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

XXX学院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XXX学号:081309141学院:_______________ XX学院___________ 班级:C08机械(1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 年6 月24 日目录第1章设计题目与其要求................................................................... .3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要求.............................................................................. .3第2章结构简图及其运动分析................................................................ .4 2.1举升机构及其运动分析 .................................................................. .4 2.2翻转机构.............................................................................. .5 2.3后箱门打开机构........................................................................ .6第3章最佳方案............................................................................ .7 3,1最佳方案选择......................................................................... .7第4章机构总成............................................................................ .9 4.1机构总成.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设计题目与要求1.1设计题目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sc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sc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一、概述高位自卸汽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建设和物流行业的专用车辆。
其特点在于通过高举的卸料斗,可将货物自动卸载至运输车辆或货场上。
本设计计算说明书旨在为SC1000型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详细的计算和说明。
二、设计参数1.车辆型号:SC1000型高位自卸汽车2.载重能力:1000吨3.自重:50吨4.最大举升高度:15米5.行驶速度:80公里/小时6.最大爬坡度:20%7.发动机功率:300千瓦8.液压系统压力:20兆帕9.轮胎规格:59/80R24.5(双胎)10.外形尺寸(长×宽×高):12000×2500×3500毫米三、结构特点1.车架:采用高强度钢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车架前部安装有举升液压缸,后部安装有支撑液压缸。
2.举升系统:由举升液压缸、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组成。
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液压泵站,使液压缸伸缩,从而实现卸料斗的升降。
3.支撑系统:由支撑液压缸和支撑座组成,用于在卸料过程中保持车架的稳定。
4.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和驱动桥等部件,为车辆提供动力。
5.转向系统: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提高转向效率和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
6.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性能稳定、散热性好等优点。
7.轮胎:选用59/80R24.5(双胎)规格的轮胎,适合多种路面条件。
四、液压系统设计1.液压油缸:采用大口径、高压力的液压油缸,确保举升和支撑系统的稳定工作。
油缸内部采用镀铬处理,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液压泵站:选用高性能的液压泵站,提供稳定的液压油输出。
泵站设有安全阀和压力调节阀,以保护液压系统不受损坏。
3.电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实现卸料、举升和支撑等动作的自动化控制。
同时设有紧急停止按钮,确保操作安全。
五、电气系统设计1.电源系统:采用24伏直流电源,配备两个12伏铅酸蓄电池,确保车辆启动和运行时的电源供应。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_毕业设计 精品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第1章问题的提出 (1)1.1 项目背景 (1)1.2 设计要求 (4)第2章设计方案的选择 (5)2.1高位自卸汽车工作过程 (5)2.2 方案选择流程 (6)2.3 举升机构设计 (6)2.3.1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6)2.3.2 剪式举升机构 (7)2.3.3 双剪式举升机构 (8)2.3.4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9)2.4 倾斜机构设计 (10)2.4.1连杆滑块机构 (11)2.4.2 液压缸直推机构 (12)2.4.3 滑块倾斜机构 (12)2.4.4 曲柄摇杆翻转机构 (13)2.5 后厢门启闭机构设计 (14)2.5.1 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5)2.5.2 摇块顶开机构 (15)2.5.3 四级连杆机构 (16)2.5.4 滑轨打开机构机构 (17)2.6 机构的组合 (17)第3章机构设计尺寸设计 (19)3.1 方案一尺寸设计 (19)3.1.1举升机构的尺寸设计 (19)3.1.2倾斜机构尺寸设计 (21)3.1.3后厢门启闭机构尺寸设计 (24)3.1.4 机构组合 (25)3.2 方案二尺寸设计 (26)3.2.1举升机构的尺寸设计 (26)3.2.2倾斜机构尺寸设计 (27)3.2.3后厢门启闭机构尺寸设计 (30)3.2.4 机构组合 (31)第4章机构运动分析 (31)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31)4.1.1 部分零件图 (31)4.1.2 装配体 (34)4.2 机构运动分析 (37)4.2.1 组合方案一运动分析 (37)4.2.2 组合方案二运动分析 (41)第5章机构动力分析 (46)5.1 组合方案一动力分析 (46)5.1.1 机构受力分析 (46)5.1.2 动力仿真分析 (48)5.2组合方案二动力分析 (54)5.2.1 机构受力分析 (54)5.2.2 动力仿真分析 (56)第6章方案比较与评价 (61)第7章设计工作总结 (62)7.1机械设计的目的: (62)7.2机械设计的步骤: (62)7.3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63)7.4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63)7.5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64)第9章收获与体会 (64)第10章致谢 (65)参考文献 (66)附录 (67)附件一:部分零件图和装配体展示 (67)附录二:Adams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界面 (71)附录三:组合机构简图(见A3图纸) (72)第1章问题的提出1.1 项目背景自卸汽车是常用的运输机械,车厢配有自动倾卸机构的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机构和货厢组成。
汽车行业-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精品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综合设计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陈楷 20XX0996谭万秋 20XX0999丁翀 20XX0991刘栋 20XX1000仇振宇 20XX0986 所在班级:机械09级7班指导老师:谢进20XX年06月目录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4)1.1项目背景 (4)1.2设计技术要求 (5)第二章方案的比较 (6)2.1整体设计 (6)2.1.1构想 (6)2.1.2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7)2.2举升机构的比较 (7)2.2.1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7)2.2.2方案二:液压缸直推举升机构 (8)2.2.3方案三:滑槽举升机构 (9)2.2.4方案四: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10)2.2.5:双剪式举升机构 (11)2.3倾斜机构的比较 (11)2.3.1方案一:液压缸直推倾斜机构 (12)2.3.2方案二:液压缸连杆倾斜机构 (12)2.3.3方案三:摇块倾斜机构 (13)2.3.4方案四:“之”字形倾斜机构 (14)2.3.5方案五:滑块倾斜机构 (15)2.4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比较 (16)2.4.1方案一: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6)2.4.2方案二:摇块顶开机构 (16)2.4.3方案三:滑块打开机构 (17)2.4.4方案四:摇杆打开机构 (18)2.5机构综合 (18)2.5.1第一套方案的确定 (18)2.5.2第二套方案的确定 (19)2.5.3第三套方案的确定 (20)第三章机构尺寸设计 (21)3.1滑槽举升机构 (21)3.1.1 滑槽举升机构(摇杆式)的引入 (21)3.1.2 摇杆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2)3.1.3 滑槽举升机构(摇块式)的引入 (24)3.1.4 摇块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5)3.2倾斜机构的设计 (30)3.2.1 倾斜机构的引入 (30)3.2.2 倾斜机构的分析计算 (30)3.3车厢联动打开机构设计 (32)3.3.1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导入 (33)3.3.2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分析计算 (34)3.4关键尺寸的优化 (34)3.5机构的运动分析 (34)第四章第二套方案的设计 (41)4.1行平四边形举升机构 (41)4.1.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引入 (41)4.1.2双平行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43)4.1.3建立坐标系 (50)4.2翻转机构的设计分析 (50)4.2.1翻转机构的分析计算 (51)4.2.2建立坐标系 (51)4.3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设计 (52)4.3.1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导入 (52)4.3.2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分析计算 (53)4.4机构的运动分析 (53)第五章第三套方案的设计 (61)5.1双剪式举升机构 (61)5.1.1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引入 (61)5.1.2 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62)5.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设计 (66)5.2.1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引入 (66)5.2.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尺寸计算 (67)5.3重力开启后厢门打开机构设计 (69)5.4机构总图 (70)5.5模拟仿真分析 (70)5.5.1滑块的特性曲线 (70)5.5.2箱体的特性曲线 (73)5.5.3夹板的特性曲线 (75)第六章三套方案的比较 (78)结束语 (79)致谢 (80)...................................................................................................................................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篇一: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提高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操作和维护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日常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
(3) 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
(4) 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
3. 课程设计步骤(1) 收集和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厢等方面的构造和功能。
(2) 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包括行车安全、操作方法、维护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明确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时间节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通过对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确保高位自卸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课程设计成果本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具备对高位自卸汽车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设计还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高位自卸汽车是一种常用于运输建筑材料、煤炭、矿石等重物的货车。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卸货能力和机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矿山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位自卸汽车,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卸货,提高卸货效率和安全性。
本次课程设计的高位自卸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装载重量:10 吨- 装载容积:3 立方米- 行驶速度:20 公里/小时- 卸货高度:1.8 米- 卸货方式:自动化为了实现自动化卸货,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
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马勒里式举升机构)

┊┊┊┊┊┊┊┊┊┊┊┊┊装┊┊┊┊┊订┊┊┊┊┊线┊┊┊┊┊┊┊┊┊┊┊┊┊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2005年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已经有628家,专用汽车品种已经达到4900多个,2005年专用汽车产量达70万辆,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
作为专用汽车中一个分支的自卸汽车,陆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型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后倾式自卸汽车。
本文首先对自卸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设计内容作了相关的概述。
接着,按照自卸汽车设计步骤,从车厢设计、举升机构的设计选型、液压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对CA3071PK2AEA80自卸汽车进行总体设计,并对主车架、副车架进行了改装与设计。
对整个CA3071PK2AEA80自卸汽车的外廓尺寸、轮距与轴距尺寸、前悬后悬以及整车的装载质量、整备质量、总质量、和轴载质量进行了相关的计算与设计。
关键字:专用汽车,自卸汽车,总体布置,举升机构┊┊┊┊┊┊┊┊┊┊┊┊┊装┊┊┊┊┊订┊┊┊┊┊线┊┊┊┊┊┊┊┊┊┊┊┊┊Abstract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 China's auto market has entered a special rapid growth.2005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manufacturers have been 628,Special Purpose Vehicle has reached more than 4900 varieties,2005 special vehicle production reached 700,000,Accounting for 40% of total truck. As a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in a branch of the dump truck , has been found in a wide variety of types , of which the most common is backward curved dump truck.In this paper, firstly, I made a general about the auto unload vehicle design and its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abroad. Then, at the point of compartment, rising organization etc, I started the design of the CA1167PK2EA80 auto unload vehicle. Also, I refit and designed the vice-car stalk. To whole CA1167PK2EA80 the lading quantity, reorganization quantity, measure, tread, wheelbase, forward suspension behind,proceeded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and design.KEY WORDS:Special Purpose Vehicle, Dump Truck, General layout ,Lifting mechanism┊┊┊┊┊┊┊┊┊┊┊┊┊装┊┊┊┊┊订┊┊┊┊┊线┊┊┊┊┊┊┊┊┊┊┊┊┊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引言 (5)1.2国内外专用车辆的发展概况 (6)1.2.1国外专用车辆发展概况 (6)1.2.2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状况 (7)1.3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8)1.3.1专用车辆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8)1.3.2自卸汽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1.4自卸汽车的概述 (9)第二章自卸汽车总体设计 (11)2.1总体设计方案确定 (11)2.2二类底盘的选择 (11)2.2.1汽车底盘总成的满足要求 (11)2.3车厢的设计 (12)2.3.1车厢材料的选择 (13)2.3.2车厢质量的初步计算 (14)2.4副车架的设计 (16)2.4.1副车架的形状、尺寸以及材料的确定 (17)2.5副车架与车架的安装方式 (18)2.6举升机构的设计 (18)2.6.1举升机构的结构选型 (18)2.6.2最大举升角的确定 (20)2.7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 (22)2.8液压系统的设计 (26)2.8.1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6)2.8.2油缸的选型与计算 (28)2.8.3油泵的选型与计算 (29)2.8.4油缸容积与油管内径的计算 (30)第三章自卸汽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31)3.1主要尺寸参数 (31)3.1.1外廓尺寸 (31)3.1.2轴距和轮距 (32)3.1.3前悬、后悬 (32)3.2 质量参数 (32)3.3轴载质量及质心位置的确定 (34)3.3.1轴载质量的计算 (34)3.3.2 轴载质量分配原则 (34)3.3.3 质心位置 (35)第四章自卸汽车的校核 (37)4.1稳定性计算校核 (37)┊┊┊┊┊┊┊┊┊┊┊┊┊装┊┊┊┊┊订┊┊┊┊┊线┊┊┊┊┊┊┊┊┊┊┊┊┊4.2自卸汽车部件运动干涉的校核 (37)4.2.1三角臂运动干涉的检验 (38)4.2.3 车厢与副车架运动干涉的检验 (39)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3)┊┊┊┊┊┊┊┊┊┊┊┊┊装┊┊┊┊┊订┊┊┊┊┊线┊┊┊┊┊┊┊┊┊┊┊┊┊第一章绪论1.1引言关于专用车辆术语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国外所谓的专用车辆一般是指一种在许多特征上不同于基本型车辆或经过特殊改装之后,才能用于运输货物或人员的车辆,以及只用于完成特殊任务的车辆。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综合设计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2012年06月目录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4)1.1项目背景 (4)1.2设计技术要求 (5)第二章方案的比较 (6)2.1整体设计 (6)2.1.1构想 (6)2.1.2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7)2.2举升机构的比较 (7)2.2.1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7)2.2.2方案二:液压缸直推举升机构 (8)2.2.3方案三:滑槽举升机构 (9)2.2.4方案四: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10)2.2.5:双剪式举升机构 (11)2.3倾斜机构的比较 (11)2.3.1方案一:液压缸直推倾斜机构 (12)2.3.2方案二:液压缸连杆倾斜机构 (12)2.3.3方案三:摇块倾斜机构 (13)2.3.4方案四:“之”字形倾斜机构 (14)2.3.5方案五:滑块倾斜机构 (15)2.4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比较 (16)2.4.1方案一: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6)2.4.2方案二:摇块顶开机构 (16)2.4.3方案三:滑块打开机构 (17)2.4.4方案四:摇杆打开机构 (18)2.5机构综合 (18)2.5.1第一套方案的确定 (18)2.5.2第二套方案的确定 (19)2.5.3第三套方案的确定 (20)第三章机构尺寸设计 (21)3.1滑槽举升机构 (21)3.1.1 滑槽举升机构(摇杆式)的引入 (21)3.1.2 摇杆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2)3.1.3 滑槽举升机构(摇块式)的引入 (24)3.1.4 摇块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5)3.2倾斜机构的设计 (30)3.2.1 倾斜机构的引入 (30)3.2.2 倾斜机构的分析计算 (30)3.3车厢联动打开机构设计 (32)3.3.1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导入 (33)3.3.2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分析计算 (34)3.4关键尺寸的优化 (34)3.5机构的运动分析 (34)第四章第二套方案的设计 (41)4.1行平四边形举升机构 (41)4.1.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引入 (41)4.1.2双平行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43)4.1.3建立坐标系 (50)4.2翻转机构的设计分析 (50)4.2.1翻转机构的分析计算 (51)4.2.2建立坐标系 (51)4.3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设计 (52)4.3.1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导入 (52)4.3.2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分析计算 (53)4.4机构的运动分析 (53)第五章第三套方案的设计 (62)5.1双剪式举升机构 (62)5.1.1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引入 (62)5.1.2 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63)5.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设计 (67)5.2.1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引入 (67)5.2.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尺寸计算 (68)5.3重力开启后厢门打开机构设计 (70)5.4机构总图 (71)5.5模拟仿真分析 (72)5.5.1滑块的特性曲线 (72)5.5.2箱体的特性曲线 (74)5.5.3夹板的特性曲线 (76)第六章三套方案的比较 (79)结束语 (80)致谢 (81)参考文献 (82)附录 (83)第一章问题的提出1.1 项目背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工程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均为车厢在液压缸的推动作用下沿车底座转动一定角度后,后厢门打开,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如图1.1就是传统的自卸汽车卸货方式)其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高位自卸自卸汽车 -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0 14年 6 月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 (1)第二章设计要求和相关数据 (2)2.1 设计要求 (2)2.2 设计数据 (2)第三章各个机构的设计 (2)3.1 运动循环图 (4)3.2 举升机构 (4)3.3 翻转机构 (7)3.4 后厢门打开机构 (9)3.5 最终方案的确定 (11)第四章各机构的尺寸计算 (13)4.1设计尺寸的选择 (13)4.2举升机构相关数据计算 (14)4.3翻转和后厢门打开机构相关数据计算 (16)4.4 机构总图 (18)第五章总结 (19)第六章参考文献 (19)一、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目前的自卸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如图1所示),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如图2,3所示)图1图2二、设计要求和相关数据1.设计要求:(1)能在保持近似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如表1所示。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见图3),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4)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5)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6)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2.相关数据:表1 设计数据方案号车厢尺寸L×W×HL(mm)×W(mm)×H(mm)S max(mm)A(mm)W(kg)L1(mm)H d(mm)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三、各个机构的设计3.1运动循环图:3.2举升机构:举升机构是自卸车的核心,是判别自卸车优劣的首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院:工学院*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202指导教师:林金龙职称:讲师二〇一四年六月目录摘要 ..................................................................................................................................... - 3 - 1基本要求 ..................................................................................................................... - 4 - 1.1设计要求 .............................................................................................................. - 4 - 1.2设计提示 .................................................................................................................. - 5 - 2机构选型设计 ................................................................................................................. - 6 - 2.1举升机构基本要求 .................................................................................................. - 6 - 2.2举升机构方案比较 .................................................................................................. - 6 -2.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 - 6 -2.2.2双滑块推动举升机构 ....................................................................................... - 7 -2.2.3剪式举升机构 ................................................................................................... - 8 - 2.3翻转机构基本要求 .................................................................................................. - 9 - 2.4翻转机构方案比较 .............................................................................................. - 9 -2.4.1车厢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2.4.2连杆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10 -2.4.3连杆斜推滑块翻转机构 ................................................................................. - 10 - 2.6后箱门打开机构方案比较 .................................................................................... - 11 -2.6.1直杆联动顶开机构 ......................................................................................... - 12 -2.6.2直杆伸缩顶开机构 ......................................................................................... - 12 -2.6.3圆弧联动顶开机构 ......................................................................................... - 13 - 3总体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验证 ............................................................................... - 14 -3.1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 - 14 - 3.2机构自由度验证 .................................................................................................... - 15 -3.2.1举升机构 ......................................................................................................... - 15 -3.2.2翻转机构 ......................................................................................................... - 16 -3.2.3后箱门打开机构 ............................................................................................. - 17 - 4机构尺度综合分析 ....................................................................................................... - 17 -4.1举升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4.2翻转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4.3后箱门打开机构尺度分析 .................................................................................... - 19 - 5机构运动分析 ............................................................................................................... - 21 -5.1举升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2翻转机构运动分析 ................................................................................................ - 22 - 5.3后箱门打开机构运动分析 .................................................................................... - 23 - 5.4机构运动线图 ........................................................................................................ - 24 - 5.5机构运动循环图 .................................................................................................... - 24 - 结论与体会 ....................................................................................................................... - 25 - 参考文献 ........................................................................................................................... - 26 - 附录 ................................................................................................................................... - 27 - 致谢 ................................................................................................................................... - 28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看过许多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都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这样一来卸货的高度就被固定的,如果需要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尤其是当汽车直接向火车车厢卸料以及在建筑、矿产等其他场合,这些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