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谱(李萍)
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

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
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是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抗磷脂抗体(APA),这是一类自身免疫抗体,与磷脂类物质结合而产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
1.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在抗磷脂抗体检测中也广泛应用。
该方法将标准化的抗磷脂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然后通过加入待测血清样本,观察是否有抗磷脂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结果可以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染色来定量或定性分析。
2.凝集试验:抗磷脂抗体可与磷脂类物质结合形成凝集,因此凝集试验也是一种常见的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向抗原和血清混合后进行观察,观察是否有凝集形成。
3.血浆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hs-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但高水平的hs-CRP也可能与抗磷脂抗体的存在相关。
因此,测量血浆中的hs-CRP水平也可以作为抗磷脂抗体的间接指标。
抗磷脂抗体对妊娠的影响

抗磷脂抗体对妊娠的影响作者:李萍, 朱付凡, LI Ping, ZHU Fu-fan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长沙,410011刊名: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年,卷(期):2007,15(3)被引用次数:2次1.Ulcova-Gallova Z;Krauz V;Novakova P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gainst phosphatidylinositol and phosphatidylserine are ore significant in reproductive failure than antibodies against cardiolipin only[外文期刊] 2005(02)2.Velayuthaprabhu S;Archunan G Evaluation of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nd antiphosphatidylserine antibodies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abortion[外文期刊] 2005(08)3.杨程德;Pojen P抗凝血相关因子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期刊论文]-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04)4.Pavan L;Tsatsaris V;Hermouet A;Theroud P Evain-Brion D Foumier T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inhibit trophoblastic cell invasion[外文期刊] 20045.di Simone N;Meroni PL;Del Papa N;Raschi E Caliandro D De Carolis S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ffect trophoblast gonadotropin secretion and invasiveness by binding directly and through adhered beta2-glycoprotein I[外文期刊] 20006.di Simone N;Meroni PL;Del Papa N;Raschi E Caliandro D De Carolis S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ffect trophoblast gonadotropin secretion and invasiveness by binding directly and through adhered beta2-glycoprotein I[外文期刊] 20007.Cucnik S;Bozic B;Kveder T Avidity of anti-beta2-glycoprotein I and thrombosis or pregnancy loss in patients with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20058.周红;谷俊侠;许文荣APS IgG通过非Fc受体途径诱导血液单核细胞表达TF活性[期刊论文]-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8)9.Galli M;Luciani D;Bertolini G Lupus anticoagulants are stronger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sis than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in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00310.JD Oosting;RHWM Derksen;IWG Bobbink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a combination of phospholipids with prothrombin protein C or protein S:an explanation for their pathogenic mechanism? 199311.EM Bevers;M Galli;T Barbui Lupus anticoagulant IgG's (LA) are not directed to phospholipids only,but to a complex of lipid-bound human prothrombin,Thromb 199112.Goel N;Tuli A;Choudhry R The role of aspirin versus aspirin and heparin in eases of recurrent abortions with raised ar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2006(03)13.Jeremic K;Pervulov M;Gojnic M Comparison of two therapeutic protocols in patients with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nd recurrent miscarriages 2005(06)14.Konova E;Ivanova I;Petrova P Effect of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therapy on lymphocytepopula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2004(02)15.Kupfenninc IJ;Fait G;Iany A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obstetric comp lications in women with thrombophilias[外文期刊] 2001(1)16.A Hills F;M Abrahams v;Gonzalez-Timon B;Francis J,Cloke N,Hinkson L,Rai R,Mor G,Regan L,Sullivan M,W-F Lam E,J Brosens J Heparin prevents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human trophoblast 200617.Meroni PL;DI Simone N;Testoni C;D' Asta M Acaia B Caruso A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s cause of pregnancy loss[外文期刊] 2004(09)18.Giradi G;Berman J;Redecha P Complement C5a receptors and neutrophils mediate fetal injury in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外文期刊] 200319.Rand JH;Arslan AA;Wu XX Reduction of circulating annexin A5 levels and resistance to annexin A5 anticoagulant activity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pregnancy losses[外文期刊] 2006(01)20.Ieko M;Nakabayashi T;Tarumi T Phosphatidylserine-dependent anti-prothrombin antibody as a new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2006(03)21.Zammiti W;Mtiraoui N;Kallel C 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of idiopathic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with autoantibodies against beta2 -glycoprotein I and annexin V[外文期刊] 2006(04) 22.JD Oosting;RHWM Derksen;HT Entjes Lupus anticoagulant activity is frequently dependent on the presence of beta 2-glycoprotein I,Thromb 19921.许娜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进展[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10(4)2.张瑗.刘永华.钱晓明抗磷脂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3)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ysyyczz200703066.aspx。
抗磷脂抗体谱

APS的临床表现 师分会 • 动静脉血栓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科医 • 静脉闭塞: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疫 • 动脉闭塞:最常见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TIA) 风湿免 • 妊娠并发症
阴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12周后复查
无APS/血清学 阴性的APS
阳性 诊断APS
无APS/血清学 诊断APS 阴性的APS
aPL检测的注意事项医师分会 • 异质性抗体,多种aPL之间会发 疫科 生交叉反应
• 高滴度、IgG型、多种aPL同时 存在与APS 的相关性高
师协会风湿免 4
医 LA
(7.5%)
β2GP1
中国医师协抗会磷风脂湿抗免体疫谱科医师分会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中国医师协会20风14张年湿蜀3 免月澜1疫5日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概述 • 磷脂: 分子中含有醇、脂肪酸和磷酸基团的一类化合物,包括心 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固醇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是血小板以及其他血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主要成 分。
国内质控回报结果统计
抗磷脂抗体检测中存在的挑战
中• 国缺乏医适合师每个协实验会室自风身的湿参考免范围疫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因此每个实验室应该结合本实验室使用的试剂,仪器 在健康人群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cut-off值。 B Montaruli1, E De Luna etc. Lupus (2012) 21, 799–801
抗磷脂抗体检测策略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APS疑似病例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PPT

❖ 抗β2GPⅠ抗体的存在增加了SLE 患者患血栓的危险
SLE 不伴血栓症 SLE伴血栓症
抗β2GPⅠ抗体阳性率(%) 17 88
——Gómez-Pacheco L, Villa AR, Drenkard C,et al. Serum anti-beta2-glycoprotein-I and anticardiolip in antibodies during thrombos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m J Med.1999,106:417-23.
❖ aβ2-GPⅠ
❖ 其他抗体意义尚未明确:凝血酶原,钙依赖性膜磷脂结合蛋白Ⅴ,磷脂酰丝氨 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
aPL的阳性率
正常人群
随年龄和病程阳性率增加
SLE
LAC: 11-30% aCL: 24-86%
初发中风
难治性流产
2 - 12 % 30 - 40 % 10 - 26 %
15 %
APS的临床表现
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
➢ 静脉闭塞: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动脉闭塞:最常见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TIA)
妊娠并发症
➢ 难治性流产:APS是引起90%难治性流产的原因 ➢ 胎盘功能不全、早发型子痫 ➢ IUGR——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血小板减少 精神神经症状 aCL或LA持续阳性
APS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
❖ 药物性:
酚噻嗪类,普鲁卡因,奎尼丁,苯妥英,肼屈嗪
aPL实验室检查的适应症
❖ 自发性静脉血栓
❖ 频发性心动过速(即使存在其他危险因素)
❖ 50岁以下人群中风或周围动脉闭塞事件
❖ 所有的 SLE 患者
抗磷脂抗体总结

抗磷脂抗体总结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PL)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反应的抗体。
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抗磷脂抗体在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类抗体与一系列临床表现相关,统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这是一种以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自发性流产等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对抗磷脂抗体的基本概念、分类、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基本概念抗磷脂抗体是指能与磷脂成分及其结合蛋白发生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当机体产生针对磷脂的抗体时,可能导致细胞膜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二)分类根据与磷脂结合的特异性,抗磷脂抗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心磷脂(Cardiolipin, CL)和其他带负电荷磷脂的抗体,称为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CL);另一类是针对磷脂结合蛋白的抗体,如抗β2-糖蛋白I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 I Antibodies, anti-β2GPI)。
其中,抗心磷脂抗体是最早发现和研究最为深入的抗磷脂抗体。
二、检测方法(一)实验室检测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磷脂抗体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
通过酶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与样本中的抗磷脂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复合物,进而通过底物显色反应判断抗体水平。
2. 凝集试验:利用磷脂抗原与抗磷脂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能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原理进行检测。
但此方法操作繁琐,且易受补体活性影响,现已较少使用。
3. 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与样本中的抗磷脂抗体结合,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判断抗体水平。
抗磷脂抗体谱李萍

抗体: LA血栓综合征:引起静脉血栓 aCL血栓综合征:引起动脉血栓 混合型
¾ 是10-15%血栓性疾病和1/3年轻人群中风的原因
APS的临床表现
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
• 静脉闭塞: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动脉闭塞:最常见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TIA)
妊娠并发症
¾ 3次以上连续流产的女性
II-III期正常形态胎儿流产 早期重症先兆子痫 严重胎盘功能不全
普通产检孕妇不需要筛查
aCL
¾ 以牛心肌的乙醇浸出液提取酸性磷脂,用放射免疫或 ELISA测定
¾ 常规aCL检测的抗体包括:
1. 不依赖于β2-GPⅠ的aCL 2. 依赖于β2-GPⅠ的aCL 3. 针对其他磷脂结合蛋白的aCL(凝血酶原、蛋白S和蛋白C等)
aPL的认识历程
¾ 1907年 Wassermann建立梅毒诊断方法 ¾ 1941年 Pangborn 发现心磷脂,发现梅毒血清反应生物学假阳性(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serological test for syphilis, BFP-STS) ¾ 1950年 Moore等发现慢性BFP-STS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高 ¾ 1952年 Conley和Hertman在BFP-STS 阳性SLE患者血浆中发现有一种特异的抗 凝
¾ 特异性 IgG>IgM>>IgA
¾ SLE50-60%,SSc23%,SS15%,MCTD10%
¾ 自身免疫性疾病 高滴度IgG型aCL, β2–GPⅠ依赖
¾ 非自身免疫性疾病 低滴度IgM型aCL, 非β2–GPⅠ依赖
β2 糖蛋白-Ⅰ(β2-GPⅠ)
¾ 50KD ,血浆中浓度大约200ug/ml ¾ 补体调节蛋白超家族 ¾ 磷脂结合蛋白,可结合多种带负电荷磷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作者:李萍刘晓玲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6期【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静脉血栓形成;抗磷脂综合征1 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0余年,伴左下肢肿痛2 d余于2012年10月19日入院。
患者于10年前在某医院发现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不详。
1年前因尿频、尿痛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
检查免疫六项:ANA(+),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补体C3 0.398 g·L-1。
入院诊断:①尿道感染;②系统性红斑狼疮。
经抗感染、免疫抑制等对症治疗后好转,10月11日患者因服用激素出现腹痛腹胀,解黑便,予以奥美拉唑胶囊护胃,止血芳酸、止血敏止血后症状好转。
10月17日无诱因出现左下肢肿痛,活动受限。
故来本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6.7 ℃,脉搏80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无皮下出血,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面部无红斑,左侧下肢肿胀(左侧下肢髌骨下10 cm处腿围约40 cm,髌骨上10 cm处约50 cm),左下肢肤温稍高,肤色偏红,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入院后急查血液分析示,PLT 49×109·L-1,Hb 96 g·L-1。
床边双下肢彩超口头报告:左髂总静脉血栓形成。
2012年10月20日复查血液分析:Hb 85 g·L-1,PLT 60×109·L-1。
生化八项:氯95.9 mmol·L-1,钠131 mmol·L-1。
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5.9 s、国际标准化比率1.37。
10月21日复查血常规:Hb 80 g·L-1、中性粒细胞比率77.60%,PLT60×109·L-1,ESR 87 mm·h-1。
抗磷脂抗体对妊娠的影响_李萍

抗磷脂抗体对妊娠的影响李萍,朱付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长沙410011)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影响妊娠,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抗磷脂综合征(anti phospho li pid syndro m e A PS)占了一定比例。
本文就抗磷脂抗体的性质进行详细阐述。
血栓形成是A PS的主要病理基础和突出临床表现,随着研究深入,A PA对早孕期滋养细胞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APA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目前仍有争论。
本文还介绍了A PS最新的治疗进展,为今后的A PS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滋养细胞;治疗中图分类号:R71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534(2007)03-0115-04The i n fluen ce of an ti phosph olipid an tibody w ith pregnancy.LI P ing,Z H U Fu-fan.(D epart men t of O 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econd X i angya H osp ital,C entral Sout 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Abstrac t:A uto i m mune disease or abnor m a l i m muno l og ical function i nfl uences pregnancy outco m e.A nti phospho li pid syndro m e wh ich causes genera lly st udies and resea rches p l ays an i m po rtant ro l e i n the auto i m mune disease.T h i s a rti c l e i ntroduces the pecu liarity o f anti phospho li p i d anti body.T hrombosis is the m a i n pathogenesy and c linicalm anifestati on of APS.W ith mo re and m ore researches, the a ttitude has changed to the i nfl uence of anti phospho li pid anti body w ith trophob l ast.W h ile v irtuall y a ll agree tha t the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 es are cons i sten t and key features o fA PS,the m echan is m(s)i nvo l ved aredebated.T h i s article reco mm end the new est prog ressi on of the rapy i n A PS.H ope f u lly this br i e f rev ie w w ill i gn ite furt her discussion,questi ons,and i nvesti ga ti on.K ey word s:A nti phospho lipi d anti body;An tiphospholi p i d syndro m e;Thro m bo si s;T rophoblast;Therapy研究发现APS的典型表现为反复自然流产,而这也作为诊断A PS的临床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L ¾ aCL与心磷脂结合需要一种磷脂结合蛋白即β2-GP I参与 ¾ 1984年 确定了β2–GPⅠ的生物学特性 ¾ 1990年 证实β2–GPⅠ是aCL的主要靶抗原 ¾ ~至今 aPL——针对磷脂、同辅因子及同辅因子-磷脂复合物的一组异质性抗体
抗β2-GPI抗体与aCL在PAPS 和SLE中的阳性率
z aCL 阳性的检出率较抗β2GPI 抗体的检出率高
aCL SLE PAPS
aβ2-GPI SLE PAPS
Any isotope (%)
46.9 97.1
18.5 45.7
IgG(%)
32.3 91.4
13.1 42.9
IgM (%) IgA (%)
¾ 约10% APS患者仅aβ2GPⅠ阳性
——Pierangeli SS, Harris EN.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for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 .Clin Chim Acta,2005,357: l7—33.
¾ 约34%的aCL阳性病人未检出aβ2–GPⅠ
¾ 难治性流产:15 %
¾ 感染(梅毒, 结核, HCV,HIV等);恶性肿瘤(淋巴瘤, 副蛋白血症等);药物
(酚噻嗪类,普鲁卡因,奎尼丁等 )
aPL实验室检查适应症
¾ 所有的 SLE 患者
¾ 50岁以下人群中风或外周动脉闭塞
¾ 自发性静脉血栓及反复发作者
¾ 无其它危险因素的年龄较大动脉栓塞者
¾ 频发性心动过速(即使存在其他危险因素)
25.4
8.5
62.9
40
6.2
17.7
5.7
25.7
——Samarkos M, Davies KA, Gordon C,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gA anticardiolipin and anti-beta2-GP1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Clin Rheumatol. 2006,25(2):199-204.
APTT正常不能排除LA
¾ KCT-白陶土凝血时间:以低磷脂为基础
¾ dRVVT-稀释蝰蛇毒时间(确认LA最常用的方法)
以低磷脂为基础,对aβ2–GPⅠ敏感
¾ TTI – 组织凝血酶抑制试验
不同人群中aCL与LA的阳性率
Population Normal individuals: Normal pregnancy: Elderly (>70 years of age): Patients with SLE: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APS:
抗β2-GPI抗体和aCL诊断APS 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
z 抗β2GPⅠ抗体较aCL诊断APS特异度更高
抗β2-GPI抗体 经典aCL ELISA
敏感度(%) 74
99.9
特异度(%) 82 60
——Harris EN, Pierangeli SS. 'Equivoc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J Autoimmun, 2000,15(2):81-5.
¾ 结构5变化会导致与磷脂结合的 β2-GPⅠ完全失去作用
¾ 抗β2GPⅠ抗体的存在增加了SLE 患者患血栓的危险
SLE 不伴血栓症 SLE伴血栓症
抗β2GPⅠ抗体阳性率(%)
17 88
——Gómez-Pacheco L, Villa AR, Drenkard C,et al. Serum anti-beta2-glycoprotein-I and anticardiolip in antibodies during thrombos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m J Med.1999,106:417-23.
¾ 特异性 IgG>IgM>>IgA
¾ SLE50-60%,SSc23%,SS15%,MCTD10%
¾ 自身免疫性疾病 高滴度IgG型aCL, β2–GPⅠ依赖
¾ 非自身免疫性疾病 低滴度IgM型aCL, 非β2–GPⅠ依赖
β2 糖蛋白-Ⅰ(β2-GPⅠ)
¾ 50KD ,血浆中浓度大约200ug/ml ¾ 补体调节蛋白超家族 ¾ 磷脂结合蛋白,可结合多种带负电荷磷
aCL
LA
2-5% 0-1%
1-10%
-
>50%
-
17-86% 7-65%
8-31%
-
——Thomas L. Ortel,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30 September 2006
•2/3 APS患者同时存在LA和 固相aPL (aCL/aβ2-GPⅠ)
LA
¾ 具有体外抗凝活性的一组异质性抗体 ¾ 抗原:结合于阴离子磷脂上的血浆蛋白 ¾ 可与心磷脂、其他磷脂、β2–GPⅠ或其他磷脂结合蛋白(如凝血酶原)
反应 ¾ 主要由抗β2–GPⅠ抗体和aPT引起 ¾ 不是所有aCL和抗β2–GPⅠ抗体都具有LA活性 ¾ 仅有50%的LA阳性个体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 ¾ LA 与血栓形成、病态妊娠以及SLE患者中血栓症的相关性强于aCL
病因: 原发性 (PAPS) 继发性 (SAPS)
抗体: LA血栓综合征:引起静脉血栓 aCL血栓综合征:引起动脉血栓 混合型
¾ 是10-15%血栓性疾病和1/3年轻人群中风的原因
APS的临床表现
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
• 静脉闭塞: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动脉闭塞:最常见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TIA)
妊娠并发症
脂 ¾ 可结合内皮细胞、单核细胞,活化血小
板 ¾ APS患者阳性率30-60%,APS相关性流产
与此抗体滴度不相关
抗β2-GPⅠ抗体
¾ 抗β2-GPⅠ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 只有与带负电荷表面(如磷脂、 心磷脂)结合才能暴露(de Laat et
al, Blood, 2007)
¾ 与结构域1结合的抗体亚类与血栓 形成强相关
抗磷脂抗体谱
•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L) •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aβ2–GPⅠ) • 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LA) • 抗凝血酶原抗体(anti-prothrombin antibody,aPT) • 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nti-phosphatidylserine) • 抗蛋白S抗体(Anti-PS) • 抗蛋白C抗体( anti-PC) • 钙依赖性膜磷脂结合蛋白V抗体( anti-Annexin V)
肝素、Ⅷ因子复合物
LA的检测应采用两种方 法,包括筛选试验和确 证试验,并在此的基础
上进行纠正试验
¾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评价一个病人是否具有 LA,应至少选用其中的 两种,其中一种应以需
要低磷脂为基础(如 dRVVT或KCT)
试剂间差异较大,敏感性不一致,急性时相反应和怀孕可缩短 APTT和减弱LA
¾ aPL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 抗体,一族针对带负电荷磷脂或带负电荷磷脂与蛋白复合物 的异质性抗体
¾ 临床意义:
•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SS、MCTD、RA等) • 非风湿性疾病 • 药物诱发性疾病、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
aPL的认识历程
¾ 1907年 Wassermann建立梅毒诊断方法 ¾ 1941年 Pangborn 发现心磷脂,发现梅毒血清反应生物学假阳性(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serological test for syphilis, BFP-STS) ¾ 1950年 Moore等发现慢性BFP-STS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高 ¾ 1952年 Conley和Hertman在BFP-STS 阳性SLE患者血浆中发现有一种特异的抗 凝
• 难治性流产:APS是引起90%难治性流产的原因 • 胎盘功能不全、早发型子痫 • IUGR——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血小板减少 精神神经症状 aCL或LA持续阳性
APS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
z 网状青斑* z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z 心脏瓣膜病变* z 多发性硬化样综合征和其
他脊髓病
z 非定位性神经症状 z 舞蹈病 z 恶性血管闭塞综合征* z 肺动脉高压 z 肾功能不全
APS的诊断标准
(2006年,札幌标准悉尼修订版)
¾ 临床症状
血栓形成 一次或多次 a) 动脉血栓形成 或 b) 静脉血栓形成 或 c) 小血管内血栓形成
¾ 实验室检查
a) IgG和/或IgM aCL b) IgG和/或IgM aβ2–GPⅠ c) LA
妊娠异常 一次或多次
a) 不明原因胎儿死亡 ≥10周
aPL阳性
¾ 健康献血者
• LA
8%
• IgG型aCL
6.5%
• IgM型aCL
9.4%
• <2% 健康献血者aCL阳性持续9个月以上
– 随年龄增加或伴发慢性疾病阳性率增加 ¾ 血栓患者 4~21% 抗体滴度高患者血栓发生风险增加
¾ 初发中风:10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