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合集下载

锡林郭勒盟简介及(新)

锡林郭勒盟简介及(新)

[1] 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民国时期, 1912年将厅改设为县,1914年设置察哈尔 特别行政区域,1928年将锡盟南部划归察 哈尔省,1934年设察哈尔盟。1936年德穆 楚克栋鲁普成立“蒙古军政府”,辖察哈 尔盟和锡林郭勒盟。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 自治政府。1939年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 政府”。1945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联合会, 解散伪“蒙疆政府”。1946年废除了封建 王公制度,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和锡林 郭勒盟人民政府。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 区。
[2]
矿藏资源
• 锡林郭勒盟矿藏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贮存条件好,现已 发现的矿种达50余种 。其中煤炭 储量947亿吨,探明 储量722亿吨。包括无烟煤 2800多 万吨,烟煤3。5亿 吨,褐煤690多亿吨;金属矿以探明 储量的有17种包括 钨,铜,铅,锌,锡,金等 ;非金 属矿藏资源也十分 丰富 ,但利用较少,大部分矿种仍 深埋地下亟待开发 利用;探明石油储量 1.8亿吨,远景储量可达 5亿吨, 年产原油100万吨;查干淖尔天然 碱矿储量居全国之首, 具有矿结晶体纯度高等特点 。天然碱达4500万吨 ,东 乌珠穆沁旗境内的额吉淖尔所产的大青盐是锡林郭勒盟 特有的资源之一 。不仅食用 价值高于海盐 ,而且具有 药用价值 ,食盐保有储量 2448万吨。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 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 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 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 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 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 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
贝子庙
摄影 : 梁红军
简介
• 乾隆八年(1743年)贝子庙开始修建,先建拉 卜愣殿,后建正殿 朝克欣大殿 • 庙里喇嘛最多的时候 1200 多 • 整个庙宇 雕梁画栋 重楼复阁 飞檐斗拱 富丽堂皇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本盟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43°39′。

总面积22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8402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赛汉塔拉镇,邮编:011200。

代码:152524。

区号:0479。

拼音:Suniteyou Qi。

【行政区划】苏尼特右旗辖3个镇、3个苏木: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额仁淖尔苏木。

【历史沿革】苏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蒙语称西为右。

清初设旗。

2000年,苏尼特右旗辖2个镇、1个乡、14个苏木:赛汗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苏木、巴彦朱日和苏木、布图木吉苏木、吉呼朗图苏木、阿其图乌拉苏木、格日勒图敖都苏木、阿尔善图苏木、脑干诺如苏木、都呼木苏木、都仁乌力吉苏木、桑宝拉嘎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锡林诺如苏木、新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8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赛汉塔拉镇38060 朱日和镇1989 巴彦朱日和苏木2841 都仁乌力吉苏木2013 布图木吉苏木2916 赛罕乌力吉苏木2583 瑙干诺如苏木1596 阿其图乌拉苏木1996 桑宝拉格苏木1961 锡林努如苏木609 乌日根塔拉苏木2562 额仁淖尔苏木1139 格日勒图敖都苏木1518 吉呼郎图苏术954 阿尔善图苏木598 都呼木苏木1574 新民乡5282 查干淖尔碱矿虚拟镇6689。

【地形地貌】地处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

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

锡林郭勒盟简介

锡林郭勒盟简介

锡林郭勒盟简介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

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畜牧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的有胜利、白音华、额和宝力格、高力罕五间房5处,其中,胜利、白音华已列入国家规划矿区。

10—100亿吨的有21处,这些煤田普遍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的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

煤质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锡盟的铁、锡、铜、铅、钨、铬、钼等金属矿和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的储量也非常可观,其中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的探明储量分别为2亿吨、4500万吨、3000万吨和22亿吨。

此外,锡盟的风能资源富集,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

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9m/S,标准空气密度下平均风功率密度为663W/㎡。

旅游资源独特,有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有元朝陪都上都城遗址,有贝子庙、恐龙化石产地、康熙钦题汇宗寺等文物古迹,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

近年来,锡林郭勒在坚持抓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以“煤、电、油、肉、乳、矿”为主攻方向,加大“转变、调整、开放”工作力度,依托资源优势,围绕“一线四地”的远景目标,靠工业化实现经济腾飞,带动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69.21亿元、60.06亿元、166.48亿元、19.95亿元。

“十一五”期间,我盟将着力培育以煤电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以金属采选为主的金属矿采选加工产业,以肉乳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以新型建筑材料、石材、水泥及其制品开发为主的建材产业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胜利、白音华两大煤田开发重点建设锡市—蓝旗—多伦、白音华—乌拉盖两大能源化工产业带和十个工业产业集群(区)。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在全盟11个旗县市,有百余个含煤盆地,探明及预测储量2500亿吨,估算可采总储量1452亿吨,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

长焰煤、气煤、无烟煤也有一定储量。

资源储量大于100亿吨的现发现4处,即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西乌旗白音华、高力罕和五间房煤田。

10—100亿吨的煤田现发现21处,其中包括锡市巴彦宝力格煤田、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煤田、东乌旗哈日高毕和乌尼特煤田、苏尼特右旗赛汗塔拉煤田、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明图庙和那仁宝力格煤田、西乌旗巴彦胡硕和吉林郭勒煤田等。

煤质大部分为中灰、低硫、低磷褐煤,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3500大卡/公斤,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发的特点,且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适合于综合技术的应用和集约化生产。

开发锡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对于形成西电东送北通道,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对于成为对“东部经济带”具有直接辐射作用的战略资源接替基地,对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将锡盟100亿吨以上煤田情况简介如下: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整个煤田总体呈北东一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亿吨。

煤田伴生有益矿物(锗、石油)。

煤田内15个煤层中,6号煤层以上绝大部分区段适合大型露天开采,露天矿田按境界剥采比nj=4m3/t、局部nj≤6m3/t圈定。

6号煤层以上适合露天开采的区段划分为五个大型露天矿和一个露天锗矿田,以锡林河为界,以东为东露天,西部为西露天,地质储量合计141.6亿吨;6号煤层以上剥采比较大的区段划分为三个矿井井田,地质储量合计23.1亿吨,6号煤层以下的煤层划分为深部矿井井田,地质储量合计32亿吨。

胜利煤田煤质总体上为中低灰、低硫或特低硫、低磷、中等发热量的褐煤,并且属含油—富油煤,化学反应活性好。

煤的主要用途是发电用煤、液化用煤和化工用煤。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自然概况

正蓝旗自然概况正蓝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草原东南边缘,东邻多伦县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南连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

地理座标为东经115°00′-116°42′,北纬41°56′-43°11′。

旗南北直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10278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全旗总人口78745人,有蒙古、汉、回、满、藏、土、达斡尔、鄂温克等8个民族。

旗人民政府驻上都镇,邮编:027200。

代码:152530。

区号:0479。

拼音:Zhenglan Qi。

【行政区划】正蓝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农牧场、1个示范区: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宝绍代苏木、那日图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五一种畜场、黑城子示范区。

设103个嘎查(村),13个居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清康熙十四年,这里被编入蒙八旗,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系满族八旗名之一。

1950年由察哈尔左翼正蓝旗改名为正蓝旗。

据考证,早在一二十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

春秋战国时代,为东胡、乌桓活动的地区。

秦为匈奴驻牧地。

西汉时为上古、渔阳郡北境.东汉时鲜卑所居.北魏时柔然徙与此地,属燕州管辖。

隋唐时属幽州总管府,后来将幽州总管府改为涿郡,为库莫系部所居。

隋末属桑乾都府管辖。

五代时设臵归化州、桓州。

金时建桓州城(今侍郎城遗址)、属西京路桓州所管。

元时地属中书省上都路。

明初为开平卫中部,后属察哈尔林丹汗管辖。

清康熙14年与镶黄旗同时编入八旗的左翼,属清政府理藩院管辖,民国时属科尔特区管辖。

1928年,察哈尔特区改为察哈尔省,被日本占领后改归察哈尔盟。

1945年8月,获解放。

解放前正蓝旗西部为明安旗,南部为太仆寺旗,北部为原正蓝旗。

1946年,建立了人民政府,当时,正蓝旗辖12个佐,1个半分佐,l个图备佐,旗政府驻地正蓝旗印备处(那日图)。

锡盟概况

锡盟概况

锡盟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

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仅4.95人/平方公里。

全盟行政区划13个旗县市(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北京最近距离仅180公里。

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

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陆路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目前年吐土能力超过1240万吨。

由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11条国省干道贯通东西南北;有集二、集通和锡蓝3条铁路,直通东北、京津地区的三条铁路通道正在加紧建设;锡林浩特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有通往北京、呼市的航班。

锡林郭勒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畜牧业资源丰富,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五分之一,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450万头(只),年出栏牲畜800万头(只),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39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的有胜利、白音华、额和宝力格、高力罕五间房5处,其中,胜利、白音华已列入国家规划矿区。

10—100亿吨的有21处,这些煤田普遍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的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

煤质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锡盟的铁、锡、铜、铅、钨、铬、钼等金属矿和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的储量也非常可观,其中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的探明储量分别为2亿吨、4500万吨、3000万吨和22亿吨。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在内蒙古自治区这块形同腾飞骏马的脊背上,有一面积达2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享誉中外的天堂草原所在地——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锡盟位于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

东邻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市,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地区毗邻,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被誉为北京的天然“后花园”。

锡盟辖9旗2市1县和三个自治区级绿色产业开发区,现有人口10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29万多,占全盟总人口近30%。

境内设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市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地级市,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连接蒙古国、俄罗斯和中亚、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

锡盟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

秦汉时为匈奴、东胡、鲜卑、突厥等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辽为上京道。

13世纪中叶建蒙元第一都城——上都,1260年忽必烈大汗(皇帝)在此即位,随即锡林郭勒草原的名字连同蒙元帝国的兴盛而名扬四海。

锡林郭勒盟的形成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廷在今锡盟境内分设5部10旗,会盟于锡林河北岸楚古兰敖包山上,盟遂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的`批示,乌兰夫等在此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建立共产党组织和自治政权,开展工作。

195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故现在的锡林郭勒也包括原察哈尔部落。

察哈尔部落是元世祖忽必烈及明代蒙古大汗的驻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属民。

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天然草原之一,是享誉中外的优良天然草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是少有的草原文化旅游胜地。

面积19.2万平方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之所以独具特色,令人瞩目,主要有三个原因。

锡林郭勒盟和张家口市各县简介

锡林郭勒盟和张家口市各县简介

锡林郭勒盟简介∙锡林郭勒盟以其辽阔的草原,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驰名中外.在这片20.3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国土上,有中国唯一被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拥有一碧万顷的天然牧场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分之一的牛羊。

这里还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

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难以取代的草原旅游胜地。

年平均气温0—3℃,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

7月气温最高,平均21℃。

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

平均降雨量295mn,,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日一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

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

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

年日照时数为2800—3200小时,日照率64—73%,无霜期110一130天。

总人口近百万,现有蒙古、汉、回、藏、朝鲜、达斡尔等24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蒙古族占全盟总人口的29.6%。

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富集,景色秀美,人情淳朴,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锡林郭勒草原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始建于秦、辽、金代的古长城遗址,有突厥人留下的神秘的石人,有明成祖朱棣当年北征时期驻扎军队的地方,并铭碑"玄石坡","立马峰",有元朝陪都上都城遗址,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曾将此作为临时首都,与大都城并称元朝两都。

古刹贝子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东经111°59′至120°00′,北纬42°32′至46°41′,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全盟总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西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毗邻,东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具有北开南联、贯通东西的优势。

现辖9个旗2个市1个县1个管理区,即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的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是我国最大的对蒙陆路口岸,也是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

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4℃,
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

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世界罕见,主要有亚洲鸟龙、欧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等中国北方民族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境内分布有青铜器时代的古岩画群,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乌桓山、鲜卑山和突厥石人等遗迹。

辽代为上京道所辖,遗有大量古墓。

金代曾筑有大量长城,史称金界壕,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十三世纪中叶,建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1260年忽必烈皇帝在此继位,元上都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清朝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会盟。

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淖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盟。

1743年,在锡林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贝子庙,乾隆皇帝赐名崇善寺,经过七代活佛陆续扩建,成为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寺院之一。

锡林郭勒盟的形成始于十七世纪中叶,清初分设五部十旗,分
别为乌珠穆沁部(乌珠穆沁左、右翼旗)、浩济特部(浩济特左、右翼旗)、阿巴嘎部(阿巴嘎左、右翼旗)、阿巴哈纳尔部(阿巴哈纳尔左、右翼旗)、苏尼特(苏尼特左、右翼旗)。

今天锡林郭勒盟的主要辖域,是由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而成。

察哈尔盟设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八旗和明安牧场、商都牧场、太仆寺左翼牧场、太仆寺右翼牧场四牧场。

自1946年以来几经撤并更迭,演变成现在的辖区。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族人文特色最为鲜明的地区。

这里曾是蒙古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游牧文明和蒙元文化的发祥地, 古朴淳厚的蒙古族民俗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传承。

这里被人称为“搏克之乡”,搏克即蒙古式摔跤单淘汰赛,是蒙古民族传统三项竞技之一(另两项是赛马和射箭)。

这里也素有“长调之乡”的美誉,特别是在乌珠穆沁地区,长调这种蒙古族演唱艺术更是广为流传。

2006年,锡盟申报的“那达慕”、“祭敖包”和勒勒车制作工艺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锡盟申报的上述三项和火不思(一种蒙古族弹拨乐器)、蒙古包、乌珠穆沁婚礼、乌珠穆沁服饰、乌珠穆沁蒙古搏克被列入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中国马业协会授予锡盟“中国马都”称号。

这里是清代著名蒙古族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测绘学家明安图和著名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一代歌王哈扎布的故里,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诞生地。

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可利用草场1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的26.5%。

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半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原,是全国草地类型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地区,境内有全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草原风光秀丽,特别是锡林河九曲湾、平顶山火山熔岩台地等景观更是引人入胜。

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1200多种,野生动物260余种。

蒙古黄芪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药材,草
原野蘑、黄花、蕨菜驰名中外。

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是锡林郭勒草原特有的原产地产品,乌珠穆沁羊肉被国家体育训练总局指定为运动员专用食品。

年出栏牲畜8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锡林郭勒盟已被列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化工基地。

已发现矿种80余种,其中探明储量的30余种。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探明加预测煤炭储量超过2600亿吨,居全区第二位;褐煤储量居全国首位,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煤田共有25处,其中百亿吨以上的有5处。

石油探明加预测储量超过13亿吨。

锗的储量达到3200吨,占国内可开采总储量的70%,占世界总储量的35%。

硅石预测储量2000万吨,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8%的硅石资源储量284万吨。

铁、铅、锌、铜等储量也相当可观。

风能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总量达2.09×1017千卡。

国家已将锡林郭勒盟规划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国家发改委将锡林郭勒
盟列入全国规划的六大煤电基地和七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区蒙东基地,列入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建设的大型煤电基地。

国家已经明确要启动锡盟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已确定建设锡盟至江苏特高压电网。

在国家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对将锡盟打造成为国家级能源基地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和考虑。

锡林郭勒盟是距北京和内地最近的草原牧区。

盟府锡林浩特市距北京、沈阳、“呼包鄂”地区直线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境内公路有国道207线、303线、208线,省道101线、204线、307线、308线和呼海大通道,等级以上公路里程1.36万公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连接东北及京津唐等经济区和出海口的交通运输快速通道。

铁路有集二线、集通线、锡桑线、桑蓝线、贺珠线,通车里程960多公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连接华北、东北地区的运煤通道和通疆达海大通道。

锡林浩特4C级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有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呼和浩特的航班。

二连浩特机场已经建成通航。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通道。

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对蒙常年开关,其中二连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准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甲类开放城市,属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

2009年全盟进出口货运量648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9.45亿美元。

2003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金属冶炼、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

目前,已有神华、大唐、华能、华电、华润、中电投、北方电力、香港协鑫、阜新矿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锡盟实施大的煤炭、电力、化工项目。

到2009年底,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5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94户。

2009年,全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21.5%。

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68.84亿元,
同比增长28.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1亿元,增长27.9%,连续四年超过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1.73亿元,增长2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2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17元,增长11.2%。

计划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50元和6120元。

到“十二五”初实现“四五六”奋斗目标,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进入全区第四位、第五位和第六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