊成型工艺实验
手糊成型工艺属于低压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时还可现场制造某些制品,方便运输,所以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仍然是以手糊为主要生产方式,就是大型企业中手糊工艺也经常被用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单件的生产问题。
手糊成型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灵活,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目前,在国内采用手糊成型生产的产品有浴盆、波纹瓦、雨阳罩、冷却塔、活动房屋、贮槽、贮罐、渔船、游艇、汽车壳体、大型圆球屋顶、天线罩、卫星接收天线、舞台道具、航空模型、设备护罩或屏蔽罩、通风管道、河道浮标等。
因此,掌握手糊工艺技术很有必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手糊成型工艺的技术要点、操作程序和技巧;
2.学会合理剪裁玻璃布、毡和铺设玻璃布、毡;
3.进一步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配方、凝胶、固化和富树脂层等概念和实际意义。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具体条件设计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品。
2.制品约为3mm~4mm厚,长、宽约为各300mm,形状自定。
3.按制品要求剪裁玻璃布、毡。
4.手糊工艺操作。
5.固化后修毛边,如有可能还可装饰美化。
6.对自己手糊制品进行非破坏性质量评定。
三、实验原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既是稀释剂又是交联剂,在固化过程中不放出小分子,手糊制品几乎90%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
本实验利用手糊工艺制备简单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件。
常温常压固化。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
1.手糊工具:辊子、毛刷、刮刀、剪刀。
2.玻璃纤维布、毡,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颜料,脱模纸。
五、实验步骤
1.玻璃布、毡剪裁
(1)按铺层顺序选择表面毡和玻璃布,并预算各自的层数。
(2)按制品形状画出几何展开图,如圆锥形展开成扇形,球形可展开成瓜片形平面图,并要按玻璃布拼接是搭接还是对接,算好具体形状的尺寸。
(3)复杂形状处可利用45º剪裁或斜纹布易变形的特点,尽量减少局部剪开的方法。
2.手糊成型操作
(1)按制件形状和大小裁剪脱模纸备用。
(2)配置胶衣树脂(按不饱和聚酯树脂常规配方,胶衣树脂也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种),首先在脱模纸表面涂刷一层胶衣树脂,保证400 g/m2~500 g/m2的用量,稍侯,观察胶衣树脂即将凝胶时,将表面毡轻轻铺放于表面,注意不要使表面毡过分变形,以贴合为宜。
(3)取引发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按比例配合均匀,然后再加入促进剂,搅匀,马上淋浇在表面毡上,并用毛刷正压(不要用力刷涂,以免表面毡走样),使树脂浸透表面毡,观察不应有明显气泡。
这一层是富树脂层,一般应保证65%以上的树脂含量。
(4)待表面毡和树脂凝胶时马上铺上第一层玻璃布,并立即涂刷树脂,一般树脂含量约50%;紧接着第二层、第三层依次重复操作,注意玻璃布接缝错开位置,每层之间不应有明显气泡,即不应有直径1mm以上的气泡。
(5)最后外层是否需要使用表面毡应视制品要求。
3.固化、脱模
手糊完毕后需待制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脱模,这个强度定义为能使脱模操作顺利进行而制品形状和使用强度不受损坏的起码强度,低于这个强度而脱模就会造成损坏或变形。
通常气温在15℃~25℃、24h即可脱模;
30℃以上10h对形状简单的制品可以脱模;气温低于15℃则需要加热升温固化后再脱模。
4.修剪毛边并美化装饰。
5.自我质量评定
(1)表面质量是否平整光滑,有否肉眼可见气泡、分层?(2)形状尺寸与设计尺寸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