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附答案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者是(A)A. 禹B.伯益C. 启D. 舜2、他以人为坐骑,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被商汤所败,王朝灭亡。
此人物是(B)A.启B.桀C.纣D.盘庚3、《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C)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B.进献贡物C.服从周王调兵D.定期服役4、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为审议项目的河南殷墟遗址获得通过。
你认为殷墟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B)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一制度开始于(B)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西周分封制D.周武王建立西周6、“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B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7、“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B)A.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B.夏王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行D.制定历法,称为“夏历”8、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启开启了世袭制B. 纣灭夏建立商朝C. 西周实行郡县制D.周武王建立东周9、周幽王是在历史上有名昏君。
他在位时( B )A、开始推行分封制B、引起国人暴动C、西周被犬戎所灭D、迁都洛邑10、下列有关商纣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B、他把都城迁殷C、他施用酷刑,残害人民D、他使商朝走向灭亡二、判断题。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一、真题演练: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
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故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
故A符合题意;商朝、周朝、秦朝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3.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为加强统治,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了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所以B项符合题意;AD项是指秦朝,C项表述不正确。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练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一、基础知识填空:1.夏商周更替基本情况: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形势,巩固。
(2)内容:周王根据远近和,将和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调兵。
(3)等级: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4)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扩大统治范围。
二、选择题:1.(2018年四川内江)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A.商朝—→夏朝—→西周B.夏朝—→商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答案】B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476年【答案】A3.“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
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答案】C4.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舜传位于禹 B.禹传为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答案】C5.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
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B.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C.实行了分封制D.产生了封建制度【答案】B6.《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A.周文王B.禹C.桀D.汤【答案】C7.商朝又称股朝,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启B.桀C.伊尹D.盘庚【答案】D8.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幽王D.周厉王【答案】B9.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武王【答案】D10. 小说《封神演义》中“哪吒”和“二郎神”帮助一位英名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选择题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2.君主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武王伐纣C.盘庚迁殷D.禹传启,家天下3.这件事后,商朝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的景象。
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色”的动荡岁月,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指( )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平王东迁D.盘庚迁殷4.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与之有关的统治者是()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5.小强淘到一本20世纪80年代的小人书,名叫《牧野之战》,小强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牧野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周文王—商汤B.周武王—商汤C.周文王—商纣D.周武王—商纣6.“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7.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8.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9.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10.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历史学习的主要能力之一。
下列属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的是( )A.诸侯反叛B.末代暴君的残暴统治C.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的打击二非选择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3.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4.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 盘庚B. 吕尚C. 汤D. 纣王5.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 夏朝、西周、商朝B. 西周、商朝、夏朝C. 商朝、夏朝、西周D. 夏朝、商朝、西周6.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A. 阪泉大战B. 长平之战C. 涿鹿之战D. 牧野之战7.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 他们都爱民如子1/ 68.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9.“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诗句中“安阳”即是商朝的都城殷,与此相关的是A. 牧野之战B. 盘庚迁都C. 周初分封D. 国人暴动10.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弱。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4课 夏商周更替》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4课夏商周更替》课时练一、选择题1.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
“他”是()A.黄帝B.尧C.舜D.禹2.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
下列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是()A.《史记》中的记载B.二里头遗址C.大禹治水的传说D.半坡氏族遗址3.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4.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创制“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商朝社会经济繁荣B.商纣与民同乐C.商朝酒肉供应充足D.商纣荒淫无道5.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件()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国人暴动6.右表是《史记》本纪目录(部分),据所学知识推断卷二至卷四的标题依次是()A.夏本纪、周本纪、殷本纪B.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C.殷本纪、夏本纪、周本纪D.殷本纪、周本纪、夏本纪7.右图是西周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孔子曾经编写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盘庚迁殷D.齐桓公称霸9.《史记·武帝纪》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从此,“鼎”存放于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权力的象征。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共4题;)1.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该王朝指的是( )A. 夏朝B. 春秋C. 战国D. 秦朝2.《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4.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二、商汤灭夏(共4题;)5.“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其中“迁夏社”指的是()A. 夏朝建立B. 盘庚迁都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6.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迁都至殷后,不再迁都,商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来又称商朝为殷商。
迁都至殷的商王是()A. 桀B. 盘庚C. 纣D. 比干7.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提供考古依据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8.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
这说明()A. 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B. 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C. 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D. 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三、武王伐纣(共4题;)9.如图为西周著名青铜器利簋及铭文。
这些铭文最有可能记述()A. 齐桓公称霸B. 长平之战C. 武王伐纣D. 盘庚迁都10.《封神演义》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习题精选十三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习题精选十三第1题【单选题】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B、商汤C、盘庚D、纣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下列属于这一“选贤与能”的制度是( )A、世袭制B、任命制C、禅让制D、选拔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B、分封制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C、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分封制是按照功臣功劳大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但不具有独立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制度符合西周周天子与诸侯情况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C、加强对全国的统治D、保证兵源充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与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禹建立夏,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B、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部落联盟的公有财产被破坏B、部落联盟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
历史推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后练习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 C.桀D.汤2.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B.奴隶社会结束C.舜传位给禹D.禹传位给启3.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的开始( )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郡县制4.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出现在()A.前2070年B.前1600年C.前1046年D.前770年5.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
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刑法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6. 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A.黄河下游地区B.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C.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D.今河南洛阳一带7.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8.夏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国力衰落 B.残暴统治,失去民心C.地理位置不佳 D.国家机构的建立9.商朝的建立者是()A.汤B.禹C.启D.桀10.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12.商朝有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公元前130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商汤灭夏B.牧野大战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1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 D.实行奴隶制14.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15.“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
各诸侯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 )A.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调兵,保卫王室的义务B.想借机见见周王C.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D.诸侯为了讨好周王16.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丁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术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过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变化情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1)材料中的“选贤与能”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两种制度?(2)材料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转变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中“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什么建立的标志?标志着什么?2019-2020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_________中学历史导学案班级:小组:学生姓名: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分析】本题以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夏朝建立的有关内容。
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生产力的下降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分析】本题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公天下”到“家天下”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
这种制度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东周【分析】本题以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是世袭制的体现。
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5.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分析】本题以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为切入点,考查夏商西周的统治。
【解答】夏、商、西周三代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夏商西周的统治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暴君。
注意掌握夏商西周更迭的史实以及得到的历史教训。
【解答】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商汤乘机起兵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末年,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期,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并制造了炮烙等酷刑,残酷的镇压人民。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夏桀、商纣、周厉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故选:B。
【点评】知道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
7.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A.桂陵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分析】本题以战役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灭亡.【解答】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亡商朝的战役,发生在商朝时期。
桂陵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是发生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商朝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8.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
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商朝。
【解答】由已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盘庚迁殷,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盘庚迁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展现出“纣王无道,朝歌城危,乱世迫待真英雄”内容的大型连续剧《封神榜》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
剧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分析】本题结合材料考查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
需熟知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纣王无道,朝歌城危,结合所学可知,因为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伐纣,灭商。
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封神榜》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1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定都()A.镐京B.洛邑C.亳D.牧野【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解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11.《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分析】本题考查所给材料反映的西周实行的制度﹣﹣分封制。
理解分封制的特点以及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材料“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对象和作用。
12.如果你是西周时被封的一位诸侯,你不需要对周天子尽哪项义务()A.负责赡养周天子B.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C.向天子纳贡D.镇守疆土【分析】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尽的义务.【解答】依据课本知识,西周分封制中诸侯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