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绪论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1

第一章绪论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1

10.表态词 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
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如:
应 应当 同意 不同意 准予备案 特此批准 请即试行 按照执行 可行 不可行 迅即办理
在使用上述词语时应对公文中的下行文和平行文严加区别。
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11.结尾词 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
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二)应用文专门用语
1.称谓词 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
在应用文中,涉及机关时,一般应直呼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 的简称,涉及个人时应称呼对方的职务或“××同志”、“×× 先生”。在表述指代关系的称谓时,一般用下列专门用语:
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
如:部、委、办、厅、局、厂或所等。
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二、应用文的作用
(一)它是制定、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以及法律、法规的载体和工具。
(二)它是传播信息、推广经验、推动工作、发展 经济、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它是民间彼此沟通情况、处理事务、交流 思想的媒介手段。
(四)它是保存、积累各种文献资料,真实记录 历史的重要证据。
中有时需要简要追叙一下有关事件的办理过程,为使追叙的内 容出现得自然,常常要使用一些追叙的词语。如:
前经 均经 业经 即经 复经 迭经
在使用时,要注意上述词语在表述次数和时态方面的差异, 以便有选择地使用。
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4.承转词 又称过渡用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
的关联、过渡词语,用于陈述理由及事实之后引出作者的意见 和方案等。这种词语不仅有利于文辞简明,而且起到前后照应 的作用,有: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使职权、办理公务所使用的法定文书。包 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 意见、函和会议纪要等。

应用写作第一章概述讲义

应用写作第一章概述讲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应用文概述应用文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自从有文字开始,可以说就有了应用文。

我国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人们把占卜吉凶的结果、祭祀祖先的活动经过等用符号科技在龟甲兽骨上,这种甲骨卜词可以说是最早的应用文。

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应用文的适用X围也越来越广泛。

今天,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介绍经验、联系工作和进行各种写作时均离不开应用文。

我们要了解天下大事,就要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以法治国,要有各种法规文件;召开会议,要有会议文件;党政机关指导工作,要有许多公文;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转,要有计划、总结、报告等事务文书;人们礼尚往来常常借助于请柬、贺卡等等。

这诸多的文字材料,大部分都是应用文。

可见,大到整个国家,小到某一个单位,甚至个人,要进行正常的活动,都离不开应用文。

当然也就离不开应用写作。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要道》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应用写作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公民,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文体格式也逐步完善。

写好应用文是当今社会人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自然也需要这样的素质。

写好应用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学以致用,应用文写作就体现了这一点。

一、应用文的历史沿革应用文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了应用文的写作,且应用文的发展和社会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相辅相成。

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孕育期(原始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成熟期(战国、秦)、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高峰期(唐、宋)、稳定期(元、明、清)。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有出现,为了传递信息、统一号令,应用文以口头形式出现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质、剂等合同形式,成为应用文的雏形。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绪论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绪论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绪论第一篇: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2.了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要求。

3.辨析应用文与其他文种的区别。

4.了解应用文的历史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难点:1.应用文的概念及作用2.学会使用应用文的习惯语言,正确使用应用文的材料3.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应用文的意义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弗勒指出,信息时代家庭工作的任务是编制电脑程序、写作、远距离监测生产过程。

信息时代社会家庭化,作为三项家庭工作之一的写作,自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文章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

因为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直接的是文章而不是文学。

社会愈是进步,应用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二、讲授新课(一)应用文的概念与历史发展脉络1、概念:应用文是指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据有惯用格式的文体。

2、历史发展:我国的应用文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有文字开始,可以说就有了应用文。

我国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人们把占卜吉凶的结果、祭祀祖先的活动经过等用符号刻记在龟甲兽骨上,这种甲骨卜辞可以说是最早的应用文。

从3 5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可以看到应用文的萌芽。

甲骨文记载的是占卜的事由和结果,故称“卜辞”。

这些卜辞,最短的只有几个字,最多的一百多字。

据郭沫若《卜辞通纂》分类,甲骨卜辞的内容,除干支数字外,还有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等事项,这些都可视为殷商王室的档案资料,有的可称为公务文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应用文。

由此可见,原始宗教活动1 孕育了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我国早期应用文产生的土壤。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各种统治机器的强化,在封建社会中应用文种类越来越多,达到了比较完满的地步,对应用文的使用格式也有了严格的限定。

清朝刘熙载正式提出了“应用文”这一名称。

第一章应用写作绪论(应用稿)介绍

第一章应用写作绪论(应用稿)介绍

李斯《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 迎蹇叔於宋,来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 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 彊,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 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 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 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 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 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 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 树灵鼉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 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後可,则是夜光 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 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 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 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 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 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 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 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甕叩缶而就郑卫,退 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 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 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 制诸侯之术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 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 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 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 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 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讎,内自 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官至廷尉。

应用文写作 绪论

应用文写作 绪论

应用文写作 绪论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一、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 简洁 平易 得体
应用文写作 绪论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二、应用文专门用语
1 2 3 4 5 6 7 8 开端用语 引叙用语 经办用语 称谓用语 期请用语 表态用语 过渡用语 结尾用语
4证明方法
广义的证明,包括证明和反驳两个方面。 狭义的证明,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时所运用的形式,即证明方法。这是一种综合运 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及规律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应用文写作 绪论
第二节 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修改
1 修改的意义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尽管作者 在观察、构思时已对客观事物作过研究,起草时又进一步作了研究,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复杂 的,并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做到对其认识深刻,反映恰当,则必须要作更深一步研究。这就需 要认真修改
3修改的方法
关于定稿
经过认真修改后,就可定稿,交给有关单位或寄给报 社、杂志社、出版社。定稿是相对而言,从认识论的角 度说,绝对的定稿是没有的。人的认识在深入,在发展, 文章肯定也应有所变动,原来的“定稿”也会变成“草 稿”,需要再进行修改。不少著作再版时都有所改动,这 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既然是定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完美,主题正确、材 料翔实、层次清楚、语言简练、文面整洁、行款格式和标 点符号都合乎规范。定稿中如留有改动痕迹,一定要用规 范的修改符号表示清楚,不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表达方式——说明
1说明的含义 说明,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用途、成因、 结构、功能、特征等加以解说和介绍。 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工 艺、文物、产品、机械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观念、定义、法 规、典章制度、学术流派等。 2常见的说明方法 (1)定义说明。 (2)分类说明。 (3)举例说明。 (4)数字说明。 (5)引用说明。 (6)图表说明。

应用文写作概述

应用文写作概述

2.应用文的特点
(1)文体的实用性 (2)格式的规范性 (3)内容的真实性 (4)对象的明确性
1.2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1.2.1 主题
• 主题又称主旨,指应用文的中心意思 或基本观点,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 法在文中的体现。
1.2.2 材料
• 1.什么是材料 •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
1.1.2 应用文写作的历史沿革
• 1.先秦的《尚书》就是我国第一部古老的应用文专集。 记载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部分文件、训令、誓词及 一些历史事迹。
• 2.秦、汉两代是应用文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秦统一 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 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
词语。
(11)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
1.2.5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是行文时对有关内容进行表达时所采用的表述形式 与方法。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 1.记叙 • 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作出介绍和交代。 • 2.说明
说明,就是简明扼要地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 系、功能等解说清楚,把
[材料二]
通知
• 全体学生: • 由于近日连降大雨,我校原定本周六举
行的运动会将作延期。同学们周六早晨照 常到校上课,周六下午停课。

教务处
Hale Waihona Puke •2006年x月x日
1.1.1 应用文写作的内涵
• 应用文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 活中处理事务、传播信息以及其他交际 活动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的 总称。” 而应用写作就是指各种应用文的写作 。
述。 1.准确 2.简炼 3.质朴 4.规范

应用写作教程

应用写作教程

本节讨论:
一、应用文写作的性质 二、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三、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四、应用文写作的种类
一.写作课程的性质
●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必修基础课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
综合性表现在: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阅历、文化 程度以至于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和集中反映。 陆游:“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实践性表现在: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多看多写,勤学苦练。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面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 表大会的议程,毫不含糊,使与会者明白,会议就照此 进行。它是应用文。

文学写作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资源,应用写作 可以和文学写作对照着讲。鲁迅先生曾经说, 学习写作不但要知道应该怎样写,还要知道不 应该怎样写。把鲁迅的意思引申一下,应用文 就是不要写成文学。因此,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资料:歌德的辩护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歌德早年秉承父亲的旨意,学过法律,当过律师, 但在短短的律师生涯中,为当事人辩护连连受挫, 因为他的辩护词文学色彩太浓,他开业的第一份 辩护词中的一段如下:


啊!如果喋喋不休和自负竞能预先决定明智的法院的判决, 而大胆和愚蠢竞能推翻已经得到证明的真理……简直很难 相信,对方居然向你提出这样的文件,它们不过是在诬陷 的仇恨和最下流的谩骂的热情下产生的,是用最卑劣的手 段和最虚伪的谎言精心编织的荒诞无稽的神话……啊!在 最无耻的语言、最不知节制的仇恨和最肮脏的诽谤的角逐 中受孕的丑陋而发育不全的低能儿,面对公正无私、光芒 四射的神圣法律,不可避免地要失魂落魄,完全彻底地暴 露那愚昧无知且贪得无厌的本性…… 当他念这份辩护词时,旁听席上不时发出嗤笑声,连严肃 的法官也忍不住相视而笑,连连摇头。

大学生实用写作

大学生实用写作

实用写作第一章:绪论1、应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语言平实、规范、典雅,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文章。

●事务:①具体工作;日常工作②某项专门性业务;●事物:客观存在的所有物体和现象。

●权力:①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国家权力,权力机关;②个人或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权。

●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利益。

政治权利。

2、应用文体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应用文的作用:1、规范准绳作用;2、管理指导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4、凭证依据作用。

应用文的特点:1、实用性强;2、读者对象明确;3、应用广泛;4、格式相对固定;5、时限性强。

3、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写作形式是卜辞,早在商朝就被应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写作专集,其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祝词、誓词、诰言、法令及一些历史事迹。

秦汉时期,是公务文书分类制度正式确立的时间。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

文体内涵发生变化:等级制度。

4、应用文的高峰期——唐、宋唐宋:名称有变化,格式更完善并趋于固定。

唐宋应用文体式规范、文优字美,对书写的要求更细致。

唐宋应用文杰作迭出、风格多样。

练习:1.应用文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实际应用性。

2.“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务。

3.秘书要掌握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4.领导人物要注意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利。

5.武汉大学弱者权力保护中心向全社会征募志愿者。

6.我国最早的应用写作专集是《春秋》。

7.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8.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只能使用叙述、议论和说明。

二、主题1、在文学创作中,主题是指通过具体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在作品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思想。

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文学的广义主题是指在文学中具有普遍性、反映生活本质的基本思想。

文学的狭义主题是指由一些具体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蕴出发,概括出所反映的思想意义和作家对于这种生活现象的认识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凭证、资料左右
▲ 据统计,人类知识成果的85%以上都记载在各类应用中,应用文中相当多 的文种都具有凭证资料左右。
五、应用文的学习
▲ (一)应用文的重要性 ▲ 1.生活的需要 ▲ 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私人事务,需要与他人或者单位发生
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有事可以口头表达,有时则需要诉 诸文字,这都需要用到应用文。 ▲ 2.工作的需要 ▲ 工作中上至领导、下至群众,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应用文。
LOREM IPSUM DOLOR
一、应用文的概念
▲ 应用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担负特定职务的公务人员, 以及公民个人为处理公私事物而制作、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实用价值 的各类文体的总称。
二、应用文的实用性
▲ 古人云,文章“本同而末异”。 应用文与以欣赏为主要目的 的文学作品有相图之处,但 其作为独立的一类文体,也 有自己的特点。
▲ 应用文是党政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依法行使管理能力、规范各种 行为的重要工具,这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发布的各类公 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 (二)宣传、教育作用
▲ 应用文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它主要体现在公文类、新闻类、 宣传类等应用文中。
▲ (三)沟通、交流作用
▲ 应用文的沟通、交流作用在各类文章中无可比拟。应用文制作时一般都具 有比较明确的阅读对象,通过制作、阅读应用文,交流了有关部门、单位、 个人之间的思想、经验、信息等,加强了制作者、阅读者之间的联系,发 挥出沟通、交流、协调、组织等功能。
(二)依据应用文制作、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通用性应用文和专用性 应用文
通用性应用文为社会各行业所采用,没有什么特殊限制,只要需要就可制 作、使用,如日常礼仪类文书、日常事务类文书等。专用性应用文则在制作时 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规范性,制作、使用时常限于特定的范围、领域。
四、应用文的应用
▲ (一)管理、规范作用
▲ 2.加强练习
THANK YOU
▲ (二)写作应用文的基本素养
▲ 1.掌握大政方针
▲ 应用文是为“事”而作,制作的目的是为处理公私事物,而处理公私事物,必 须遵循国家及上级机关制定、颁布的方针、政策、法规等。因此,应用文 制作着必须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 2.熟悉业务工作
▲ 3.方法 ▲ 1.注重积累
些事约定俗成的。内在规范,多是在制作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被大家认 可的规范。 ▲ (五)语言上的真实性 ▲ 应用文的语言,应准确、简洁、朴实、无华。
三、应用文的种类
▲ (一)依据应用文制作、使用目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 务类应用文
公务类应用文指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担负特定职务的公务人 员公务主体的名义制作、使用,以处理各种公共事务为目的的应用文。
▲ (一)目的上的实用性
▲ 实用性是应用文的本质属性,其 他属性都是由他派生出来的。
(二)内容上的真实性
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无论 是哪一种应用文,其中涉及 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原因、结果、数据。乃至议 论、引述等,都必须真实有 据,准确无误。
▲ (三)对象上的明确性 ▲ 应用文中许多文件都有明确、固定的受文、阅读对象。 ▲ (四)体式上的规范性 ▲ 这些规范,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内在的。外在规范,有的是法定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