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理论”视角下俄语谚语的汉译
从俄汉谚语翻译看奈达等值理论

文 史 纵横
从俄 汉谚语翻译 看奈达等值理论
毕 松 2 5 0 1 0 0 ) ( 山 东大 学语翻译 的实例 , 阐述 了运 用奈 达的等值翻译理论探讨 俄汉谚语 中的 等值 问题 , 尤其是谚语 背后 的文
化 等值 问题 。 【 关键词 】 动态等值 ; 谚语 翻译; 民族 文化
一
、
谚语 在民族 文化 中的地位
义 译出 , 可采取 同化 、 异化 以及同化 加异化 的手段 。 Ka n r p H 6 b I n 0 c o t e a c  ̄z m如 雨后 春笋 。( 谚 语原 意是 “ 如 同雨 后 的 蘑菇 ” , 蘑菇 深 受俄 罗斯 人喜 爱 , 蘑菇 雨 后 生长 迅速 , 比喻 新生
二、 等值 理论在 俄汉谚 语翻译 中的应 用
在 进行 俄汉 谚语 翻译 时 , 美 国翻译 理论 家奈 达的 等值 翻译 理论 有 借鉴 意 义 。该理 论 主要 包括 形 式对 等和 动 态对 等 。形 式对 等 的 目的是在 译语 中尽 可能地 再现 原语 原始 信息 的形 式和 内容 ; 动 态对 等 则重 点 强调 着眼 原 文 的意义 和 精神 , 不 拘泥 于形 式 对应 ,“ 动态 对 等 ”即 “ 功 能对 等 ” , 提 出将 译文 读 者对 译文 的反 应 和原 作 读者 对原 文可 能产生 的反应进 行对 比 , 看两种 反应是 否基本 一致 。 谚语 有 很 强 的 民族 文 化 意 味 , 加 之 俄 汉 两 门语 言 属 于 不 同语 系, 词汇、 修辞 、 句 法结 构差 别 较大 , 因 此很 难在 俄 汉谚 语翻 译 中寻 找 完 全的 等值 单位 。因此 , 要 更多 地遵 循动 态 等值 , 翻 译 出谚语 背 后 的文化 特色 、 民族 特性 。这 要求 我们在 翻译 俄汉谚 语 时首 先要 考 虑 谚语 的文化 含义 和 民族 特 性 。当然 , 俄 汉谚 语也 存在形 式 上的对 等, 并且 所表 达的 含义 也相等 的情 况 。我们根 据翻 译 时等值 层次 的 不同, 举 例并分析 俄汉谚 语翻译 的应对 策略 。 1 、 俄 汉两 个 民族 思维 规律 有很 强的 相似 性 , 对 世界 和事 物的认 知 也有 一定 共性 。因此 , 反映 的两个 民族 共 同的心 理 、 文化、 经验 的 谚语 在词 汇 、 语法 结构上 也很 相似 , 在这 种情 况下 , 可 以认 为 是在翻 译 时 找到 了 “ 比较 完 全意 义上 的等 值 单位 ” , 即形 式对 等 , 可 直译 ,
学习俄语词汇:俄汉谚语在中国对照

学习俄语词汇:俄汉谚语在中国对照学习俄语就来俄罗斯店铺,这里为大家提供权威的俄语学习资料和俄国留学资讯,该文由俄罗斯店铺(https://eluosi.)于06月08日编辑整理《学习俄语词汇:俄汉谚语在中国对照》。
А.1. А Васька слушает да ест.一边听一边吃;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言者淳淳,听者藐藐。
2. А ларчик просто открывался.其实简单的很;本来问题就很简单;不费吹灰之力。
3. Авгиевы конюшин.肮脏的马厩;藏污纳垢之所。
4. Ай, Моська! Знать, она сильна, что лает на слона!哈巴狗敢向大象吠,想必力量是不小;小狗吠大象,可笑不自量。
5. Александр Македонский герой, но зачем же стулья ломать?英雄固可敬,越轨可不行。
6. Альфа и омега чего (от альфы до омеги)始终;全部;基本东西;从头到尾。
7. Аника-воин (Аники-воины)阿尼卡式勇士;夜郎自大。
8. 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汉尼拔式的誓言。
9. Арабские сказки (тысяча и одна ночь)天方夜谭;无稽之谈。
10. Аредовы веки жить (прожить)活到高年;长命百岁。
11. Архимедов рычаг (Рычаг Архимеда)阿基米德的杠杆;原动力。
12. Аттическая соль风雅的俏皮话;锋利的话。
13. Ахиллесова пята (пятка)致命弱点;薄弱环节;要害;隐痛。
Б.14. нету15. Башня из слоновой кости.象牙塔;世外桃源。
16. Беда, коль пироги начнет печи сапожник.鞋匠做肉包,真是糟糕;外行充内行,实在荒唐。
该如何翻译俄语谚语

该如何翻译俄语谚语“”——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结构紧凑,形象生动,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韵律组织形式且带有教育意义的语句。
谚语是丰富作品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能赋予文章以不同的修辞色彩和感情色彩。
翻译谚语的主要原则应是把俄语谚语也翻译成汉语谚语,因此,除了要传达原文的意义外,还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文的生动形象和它所反映的民族特色。
能否在汉语中找到与俄语谚语相同的谚语?我们将俄语谚语分为三类。
一是汉语中与之完全吻合的谚语,二是与汉语谚语中文化形象不同,但意义相同的谚语,即部分吻合。
三是汉语中没有的、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谚语,即俄罗斯独有的谚语。
一、完全吻合完全吻合的谚语,我们采用完全套译法,完全套译法即使用与俄语谚语原句在意义、比喻和修辞色彩上完全相符的汉语谚语。
两个民族的生活中会有相同之处,遇到的事情相同,得到的实践经验相同。
因此,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等同俄语谚语的汉语谚语,例如:Век живи,век учись. 活到老,学到老。
Лучше оин раз увиеть,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 百闻不如一见。
二、部分吻合谚语中部分吻合的,我们采用意义对等的套译,意义对等的套译,即运用与俄语原文在意义和修辞色彩上相同,但中心词不同的汉语谚语。
Болезнь вхоит пуами,а выхоит золотниками. Пу普特,Золотник佐洛特尼克。
若照原文字义译,不但译文冗长,而且对于不了解俄国重量单位的我国读者说来,“普特”和“佐洛特尼克”便颇费猜测;如果翻译时再加上注释,会显得累赘。
如果采用同义替代的办法,译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便既准确、贴切,又干净利落。
三、俄语独有对于用词不同、意义相同的,并且原文中的文化意义不重要的俄语谚语,可以采用意思相同的汉语谚语替代俄语谚语;第二,采用直译法,直接把原文译出来,但是要符合谚语的形式;第三,采用补偿法,把原语中重要的文化信息揭示出来。
俄语谚语100句-中俄文

谚语-- 俄语1. Bek XUBU , Bek yqucb.活到老,学到老。
2. ynuTbCH HUKorga He no3gHO. 学习永不嫌晚。
3. y^e 旳bceBeT , a H-e T yMe.Hbe 学问是光,无学是闇。
4. noBTO p-eMiabTeb yqeHb 刃.复习是学习之母。
5. He CTbigHO He 3HaTb , CTbigHO He yquTbc 刃不知不为恥,不学方为恥。
6. Ha omuQkax yqaTC 刃.在错误中学习。
7. ^Te —uBeo T jiynmee yqeHue.阅读是最好的学习。
8. y^ucb CMO刀 ogy , He yMpemb c ro 刀 ogy.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 4TO noceemb , TO U noxHem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0. Tume egemb , ga刀bme 6ygemb.宁静致远。
11. 3Ha — uceu刀 a.知识就是力量。
12. 3 Ha — urei a3a ne^oBeka.知识是人的眼睛。
13. yM xopomo , a gBa jiynm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14. 卫eio MacTepa 6OUTC刃.事怕行家。
15. TepneHue U Tpyg Bce nepeTpyT. 耐心和勤勉可克服一切。
16. C K axu MHe , KTO TBOH gpyr , U刃 ckaxy T 观其友,知其人。
17. Qpyr — ^aecgTeo 刃屮U访 gpyr .(卫py3b 刃 no3Hae 患难见真情。
18. CTa pbi访 gpyr jiynme HOBBIX gByx.一个老朋友胜过兩个新朋友。
19. 卫pyx6a KoH^aeTC 刃 TaM , rge HaquHaeTC 刃友誼因不信任而結束。
20. He gopor nogapok , gopora ira6oBb.礼轻情意浓31. OguH B noje He BOUH . 寡不敌众 (孤掌难鸣 )。
俄语与汉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及互译方法

035文艺评论俄语与汉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及互译方法白 烨(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1100)摘 要: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大多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各民族的谚语有相似之处,但也各具特色。
因此,谚语的翻译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既保持原文的风貌和思想,又能使译文在形式、内容及内涵上都与原文和谐统一。
关键词:谚语;俄语;汉语;翻译谚语内容涉及范围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俄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谚语,他们都具有谚语所具备的特点,即口语性强、言简意赅、内容极广、通俗易懂,形式基本都为一两个短句。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基于谚语较强的口语性,不同文化背景就会衍生出具有不用文化内涵的谚语。
因此,在翻译中俄谚语时,就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内涵及精神,尽量使原文在译文中找到对应的谚语,从而使读者能完全理解和接受。
俄语和汉语谚语的来源及语言特点古今贤文及历史典故汉语中古今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且语句通顺易懂。
其中一些谚语反映了汉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类谚语常来源于历史事件、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故事等,有些谚语在形式上还带有文言词语。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俄语中有些谚语来源于俄罗斯民俗作品、英雄赞歌、童话、谜语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如:“Беда не проходит одна”(祸不单行),“Кому много дано, с того много и спросится”(能者多劳),“Незванный гость хуже татарина”(不速之客)等。
语用等值在俄语俗语、谚语翻译中的体现

摘
要: 以翻 译 实质 为切 入 点 , 深 入 分 析 俄 汉 语 语 义 对应 关 系 , 从 而 得 出翻 译 实 质 乃 为 语 用 等 值 , 而 非语 义 等
值, 并通过对俄语俗语 、 谚语的翻译 实践 , 进一步分析语 用等值 的真正含义 。 关键词 : 语义 ; 语用; 语 义等值 ; 语 用等值 中图分 类号 : H 3 5 5 .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4 ) 0 1 — 0 1 5 6— 0 2
以互相对译 。这类词汇单位通常都是单义词 , 它们在 词汇 中
所 占比例不大 。多为科技 用语 、 专 有名 词 、 地理 名称 及其 他 单义词 , 如: 俄 罗斯 P o c c r m; 莫斯科 Mo c r m a ; 列宁  ̄ e H H H; 氢
B o R o p o R ; 对数 J I o r z 3 mq b M ; 艾 滋病 c n H 且 等。
马车 : T e n e r a , a p o xI , : H, 3 K H n  ̄ K , a p 6 a , H O B O 3 K a
( 三) 1 对0
即原语 中的词 汇单 位 在译语 中只有 一个 “ 对象” , 它们 在意义 、 色彩上完全等值或基本等值 。在任何上 下文中都可
( 二) 1对 多
汉语 中的豆腐 ( a o y f y ) 、 粽子( H s y H m ̄) 、 武术 ( Y m y ) 、 气功 ( q r  ̄ r y H ) 、 麻将 ( Ma a 3 a H ) 、 京剧 中的生 、 旦、 净、 末、 丑 在俄语 中也没有对等物。
即原语中的词汇单位在译语中有若干个对象, 此类词大
俄语的谚语汇总

俄语的谚语汇总引言谚语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谚语。
这些谚语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俄罗斯人民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常见的俄语谚语,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1. Аппетит приходит во время еды.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食欲是在吃饭的时候产生的”。
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在开始做某件事情后,才会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为没有动力而拖延的情况,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先行动起来,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
2.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 -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害怕狼,就别进森林”。
它的意义是告诫人们要对可能的危险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冒险。
在现代社会中,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贪图便利或者冒险而陷入困境,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Нет зла без добра.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没有好的就没有坏的”。
它的意思是指在每个坏的事情背后,都会有一些好的方面存在。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从困难中寻找希望,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挑战。
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4. Рано птицу бьют - она и голову отведет.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打早起的鸟儿,它会晃一下脑袋”。
意思是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这句谚语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适用,提醒我们要有早起的习惯,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和提高效率。
5. Доверяй, но проверяй.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相信,但要核实”。
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时,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
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他人,要学会审视和核实信息。
中东欧多语种谚语

中东欧多语种谚语中东欧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和文化,每种语言中都蕴含着许多谚语和俗语。
这些谚语和俗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中东欧多语种的谚语。
1. 波兰语谚语:“Cicha woda brzegi rwie。
”意为“平静的水,也有可能冲垮岸边。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事情看似平静,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应保持警惕,不要因为表面的平静而掉以轻心。
2. 匈牙利语谚语:“Az időpénz。
”意为“时间就是金钱。
”这句谚语强调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告诫我们要善于利用时间,珍惜每一刻。
3. 捷克语谚语:“Kdo se směje naposled, ten se směje nejlíp。
”意为“最后笑的人笑得最好。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最终胜利会属于你。
4. 斯洛伐克语谚语:“Všetko dobré prichádza pomaly。
”意为“所有好的东西都会慢慢到来。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好事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耐心等待,最终会有好结果。
5. 罗马尼亚语谚语:“Cine se scoală de dimineață, departe ajunge。
”意为“早起的人会走得更远。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早起并且努力工作的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付出就会有回报。
6. 保加利亚语谚语:“Слово е сребро, мълчанието - злато。
”意为“言语是银,沉默是金。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有时候保持沉默比说话更有力量,谨慎的沉默可以避免冲突和误解。
7. 克罗地亚语谚语:“Sve se vraća, sve se plaća。
”意为“所有都会回来,一切都要付出代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会有相应的后果,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做出后悔的事情。
8. 塞尔维亚语谚语:“Ko drugom jamu kopa, sam u nju pa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值理论”视角下俄语谚语的汉译摘要:翻译理论中,翻译等值理论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颇具争议但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还有西方国家都对等值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谚语作为一个民族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色彩,它与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宗教和人民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因为俄汉语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所以在翻译谚语时不同的语言中很难找到表达意义完全等值的谚语,俄汉互译中存在一些困难。
在翻译俄语谚语时怎样把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隐含意义全面的传达出来,又不损害原文的语体风格,修辞手法和民族特色。
本文就围绕用“等值理论”翻译俄语谚语进行浅析。
关键词:等值理论;俄语谚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69-02
一、翻译中的“等值理论”
翻译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碰撞。
在翻译活动当中,每种语言词法、语序、遣词造句、话语标记的各方面都独具一格,每种语言用于表达民族独特性和其文化特征的词汇都很丰富。
而翻译要达到等值,才能使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的理解,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翻译名家都对等值理论一直争论不休并积极探讨。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奥多罗夫认为:“翻译是将已用一种语言作
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体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全表达出来的活动”。
而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
我们与俄语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上汉语和俄语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难题,难以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使读者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俄汉语谚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俄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有:
(一)起源的差异
俄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
俄语谚语中有大部分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
例如:
“зеленвинограднесладок”(可望而不可即)
“ай,моська!знать,онасильна,чтолаетнаслона!”(不自量力)出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
而汉语文史学家则认为汉语谚语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例如:“幸福胜过金钱”(счастьедорожебогатства)
“看病请医生,学艺找能人”(уврачалечисьауумногоучись)
(二)宗教信仰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奉东正教,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俄
语谚语。
例如:
“наэтомсветепомучимся,н
атомпорадуемся”(人间受些苦,天堂享清福)
“отбогаотказаться——ксата
непристать”(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而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为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例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возлепылупостой-раскраснеешься,возлесажи-замараешьс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громнегрянет,мужикне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
(三)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不同,习惯也不同,译者必须要了解俄罗斯的文化。
例如:
“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буд
етивеликий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
这里的масленица送冬节,一般在大斋前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大斋一到人们将禁止食用一切奶肉制品。
意思是别看现在大吃大喝,大斋马上会到的。
这些文化差异使俄汉互译时存在很多问题。
在翻译俄谚语时直接机械式的复制原文的形象、比喻等信息,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影响读者的理解愿望。
对俄国国情文化知识了解太少,理解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楚、用词刻板、生硬、词不达意。
不能使读者理解其内在含义,达不到翻译上的等同。
三、俄谚语翻译的等值情况
俄汉民族的思维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
对于俄谚语翻译,可以根据俄谚语在汉语翻译中的等值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一)完全等值
完全等值是相对性的概念,就是说,有些俄语谚语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因此可以把这些谚语译为含义相同,形象、修辞色彩也基本一致的汉语谚语。
例如:
настроениеутоварищейприп
однятое,намнужно,каковатьжелезо,покагорячо,инемедленновзятьсязаработу.
同志们的情绪高涨,我们要趁热打铁,立即着手工作。
послетого,кактоварищипр
ишливдвижение,володячувствуетсебякакрыбавводе:всетрутностибылидлянегоразр
ешены.
同学们发动起来以后,瓦洛佳如鱼得水,一切困难都解决了。
еслиэтоявиноват?нет,од
нойрукойвладошинехлопне
шь!
这难道是我的错吗?不,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些谚语说明中俄文化之间、思维方式有很多相似和相通之处。
(二)部分等值的俄语谚语
由于民族形成的历史不同,俄汉谚语的使用习惯也不同,俄语中有不少谚语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寓意哲理均与汉语谚语相同,只是词语形象部分不同,可将谚语适当加工,既保留相同的形式,突出各自语言的特点。
例如:
болезньвходитпудами,авыходитзолотниками(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个谚语中相同的词义部分是“болезньвходит”和“выходит”“病来”和“病去”俄语中常用度量单位作修辞手段,因此用“пуд”和“золотник”汉语中用“山”和“丝”来表达“生病容易,治病难”这一思想。
例如:чтогород,тоноров,чтодере
вня,тообычай(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里的“город(城市)”和“деревня(农村)”和汉语里的“千里”和“百里”同属空间的概念。
这些相似不是翻译上的独具匠心,而是俄汉两种语言自身的特点。
(三)非等值情况
有些俄语谚语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谚语,因此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的谚语用汉语中的一般词汇表达出来,进行解释性翻译。
这类语言的含义已经失去联系,翻译时可采取“意译”。
例如:новыехозяева,новыепорядки(新主人,新规矩)一朝天子,一朝臣
ложкалегтюистортикабочкумеду(一勺焦油坏一桶蜜)一条烂虾搅了一锅腥лучшесмертьстоя,чемжитьнаколенях.(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在很多时候原作与译作的完全等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翻译等值理论对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俄语谚语翻译中,等值理论的存在,使谚语翻译更加生动传神,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其思想和内涵。
通过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和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使两国人民互相吸引,
了解了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了视野。
参考文献:
[1]蔡毅,段京华.苏联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关林.翻译等值理论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комиссаровв.н.теорияперевода(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аспекты).м.,1990.
[5]吴国华,王铭玉.语言翻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
[6]王金花,张丽.俄语谚语翻译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
[7]杨仕章.苏、俄翻译理论中等值思想的演变[j].中国俄语教学,2001,(12).
[8]周长雨.俄语谚语的翻译标准和原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