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1011

部队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1011
部队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1011

部 队 应 急 通 信 指 挥 车 技 术 方 案

目录
1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 5 1.1 总体拓扑示意图.............................................................. 5 1.2 无线传输系统组成 .......................................................... 5 1.3 TFDM 单兵式高清发射机 ............................................... 7
1.3.1 技术说明 ........................................................................ 7
1.4 TFDM 车载高清接收机................................................... 9
1.4.1 技术说明 ........................................................................ 9
1.4.2 输入信号格式及分辨率 ................................................. 10
2 交互式一体触摸平台 .......................................................... 12 2.1 功能参数 ...................................................................... 12
2.1.1 多点触摸桌................................................................... 12
2.2 辅助显示器................................................................... 13 3 辅助设备 ........................................................................... 14 3.1 高清摄像机................................................................... 14 3.2 头戴式标清摄像机 ........................................................ 14 3.3 户外车载 15 米全向拾音器 ........................................... 15 3.4 户外 30 米长距离指向拾音器........................................ 16 3.5 单路降噪电源适配器 .................................................... 17 3.6 US-902D (UHF PLL 双频道自动选讯接收机)................ 18 3.7 PT-920B /PT-850B(腰挂式发射器) ............................... 19 3.8 CM-501(领夹式麦克风) ........................................... 19 3.9 TGM-102F 10 路 2 编组带效果专业调音台.................. 20 3.10 VGA\音频、视频矩阵切换器 ........................................ 21 3.11 视频切换特技台............................................................ 22 3.12 LCD KVM 控制平台..................................................... 23

3.13 19 英寸航空箱.............................................................. 27
4 组网方案 ........................................................................... 28 4.1 单兵图传方式:............................................................ 28

1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1.1 总体拓扑示意图
1.2 无线传输系统组成
为了最大限度的反映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更多的信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传回应急指 挥车和指挥中心。

高清单兵
指挥中心
高清单兵
事件现场
高清单兵
高清单兵
本系统主要由单兵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车载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卫星微波系统、350M 集群系统、3G 及 CDMA 公网通信系统和其他配套系统组成。
单兵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主要完成音视频信号现场采集的功能,将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 的现场画面向指挥车进行传输;单兵采集的信号会在指挥车上进行显示。一旦有事件发生, 应急指挥车前往事发现场周围,两个单兵人员携带单兵无线图像发射机抵达事发现场,将现 场的情况通过视频和音频传到应急指挥车上,指挥车上的指挥人员可以通过车上的显示设备 显示现场图像,根据现场的情况指挥前方单兵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单兵无线图像传输系 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在 1km~3km 之间,具体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无线电环境决定。
车载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将音视频信息调制了之后发送出去,然后在指挥中心使用无线接 收机进行接收,同时将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指挥中心可以根据需要,将指挥中心的指 挥音视频传输到应急指挥车上,也可以进行实时的双向音视频会议。同时,无线接收机提供

网络转换接口,将音视频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在公安网内部进行共享。车载无线图像传输 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在 5km~20km 之间,具体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无线电环境决定。
在一般情况下,车载发射系统的传输距离为 5km~30km,具体传输距离由当地的地形、 频率干扰情况、指挥中心接收机的架设高度等因素有关系。
单兵系统的覆盖范围较车载系统而言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传输距离为 1km~5km,具体 传输距离由当地的地形、频率干扰情况、指挥中心接收机的架设高度等因素有关系。在开阔 地带无干扰的情况下,单兵发射系统最远可以达到 10km 以上。
卫星微波系统、3G 及 CDMA 公网通信系统,在超出车载无线传输距离时,可根据任务、 环境等因素选择微波或 3G\4G 进行通信传输。
1.3 TFDM 单兵式高清发射机
1.3.1 技术说明 单兵高清图像传输系统设备是采用国际先进的 H.264 和 TFDM / COFDM 调制技术设计的
新一代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可用于需高清图像远程采集如新闻工作者现场采访、临时舞台、 电力监控、公安监控、临时节目直播等使用场合。机箱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外观漂亮,温度 特性好;同时使用操作简单,支持带宽 2/4/8M 可设,并支持 CVBS/SDI/HDMI 图像接口,最

高分辨率支持 1920X1080 60P 传输。而且该设备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射功率小、传输 距离远、外观精美、便于携带和隐藏、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名称
具体技术参数
技术标准 调试方式 工作带宽 工作频段 输出功率 视频输入接口 视频输入格式和分辨率
符合 ETSI EN 300 744/工信部无[2008] 333 号技术标准 TFDM 2/4/8M 174~860M 200mw- 5W 可调 CVBS/HDMI/SDI 见下页分辨率列表
视频编码格式 音频编码格式 视频无线速率 音频无线速率 误码率 图像质量 下行模式 无线传输距离 调制星座 FEC 编码 保护间隔 加密标准 发射参数调整 安全设置 调制参数设置 编码参数调整 发射机状态 视频输入状态 移动速度 供电方式 电池电量检测 尺寸 重量 工作温度
ITU-R BT.656 4:2:2H264 AC3/AAC/LPCM MPEG-1/2 Layer I/II 600K-15Mbps/s 64K/96K/128K/256K/384K ≤ 10-8 D1-1080 60P 语音传输 500M-5000M 具体根据使用环境而定 QPSK/QAM16/QAM64 可调 1/2,2/3,3/4,5/6,7/8 可调 1/4, 1/8, 1/16, 1/32 支持 AES/ABS(64 位/128 位) 支持功率、频率显示面板设置 支持密码随意设置和解除密码显示面板设置 支持调制星座、FEC 编码、保护间隔、带宽显示面板设置 支持视频码流、音频码流显示面板设置 支持所有参数查询、发射频率锁定状态动态显示 支持自动识别输入视频格式和无信号输入提示功能 地面移动速度>150km/h 外接电源 DV-12V,大于 2 小时 支持系统电池电量检测和显示 201x136x67(mm) 1.5KG(不含电池) -20℃~ 60 ℃

1.4 TFDM 车载高清接收机
1.4.1 技术说明 车载高清接收机是 COFDM/TFDM 组网设备之一,采用双极单频接收技术,可把前端单兵
无线图传设备或飞行器无线图传航拍设备的无线信号接收并解调解复用成高清图像流信号, 并解码成独立 HDMI\SDI\AV 信号输出,以方便用户直接通过监视器观看,接入图像存储设备。
项目名称
具体技术参数
技术标准 调制方式 工作带宽 工作频段 接收方式 视频输出接口 视频输出格式和分辨率
符合 ETSI EN 300 744/工信部无[2008] 333 号技术 标CO准FDM/TFDM 2/4/8M 174~860M 双天线分集接收 CVBS/HDMI/SDI 见上页分辨率列表
视频解码格式 音频解码格式 音视频解码速率 图像质量 下行模式 接收灵敏度 调制星座 FEC 解码 保护间隔 解密标准 参数调整 接收机状态
ITU-R BT.656 4:2:2H264 AC3/AAC/LPCM MPEG-1/2 Layer I/II 自适应 720x576 50i ~ 1920x1080 60P 语音传输 优于-106dBm QPSK/QAM16/QAM64 自适应 1/2,2/3,3/4,5/6,7/8 自适应 1/4, 1/8, 1/16, 1/32 自适应 支持 AES/ABS(64 位/128 位) 支持通道,分辨率,带宽,密码设置 支持电平强度,信号质量实时显示

扫频功能 移动速度 供电方式 尺寸 重量 工作温度
支持扫描干扰源(去掉滤波器) 地面移动速度>150km/h 外接 220V 电源 标准 1U 结构 2.8KG -20℃~ 60 ℃
1.4.2 输入信号格式及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表
模式
输入输出格式
HD模式
SDI通道
HDMI通道
分辨率 1920x1080 50p 1920x1080 60i 1920x1080 30p 1920x1080 29.97p 1920x1080 25p 1920x1080 24p 1920x1080 23.98p 1440x1080 60i 1440x1080 59.94i 1440x1080 50i 1440x1080 30p 1440x1080 29.97p 1440x1080 25p 1440x1080 24p 1280x720 24p 1280x720 59.94p 1280x720 50p 1280x720 60p 1920x1080 59.94i

1920x1080 50i 1920x1080 60p 1920x1080 59.94p 1920x1080 50p 1920x1080 60i 1920x1080 30p 1920x1080 29.97p 1920x1080 25p 1920x1080 24p 1920x1080 23.98p 1440x1080 60i 1440x1080 59.94i 1440x1080 50i 1440x1080 30p 1440x1080 29.97p 1440x1080 25p 1440x1080 24p 1280x720 24p 1280x720 59.94p 1280x720 50p 1280x720 60p

2 交互式一体触摸平台
2.1 功能参数
2.1.1 多点触摸桌
输入设备:
红外线 2 点防水触摸屏控制系统,抗灰尘、抗划、耐油污、分辨率:4096x4096 敲击寿命:使用寿命长,不怕刮伤,触控生命极长(7 年以上) 透光率≥98%,静电保护符合 EN6100 标准
显示器: 55" 寸 1920*1080
电源: 工作环境:
AC220V±10%,50Hz 最大功耗 580W ,开机瞬时电流 5A 温度: -10-+60 度 湿度: 40%-80%( 相对,非压缩 )
机柜:
全钢 2mm 模具制造、表面金属烤漆、独立电源管理、多媒体音响控制系统、 内部构件全部电镀、彻底防锈、防磁、防静电
主机配置: 无
尺寸



最低点
外形尺寸: 55 寸
1800
800
800

2.2 辅助显示器

3 辅助设备
3.1 高清摄像机
产品类型:高清摄像机 液晶屏尺寸:2.7 英寸 最大像素:239 万 有效像素:约 229 万像素(16:9) 光学变焦:27 倍 防抖性能:光学防抖(增强模式) 存储容量:8GB 传感器类型:Exmor R CMOS 存储介质:SD/SDHC 卡/MS 记忆棒 录制格式:图片:JPEG 视频:AVCHD,MPEG-4 产品重量:180g(仅机身),约 224g 实际焦距:f=2.1-57mm
3.2 头戴式标清摄像机
信号系统:PAL/NTSC(4140+673/4140+672) 水平清晰度:700 线【TVL】 镜头:3.6mm,尖锥 3.7mm,6mm【大小可选】 尺寸:20MM*50MM 外壳:迷你型子弹头外壳 最低照度:0.001Lux 白平衡:自动

快门速度:1/50(1/60)--1/1000000(秒) 视频输出:1.0Vp--p,75 欧 使用电源:1A12V 接口:视频接头 BNC,电源接头 DC 信燥比:≥48db 产品自重:100【克】
3.3 户外车载 15 米全向拾音器
G 系列拾音器是车载型长距离拾音器,专为执法车辆设计。适用于公安巡逻车、城管执 法车、交警巡逻车等,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控与评估。采用两只互补型高灵敏度麦克风, 拾音频带更宽阔,音域更广泛。独特设计的"平板式"声音反射面,一方面大大增强语音采集 效果,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来自车辆下方的路噪,全方位清晰监控 15 米距离内的声音。咪头及 电路采用特殊防水工艺处理,不但能保障户外长期使用,而且不降低其高灵敏度和高保真的 拾音品质。采用 Clear Speech I 语音降噪技术,让语音更清晰明亮。如果配合使用 Clear Speech II 技术的降噪适配器,噪声更能进一步降低 20 分贝以上。自动抑制高强度声音,可靠保护 后端音频监控设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音频监控回声消除技术有效减少空旷房间的严重回音。 -35℃ ~ 75℃的超强工作温度范围。拾音头内置雷击保护、电源极性反转保护。集成专业前 置音频放大器,拾音头直接驱动有源音箱、硬盘录像机、录音机等。符合欧盟 CE 标准以及最 高检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规范。
拾音距离 15 米远 音频传输距离 3000 米 灵敏度 -42dB 频率响应 20Hz ~ 20kHz 指向特性 全方向性 信噪 比 >67dB (户外) >70dB (室内) 动态范围 90dB (1KHz at Max dB SPL) 最大承受音压 120dB SPL (1KHz,THD 1%) 输出阻抗 600 欧姆非平衡 输出 信号 幅度 2.5Vpp/-25db 麦克风 两个互补型电容咪头 咪头数量 双咪头

信号处理电路 ClearSpeech 数字降噪 防水特性 户外防水 保护电路 雷击保护、电源极性反转保护 电源电压 直流稳压 DC 12V 电源电流 52 mA 工作环境温度 -35℃ ~ 70℃
3.4 户外 30 米长距离指向拾音器
高灵敏度、高清晰度 H.TRADIO 能清晰监控 45 度夹角,30 米距离内的突发事件。它采用了两只互补型高灵
敏度麦克风,拾音频带更宽阔,音域更广泛。其中一只超高灵敏度的强定向咪头专门监控远 端窄角度声源,另一只次高灵敏度的弱定向咪头监控宽角度声源。二者的有机契合不但大大 扩展了监控的“视野”,还极大地拓展了音域,监听的声音更为清亮丰富。
户外监控的目的是监控突发事件,当然不要期望它能偷听到 30 米开外的小声谈话。通过 了解声音传播的物理原理可以知道,40 分贝以下的声音传播到 30 米以外波形几乎趋于 0,是 不可能听到的。50 分贝以上的声音才有足够的声压传播到 30 米之外。今年有一期美国地理 探索节目里专门有过论证,结论是:那只不过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情节。 全方面防水性能
H.TRADIO 使用的两只拾音咪头经过了特殊防水工艺处理,不但能保障户外长期使用,而 且不降低其高灵敏度和高保真的拾音品质。这项专利技术是快鱼科技独创的。 强降噪性能
噪声与灵敏度是一对矛盾,灵敏度提高,噪声也会增大,甚至完全淹没语音。拾音器在 室内的噪声水平一般较低,大致在 40 分贝左右。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抗回声、抗混淆,要求 高保真拾音即可。而户外噪声常常在 50 分贝-70 分贝,噪声处理好坏就直接关系到拾音器 能否实用。H.TRADIO 采用新一带 Clear Speech I 语音降噪技术,让语音更清晰明亮。如果 再次配合使用 Clear Speech II 技术的降噪适配器,噪声水平更能进一步降低 20 分贝以上。
拾音 距离 有效 监听 距离 0 至 20 米(60dB), 30 米(80dB) 音频传输距离 3000 米 灵敏度 -38dB 频率响应 20Hz ~ 20kHz 指向特性 45 度宽指向性

信噪比 >40dB (户外), >70dB (室内)
动态范围 90dB (1KHz at Max dB SPL)
最大承受音压 120dB SPL (1KHz,THD 1%)
输出阻抗 600 欧姆非平衡
输出 信号 幅度 2.5Vpp/-25db
麦克风 两个单一指向互补型电容咪头
咪头数量 单咪头
信号处理电路 ClearSpeech 专业音频处理
防水特性 户外防水
保护电路 雷击保护、电源极性反转保护
电源电压 直流稳压 DC 12V
电源电流 33 mA
工作环境温度 -25℃ ~ 70℃(Plus 增强型最低可达-45℃)
外壳材质
铝合金
外形尺寸
142mm×70mm×27mm
重量
332 克
3.5 单路降噪电源适配器
拾音器接口 1 个三芯(V,A,G) 音频输出端子 三个线性输出(1 个 BNC,1 个两芯端子,1 个 3.5 插孔) 音频输入端子 1 个线性音频输入(BNC 接口) 音量调节 -20dB ~ +20dB 频率响应 20Hz ~ 20kHz 输出电压 12VDC±5% 输出电流 ≤200mA 纹波 ≤20mvrms 输出 信号 幅度 2.5Vpp/-25db 最大噪声衰减 > 20 db/40db 最大 AGC 自动增益 24 db 要求输入信噪比 SNR > 0 db 音频采样率 16 kHz 输入信号延迟 25ms

音频带宽 55 Hz … 8,2 kHz
信噪比
> 60 dB
总谐波失真 < 0.4 %
降噪级别 8 级(8,10,12,14,16,18,20,40db)
AGC 自动增益 目标:-10dBFS,最大增益:30dB
保护电路
雷击保护、电源极性反转保护
拾音器连接方式 电源线 V(红色)、音频 A(黄色)、公共地 G(黑色)
拾音器线缆
3 芯 0.5mm2 RVVP 屏蔽电缆
音频输出线缆
长距离:2 芯 0.5mm2 RVVP,短距离:视频同轴电缆
电源 输入 电压 交流电 AC200V~250V/直流电 DC12V
工作环境温度 -40℃ ~ 75℃
外壳材质 铝合金
外形 尺寸 100mm×80mm×40mm
重量
503 克
3.6 US-902D (UHF PLL 双频道自动选讯接收机)
⑴性能特点 预设 16 个频道,双发双收 自动选讯功能(Diversity)使接收断讯降到最 低 内建式静音(Noise Mute)及音码锁定迴路可抑 制干扰 “Lock-on”模式能避免意外更改设定 配有平衡式 XLR 和非平衡式 1/4”输出 金属外壳、1U 机柜(rack)设计的双频道接收机 ⑵产品参数 频率震荡模式……..锁相环迴路 载波频率范围…….502~960MHz 讯号噪声比………..> 105dB 总失真率…………..<0.6%@1KHz 功能显示方式……..液晶显示器 功能显示内容……..频率,天线,A/B,静音,声频/射频 控制方式…………..ON/OFF,频率(上/下),静噪级数调整(SG),音码锁定,声频 音频输出准位……..-12 dB 音频输出阻抗……..600Ω 静音方式…………..静音及音码锁定回路

电源供应………….12-18VDC, 600mA 输出插头型式…….2 个平衡式 XLR 接头 ,1 个非平衡式Φ 6.3mm 接头 尺寸(m/m)…………420mm(W)*45mm(H)*232mm(D)
3.7 PT-920B /PT-850B(腰挂式发射器)
⑴性能特点 ①有 16 个频道可选 ②AA 电池供电 ③迷你坚固的外观设计 ④液晶显示(PT-850B LED 显示) ⑤4P 迷你 XLR 接头设计 ⑥与领夹式或头戴麦克风选搭使用 皮套设计方便配戴 功能锁定模式防止意外中断 ⑵产品参数 频率震荡模式……..锁相环迴路 载波频率范围……...502MHz~960MHz RF 输出…………….10mW 稳定度……………..±10KHz 频率漂移…………..±48KHz 液晶显示…………..频率,电量显示 控制方式…………..电源开关,声频,频道(上/下) 假象干扰比 ……….<-50 dBC 音频响应…………..40Hz ~ 18KHz 电池型式…………..UM3, AA 1.5V*2
3.8 CM-501(领夹式麦克风)
(1)性能特点 ①单一指向性 ②宽广的音域如同原音重现 ③极小型外观设计

④易于夹在领带、衣领及衣服上 (2)产品参数 ·输出接头……………4P 迷你接头 ·频率响应……………100~15,000Hz ·指向性………………心型指向性 ·感度(at 1KHz)………-60dB±3dB ·输出阻抗……………2.2KΩ ·最大承受音压 1%THD…130dB ·尺寸(mm)……………φ 10.1mm(宽)*26.4mm(高) ·重量…………………21.5g
3.9 TGM-102F 10 路 2 编组带效果专业调音台
使用高精密电子零件,60mm 日本推子,具有 6 路单声和 2 路立体声通道,并且具有分组 式幻象电源开关,方便电容话筒和动圈话筒同时使用时,防止给动圈话筒加电而导致声音失 真。均衡 EQ 插入选择开关,确保高保真声源的重放。100Hz 到 8kHz 的中频扫描,针对不同 的人声进行调节,更加准确和方便。调音台带有 24Bit 数字式效果器,32 种独立效果,延时、 重复可调,可适应不同声学环境。每路输入、输出都带有独立的 Insert 插口,可精确的对需 要调节的信号进行插入周边处理。两路编组输出和 3 个辅助(AUX)输出口足以满足中小型扩 声场合的使用。
参数规格
工作电平
Mic Input:30dBu;Line Input:21dBu;All other Input:22dBu
额定输出
Main outs:+4dBu;All other outs:+4dBu;Maximum Output:20dBu

频率响应 连接电阻 均衡 EQ Stereo Channel EQ 通道 通道均衡 辅助输出 返回 效果器 主输出 编组输出 幻象供电 尺寸 重量
Mic Input To Main Output:+0,-1dB,<20Hz To 40kHz;+0,-3dB,<20Hz To 60kHz Mic Input:1k ohms;Line Input:>10k ohms;All other Input:>100 ohms Mono Channel EQ:High:12kHz;Mid:100Hz To 8kHz;Low:80Hz High:12kHz;Mid:2.5kHz;Low:80Hz 6Mono+2Stereo 3Band+Mid Sweep 3 2 24Bit DSP 1Stereo 2 48V DC 36.5cm(长)*46.5cm(宽)*15cm(高) 9.5kg
3.10 VGA\音频、视频矩阵切换器

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西安博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029-8886311083735868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概述 1、方案概述 通信指挥车是利用先进的大功率广播指挥系统、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强光照明技术等,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公安、消防部门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综合移动的指挥中心,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2、设计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设计标准,应急通信指挥车必须具备较强的通信功能和现场监控能力。此车具备高度的机动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因此,车辆的改装和系统总成的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车辆系统◆通信及现场监控系统 ●车厢的环境布置简洁、舒适●自动化管理和控制体系 ●动力系统有力可靠●系统的可靠性高 ●整车配置和配重合理●国际先进水平的尖端技术 ●不改变汽车底盘技术参数不切割车体●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车辆系统 指挥车是以普通型客车底盘作为改装平台,保证工作人员拥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改装,实现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这是改装设计的重点。基本改装措施:⑴所有设备及机架需采取防震措施; ⑵加装发电机隔音罩及消音器; ⑶车辆加装车载发电机,依靠车载发电机直接为车载设备提供5.5KW的AC220V电源; ⑷精确计算车辆上装设备配重,合理进行改装。 2、通讯系统 无线专网通讯系统,通过配备350MHZ的集群车载台可在专网情况下实现指挥中心与指挥车之间的通讯联系。还可以使用车载的GSM移动电话、GPS定位导航系统,扩大指挥车与各工作单元组的使用范围。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现场指挥调度。 车辆配备了最新型车载GPS导航定位系统,通过5英寸液晶屏及专用遥控器进行操作,该设备集成了GPS卫星定位、DVD语音导航、GIS全国电子地理信息、可自动切换倒车监视,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以语音方式向驾驶员播报行车路线。可充分体现现代化通信指挥车的高度集成及高度电子化优势,是通信指挥车必不可少的先进配置。 3、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配予无线局域网卡、解码器可实现现场电脑组网及资源共享,也可与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计算机还接驳车上配备的便携式打印机,可在事发现场非常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处理工作。 为车载计算机及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配备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独特的升降机构,在保证防震、高强度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控制台面上下自由伸缩,节省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使操作控制更加现代化,使车内整体布局更加灵活科学。 车载GSM无线传真机可利用GSM/GPRS在车辆移动中收发传真,该设备还配备语音手柄,亦可作为车载移动电话使用。 利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大大减少了车载设备控制部分占用的车内空间,高度体现了集中控制的优势。此外,车辆上装设备的控制部分除全部采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外,亦设置了有线控制,双重控制方式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4、现场监控及视频传输系统

考斯特应急通信车技术方案

考斯特应急通信车技术建议书

目录 一、概述 (4) 1.1 设计、制造遵循的主要标准: (4) 1.2 车设计遵循的原则: (4) 二、车体结构改造说明 (7) 2.1车体选型 (7) 2.1.1采用的车体为: (7) 2.1.2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7) 2.1.3底盘处理: (7) 2.2车身改造及加固 (7) 2.2.1车总体布局 (7) 2.2.2车体外部造型设计方案 (8) 2.2.3车体外观喷涂 (8) 2.2.4车身加固 (8) 2.2.5整车密封 (9) 2.2.6车体隔热、隔音防电磁处理 (9) 2.2.7车布线 (10) 2.2.8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 (10) 2.3供电系统 (10) 2.3.1设计原则: (10) 2.3.2主系统 (11) 2.3.3辅助系统 (11) 2.3.4应急供电系统 (11) 2.4车载空调系统及风道 (11) 2.5电缆盘 (12) 2.6标准机架及设备安装 (12) 2.7支撑系统 (13) 2.8会议桌 (13) 2.9接口面板 (13) 2.10车灯照明系统 (13) 2.11报警及保护系统 (14) 2.12装饰 (14) 2.12.1车装饰采用的材料和工艺 (14) 2.12.2车体外饰 (14) 2.13其他 (15) 三、配电方案说明 (16) 3.1供电方式 (16) 3.2实现方案 (16) 3.2.1配电工作原理 (16) 3.2.2供电控制、监测与显示 (16) 3.2.3照明 (16)

3.3供电设备选型 (17) 3.3.1UPS (17) 3.3.2配电盘 (17) 3.3.3电源电缆 (17) 3.3.4电源总插头 (17) 3.3.5机柜电源接线端子 (17) 3.3.6充电机 (17) 3.3.7便携式发电机 (17) 3.4接地系统 (18) 四、电子信息系统 (19) 4.1综合语音调度平台 (19) 4.2单兵无线传输系统 (19) 4.3计算机及办公系统 (19) 4.4视频及广播音响系统 (20)

应急通信涉及的技术热点简介

应急通信涉及的技术热点简介 (1)公众通信网包括现有的PSTN/ISDN、PLMN、互联网以及下一代网络等,是应急通信的网络支撑,用于紧急情况报警、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的通信连接等,涉及的技术热点包括下一代网络(IMS)对应急通信能力的支持、互联网对应急通信的支持、优先路由、过载控制、对用户的定位等。 (2)对于应急通信现场,首先要保障指挥通信,通常以无线方式为主,使用集群、卫星、WiMAX、应急通信车、便携式终端、视频监控、P2P等技术手段,快速部署通信网络,提供通信保障。其次,要满足监测与预警的需求,尤其是出现重大灾害事故时,现场的监测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无线传感器、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加强对现场的监控以及各种灾害事故的实时信息智能处理,提高应急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 (3)各种便携终端为实时现场数据以及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提供了可能,为应急处置提供全面、丰富、实时的现场信息。视频监控可以提供第一手的现场资料,而对于油轮泄漏、化工污染等特殊事故现场,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进行监控。在紧急环境中,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对当事人、险情、车辆、物资等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定位,涉及基于网络和基于卫星的定位信息的收集,以及定位信息的发布。应急指挥通信车作为可移动的指挥站,是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多种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应急通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不同通信网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以及与远程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另外,为更好地减少灾害及在灾害救援工作中的损失,统一的调度和指挥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现场指挥系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各部门或系统都有自己的通信方式,但部门之间的通信却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如通信设施不足、无法互联互通等。因此,不同通信手段之间的互联互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 应急指挥中心通常由各部门单独建设,但不同部门之间的应急系统如何互联互通、信息如何共享、系统本身如何实现容灾备份,以及应急通信服务中的信息安全、加密要求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热点。

KD12-600应急通信指挥车专用电源.doc

KD12-600综合电源 功能及参数 KD12-600综合电源是小型人防应急通信指挥车专用电源,本电源输出 12VDC、220VAC。有交流电(市电、发电机)情况下,将市电220VAC可对配备的100AH/12VDC蓄电池充电,同时提供12VDC和 220VAC输出;没有交流电时,可将蓄电池 12VDC逆变为 220VAC输出。本电源输入和输出范围宽,输出电压噪波小,整机体积小,负载调整率高,自动稳压,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输入过欠压保护等 功能。 5.3.1.1 主要技术参数: (1)充电参数: 输入电压: 220VAC/50HZ 充电电流: 2A/8A/12A 充电电压:≤ 14.8VDC (恒流充电); 14.8±0.3 VDC(恒压充电); 13.6±0.3 VDC(浮充充电); (2)逆变器参数: 工作电压: 12.5 ±1.5VDC 输出电压: 217.5 ±12.5VAC 输出波形:纯正正弦波 输出功率: 600W, 输出频率: 50±0.5HZ 空载电流:< 0.65A 欠压报警: 11.0 ±0.3VDC 欠压关断: 10.0 ±0.3VDC 过压保护: 15.5 ±0.3VDC

欠压恢复: 12.0 ±0.3VDC KD12-600 车载通信电源效果图 1.前面板 KD12-600 前面板 前面板功能: 1开关 1.1 :逆变开关, 12V转换 220V,开关需要调节到逆变。 1.2 : O开关 , 使用直流电压时,开关需要调节到O位置。 1.3 :市电、发电机如使用220V交流电,开关需要打到市电、发电机位置。; 2:充电选择,给电瓶充电时,可调整充电模式,可选自动或固定电流。 3:电压显示表,直流电压 12V。 4:电压显示表,为220V 交流显示。 5 :输出插座,逆变之后的220V 电压输出。

指挥车方案-coaster

一、车体方案 1.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综述: 根据对用户需求的细致分析,用户需要的是一辆具有机动性、独立性的移动指挥系统。因此要求指挥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通过性,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装载空间;要求系统设计具有可靠、实用、便利、经济、集成、可扩展,要求车体改装设计具有实用性、舒适性、安全可靠性,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机环境。 1.2基础功能要求: ?卫星传输系统; ?图象监视系统; ?现场监控系统,硬盘数字录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利用现有设备设施); ?有线网络接入; ?配电系统; ?具有车载办公设备(电话、传真、打印机、复印机、计算机、办公终端等); ?具有会议生活设施(会议桌、沙发、空调等)。 ?系统设备预留接口,整车留有可扩展功能的余地。 1.3可扩展功能: ?GSM和CDMA公网通信系统; ?双向图像传输; ?无线传输系统、有线传输系统;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无线网络系统。

1.4指挥车设计原则 遵循产品设计个性化,生产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则。 1.4.1设计综述: 我们通过CATIA三维设计完成整车布局设计。设计保证整车的功能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机环境。设计定型实施前需要对改装后的车辆进行行驶稳定性计算和轴荷计算,保证改装后的车辆载重、配重和行驶稳定性在底盘车许用范围内。 1.4.2实用性能: 针对指挥车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并且将客户的特殊使用要求结合其中。 1.4.3人性化的设计: 无处不在的人性化设计是贯穿在整个设计和实际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车体所有的相关结构和部件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选购。 1.4.4安全设计: 所有的设计的前提均以安全为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参照标准付载附件中。 1.4.5可扩展: 根据系统可扩展功能需求和系统发展方向,车内预留有空间可进行功能扩展。

防汛应急通信指挥车的组成与应用

浅谈防汛应急通信指挥车的组成与应用 张立薇 (天津市水务局信息管理中心,天津300074) 摘要:应急通信指挥车是防汛部门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防洪抢险现场的实况及时传送至上级管理部门,提高了水利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本文分析了指挥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希望对今后指挥车的配备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汛抢险;应急通信;指挥车 中图分类号:TN9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3)01-0210-02 1概述 1.1建设背景 水利系统的洪水灾害、水污染事件以及有计划分蓄洪等应急事件,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当事件发生时,需要尽快获取现场信息,迅速实施行动,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由于防洪的战线长、面积广,无法快速布设覆盖现场的固定式监测监控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导致指挥者不能对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影响预测评估和优化决策。 2008年天津市水务局建设了天津市防汛应急通信指挥车(以下简称“指挥车”),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快速赶赴现场,确保现场图像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同时借助车载的不同通信设备对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指挥调度,为天津市水务局处置突发应急公共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撑。 1.2总体功能 实现防洪现场音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实况转播,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异地会商;实现防洪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语音通信;在防洪抢险现场形成以指挥车为中心的应急分中心。 2系统设计 2.1系统工作原理 指挥车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后,迅速建立与指挥中心地面固定站的通信链路,将现场应急工作组采集的第一手现场信息(包括图像、声音、数据等信息)通过卫星信道传输到指挥中心地面固定站,固定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息通过地面光纤链路传送到会商室及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需要将传回的现场信息显示在会商室的大屏上。同理应急指挥中心也可将声像、数据等信息通过地面固定站传送到指挥车。 指挥车借助车载的不同通信设备实现对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指挥调度,指挥现场人员协同作战、抢险救灾。同时,单兵传输设备可以深入到防汛现场进行图像摄录,并通过微波将实时声像信息发送至指挥车,指挥车经卫星转发器传回指挥中心。 2.2卫星波段的选择 目前我国上空可利用的卫星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公司的卫星: 亚太卫星公司:亚太6号,亚太5号; 亚洲卫星公司:亚洲4号,亚洲3S号; 东方卫星公司:中卫1号; 鑫诺卫星公司:鑫诺1号; 可供使用频段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Ku或C频段。 由于本系统主要工作环境为汛期雨季,采用Ku频段雨衰大,影响通信质量,不能保证全天候工作状态,因此选择C频段。另外,由于水利部使用亚太六号卫星。为了与水利部卫星通信系统的联网打好基础,故使用亚太六号卫星。 2.3系统组成 指挥车主要由经过特殊改装的载车和车载的众多电子设备所组成,其主要功能由各成套的电子设备来实现。具体来说,包括现场信息采集子系统、视频会商及显示子系统、指挥调度与数据通信子系统、对外通信子系统、车载供电子系统、装载平台子系统这6个子系统。 2.3.1现场信息采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采集防洪现场的声像信息传送到位于现场的指挥车上,然后经卫星链路传送至指挥中心。该系统由单兵无线图像传输设备、车载式图像接收设备、车顶监视摄像机等信息采集设备组成。 2.3.2对外通信子系统 对外通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指挥车对指挥中心通信提供各种传输通道,该子系统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卫星通信设备和海事卫星电话。 卫星通信提供指挥车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干线通信,采用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天伺馈跟设备、LNB、ODU、调制解调器、复接器等组成。由交换机送来的数据、话音业务经复接器送入调制解调器;经调制解调器的基带处理、调制等处理后转换为中频信号,经合路器,送入变频器单元,变频输出C频段信号,该信号经ODU放大后,经旋转关节送入天线发向卫星。 2.3.3指挥调度与数据通信子系统 在应急抢险过程中,指挥中心需要随时了解防洪现场有关情况,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抢险救灾,除了主要依靠指挥中心至指挥车之间的图像通信方式外,还需设计语音通信方式作为辅助手段。 指挥车配置数字集群车载台和超短波设备,建立指挥车至指挥中心间专网通信链路。 话音通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卫星信道两端的复接器上配置语音模块并配备相应的语音终端,即可实现指挥车至水务局之间的语音通信;另一种是配置VOIP语音网关,实现IP话音通信。 2.3.4车载显示会商系统 车载显示会商系统主要包括音视频矩阵、显示器、硬盘录 2013年第1期(总第123期) 2013 (Sum.No123)信息通信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卫星应急通信项目解决方案

卫星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2007-3-16 13:56:54 阅读531次 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的指挥效率,公安、军队、市政、电力、地震、气象、电信、疾病控制、防火等诸多领域急需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送至指挥中心,为其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技术保障。由于通信线路的限制,通常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主用线路,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因此系统平时应可用于一般的民用通信租赁,为商业用户提供高速率的话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遇突发事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应急通信网,迅速转变为应急战备状态,保证各种通信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 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平战结合,注重实用性 网络建设要考虑平时应用,尽量简化中心站和远端站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在日常的工作中,整个系统资源可以用来处理民用通信:如电视会议、数据输出、视频传输等工作;当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挥中心和整个系统资源将全部用来应付紧急公共安全事件,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资源调配和指挥,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闻警而动,处处协同;有备而战,临危不乱”的状态。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系统建设 着眼于应急联动实际使用现状,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前提,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不搞“高、大、全”式的形象工程。注重网管建设,合理调配转发器资源。通过引进规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建立科学的运行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把硬件建设放在以需求驱动的基础上。 3、支持高速率数据通信 在以往的卫星通信应用中,单链路用户数据速率达3M-20Mbps的高速率通信需求不是十分普遍,随着视频应用的日益普及,通信和互联网的各类应用速率不断提高,基于卫星通信的单链路宽带数据通信需求正越来越多。因此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类和大流量业务,可提供不低于5Mbps速率的数据通信,并具备支持大型网络的能力,适应网络覆盖全国、辐射省市、地区的日益扩大的规模要求。 4、系统安全可靠,易操作,简化接口类型和协议,避免繁复的设备组合在多媒体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统一、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力求

考斯特移动指挥车简要技术方案说明合成版( 分局)

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中天之星TC5050XZH 通讯指挥车技术方案 2006年10月10日

目 录 一、总体方案概述 (2) 二、移动指挥车技术指标与参数 (4) 三、设计参考依据与标准 (8) 四、整车总体布置与制作方案 (9) 五、公司情况介绍 (24)

移动应急指挥车技术方案说明 一、总体方案概述 在应急指挥系统中,移动应急指挥车是指挥中心的现场延伸,旨在支持指挥人员深入事件现场,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实现高效、快速指挥决策。我公司生产的TC5050XZH移动应急指挥车作为一个现场指挥中心,可以通过随车的多种车载装备,为实现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数据传输、现场通信、现场监控、现场广播、会商等功能提供了强大的装备保障,为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指挥处置提供极大的帮助。 中天TC5050XZH移动应急指挥车遵循 “机动灵活、安全可靠、高效实用、节能环保、舒适便捷”的设计要求,在四川丰田考斯特 BB54L-ZEMSW的基础上,将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车载供配电技术以及视频监控、广播、照明、移动办公会议等各种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微波通讯、公网通讯各种通讯手段,互相补充、互相结合,构成多手段、多路由的通讯网络,为领导现场观察、现场决策、现场指挥提供保障。 中天TC5050XZH移动应急指挥车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通讯功能:安装800M集群系统的移动基站、车载台、手持机主要用于实现移动应急指挥车周边的800M集群系统通讯覆盖,以移动应急指挥 车为核心形成一套完备的现场应急指挥通讯网络。当指挥车工作 在800M集群系统固定基站覆盖范围之外时,移动基站需要既可 以单站工作,也可以在存在预案部署的800M通讯链路接入点时、 移动基站与集群系统交换控制中心网络联通后,与固定基站实现 联合覆盖,保证指挥车所在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集群通信畅 通。 广播功能:广播系统由现场广播系统和FM调频广播系统组成。现场广播系统通过高音喇叭对应急指挥车周围进行现场广播。FM调频广播系统 通过FM调频信号覆盖半径为一公里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用户可 通过调频收音机在指定的应急专用频段收听到应急指挥调度广

部队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1011

部 队 应 急 通 信 指 挥 车 技 术 方 案

目录
1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 5 1.1 总体拓扑示意图.............................................................. 5 1.2 无线传输系统组成 .......................................................... 5 1.3 TFDM 单兵式高清发射机 ............................................... 7
1.3.1 技术说明 ........................................................................ 7
1.4 TFDM 车载高清接收机................................................... 9
1.4.1 技术说明 ........................................................................ 9
1.4.2 输入信号格式及分辨率 ................................................. 10
2 交互式一体触摸平台 .......................................................... 12 2.1 功能参数 ...................................................................... 12
2.1.1 多点触摸桌................................................................... 12
2.2 辅助显示器................................................................... 13 3 辅助设备 ........................................................................... 14 3.1 高清摄像机................................................................... 14 3.2 头戴式标清摄像机 ........................................................ 14 3.3 户外车载 15 米全向拾音器 ........................................... 15 3.4 户外 30 米长距离指向拾音器........................................ 16 3.5 单路降噪电源适配器 .................................................... 17 3.6 US-902D (UHF PLL 双频道自动选讯接收机)................ 18 3.7 PT-920B /PT-850B(腰挂式发射器) ............................... 19 3.8 CM-501(领夹式麦克风) ........................................... 19 3.9 TGM-102F 10 路 2 编组带效果专业调音台.................. 20 3.10 VGA\音频、视频矩阵切换器 ........................................ 21 3.11 视频切换特技台............................................................ 22 3.12 LCD KVM 控制平台..................................................... 23

上海移动厢式车应急通信车改造方案(参考)

杭州尤耐韬普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2 编制依据 (2) 3 车体现状 (2) 4 改造目标 (4) 5 改造方案 (6) 5.1 车厢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空调系统 (9) 5.3 桅杆系统 (10) 5.4 传输系统 (11) 5.5 电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6 天馈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主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平衡支撑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7 5.9 监控告警系统 (20) 5.10防雷接地系统 (21) 5.11照明系统 (21) 5.12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签。2

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当前,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地点不确定,部分地区通信不便,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件时,交通通信极易中断,因此执行应急监测时,为及时发送调查、监测信息,必须配备卫星通讯设备,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通畅。本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原则 2.1 建设目标 1、建设安监局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一台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实现两者之间的卫星通信。并依托卫星网络,借助音视频编码设备,实现双向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通信。 2.2 建设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遵循“安全保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投资合理、运行方便、扩展容易”的原则,具体如下: 1、规范性: 各类设备、通信和控制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2、先进性: 系统设计和设备规格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发展潮流,适应主流技术发展的要求。采用当今成熟、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3、可靠性: 系统应具有在各种情况下的高可靠运行能力。 4、安全性: 系统对于信息、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上具有较高的保障。 5、电磁兼容性: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严格按照电磁兼容分析结论实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无相互干扰的协同工作。 7、可扩展性: 在技术发展和业务增加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扩展能力。

8、经济性: 按照需求合理配置系统,确保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投入比例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 三、项目总体技术要求 ?卫星通信:采用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中心站到任意现场的实时的视频、图像、话音及数据的传输和显示,保障省中心站对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3G公网通信: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1、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要求 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具有卫星音视频传输及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与应急指挥车的互联互通,实现将中心站的各种信息传输到应急指挥车。 ▲中心地面站采用三轴控制(方位、俯仰、极化)天线系统具有一键通信标自动跟踪功能。 2、静中通应急指挥车要求 1)指挥调度功能 利用专用卫星通信系统,及时接收中心站的实时信息,监视现场情况,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的双向通信,确保对安全生产现场实施指挥调度。 2)现场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 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能够采集安全生产现场图像、声音等信息。系统具有声音(包括通信话音)、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处理存储能力,具有编辑、发送指挥信息能力。 3)通信保障功能 系统具有电话、音视频、计算机网络等有线接口,无线宽带图像传输等多种通信设备,具有安全生产现场指挥调度和远程通信的能力。 4)辅助决策功能 为领导及时了解灾情,提供生产现场情报,为抗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辅助领导分析判断情况;辅助拟制各种保障方案和预案。 5)公网通信 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万格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销售部 二零一六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4) 1、1 概述 (4) 1、2 设计原则 (4) 1、3 系统功能 (4) 1、4 设计依据 (5) 第二部分、技术设计方案 (6) 2、1 概述 (6) 2、2 总体技术要求 (6) 2、3、2 车辆改装设计 (7) 2、4 系统功能设计 (12) 2、4、1无线指挥通信系统设计 (12) 2、4、1、1车载集群基站(2载频) (12) 2、4、1、2车载集群基站通过3G、4G设备与集群专网互联 (15) 2、4、2无线移动图像传输系统 (16) 2、4、2、1 3G无线图像传输 (17) 2、4、2、2 主要设备参数 (17) 2、4、3 音视频采集、显示、存储及控制系统 (18) 2、4、3、1 概述 (18) 2、4、3、2主要设备参数 (19) 2、4、4 供配电系统 (26) 2、4、4、1 概述及设计原理 (26) 2、4、4、2 电源集中控制方案 (27) 2、4、5 配套设施 (30) 2、4、5、1 电动升降杆DSG-Y8 (30) 2、5 安全性设计 (31) 2、5、1人身安全性 (31) 2、5、2车辆安全性 (31) 2、5、3设备安全性 (31) 2、5、4信息安全性 (31) 2、5、5避雷及接地 (32) 2、6 可靠性设计 (33) 2、6、1 系统构成 (33) 2、6、2 主要技术措施 (33) 2、6、3 可维修性设计 (34) 2、6、4 电磁兼容性设计 (34) 2、6、5 屏蔽设计 (36) 2、6、6 滤波设计 (36) 2、6、7 接地设计 (37)

应急通信车

应急通信车学习 无线应急指挥通信车是城市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设计的无线应急指挥通信车不仅可以实现多个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互连互通,而且还能实现应急指挥通车与远程指挥中心的通信,下面我们将介绍适用于GSM频段的一种移动应急通信车。 1 应急通信车的组成 啥都不说了,先上图吧:

Sector天 线 微波 接传输的位置 900M基站1800M基站 都是德国造的狠东东

XCDR 看这个勤奋的武汉代维大哥BSC

一般来说,应急通信车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车辆底盘和箱体:本车是由一辆Volvo卡车为地盘经过改装成的; 二、电源设备:由一个6kw的油机以,蓄电池以及普天的电源控制系统组成 三、传输系统:使用微波来进行传输 四、基站天线桅杆(塔) 五、平衡系统:卡车底盘下有一个油撑来提供平衡 六、控制系统:移动通信车的控制系统是由一个1 cage的BSC,一个1 Cage的XCDR,微波通信设备和两个基站(一个900Mhz,一个1800MHz)所组成; 七、空调设备。 2 应急通信车的开通 2.1前期准备工作 应急通信车开通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如下内容: 1)前期联系停车位:因为提供应急服务的地方一般都是停车位极度紧张的地点,做好协调 工作很重要,停车位地点的选择上需要能够看到需要微波传输的基站(没有遮挡物); 2)发电设备:能够使用会展提供的稳定电源最好,如果没有就要先联系好油机; 3)提供XCDR到MSC的4调传输:我们这里是开2个新基站(一个900M,一个1800M), 均为6/6配置(只有两个小区天线能够对准会场方向); 4)准备两个基站的频点以及BSIC; 5)提供BSC和MSC之间的信令编码(dbc,obc); 6)提供邻区信息以及切换参数; 7)提供本基站的LAC以及CI; 8)请交换方面根据我们提供的CIC表做好数据,如下表。 RDVCIC.xls 2.2开通时的注意点 应急通信车开通需要注意如下内容: 1)天线均向需要提供服务的地方打(我们本次提供服务的是武汉科技会展中心) 2)对微波的时候信号显示值在小于70才能建立通信

应急通信车暨应急通信保障用车辆和设备管理规定

应急通信车暨应急通信保障用车辆和设备管理规定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应急通信车 暨应急通信保障用车辆和设备 管 理 规 定 2016年 4 月 22 日

目录

应急通信车管理规定 1.目的 为提高通信应急保障效率和质量,更好的为各类通信事故、大型活动、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地区、临时性信号覆盖需求地区提供通信服务,为建设方提供及时、快捷、安全、高效的工程服务和应急响应,规范应急通信车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管理范围适用于: (1)公司配置的应急通信车; (2)公司、所属各分公司、各项目部租赁的应急通信车和简易通信车; (3)建设方或其它工程、优化、维护等业务相关方提供的,供公司所属人员使用的应急通信车、简易通信车、吊装式通信集装箱及涉及的各类应急通信保障设备; (4)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配置或租赁的相关牵引车辆、设备; (5)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配置或租赁的相关带警灯的工程抢险用车。 3.术语和定义 3.1.应急通信车 本规定所称应急通信车是指能够实时将通信数据传送到相关站点、汇聚点、指挥车辆及设备的所有可移动式车辆、简易拖挂平台、吊装式通信集装箱等相关车辆或设备。 3.2.应急通信车相关的应急车辆或设备 为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的带警灯应急车辆、涂警示色或警示标志的应急车辆或其它用于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的车辆和设备。

4.4 职责 4.1.应急指挥中心或管理部门 (1)应急指挥中心或管理部门是应急通信车的归口管理部门,如没有单独成立应急指挥中心的则由该地市项目经理或负责人归口管理; (2)负责应急通信车技术方案配置审定; (3)组织、协调应急通信车调试、演练及维护工作; (4)组织、协调应急保障整体预案编制、执行、优化和反馈工作。 4.2.所属单位或部门、班组 拥有应急通信车的所属单位或项目是应急通信车的使用单位,负责应急通信车的日常管理、使用以及监督检查工作。 5.5带通信设备的应急通信车、吊装式通信集装箱等管理内容 5.1.管理方式: 应急通信车及配套的各种终端设备必须定人、定库、定位、定联系方式管理,严格执行应急操作系统安全使用手册、使用手册以及维护操作手册,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运转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 5.2.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达到“四懂三会”。 5.3.应急通信车状态保证: 应急通信车应按下列相关要求定期检查、试运和保养,使其时刻处于完好状态。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指挥车系统设计方案 概述 1、方案概述 通信指挥车是利用先进的大功率广播指挥系统、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强光照明技术等,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公安、消防部门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综合移动的指挥中心,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2、设计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初步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设计标准,应急通信指挥车必须具备较强的通信功能和现场监控能力。此车具备高度的机动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因此,车辆的改装和系统总成的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车辆系统◆通信及现场监控系统 ●车厢的环境布置简洁、舒适●自动化管理和控制体系 ●动力系统有力可靠●系统的可靠性高 ●整车配置和配重合理●国际先进水平的尖端技术 ●不改变汽车底盘技术参数不切割车体●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车辆系统 指挥车是以南京依维柯17座普通型客车底盘作为改装平台,保证工作人员拥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改装,实现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这是改装设计的重点。基本改装措施:⑴所有设备及机架需采取防震措施; ⑵加装发电机隔音罩及消音器; ⑶车辆加装车载发电机,依靠车载发电机直接为车载设备提供5.5KW的AC220V电源; ⑷精确计算车辆上装设备配重,合理进行改装。 2、通讯系统 无线专网通讯系统,通过配备350MHZ的集群车载台可在专网情况下实现指挥中心与指挥车之间的通讯联系。还可以使用车载的GSM移动电话、GPS定位导航系统,扩大指挥车与各工作单元组的使用范围。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现场指挥调度。 车辆配备了最新型车载GPS导航定位系统,通过5英寸液晶屏及专用遥控器进行操作,该设备集成了GPS卫星定位、DVD语音导航、GIS全国电子地理信息、可自动切换倒车监视,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以语音方式向驾驶员播报行车路线。可充分体现现代化通信指挥车的高度集成及高度电子化优势,是通信指挥车必不可少的先进配置。 3、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配予无线局域网卡、解码器可实现现场电脑组网及资源共享,也可与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计算机还接驳车上配备的便携式打印机,可在事发现场非常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处理工作。 为车载计算机及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配备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独特的升降机构,在保证防震、高强度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控制台面上下自由伸缩,节省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使操作控制更加现代化,使车内整体布局更加灵活科学。 车载GSM无线传真机可利用GSM/GPRS在车辆移动中收发传真,该设备还配备语音手柄,亦可作为车载移动电话使用。 利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大大减少了车载设备控制部分占用的车内空间,高度体现了集中控制的优势。此外,车辆上装设备的控制部分除全部采用宏控KT-AV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外,亦设置了有线控制,双重控制方式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4、现场监控及视频传输系统 通过高解晰、低照度摄像机配予20倍自动变焦镜头及全天候防护罩(温控感应带雨刷器),并配备SPY最新型气动升降系统及SPY特制的摄像

浅析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之重要装备通信指挥车

浅析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之重要装备通信指挥车 相信经历过“五.一二”汶川地震以及08奥运的通信业界人士都非常清楚,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需要以超过以往的反应速度来进行应对。相关部门的人员和资源的调配、整体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以及迅速掌握第一现场信息资料的能力高低,都会影响到事件应对的成与败。 应急通信车,在汶川地震中几乎是起到了“奇兵”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此,在此之后的重大公共事件管理中,都少不了它的“参与”。 国务院分别对“国家安全生产”、“处置铁路行车事故”、“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海上搜救”、“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核应急”、“突发环境事件”、“通信保障应急”等9项事务发布了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结合这些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危害等,可以看出,大多数事件都离不开应急通信车的支持,一般都可以通过应急通信车在短时间内恢复或补充现场的通信业务。所以,在此向您介绍一下应急通信车的详细功能和作用。 以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出色的捷思锐的通信车为例,该车辆不同于公网移动通信使用的制式,所提供的无线视频、无线语音、集群调度等业务都承载在专用终端上,目标市场应用为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电信网络中断、需要专用通信系统场景时的无线通信。与其应急通信车相关联的业务系统包括地面指挥中心、卫星通信、McWiLL无线通信、现场应急通信车、多业务作业终端、手持调度终端等。 这种技术的通信车,目前已经分别在汶川地震救援、华北油田、佛山消防、广州军区指挥车项目以及安徽省政府城市应急通信车项目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该产品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特点: 1. 统一管理性强:可实现多种应急指挥方式并存,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的平台下,依托多个层级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形成现场二级调度,将实时的图像回传到指挥中心,并快速的建立起现场指挥调度的通信平台;异地协同调度,系统支持多调度台协同调度,可以让现场人员和远端指挥中心的人员实现异地协同调度,极大的提高工作协同的能力。 2. 多种通信方式相融合: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全IP平台,将视频、语音调度等融合为一,在同一个无线、有线、卫星通道上,实现了视频回传、应急语音调度、视频电话会议等多种功能。 3. 兼容性强,多接口保证通信畅通:调度系统支持卫星通道、本地无线通道、现场PSTN 接口、GSM/CDMA无线网关等多种对外通讯的接口,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最大的保障通讯畅通;并且可以和340M的无线对讲系统对接。 4. 移动视频监控:通过多业务作业终端视频设备和车载视频终端,可将现场图像实时上传至应急通信车或指挥中心;单兵视频终端也可以实现视频采集,将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并通过视频服务器分屏显示在监控台上。 5. 无线广域覆盖:工作于1800MHz频段的McWiLL基站最大覆盖半径可达20km,城区单基站典型覆盖半径可达1~3km,郊区环境典型覆盖半径可达8~13km。工作于400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