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中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一览(1990-2011

中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览(1990-2011 1990—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览单位:亿美元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9104043202021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6271910692728.5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55122.7211.6265.1559.1565.3688.1200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览单位:亿美元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99332448572906.31179.11839.72457.53172.12011年中国对外⾮⾦融直接投资额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了⾮⾦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增长1.8%。
截⾄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2011年我国对欧洲、⾮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46.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增长57.3%、58.9%。
其中,对欧盟的投资42.78亿美元,同⽐增长94.1%。
2011年以并购⽅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
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
中化集团通过⾹港⼦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油公司巴西Peregrino油⽥40%股权,是2011年我国企业最⼤的境外收购项⽬。
2011年地⽅对外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4%;同⽐增长24.4%,远⾼于全国增幅。
其中,中部地区同⽐增长64.1%,是对外投资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同⽐增长42.9%。
2012世界投资报告

2012世界投资报告概述本文将介绍2012年的世界投资情况,包括全球经济形势、投资趋势和前景展望。
通过深入分析投资数据和市场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2012年全球投资的主要动态和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形势2012年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一年。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就业问题和财政困境。
然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却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
投资趋势1.新兴市场投资增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寻找更高的回报率。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额大幅增加,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2.资源和能源领域的投资:由于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和资源领域的投资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石油、天然气、矿产等领域的投资活动活跃,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3.科技创新的投资:在2012年,技术创新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点领域。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推动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
4.跨国合作的投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合作成为投资的一大趋势。
许多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合作、并购等方式进入新兴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市场拓展。
前景展望2012年的投资趋势显示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但新兴市场投资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科技创新的推进,资源和能源领域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全球经济不稳定、政治局势动荡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都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
投资者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以确保投资的安全和回报。
结论总体而言,2012年是全球投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新兴市场投资、资源和能源领域的投资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动态,以抓住投资机会并降低风险。
(1200字)。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与影响

来了管理经验、员工培训、技术溢出等积极
表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5位的产业及其比重
效应。
2008年末
产业名称
比重(%)
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9.7
2
金融业
20.0
3
批发和零售业
16.2
4
采矿业
12.4
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9
2013年末 产业名称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金融业 采矿业 批发和零售业 制造业
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经济结 构调整。从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产 业结构来看,2008年末和2013年末主要产 业都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 和零售业、采矿业(见表2)。
201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 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 融业、采矿业。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产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服务业比 重上升趋势是一致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进行相关产业转移,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和改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国、欧盟等危机 中心国家的直接投资力度明显增加。2008-2013年期 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从4.6亿美元增加到38.7亿美 元,最高达到40.48亿美元(2012年),美国成为继中国 香港地区之后的中国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同一期 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从4.7亿美元增加到45.24亿 美元,最高达到75.61亿美元(2011年);同一期间,中 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从0.6亿美元增加到4.34亿美元。
16
- 观察 - OBSERVERS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一批中国跨国公司快速成长起来。
O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O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吴建军;黄飞霞;仇怡【摘要】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有益载体,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提升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章运用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O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高、中、低创新能力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提升作用,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小,而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显的提升作用,且大于FDI和O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As a useful carrier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diffusion,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mother country.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2 in China,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ODI on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DI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on all areas with high,medium or low innovation ability,but the influence degree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FDI has a dif-ferent effect on China’s regional techno 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he effect of R&D capital stock on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s significant,and goes further than the effect of FDI and ODI.【期刊名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ODI;技术创新;FDI;R&D投入;专利授权【作者】吴建军;黄飞霞;仇怡【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本国自主研发,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国际技术外溢渠道。
中美两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比较及启示-劳动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中美两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比较及启示-劳动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背景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简称BIT)作为两个国家就相互间的投资与保护问题达成的书面协议,能够保护签约国彼此之间的投资活动。
尽管就BIT 是否具有促进签约国之间投资的作用存在着不同观点[1],但晚近研究对于BIT 在促进投资自由化,以及促进签约国之间进行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方面的作用仍持较为肯定的态度[2].基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强势地位,迄今为止美国同各国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均以其制定的BIT 范本为谈判基础。
中美BIT 谈判曾于2009 年因美国开始制定新版的BIT 范本而终止,并于美国发布2012 年BIT 范本后重启。
2013 年7 月11 日,中美两国同意尽快就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行实质性谈判。
对于中美签订BIT 的前景,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具有对美投资的能力,因此中美BIT 将促进中美两国进行双向投资,对两国FDI 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明显。
但同时,由于双方分歧较多,这项谈判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难达成的一个[3].对于美国2012 版BIT 范本,中美双方在谈判中存在诸多争议焦点,而范本中较为严格的劳工保护条款亦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4].由于中美的劳工保护法律制度存在差异,考察该条款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必要的。
二、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中的劳工保护条款(一)美国2012 版BIT 范本的劳工保护条款美国2012 版BIT 范本①在序言部分即指出(协定双方)通过促进国际承认的劳工权利的方式达到本条约的签约目标,并在协定第13 条规定了劳工保护条款。
协定第13 条名为投资与劳工,其在第1 款指出缔约双方确认其各自作为国际劳工组织(ILO)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双方在《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以下简称《宣言》)下的承诺。
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精选5篇]
![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0886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5.png)
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2.4 %,狭义货币增长3.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
当月净投放现金9071亿元。
二、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外币贷款减少23亿美元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8.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
人民币贷款余额55.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0.8和3.5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5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6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6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84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5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亿元。
外币贷款余额5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当月外币贷款减少23亿美元。
三、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81.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1.1和5.0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存款向个人存款转移较多,企业存款减少2.37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6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518亿元。
外币存款余额28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
四、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4.3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4.68%1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2.16万亿元,日均成交7154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3%。
中国移民网络与OFDI流出的关系

中国移民网络与OFDI流出的关系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海外移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海外移民网络对我国对外经济如贸易、FDI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关于移民网络对OFDI流出的文献则相对较少。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在OCED国家中的移民存量和OFDI数据,对中国在OECD国家内的移民存量与中国OFDI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显示:移民网络可以有效推动中国对OECD国家OFDI的流出,而双边投资协定(BITs)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该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移民网络OFDI 经验模型引言截止到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达到934.3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数量,形成了我国巨大的海外人才库,由此而产生的网络效应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国内学者赵永亮(2012)通过构建标准模型(STD)和成本对称模型(STC)发现,移民网络在中国与28个样本国的双边贸易中存在贸易创造效应。
杨希燕、唐朱昌(2011)的经验性分析得出,东道国的移民网络为FDI流入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移民网络对中国OFDI 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OFDI近几年的发展很迅速,根据《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02年299.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5319.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接近16.7%。
随着中国OFDI的快速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越来越大,而对国内经济增长同样很重要的对外贸易和FDI与移民网络之间的相关性已经被很多学者证实。
那么是否移民网络对中国OFDI流出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呢?本文首先将2010年中国在OECD国家中的移民存量(本文将选取移民存量作为移民网络的度量指标),以及2010年中国对OECD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利用ARCGIS10.0作图软件做出中国OFDI流向图(见图1)。
通过图1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在拥有越多中国海外移民的国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越大。
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分析桑百川2012年,受到不断变化的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步伐可能会放慢。
影响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这些:从国内因素来看: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利用外商投资,我们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早在2011年,中国的GDP 总额为美元7.3万亿美元,这也巩固了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在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5,400美元。
由此,中国在世界的排名上,从中等收入国家升入了高收入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1800亿美元,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从2001年的469亿增长到现在的1160亿美元,增长了近2.5倍。
毫无疑问,外国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贸易已经从改革开之初的“双缺口”渐渐稳定并转变成为“双顺差”,因此,中国自然而然地推出了针对利用外商投资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
吸引外资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弥补“双缺口”,而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与运营商定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系统竞争,以服务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升级和制度变迁。
二,“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促使外商投资结构的变迁。
为了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国将继续鼓励外商投资进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节能等行业,而对于高能源消耗,高污染,资源消耗高的项目,中国将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门槛。
此外,中国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性的机构,并将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研发合作。
“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项目被添加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中;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外企向中西部转移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