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与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卫生与保健》教案

六年级(上)《卫生与保健》教案

六年级(上)《卫生与保健》教案第一章:健康饮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让学生学会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1.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营养基础知识制定健康饮食计划的方法1.3 教学活动观看健康饮食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健康食物。

教师示范如何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学生跟随操作。

第二章:运动与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制定个人运动计划。

2.2 教学内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基本运动知识和技巧制定个人运动计划的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进行简单的运动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

教师示范如何制定个人运动计划,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个人卫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基本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3.3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个人卫生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个人卫生知识和技巧。

第四章: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观看心理健康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教师示范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五章:安全常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安全问题。

5.2 教学内容安全常识的重要性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预防和应对常见安全问题的方法5.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常识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四章心理健康安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四章心理健康安全
一、 心理疾病的类型
(一) 神经症
(二) 其他心理疾病
1. 神经衰弱
1. 人格障碍
2. 焦躁症
2、精神疾病
3. 抑郁症
3、性心理障碍
4. 强迫症
5. 恐惧症
二、 大学生心理疾病和压力的原因分析
❖ 1. 遗传因素 ❖ 2. 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 ❖ 3. 自然和社会灾难 ❖ 4. 生活事件 ❖ 5. 社会环境因素
❖ 1.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 ❖ 2. 冲动心理强烈 ❖ 3. “边缘人”地位的处世双重性 ❖ 4. 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 5. 面子心理作怪
五、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 (1) 尊重和平等。 ❖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 宽容和真诚。 ❖ (4) 懂得互惠原则。 ❖ (5) 积极主动广交朋友。 ❖ (6) 掌握交往技巧。 ❖ (7) 优化自我个性。
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第二节友谊使生命坚强
第四章 心理健康安全
❖ 第一节饮一杯心灵鸡汤——心理疾病与压力 应对
❖ 第二节友谊使生命坚强——人际交往心理安 全
❖ 第三节爱与被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恋爱 心理安全
❖ 第四节苦涩的青苹果——性心理安全问题
第一节 饮一杯心灵鸡汤——心理疾病与压力应对
三、 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应对 ❖ 1.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 2. 积极认知外部压力源 ❖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友谊使生命坚强——人际交往心理安全
❖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 ❖ 1.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 2.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取知识和
交流信息 ❖ 3.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和
2.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消极影响

环境与健康安全

环境与健康安全

环境与健康安全环境与健康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环境与健康安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环境与健康安全之间的联系,并探讨如何提高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安全。

第一章: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 空气质量与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质量是影响人体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节将重点探讨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的影响,并介绍如何改善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

1.2 水污染与消化系统问题水污染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饮水安全,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如肠胃感染和肝脏损害等。

本节将深入探讨水污染对消化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3 土壤污染与食品安全土壤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本节将重点研究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壤修复技术来提高食品安全。

第二章: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2.1 职业病与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职业健康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将研究不同工作环境对职业病发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员工健康。

2.2 化学物质暴露与职业健康许多行业中存在着化学物质暴露导致职业健康问题。

本节将详细研究不同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介绍如何通过控制暴露水平和提高防护设备来保护员工免受化学物质伤害。

2.3 职场压力与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中,职场压力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本节将探讨职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策略,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第三章:环境与社区健康安全3.1 噪音污染与心理健康噪音污染是影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

本节将研究噪音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噪音控制策略,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城市规划对公共卫生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将研究城市规划对公共卫生和社区居民健康安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提供便利设施来促进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一章:家庭环境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

一个健康、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环境不仅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还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心理健康以及日常行为。

本章将探讨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其中的几个方面。

第二章:家庭环境与个性发展个人的个性是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家庭环境中的积极互动、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相反,恶劣的家庭环境,如家庭冲突、争吵和虐待,可能导致个人性格上的问题,如内向、敏感和不安定。

因此,家庭环境对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家庭环境与价值观传承家庭环境对个人的价值观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是一个价值观传承的重要场所,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下一代。

一个积极向上、正直诚实的家庭环境将培养出道德观念强烈、价值观健康的个人。

然而,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不道德行为、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的价值观,个人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产生不良行为。

第四章:家庭环境与社交能力家庭环境对个人的社交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个人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反,家庭中的冲突、争吵和疏远可能导致个人社交能力的发展受阻。

一个没有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的个体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困惑和不安,从而影响个人的社交能力。

第五章: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个人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反,一个充满冲突和压力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感。

因此,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第六章:家庭环境与日常行为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日常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有规律、有秩序和有纪律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自律和责任感。

相反,一个缺乏规矩和纪律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个人的行为问题,如不守时、不负责任和不尊重他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适应环境转变角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适应环境转变角色
主要概念
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指一个人将动机完全伪装起来而在现实中表现出与原有动机完全相反的行为。反向作用会使人表里不一,在适应环境时无法达到内心和谐一致的状态。
主要概念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念和重要特征前后一致及连续完整的意识。自我同一性既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往身份、自我形象的综合感受,也包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职业理想、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做出的选择。
问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你们的大学学习生活满意吗? 同学们对现在的大学生活不满意我们怎么样来调整呢~你学会了吗?
主要概念
合理化 合理化是指一个人以表面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减轻内心的焦虑的适应方式,如自己成绩不好却怪老师判分不公平。
主要概念
补偿 从广义上来说,补偿是指一个人以其他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原来的失败,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狭义上来说,补偿是指一个人因身体上的某些缺陷产生自卑感,而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才能,以重新获得自尊和声望。
主要概念
适应 适应表示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它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顺应环境,也就是个体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我。其次是在顺应环境的同时,个体也要保持自我的能动性。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二年级上册华领版教案

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二年级上册华领版教案

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二年级上册华领版教案第一章: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1. 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通过视频、图片或实际操作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3. 认识家庭环境卫生-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如何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与整洁。

第二章:饮食卫生与营养健康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故事、游戏或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2. 认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学会选择均衡的饮食。

3. 学习简单的食物处理与烹饪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际操作,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和烹饪食物,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三章:安全健康与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1.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或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斑马线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

2. 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 教导学生如何避免常见的意外伤害,如烫伤、割伤等,并引导他们在面对意外时能够正确应对。

3. 学习急救基本知识- 通过简单的模拟训练,让学生学会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情感管理1. 认识情绪- 通过故事、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掌握情感管理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教导学生正确的情感管理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意识。

结语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增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为他们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学心理学(李箕君)第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李箕君)第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创立“文化——历史 发 展理论”
二、文化——历史发展观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四、“内化”学说
胎儿的发展
.
最初…
.
最初…
.
•胚泡
.
•胚泡
.
•胚泡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第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感性的发展心理学
Dragon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 chicken, mouse's son can make hole!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心理发展的概念
广义心理发展包含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的环境,我可以保证,
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
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
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
者是政治家、军人、律
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消极: 否定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 夸大教育作用,忽视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积极: 在某种意义上批驳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感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二)内部压力
是指学前儿童的身心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形成 一种内部压力,影响到情绪和行为。 在生理需要上,学前儿童需要一定时间的睡眠和休息,需 要合理营养,需要适当的运动。 在心理需要上,学前儿童需要一定的安全感,需要成人的 保护; 在情感上,需要亲情和友爱,需要自尊,需要独立,需要 独立。
在实施游戏治疗时治疗者必须遵循以下八项 原则:
第一,治疗者必须与儿童建立亲近、友善的关系 第二,治疗者必须接纳儿童真实的一面 第三,治疗者应宽容儿童使儿童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治疗者要善于识别儿童所表达的感受,并以能让儿 童领悟自己行为的方式把这些感受反馈给儿童; 第五,治疗者要尊重儿童解决自己自己问题的能力以及做 出选择和着手改变的行为; 第六,治疗者不要知道儿童的行为或谈话; 第七,治疗者不要急于治疗的进度; 第八,治疗者只能规定一些必要的限制,这些限制为的是 治疗符合真实生活,以及让儿童认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应 付的责任。
(三)自我强度
是指个体应对内外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学前儿童的身 心素质有关。 如有的学前儿童动作灵活,行动果断,对周围环境刺激敏 感,并能很快做出反应;另一些学前儿童行动迟缓,反应 慢,沉默寡言,或是注意广度和持久度低,易分心,很难 适应环境。
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玲玲患的是儿童恐惧症 儿童期恐惧,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恐惧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某些具体的事物,另一类 是某些抽象的概念。 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对具体事物产生恐惧。 对儿童恐惧症常用的方法是示范治疗法和行为脱敏法,采 用这些方法可以消除或减轻儿童的某些过分的恐惧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三大文明形态: 1.农耕文明:重传承、重安定Βιβλιοθήκη 2.海洋文明:重开拓、重变革
3.游牧文明:重侵掠、重强权
4.岛国文明
Page 4
二、环境的分类
季节气候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1.春天:朝气蓬勃
2.夏天:热情洋溢/烦躁不安
3.秋天:收获/凄凉
4.冬天:退缩/萧索
Page 5
二、环境的分类
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1.经济状况对心理的影响
4.进化心理学的理论
Page 12
五、城市生活
都市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信息过载
2.责任分散
3.去个人化
4.生活节律
Page 13
五、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 2.噪音污染 3.化学污染
Page 14
六、人性化建筑设计
1.不应过分拥挤 2.个人有独立空间
3.个人对环境有控制感
4.环境设计能提供多种
功能
Page 15
Page 9
四、拥挤
通俗定义的拥挤:人口密度大 心理学定义的拥挤:自我控制感的丧失
Page 10
四、拥挤
拥挤的负性心理效应:
1.情绪紧张、不愉快
2.复杂工作能力下降
3.犯罪倾向增加
4.心理疾病患病率增加
Page 11
5.自杀率增高
四、拥挤
拥挤的理论
1.刺激超载理论 2.失控理论
3.密度-强化理论
一、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 所谓环境,就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种群所 处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种 群生存发展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二)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地理、气候、污染 环境 社会环境:家庭、学校、职场
Page 1
盖亚假说
Page 2
阿凡达
Page 3
二、环境的分类
2.贫富分化对心理的影响
3.政治体制对心理的影响
4.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影响(个人/集体)
Page 6
二、环境的分类
新的社会环境改变 1.科技迅猛进步
2.经济全球化
3.信息化浪潮
4.老龄化社会
Page 7
三、个人空间
概念:指在个人环境内保有个人自由,即环 境的私密性。
对陌生人
对熟悉者 非亲密区
自 我 表 露 深 度
对亲密朋友
最深
亲密区
自我表露广度
Page 8
转译自:D. Watson: Soci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1984), 第130页。
三、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侵犯: 1.人际距离 2.目光
3.亲密均衡模型
4.情绪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