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
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
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冥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教师出示图片)……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

明确: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课标摘录: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课标分解: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指引,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获取诗歌的意蕴,体味诗歌的情感。

一是要反复诵读,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二是充分调动想象,让诗歌中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让学生的心灵和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选自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在这首诗中现代诗中,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怀,语言有个性而含蓄,意象新鲜而真切鲜明。

当然,诗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初步踏入现代诗歌的殿堂。

诗歌最凝缩最深情最个性的就是诗人的语言,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依据原始的字词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鉴赏的诗歌并能让学生喜欢诗歌甚至动手写上一点诗歌,这是最好的引导了。

本节课也试着做了这样的尝试,期待能带着学生沐浴一点诗歌的光芒。

学情分析:参与学习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较少拘束,平日思维具有较强的发散性。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结合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在欣赏本首诗歌的时候,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先整体感知诗歌,再深入诗歌的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思是如何发展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情感;2.引导学生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3.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诗歌是时空的另一种声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诗 歌自然朴实的风格,思考这篇诗歌表达了什么。
1.划分诗歌段落。 2.画出诗歌当中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第二段落
第一段落
描绘想象中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美好生活 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辨别多音字
( long )笼子 笼
( long )笼罩
( shu)无数 数 ( sh&u)数落
( shuo )数见不鲜
辨别易混字
隔( ge)隔三差五 融( rong)融洽
缥( piāo)缥缈 剽( piāo )剽悍 瞟( piǎo )瞟一 眼
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历史学家、 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 活动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 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 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很多,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 剧本《屈原》等。解放后,被选为全国 文联主席。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 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 旗帜。
天上的街市
1、感知诗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 诗歌;
2、体会文中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初步培养 联想和想象力;
3、理解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新课导入
儿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象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神奇可爱的小星星。
作者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想象】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 一反传统,说天河“浅浅的”“不甚 宽广”,体现了诗人美好的想法,为 下文写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 教学难点举例:在分析“牛郎织女”的拟人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一传统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通过赋予神话人物以人的情感,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解释为何这种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பைடு நூலகம்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天上的街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在夜晚仰望星空,想象过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奇幻世界。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天上的街市》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无限魅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诗意。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2. 诗歌朗读与感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的影响。
- 诗歌结构的把握:对于诗歌的结构层次,学生可能感到抽象,需要通过图表、分析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结构美。
- 情感体验与传达:学生可能难以将自己放入诗歌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并传达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名师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名师教案

《天上的街市》名师教案一、学情分析:这是初中孩子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

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注重趣味,引导孩子学会朗诵诗歌。

二、教学目标:(1)品读现代诗优美的语言,了解现代诗创作和朗读的知识。

形成欣赏现代诗和朗读现代诗的技能。

(2)通过共同点评,发疑解疑,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发展智能。

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笔下美好的景物和美好的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诗歌对天上街市及牛郎织女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现代诗的优美语言和作者奇特的联想和想象。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小组交流合作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彩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

2.了解作者,初识背景①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②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自主阅读,整体感知①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顾城
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
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 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
感情。 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劳
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思维迁移 2.用“/”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
项是 (B)
• 我想/他们/此刻, • 定然/在/天街/闲游。
定然:作者坚信这 样的世界是存在的 ,对美好的未来充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满了信心。
•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 走。
朵:形容流星像花 儿一样璀璨美丽。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 文章主旨:表达作者 对幸福美满幸福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思维表征
写作手法:联想与想象
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征?
美丽,光明,富足,幸福, 自由的世界。
思维表征
再次品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下列问 题: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 什么?
街灯
明星联想 街市
2)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的 生活是怎样的呢?神话传
说中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
活?这一改动,体现了诗 人的什么意图?
物品 想
人象
生活
3)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B.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D.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街灯
天 上
夜景
虚实结合
明星

追求光明理想
街 市
街市
物品——珍奇 牛郎织女——闲游
联想 想象
渴望自由幸福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3. 品读诗的第二、三节由这天 上的街灯,诗人发挥了他大胆的想 象力,他奇思妙想想到了什么?
4、什么是想象?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 形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事物形 象的过程。
想像与联想
想到
联想:甲事物
存在
乙事物 因果联系
存在 相似关系
创造出实
• 1. 夜空里弯弯的月亮,………… • 2. 月光照在大地上, ………… • 3. 一个 , …………
《棠棣之花》等。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 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当时诗 人从日本回到祖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 暗现实,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 苦闷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 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
假如有一天,你也像航天 员般登上了那富有浪漫色彩的 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嫦娥、 玉兔还有砍桂树的吴刚,你 会……请描述一下当时情景。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街灯
天 上
夜景
虚实结合
明星

追求光明理想
街 市
街市
物品——珍奇 牛郎织女——闲游
联想 想象
渴望自由幸福
教师寄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 品读诗的第一节,诗人从夜色 中眺望远远的街灯,他联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 什么是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 方,或因果关系。如由伞联想倒荷叶, 如由宝石联想倒群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 我却用来寻找光明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朗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领略诗歌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2、指导朗读。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1、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

一个的世界2、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齐读。

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学生合作讨论(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3、改写神话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想象和联想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而想象是在原有的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学生讨论并回答:(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力。

认识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讨论形成板书,为背诵打基础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用优美而为我创造了牛郎织女洋溢体现了浪漫主发挥想象和联想,补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学生讨论后回答a月光照在地上,好像b牵牛花开放了,好像c笼子的小鹦鹉,好像_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诗二首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凭借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写法。

朗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

自读诗歌,预习质疑,写下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学生自荐概述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摆脱这种束缚,自由幸福地生活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

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再请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朗读课件反复诵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学生自由朗读,互读互评,教师指导点评。

3.再读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描述诗歌的图画美。

(1)灯星相互辉映图(2)天上的街市繁华图(3)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4)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四、课文精读1.明确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研读诗歌。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联想,请找出来。

明确:街灯→明星明星→街灯(3)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是联想还是想象?想象:(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课文第二、三、四节诗运用了想象,诗人凭借想象构想出的“仙境”与客观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天街景象。

(4)诗人为什么对牛郎织女的命运做这样的改造?明确: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管制。

想象: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的后三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明确:“定然”“定”都是断定语气,所描绘的事物都是出于想象,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3.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你认为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再分小组讨论,一起交流品读。

教师指导点评。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1)我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一句中“缥缈”这个词用得真美,美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特点,隐隐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景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2)我认为“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句中“点”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在一个“点”字既照应了前文的“闪”,又巧妙回答了街灯为何能明。

因为点灯必有点灯人,有人就有世界,有世界就有生气。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朵”字用得真美,美就美在“朵”写出了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般绚烂美丽。

(4)我认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两句中“定然”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就好在本诗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定然”这样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天上的街市》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本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剧。

诗人彻底颠覆了传说故事,化悲为喜,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诗人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联想与想象。

第一节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联想明星,接着诗人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诗歌后三节,都是想象。

第二节想象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的对比,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

6.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五、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1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

第二部分(第2节~第4节):想象天上的街市。

六、文章主旨本文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

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七、布置作业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时对应作业部分。

八、写作特点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九、板书设计天上的街市联想想象⎩⎪⎨⎪⎧⎭⎪⎬⎪⎫街灯(明)→(闪)明星明星(现)→(点)街灯街市(美丽)→物品(珍奇)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一提起太阳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而吴望尧笔下的《太阳船》又是怎样的神秘与美好呢?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小诗。

二、作者简介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等。

他的作品,除了早期的《灵魂之歌》颇有唯美色彩外,多属阳刚派作品,其代表作品有《落日》《伐木者》。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阅读、评价、交流。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太阳船》描写了太阳运行一天的情景。

3.找出文中表示航船行进的动词,明确它的航行轨迹。

明确:划来→驶过→穿越→停靠卸下→驰向→驶近→沉没→溅起四、课文精读1.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扯下了帆”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太阳船归航时的情景。

(2)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用“白银”比喻阳光,“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2.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3.《天上的街市》与《太阳船》作者都用了丰富的想象,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首小诗。

(略)五、文章主旨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过程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神奇美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六、写作特点1.以时间为序,写了太阳一天的运行。

2.想象丰富。

作者写太阳一天的变化,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读来令人震撼。

七、板书设计太阳运行⎩⎨⎧早晨——金色日落前——白色日落时分——红色预习时让学生自由搜集资料,学生反馈的信息丰富多彩,也很有价值。

注重示范朗读、对比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对体会诗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效果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