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防制

合集下载

鼠害防治工作总结

鼠害防治工作总结

鼠害防治工作总结
在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中,鼠害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给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了
很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防治鼠害,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本文将总结鼠害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问题分析
鼠害对农作物的破坏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会损坏建筑物、电缆、设备等,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因此,鼠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鼠害防治方法
1.环境整治:清理环境,消灭鼠类栖息地,减少鼠类藏身之所,有效
避免鼠类滋生。

2.物理防治:采取物理隔离,使用鼠笼、粘鼠板等器具捕捉鼠类,起
到限制和控制鼠害的作用。

3.化学防治:使用杀鼠剂喷洒、喷雾等方式,对鼠类进行驱除,以减
少鼠害造成的损失。

4.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捕食鼠类天敌等生物控制方法,实现鼠害的
有效控制,保护生态平衡。

鼠害防治工作经验
1.定期巡查:定期巡查鼠害易发区,及时发现鼠害问题,采取有效措
施进行防治。

2.统一管理:建立鼠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明确责任,确
保鼠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3.加强宣传:组织宣传鼠害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提高广大群众
的防治意识。

4.持之以恒:鼠害是长期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松,以确保
鼠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语
鼠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
以上总结和经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鼠害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也会更加安全和清洁。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鼠害调查:首先要对鼠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可以借助捕捉器具、毒饵或红外线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了解鼠害的规模和活动范围。

2. 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卫生,消除鼠害的食物和栖息地。

清理垃圾堆、封堵潮湿地带、修理损坏的建筑物等措施可以减少鼠类的滋生和繁殖环境。

3. 防鼠设施:设置鼠类隔离设施,如鼠防网、鼠板、鼠笼等。

这些设施可以控制鼠类的进入和出去,从而减少室内外鼠害的发生。

4.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鼠剂进行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鼠剂,并根据鼠害种类、密度和活动范围进行合理施药。

化学防治应遵循各项规定,确保安全使用和环保。

5. 生物防治:利用鼠类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比如引入天敌动物如猫、狗等来捕捉鼠类,或者利用捕食性鸟类如鹰、鹭等来控制鼠害。

6. 定期监测:定期对鼠害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防治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对防治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以实现长期有效的鼠害控制。

7. 教育宣传:进行员工和居民的教育宣传,提高对鼠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指导员工和居民正确使用防鼠设施,并加强卫生管理,共同参与鼠害防治工作。

以上是一般鼠害防治实施方案的基本步骤,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鼠害的具体情况和防治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一、鼠类的生活习性
鼠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一般喜欢在夜间活动。

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能够食用人类、畜类、禽类的食物,也能够食用种子、果实等植物食物。

鼠类的生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形成严重的鼠害。

二、鼠害的危害
鼠害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破坏农作物、食品等储存物品,危害人类健康,如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等多种疾病。

三、鼠害的防治措施
(1)环境改善: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垃圾堆积、废弃物存放等,减少鼠类的栖息地。

(2)物理防治:采用防鼠垫、粘鼠板、鼠笼等物理方法捕捉鼠类,有效减少鼠害。

(3)化学防治:使用杀鼠剂对鼠类进行毒杀,包括颗粒剂、毒饵、气雾剂等多种形式。

使用化学杀鼠剂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对人、动物和环境造成伤害。

(4)生物防治:使用天敌、猫、狗等自然敌害对鼠类进行控制,避免使用化学剂和杀鼠器具。

(5)综合防治:结合环境改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四、鼠害防治注意事项
(1)应注意杀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防止杀鼠药物残留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

(2)使用防鼠剂、粘鼠板等物理方法时,应根据鼠类的活动规律放置捕捉器具,避免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3)应及时清除垃圾,防止垃圾堆积成为鼠类的栖息地。

(4)对于农村和城市中的鼠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例如农村地区可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城市中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为主。

(5)应定期进行鼠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鼠害,防止鼠害扩散和传播。

鼠类防治知识

鼠类防治知识

三、家栖鼠的繁殖力、栖息地。 家栖鼠的繁殖力很强,性成熟早,妊娠期短,生仔多。大家 鼠生后75天即可怀孕,21天即可生仔,平均每胎7-10仔, 最多的达23只。小家鼠生后42天即可怀孕,怀孕19天即可生 仔,平均每胎7.16只仔,最多的达16只。一对大家鼠在实验 室的条件,一年能繁殖15552只。一对老鼠一生可生产后代 20万只。实际上老鼠的生存生活受到人类及风雹雨雪自然干 扰,但一对老鼠一年生仔存活250只是完全可能的。俗话说: 一公一母一年二百五”。
老鼠的味觉很灵敏,它能尝出食物中四百分之一的“大鼠灵”鼠药。 对霉菌污染的粮食很敏感,绝不吃,因此,配鼠药毒饵的粮食必须 新鲜,放置的毒饵要勤查勤换
五、老鼠的饮食量、寿命有多长
家鼠是杂食性动物,但喜欢的食物取决于以往的经历和环境可供 应的种类。大家鼠的食性广泛,各类谷物、肉类、水果、蔬菜、 垃圾、粪便、昆虫、野草和草籽等都吃。而小家鼠则喜欢吃高蛋 白、高碳水化合物、昆虫及书报、衣物上的浆糊等。
褐家鼠食性极广,几乎无所不食,连垃圾、粪便也 吃。在居民区等地喜食含油脂较多和水分含量高的 食物,主要盗食各种食物和粮食;在农田中,则危 害农作物;在各种养殖场、饲料厂,则以各种饲料 为食,甚至咬死、咬伤鸡、鸭等畜禽。全年均可繁 殖,平均每窝产仔8~10只,最多的达16只。
危害:褐家鼠盗食粮食、咬毁器物、危害农田,是全球数量最 多、危害最大的鼠种。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农田内主要危害 特点为咬断主茎或分糵、破坏苗床及秧苗、盗食各种种子与瓜 果。在玉米成熟期可攀缘于玉米穗上,危害非常严重。在室内, 窃取、污损各种食物,损毁家具、衣物等各种器物,可造成房 屋倒塌,影响河堤安全,造成断电及火灾,破坏生产并造成重 大损失。同时其为多种鼠传疾病的主要宿主,严重威胁着广大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其有关的疾病有22种之多。

捕鼠防治方案

捕鼠防治方案

捕鼠防治方案
【捕鼠防治方案】
一、捕鼠
1、采取工程措施:采取健全的排水/排污/防渗等工程措施,以阻止鼠类在混凝土结构物上活动。

2、安装屏障:在室外有害动物的活动范围内安装屏障,采用网、栅、地板护罩或其他防护等措施,以防止害鼠进入室内。

3、使用捕鼠器:捕鼠器是捕捉和杀死鼠类的一种装置,它是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可以捕捉到多种类型的害鼠,控制它们的入侵,消灭它们。

4、使用自动喷雾装置:自动喷雾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环保的、无毒的抗虫技术,可以满足预防和控制害鼠的多重要求,在装置安装以后,即可实现室内害鼠的防治。

二、防止鼠类入侵
1、清理室外环境:将室外周围的垃圾及时清理,并采取健全的排水/排污/密封等工程措施,以防止害鼠进入室内
2、检查室内的洞穴洞:室内的洞穴洞是害鼠进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应及时进行检查,检查时应注意仔细检查洞口,检查是否有害鼠的痕迹等信息。

3、关闭天窗:在秋冬季天窗易导致室内害鼠入侵,应及时关闭天窗以防止害鼠进入室内。

4、安装除湿设备:室内的潮湿会成为害鼠生存的理想环境,应
及时安装除湿设备,保持室内湿度控制在60%以下,以加强室内害鼠的防治。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捕鼠防治方案的阐述,本文提供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可以及时有效地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治害鼠的入侵,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老鼠防治及危害

老鼠防治及危害

老鼠防治及危害防治老鼠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1、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老鼠的天敌,如猫等来制约老鼠。

2、物理方法:主要的器械捕鼠。

这些方法包括:鼠笼、鼠夹、粘鼠板、电子捕鼠器、超声波驱鼠等,表现为捕捉或驱赶。

3、环境防治法:通过对建筑物的保护,使老鼠不能进入危害,常表现为堵洞、采取隔离措施等。

另一方面是对环境的治理,以创造不利于老鼠的生存环境,从而减少老鼠的数量。

4、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是鼠类防治中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在防治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化学防治的方法很多,就药剂的种类分为:1、急性鼠药:这类药以毒性较强药为主在原料制成各种毒饵,其代表药以毒鼠强、三步倒等为主,这类鼠药毒性高,鼠类吃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

2、慢性鼠药:目前的慢性鼠药以第二代抗凝血剂为主,其原理是药剂破坏鼠类的抗凝血机制,鼠类进食后导致血管破裂而引起体内出血,由于这种药剂的生化作用,致使血液内缺少凝血因子而不能自行愈合,最终失血过多而死亡。

1 / 2老鼠的危害:1、盗食种子,毁坏树苗,危害林业。

2、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

3、啃咬衣物、食品。

4、在堤坝上打洞造成水灾。

5、破坏财物:因老鼠要定期磨,所以会啃咬各种物体。

6、污染环境:老鼠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而且环境因为有老鼠生存而变得更差,这些环境往往是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使人望而止步。

7、传播疾病:老鼠身上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因此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世界上多次大规模的流行病都是有老鼠引起的。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灭鼠的方法有哪些

灭鼠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所见的的鼠类防治方法,大体可分为物理器械法、化学药剂法、生物防治以及生态灭鼠法四大类。

从灭鼠的要求衡量,化学药剂法中的毒饵灭鼠应用最广,而生态灭鼠法中的各项防鼠措施对于降低人群发病率十分重要,因此在灭鼠工作中各类方法应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接下来小编详细介绍这几种灭鼠的方法,希望对您的灭鼠防治工作有帮助。

1、物理器械灭鼠法:优点:1)对人、畜比较安全,不污染环境;2)简单易行,便于推广;3)可以得到死鼠或活鼠,供监测或研究使用,亦有利于减少尸臭发生。

缺点是:1)同种物理捕鼠器连续使用时效果会迅速下降;2)工效较低;3)剩余鼠密度高;4)效果随使用者的使用熟练程度而有较大差异。

在灭鼠工作中,捕鼠器械常作为密度调查、考核灭鼠效果和获取检验材料的工具;在毒饵灭鼠后,也可用于巩固灭鼠成果。

常用捕鼠器1)鼠夹:应用最广的捕鼠器。

常以木板或铁板为主体,架以铁丝环,利用弹簧钠丝的弹压作用,夹住触动诱饵钩的鼠类。

捕鼠时,应根据捕获鼠类的大小,确定鼠夹型号。

捕褐家鼠宜采用大型。

若使用大型号鼠夹捕小家鼠,宜在铁丝环中间加一根铁丝。

2)鼠笼:常用的捕活鼠工具,多采用铁丝编制。

笼为长方型或者圆形。

铁丝笼的网眼小于0.6cm。

鼠笼的捕获率较低;但有的捕鼠笼可连续捕鼠,适用于鼠类密集的场所使用。

因捕到的是活鼠,鼠体寄生虫的逸散问题不如鼠夹严重。

3)电子猫:型号较多,均是高压(1000V以上)电网,但电流甚小。

使用时,将电线布在鼠类必经或常到的区域,电线离地面1-3cm,必须拉紧。

布网后需专人值班,在电子猫发出击中的光、电信号时,立即捕捉昏迷中的老鼠,妥善处理。

为确保安全,应严禁直接从照明或动力电源上自行拉裸线捕鼠。

4)粘鼠板:将高分子聚合物或其他粘性强的胶体涂在纸板上,布放在鼠类活动处,可将踏上粘鼠板的老鼠粘住。

捕鼠器的种类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都应该适合主要捕杀对象的生态特点和我们的工作要求,要提高针对性。

2、药物灭鼠法:肠道毒物和熏蒸毒物均可用于灭鼠。

鼠 类 防 治

鼠 类 防 治

鼠类防治鼠害是一个很严重的世界性问题。

可传播疾病,对工业、农业、建筑物和家庭物品能造成很大损失。

鼠的种类很多,我省查明有27个种。

现重点介绍城镇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三种。

一、家栖鼠类的重要生活习性(一)生活史褐家鼠、黄胸鼠平均寿命6-7个月,只有5%个体能存活12个月。

小家鼠平均寿命约100天,野生小家鼠夏季、冬季死亡率超过20%。

家栖鼠繁殖力很强,主要表现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分娩后可立即发情、全年大部份时间都能繁殖和胎仔数多。

三种家栖鼠的妊娠频度和胎仔数之间有明显的逆转关系:褐家鼠妊娠频度低但胎仔数多,小家鼠相反,一只小家鼠每年平均可繁殖44.5只幼鼠加入种群。

(二)感觉1、嗅觉:利用敏锐的嗅觉去找寻食物、求偶、并进行个体的联系。

经常活动的线路上会留下尿和生殖道分泌物,鼠类就沿着这些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

在鼠道上投放毒饵和捕鼠器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2、视觉:夜视,对光线强度的变化很敏感,视力很差,能在黑暗中发现运动的目标和简单的图象,辨别10米以内的目标,正确估计1米以内的深度,在跳跃时不致失足。

色盲,所有的颜色对色盲的感觉都是灰色的。

3、味觉:很敏锐,能辨别食饵中所含的微量化合物,所以配制毒饵要新鲜干净。

4、听觉:在黑暗中判断声音来源的方向,并能觉察45千赫的超声波。

鼠类本身也能发出超声波,幼鼠睁眼前就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音回巢。

5、触觉:非常发达的触觉,触须和体表的刚毛和地面、墙基及物体接触起到定位作用、指导活动。

(三)活动能力1、打洞:褐家鼠是善于打洞动物,只要遇到泥土它即掘打洞营巢。

2、攀登: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

3、跳跃:褐家鼠和黄胸鼠能垂直跳过60厘米,小家鼠能跳过30厘米。

4、咬啮:家鼠类有一对非常硬锐利的门齿,木材、铝板都能遭到鼠类破坏。

5、游水和潜水:褐家鼠水性最好,在35℃水中能漂浮60-72小时。

潜入水中时间可达30秒。

(四)生态行为1、活动周期:夜间活动,黄昏后和黎明前有几2个活动觅食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类在探索环境的同时,也尝试环境中的食物。开始时取食量很少,每次尝试时间的间隔较长。随取食量逐渐增加,间隔时间也不断缩短。鼠类的这种摄食行为对毒饵灭鼠、特别是急性灭鼠剂的灭鼠造成很大的困难。鼠类摄食行为的另一种表现是搬拖食物,褐家鼠一天可以搬拖数公斤食物隐藏在洞内或其他隐蔽的场所。灭鼠时最好用粉状或小颗粒的毒饵,以免被鼠类拖走。
入建筑物内。在没有褐家鼠的地方,黄胸鼠也能在下
水道中生活。
4 生态行为
家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和黎明前有两个活动觅食高峰。两种大家鼠, 特别是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恐惧回避行为。家鼠熟悉的环境中出现过去未曾有过的物体(包括食物),家鼠是首先探查而不触及,甚至避开。随后再次接近,靠近新物,并做好随时逃逸的准备,反复探查直至熟悉。这种暂时回避新出现的物体的习性,叫做新物反应。小家鼠没有这种新物反应,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
家栖鼠类都是杂食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食性很广,可吃各种谷物、肉类、水果、垃圾、动物粪便,小家鼠喜吃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褐家鼠和黄胸鼠每日需饮水15-30ml,缺水不能生存,小家鼠对水需求量很少。家栖鼠类的栖息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因环境而异。褐家鼠和黄胸鼠有时一个晚上奔走100-150米获取食物,但通常只在30余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的活动范围只有几米,最长的活动距离也只有30余米。
5 种群特征
家栖鼠类的种群,一般每年都有季节性的波动。种群密度在早春时最低,随着天气转暖及庄稼生长,在秋季又达到高峰,天气寒冷后又下降,呈单峰型。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夏季种群密度有一个低谷呈双峰型。同时出现季节性迁移,春夏由室内迁移到田野,秋冬又向室内迁移。
家栖鼠类种群大小是由鼠类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动力三个种群动力所决定的。鼠类的这些种群动力受自然环境、天敌和种内斗争三种因素的限制。
种群自然环境主要包括食物来源、水和隐蔽性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城市,家栖鼠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储存的食物和生活垃圾,粮食、食品、饲料加工厂、仓库内鼠类的食物最为丰富。这些场所粮食、食品和饲料贮存的方法是鼠患存在与否和危害严重程度的关键。垃圾是城市鼠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垃圾不仅为鼠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也满足其对水的需求。
动物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远胜过种间斗争。物种的最大敌人是同种而不是异种动物。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个体间对食物、水和生活空间等基本生存条件的竞争日益剧烈,个体间的搏斗加剧导致死亡率的上升,出生率的下降。种群密度增高时,个体间大部分时间花在领地的防卫和争斗上。受伤的个体容易得病死亡,互相争斗也破坏了种群的社会结构,导致幼鼠和未成年个体的死亡。同时迫使种群中从属个体的迁出,留下的个体由于内分泌的失调,繁殖力受到抑制,生存能力下降。在自然情况下种内斗争是一个重要的种群限制因素。
家栖鼠的生态与防治
家栖鼠的生物学及习性
家栖鼠种类及鉴别特征
家栖鼠的危害
家栖鼠数量调查方法
常用灭鼠剂
家栖鼠控制技术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预防
防鼠工程
第一节 家栖鼠的生物学及习性
1 生活史
家栖鼠是指栖息在人居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和财产的鼠类,在中国主要有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三种。家栖鼠的生长发育很快。幼鼠出生的头2个月主要生活在窝巢内,随后即能跟随母鼠离巢活动。性成熟早,一般不到3个月,3-9个月龄是家栖鼠类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随后活动能力逐渐减弱,18个月龄的个体即失去活动能力。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寿命为6-7个月,很少能超过2年。小家鼠的寿命更短,平均寿命大约为100天。家栖鼠类的繁殖力很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分娩后可立即发情,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能繁殖,胎仔数多等。
城市有许多鼠类的隐蔽场所,例如破旧的建筑和排水系统,一些新建筑物中的夹墙、暗道,各种生活设施的管道,沟渠、河岸、墙缝以及堆积建材和货物的场地,都有鼠类隐蔽和筑巢的场所。
天敌和疾病是鼠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家栖鼠类最大的天敌是人,也就是我们防制鼠患所采取的毒杀和捕杀。猫、狗作为家栖鼠类的天敌的作用越来越值得怀疑。城市养猫户和不养猫户之间鼠密度没有明显差异。许多鼠类的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在鼠类种群中引起非常严重的兽疫流行,可使大批鼠类死亡。但是使用这些致病微生物灭鼠,会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不安全,灭鼠效果也不好。
2 感觉
家栖鼠类的感觉器官很发达。可利用敏锐的嗅觉去寻食求偶,并进行个体间的联系。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生殖分泌物,鼠类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家栖鼠类的眼睛适应夜视,对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但视力很差,且为色盲。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带来很大的困难,配制毒饵的粮食必须新鲜干净,灭鼠剂含量要准确均匀,否则容易引起拒食达不到预期效果。鼠类的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并可感知45千周的
鼠类有强烈的探索行为,常常远离巢区去探索新的更好的栖息地,但往往在几天内又返回原来熟悉的巢区。栖息地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栖息地受到干扰或被破坏,鼠类即会被迫迁移到其他地点。在温带,鼠类有季节性的迁移,春季从室内迁往田野,冬季又迁回室内。高层和大型建筑物中鼠类也有类似的迁移现象。例如,食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和旅馆酒店的黄胸鼠一年有几度在冷暖场所之间往返迁移。灭鼠前扰乱鼠类的栖息地,会立即引发鼠类的迁移,影响灭鼠效果。一处栖息地完全被消除,鼠类即向四周扩散。同样,一个局部地区彻底灭鼠或是鼠密度超过鼠容纳限量时,也会引起扩散迁移。
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如屋顶、树和灌木丛上,地面喜生活在堆放垃圾和杂物堆的场所以及货场和下水道内。褐家鼠喜栖息于温度
稳定潮湿的地方,鼠洞多建在屋基的周围、垃圾堆道路的两旁路面下,另外地下室、墙基、下水道、船坞、港口码头以及河岸的冲积地,也是褐家鼠喜欢的栖息地;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食源近的场所,由于体形小,常在墙基、仓库、货物堆和保温层内打洞筑巢。
超声波,鼠类本身也能发出超声波,幼鼠睁眼前就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音回巢。家栖鼠类的触觉非常发达,在黑暗复杂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利用刚毛、触须的感觉活动判断方向,形成一条熟悉的跑道。
3 活动能力
褐家鼠常掘土打洞营巢,在没有其他场所可以隐蔽时,黄胸鼠和小家鼠也会打洞。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但黄胸鼠和小家鼠比褐家鼠更善于攀登。鼠类经常攀登砖墙和其他表面粗糙的物体,通常利用建筑之间的电线和管道做通道。家栖鼠类有一对非常尖锐的门齿,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能遭到鼠类的破坏。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游泳,其中褐家鼠水性最好。褐家鼠可以被视为一种半水生的动物,喜生活在河岸溪流边、沼泽地带、下水道和水稻田中。常可通过马桶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