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龙里格龙 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课 龙里格龙 人音版(简谱)(2014秋)

第8课龙里格龙教材简析: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片段。
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是以昆曲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三个字。
而京胡与乐队的演奏,集各家演奏版本之长,将乐曲结构扩展成为引子-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表现。
歌曲《龙里格龙》选自合唱《流水恋歌》。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歌词“龙里格龙”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学情分析:本课是以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主要学习内容。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和聆听感受上,鼓励孩子们大胆模仿表演,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京剧行当的辨认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1、京剧的四大行当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第8课龙里格龙(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8课龙里格龙
(1)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龙里格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魅力。
2.掌握生字词:龙、里、格、鼓、锣等。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龙文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龙在生活中的应用、龙形象的创意设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创设情境,如编写小故事,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龙里格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龙的形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龙文化的奥秘。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让我意识到需要更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采取更多形式的讨论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还有,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还需更加明确地指出,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在讲解难点时,我要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文化内涵感悟: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龙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龙里格龙 (1) |人音版(简谱)(2014秋)

京 剧 , 中 医 , 书 法 , 武 术
︱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龙里格龙
我的愿望:种上花朵
看哪一组的孩子帮我种的花朵多?
生 角
和性丑生 娃格以是 娃特外戏 生征的曲 几和男表 类表性演 。演角行
特色当 点称的 ,为主 大生要 致行类 分。型 为按之 老其一 生扮, 、演除 小的净 生人、 、物 武的 生年
龄 、 身 份 、
武性旦 旦格是 、及戏 老其曲 旦表表 、演演 彩特中 旦点女 七,角 类大色 。致的
正如 面 人 物 ,
用丑
白是
粉戏 在曲 鼻表
丑
梁演
眼行 窝当 勾类
角
画型
脸之
谱一
。,
喜
剧
角
色
,
俗
称
小
花
脸
。
京剧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 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 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可统 分称 为。 正按 旦扮 、演 花人 旦物 、的 贴年 旦龄 、、 闺身 门份 旦、 、
旦 角
净 角
都音净 是色是 花宏戏 脸亮曲 扮,表 装表演 。现行
性当 格类 豪型 迈之 或一 粗, 犷俗 的称 人花 物脸 形。 象脸 ,上 如勾 包勒 拯脸 、谱 张, 飞
末 角
《而《末 红《千是 梅精金表 记忠记现 》记》正 中》中面 的中的人 贾的项物 似秦羽的 道桧、, 都、《但 是 宵有 欺 光时 诈 剑也 、 》表 凶 中现 残 的反 的 铁面 人 勒人 物 奴物 。 是。
四年级音乐上册《龙里格龙》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 8 课《龙里格龙》教课方案教课目的:一、感觉、体验我公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神韵,培育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用和睦、开朗和富裕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到的京剧神韵。
三、在倾听、模唱旋律、身材表演、打击乐器等实践活动中,认识京剧有关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和表现京剧的神韵。
教课要点:京剧的四大功夫和四大行当教课难点:二声部轮唱教具准备:电子琴。
ppt教课时数:一课时教课内容:《龙里格龙》教课过程:导入:一、感觉戏歌师用不一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戏歌和京剧的滋味,点出课题《龙里格龙》新授:学唱歌曲1.学唱主要旋律2.对照唱两种不一样的旋律3.加入过门4.完好演唱(除了最后一句旋律)5.办理儿化音研究 : 1. 用分行当、亮相、打击乐器等让学生熟习最后一句2.完好演唱歌曲小结(或总结):与同学们度过一节快乐的音乐课,感谢大家拓展延长: 1. 加入二声部的轮唱 12.用唱念做打表现歌曲讲堂作业:学会分声部唱歌作业部署:复习自己的声部板书设计: ppt教课后记:这节课教课内容是赏识《卖水》,表演歌曲《龙里格龙》,考虑到学生没有接触过京剧,我是这样来设计讲堂的:第一对京剧的起源做了一个简洁的解说,而后赏识京剧片段《卖水》,经过倾听、赏析、感觉,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最后学习歌曲《龙里格龙》。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认识京剧,认识京剧之以后演唱,为演唱做铺垫,事实告诉我 , 这样是对的 !在解说京剧的四大行当和表演形式时, 学生都很寂静 , 眼睛充满了盼望知识的神采 , 使我的教课很轻松很自然,不自觉给学生讲了好多;在赏识《卖水》唱段时,我先给他们解说故事背景,在赏识过程中 , 学生踊跃的听唱,模拟,甚至把京剧的拖腔、亮相都运用上了,取消了我在上课以前怕他们听到京剧就哄堂大笑的顾忌。
最后在学习《龙里格龙》这首歌曲时,学生能把京剧的滋味加进歌曲,我感觉这点也难能难得 !经过这节课,我感觉把京剧加进课本是很好的弘扬门路,不要把他看作是必修课,不过培育孩子的兴趣,传承民族的文化来普及,这样,即宽阔了学生的视线,也对民族的文化更深层次的延长,何乐而不为呢 ?。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中的一首唱歌课。
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全曲第一句为主题旋律,第二乐句的旋律实际上是第一乐句的向上的四度模进,合唱的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声合唱。
歌词“龙里格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劲酷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表现京歌中浓郁的京剧味,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准确、清晰演唱带有轮唱的二声部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进行问候二、导入——感受戏歌(京歌)1.教师范唱《故乡是北京》。
2.师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发现歌曲的特别之处,融入了具有京剧韵味的唱腔元素,从而引出戏歌(京歌)。
师:今天老师还有一首更为特别的京歌想要推荐给大家,还想再听吗?我们先来感受下吧!三、感受新歌《龙里格龙》1、初听歌曲师: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歌曲的速度怎么样?生发言师总结介绍“龙里格龙”这个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京剧音乐中的象声词。
并出示课题《龙里格龙》,曲调速度稍快,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元素。
2、节奏游戏——提前化解难点A、ppt出示带有歌词的节奏谱。
B、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确定节奏谱的声部数并形象地用回声来确定轮唱的声部。
C、按节奏谱打着节拍读节奏,解决读不准确的节奏。
D、解决歌词中的儿化音,教师介绍京剧唱腔发音这块受北京儿化音影响。
E、加入歌词按节奏分别视读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F、师生合作生负责第一声部、师负责第二声部,合作二声部。
小学音乐课件:《龙格里龙》

教学目标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发展介绍和沟通,体验自主学习的欢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乐观主动地参加本课的一系列欣赏、仿照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表达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乐观主动的参加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方法听唱法表演法比照法小组合作争论展现与评价教学豫备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赏《京调》,让学生辩听师小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傲慢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师:课前我们分成 4 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依据人物的性别、共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简说后师小结“生行”普通指男性演员,在每一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方: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者小*小恶的人。
2.演一演学生扮演“生、旦、净、丑”.学生评价,表现好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3.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
京锣、钹等。
4.听一听播放课件听辩5.京剧的脸谱(1)看脸谱、说脸谱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和丑角脸谱两大类。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一样的:蓝色:表示刚毅、粗暴,桀骜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拟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威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龙里格龙(教案)-2021-2022学年音乐四年级上册

《龙里格龙》【教学内容】该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四年级·上册,第8课《龙里格龙》第一首演唱歌曲。
【授课年级】四年级【教材分析】歌曲《龙里格龙》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后经朱良镇改编的合唱《流水恋歌》中的选段。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全曲主要“”这一主题旋律构成,第二句的旋律“”实际上是这一乐句向上方四度的模进,合唱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部合唱。
歌词“龙里格龙(咚)”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歌词素材龙里格龙则是京剧艺人(或票友)唱读京剧曲谱时的传统习惯用词。
这首歌曲的曲调、歌词既简单明快又优美动听,音乐风格既自传统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同学对于京剧只有较为初浅的基础和认识,对于京韵的渗透和体验还不深刻,因此,在本节课中,以游戏法贯穿,既增强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体验,从感知和参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于京剧的兴趣。
【设计理念】《龙里格龙》既有京韵特点又有歌曲韵味,它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的“戏歌”,我用“知识检测•走进京剧——游戏激趣•体验京腔——拓展升华•感受京韵”三个环节的“京韵味儿”贯穿整节课,通过示范激趣法、对比欣赏法、游戏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国粹京剧的京腔京韵,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目标】1.在“走进京剧”、“体验京腔”、“感受京韵”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2.在了解京剧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中,能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鉴赏京剧的能力。
3.在演唱、表演过程中,能够用和谐、活泼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
【教学重、难点】1.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龙里格龙》,并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龙里格龙-人音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龙里格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一些特别有节奏感的声音?”(如鼓声、拍手声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节奏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合唱能力。
5.感受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龙里格龙-人音版》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龙里格龙》,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音乐的美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练习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分析如何运用节奏和旋律来增强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龙里格龙》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对于节奏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学生能够迅速跟上节奏,而有些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加强了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节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欣赏与分辨。
1)播放视频: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 学 过 程
关注要点
2)交流:这段戏里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第七册
第八课龙里格龙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
22
课 题
《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
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
教 学 过 程
关注要点
一、组织教学
4、唱歌词。
5、分声部唱后进行合唱。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7、评价。 Nhomakorabea六、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
1、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师: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3、三听歌曲,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3)模仿这段戏里的唱、念、做。
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我砍、我挡、我刺、我闪、我扫、我跳。
4、播放视频:《孙悟空打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五、唱一唱《龙里格龙》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二、交流分享课下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三、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
2、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