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分析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备课教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选编了五篇课文,包括《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看雪》。
这些课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博大,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识字写字:认识57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词语积累:积累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并能在语境中运用。
朗读背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
语言运用: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风光。
文化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识字写字: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和巩固生字词语。
朗读背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采用图像化、音乐化等手段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语言运用:通过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熏陶:通过配乐朗读、观看风光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5课时,其中:识字写字:5课时课文学习:8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1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作为本册的开篇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中。
课例安排为《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
不管是课文、古诗还是儿歌,入选的内容都从不同的角度讴歌和赞美了大自然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2个字,会写4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识字6、课文第22至25课和语文园地6。
启蒙时期的儿童,天真纯净得如一泓清泉。
他们欢快流动的过程,就是体验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是真情的种子发芽的过程,是关爱的花蕾含苞的过程。
这时候,哪怕有一丁点的风雨,都可能让这泓清泉泛起涟漪。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启蒙时期,便学习用真情互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
这是本组教材的立意所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单元教学重点:(1)认识本单元60个生字,会写47个生字。
(2)运用多种方法记生字,自主识字,增进交流,提高能力。
2、单元教学难点:(1)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愿意在生活实践付出真情,懂得珍惜美好情感。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3)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在朗读中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
四、单元教学建议:《识字6》教学在学生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理解。
《窗前的气球》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注意科利亚心情的变化(真没有意思——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高兴地笑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2、可以借助课后学习小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假如》教学建议:1、在小组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分别写了我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爱,从中体会“我”关爱的范围很广,能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结合最后一节,仿编诗歌,让学生进行语言拓展训练。
3、展开想象,画出自己会用神笔画些什么?《日记两则》教学建议:经常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日记的内容可以是你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可以是自己特别想说的话,也可以记录自己的心情(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写日记的快乐。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对古诗的理解,教师不用逐字逐句的进行串讲,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背诵指导,突出范读的作用,向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就可以了。
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 本单元围绕“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一主题展开。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课文内容。
3. 单元重点。
- 字词学习。
-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生字新词,包括许多量词、表示树木和动物名称的字词等。
在教学中,要注重生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的教学。
例如,“艘”“翠”等字的字形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顺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忆。
- 量词的学习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要让学生理解不同事物搭配不同量词的合理性,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量词的认识,如“一群飞鸟”和“一只飞鸟”所表达的数量概念不同。
- 朗读训练。
- 知识与生活联系。
4. 单元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度。
- 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 在学习量词、描述事物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会出现表达不规范的情况。
教师要及时纠正,通过模仿、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如在描述树木特点时,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达。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基本的阅读能力。
他们能够认读简单的生字,进行初步的课文朗读。
在生活中,学生对校园生活、常见的树木和动物等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 学习能力特点。
3. 可能存在的困难。
- 在字词学习方面,一些复杂的生字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困难,如“艘”“翠”等字的书写。
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农事活动的意义等,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重点生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
- 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量词,能够准确搭配不同的事物。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 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课文中事物的特点,如树木的外形、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第一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第8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围绕“童话天地”这个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
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
有诙谐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有狡猾又充满智慧的《狐狸分奶酪》;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让孩子们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风娃娃》。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文语言特别优美,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并且在学习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
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中的4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情节紧扣孩子的心灵。
故事中有奸诈、狡猾、损人利己的狐狸,有珍惜友谊的松鼠和小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上是一个难点。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课文内容。
还可以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53个生字。
会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语文园地八》中“日积月累”出示的成语。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通过学习一组关于动物的童话小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5、通过学习一组关于动物的童话小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
五、教法与学法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喜欢的课文进行排练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感受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备课【单元内容】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场景歌》把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个不同场景中,画面中出现的事物,是不同地域学生出游时可以看到的场景;《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有趣的拍手游戏,渗透保护动物的意识;《田家四季歌》展现了乡村四季景色,介绍了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
【课标要求】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学习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表达与交流:能够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梳理与探究: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二年级上册还是编排了一个识字单元。
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教材分析
及单元备课
第5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故事中的道理”这个专题,选择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生字的同时,可以更好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商量”;“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五个栏目组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7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号、当”。
2.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研究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深入体验;引导学生用质疑和讨论的方法,学会评价;引导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研究向课外阅读延伸,研究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五、单元课时划分:
12《坐井观天》2课时
13《寒号鸟》2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学校:年级:二年级时间:单元主题“儿童生活”
本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4篇课文组成。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间真情,学会独立、坚强、乐观地处理身边的事情。
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61个生字。
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1)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
例如,《玲玲的画》,针对爸爸的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谈谈自己的理解;学习了《一封信》,谈谈“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最喜欢哪一封信?”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方法。
这是锻炼学生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从而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比如,《妈妈睡了》,抓住妈妈睡觉的样子“真美丽、好温柔、好累”,表达孩子对妈妈的关爱。
教
学
准
备
课件
课时安排4 曹冲称象 2课时 5玲玲的画 2课时6 一封信 2课时 7 妈妈睡了 2课时
口语交际:做手工 1课时语文园地三 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2.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3课时语文园地一……………………………………………………………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绿、处、场、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多次朗读课文,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从儿歌中获得启迪和思考。
4.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收集儿歌并从儿歌中学习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儿歌的内容。
3.学习重点1. 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绿、处、场、了”。
2.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乐趣,在儿歌的轻松氛围下识字,从儿歌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理解儿歌内容和体会儿歌形式。
4.课时分配1.《场景歌》…………………………………………………………1~2课时2.《树之歌》…………………………………………………………1~2课时3.《拍手歌》…………………………………………………………1~2课时4.《田家四季歌》……………………………………………………1~2课时语文园地二……………………………………………………………1~2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来组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单元重点,学习生字和生词,明白道理。
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的乐趣和积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本本组教材围绕“儿童文学”这一专题,精选了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小文章,让我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童真童趣,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70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称、杆、朝、重、发、哄”,继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课文阅读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3.学习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美好情感。
4.课时分配4.《曹冲称象》………………………………………………… 2~3课时5.《玲玲的画》………………………………………………… 2~3课时6.《一封信》…………………………………………………… 1~2课时7.《妈妈睡了》………………………………………………… 2~3课时语文园地三……………………………………………………… 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来组织,“读中正音”“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把握单元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识字、明理,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
第四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学习重点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课时分配8.《古诗二首》…………………………………………………… 2~3课时9.《黄山奇石》……………………………………………………2~3课时10.《日月潭》…………………………………………………… 2~3课时11.《葡萄沟》…………………………………………………… 2~3课时语文园地四………………………………………………………… 2~3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
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后,也能对某个地方的景色进行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情。
1.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故事中的道理”这个专题,选择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生字的同时,可以更好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商量”;“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47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号、当”。
2.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3.学习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4.课时分配12.《坐井观天》………………………………………………………… 2~3课时13.《寒号鸟》…………………………………………………………… 2~3课时14.《我要的是葫芦》…………………………………………………… 2~3课时语文园地五…………………………………………………… 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深入体验;引导学生用质疑和讨论的方法,学会评价;引导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学习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1.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和美好品质”这个专题,选择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在阅读中了解这些伟人的美好品质,向他们致敬和学习。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赏析故事的主要人物。
4.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美好品质,激发对这些人物的敬爱之情。
3.学习重点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了解、分析人物和情节,从人物身上体会到美好品质,自觉萌发敬爱之情。
4.课时分配15.《大禹治水》………………………………………………………… 2~3课时16.《朱德的扁担》……………………………………………………… 2~3课时17.《难忘的泼水节》…………………………………………………… 2~3课时语文园地六…………………………………………………… 3~4 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品质。
对人物的介绍和背景知识的补充必不可少,在讲解整个文章之后,学生能感受到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的品质和精神,表现出对他们的敬重。
1.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选择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风》《雪孩子》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2.学习目标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章内容,清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