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指挥车集成方案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一、引言应急指挥车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挪移指挥中心,具备快速响应、灵便部署、多功能应用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配置、功能模块、通信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辆配置1. 车辆选择应急指挥车应选择具备良好操控性和稳定性的车型,例如SUV或者商务车。
车辆应具备较大的载重能力以容纳各种设备和装备。
2. 车辆改装为了满足应急指挥车的功能需求,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
改装包括底盘加固、车身加固、电力系统改造等方面。
车辆内部应合理布局,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和工作空间。
三、功能模块1. 指挥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指挥控制台、显示屏、通信设备等。
指挥控制台提供操作界面,用于指挥员进行指挥和调度。
显示屏用于展示各种信息,包括地图、视频监控、传感器数据等。
通信设备包括对讲机、卫星电话等,用于与前线人员和其他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信。
2. 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传感器、无人机等。
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事发现场和周边环境,为指挥员提供直观的信息。
传感器用于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无人机可用于航拍和侦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视野。
3. 通信模块该模块包括卫星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蜂窝网络等。
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与其他指挥中心的远程通信,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
无线网络和蜂窝网络可提供本地区域内的通信支持,确保指挥车与其他车辆和人员之间的联络。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与存储应急指挥车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通信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存储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例如,利用视频数据进行目标识别和追踪,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利用通信数据进行指挥信息的提取和整合。
3. 数据展示与共享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可以通过显示屏和通信设备展示给指挥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一、概述应急指挥车是一种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专用车辆,它集成为了通信、指挥、监控、救援等多种功能,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配置、通信系统、指挥系统、监控系统和救援装备等方面。
二、车辆配置1. 底盘选择应急指挥车底盘应选择具有良好通过性和稳定性的越野车型,以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和环境。
可以选择SUV或者皮卡等车型,具备较高的载重能力和越野性能。
2. 车身结构应急指挥车的车身结构应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和空间利用率。
车身材料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材或者复合材料,以提高车身的抗冲击性和防护能力。
车身内部应设计合理的隔断和储物空间,以满足各种设备和物资的存放需求。
3. 电源系统应急指挥车需要配备可靠的电源系统,以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可以选择燃油发机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主要电源,同时配置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
电源系统应具备自动切换和过载保护功能,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通信系统应急指挥车的通信系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能够实现与指挥中心、其他救援队伍和外界的高效沟通。
通信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卫星通信应急指挥车需要配备卫星通信设备,以保证在没有地面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仍能与外界保持联系。
可以选择卫星电话、卫星传真和卫星互联网等设备,具备全球覆盖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2. 无线电通信应急指挥车应配置专业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实现与其他救援队伍和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
可以选择数字对讲机、车载电台等设备,具备较远通信距离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3. 数据通信应急指挥车需要具备数据通信能力,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可以选择无线局域网、挪移数据终端等设备,实现车内人员之间和车内与外界的数据传输。
四、指挥系统应急指挥车的指挥系统是实现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核心设备,它能够集成多种功能,提高指挥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指挥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指挥台应急指挥车应配置一套先进的指挥台,包括电脑、显示屏、触摸屏等设备。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一、引言应急指挥车是应对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的重要设备,它能够提供移动指挥中心、通信、数据处理、视频监控等功能,为应急指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选型、设备配置、技术支持等方面。
二、车辆选型1. 车辆类型:应急指挥车通常选择SUV或货车作为基础车辆,具备越野能力和载重能力,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工作环境。
2. 车辆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车辆的尺寸,以满足指挥中心、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设备的安装和运行需求。
3. 车辆动力:选择高性能的发动机和稳定的动力系统,确保应急指挥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行驶。
三、设备配置1. 移动指挥中心:应急指挥车配备一套先进的移动指挥中心系统,包括指挥控制台、显示屏、通信设备等,可以实时监控和指挥应急行动。
2. 通信设备:配备高性能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对讲机、卫星电话、移动网络通信设备等,以确保与指挥中心、其他应急部门的畅通无阻的通信。
3. 数据处理设备: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服务器,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支持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
4.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应急现场的情况,提供图像和视频资料,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四、技术支持1. 软件系统:应急指挥车配备先进的软件系统,包括指挥调度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以支持应急指挥工作的各项功能。
2. 数据安全:采用严格的数据加密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3. 远程支持:配备远程技术支持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维护应急指挥车的设备和系统,提供远程故障排除和维修服务。
4. 培训和支持: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团队,为应急指挥车的操作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五、案例分析以某市的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为例,该市应急指挥车采用SUV作为基础车辆,车辆尺寸为长6米、宽2.5米、高3米,搭载一套先进的移动指挥中心系统,包括指挥控制台、显示屏、通信设备等。
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当前,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地点不确定,部分地区通信不便,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件时,交通通信极易中断,因此执行应急监测时,为及时发送调查、监测信息,必须配备卫星通讯设备,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通畅。
本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原则2.1 建设目标1、建设安监局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一台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实现两者之间的卫星通信。
并依托卫星网络,借助音视频编码设备,实现双向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通信。
2.2 建设原则系统总体设计遵循“安全保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投资合理、运行方便、扩展容易”的原则,具体如下:1、规范性:各类设备、通信和控制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2、先进性:系统设计和设备规格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发展潮流,适应主流技术发展的要求。
采用当今成熟、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3、可靠性:系统应具有在各种情况下的高可靠运行能力。
4、安全性:系统对于信息、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上具有较高的保障。
5、电磁兼容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严格按照电磁兼容分析结论实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无相互干扰的协同工作。
7、可扩展性:在技术发展和业务增加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扩展能力。
8、经济性:按照需求合理配置系统,确保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投入比例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
三、项目总体技术要求➢卫星通信:采用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中心站到任意现场的实时的视频、图像、话音及数据的传输和显示,保障省中心站对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3G公网通信: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1、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要求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具有卫星音视频传输及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与应急指挥车的互联互通,实现将中心站的各种信息传输到应急指挥车。
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当前,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地点不确定,部分地区通信不便,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件时,交通通信极易中断,因此执行应急监测时,为及时发送调查、监测信息,必须配备卫星通讯设备,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通畅。
本项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原则2.1 建设目标1、建设安监局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一台静中通应急指挥车,实现两者之间的卫星通信。
并依托卫星网络,借助音视频编码设备,实现双向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通信。
2.2 建设原则系统总体设计遵循“安全保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投资合理、运行方便、扩展容易”的原则,具体如下:1、规范性:各类设备、通信和控制软件及协议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2、先进性:系统设计和设备规格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发展潮流,适应主流技术发展的要求。
采用当今成熟、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3、可靠性:系统应具有在各种情况下的高可靠运行能力。
4、安全性:系统对于信息、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上具有较高的保障。
5、电磁兼容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严格按照电磁兼容分析结论实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无相互干扰的协同工作。
7、可扩展性:在技术发展和业务增加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扩展能力。
8、经济性:按照需求合理配置系统,确保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投入比例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
三、项目总体技术要求卫星通信:采用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中心站到任意现场的实时的视频、图像、话音及数据的传输和显示,保障省中心站对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为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3G公网通信:利用中国电信或联通3G公网通信系统,实现图像、话音、数据的双向通信。
1、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要求卫星地面中心站通信系统应具有卫星音视频传输及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与应急指挥车的互联互通,实现将中心站的各种信息传输到应急指挥车。
应急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构建分析

摄像机云台等设备举升至所 需要 的 ( 1 ) 卫星通信传输系统 : 车载应急卫星通信站可 以通过 卫星 以方便快捷地将顶部 的灯、 大于6 m , 抗风 能力 1 6 0 k m / h ) 可以停留在任 意高度 。 在不 链路与地面站进行音、 视频通信; 具备与地面站数据传 输功能, 高度 ( 可以通过 卫星链路从地面站接入I n t e r n e t 和专网。 使 用升 降杆 时, 电动顶 舱 门关闭, 整个 升降杆和设备处于密封 保 护升 降杆顶 的设备。 ( 2 ) 微波通信传输系统 : 通过 微波通信传输系统 , 就近接入 状态, 配备车 内摄 像系统l 套, 同时配备2 路有线D v 摄像 。 连接 车 电信运营企业基站传输, 通过光缆专线将现场信号传送至市应 急指挥 中心。 内视频接 收设备 的线缆 ( 对) 采用防水标准B N C , 长 度为l O O m 。 车辆 通过 配备车载 型嵌入 式数 字 ( 3 ) 光 纤接入 系统: 通过 紧急布 防应 急光缆 , 铺 设应急通信 线 缆采用 电动线缆盘 收放 。 硬 盘录像机可对现场 进行录像 , 1 T B 的硬盘可连续录  ̄ ] I 3 0 天 的 指挥车到附近的电信运营企 业光 缆接入点, 通 过光缆专线将现 场信号传送至市应 急指挥中心。 录像资料, 并可按需回放显示 。 该设备还可通过U S B 接 口及数 据 便于录像资料 的导入 和导 车 内所有设备可以安装 在定制机柜 中, 可 以通过 无线传输 端 口与车载电脑或其 他设备相连接 , 出。 利用8 X8 音、 视频 矩阵及画面管理设备 ( 包括画面切换和分 设备将单兵背负的摄像机拍摄 的视频 , 通 过专用通信线路 ( 含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引言概述:应急指挥车作为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重要工具,具备快速响应、指挥调度、信息传递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车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辆配置、通信系统、数据处理、应急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等五个方面。
一、车辆配置1.1 车辆选择:应急指挥车应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和适应各种路况的能力,选用具备较高越野性能和稳定性的越野车辆或者特种车辆。
1.2 车辆改装:对选定的车辆进行改装,增加应急指挥设备的安装空间和固定设备的支撑结构,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能源供应:配置高容量的电池或者发机电组,满足车载设备的电力需求,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板等。
二、通信系统2.1 无线通信:采用高性能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网络和对讲机等,确保车内人员与外界的畅通无阻。
2.2 数据传输:配备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设备,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共享,以便指挥人员做出准确决策。
2.3 远程监控: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监控系统,实现对车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控,为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人员状态和设备运行数据等,形成全面的数据基础。
3.2 数据处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实用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多级别的数据共享,提高指挥决策的协同性和效率。
四、应急设备4.1 通讯设备: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包括应急广播系统、紧急呼叫装置等,确保与外界的紧急联系。
4.2 救援设备:携带常用的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救援任务。
4.3 指挥设备:配置专业的指挥设备,包括指挥台、电子地图、视频监控等,提供指挥决策所需的信息和工具支持。
五、人员培训5.1 操作培训:对应急指挥车的驾驶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熟悉车辆和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万格应急通信指挥车技术方案销售部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概述.................................................................设计原则.............................................................系统功能.............................................................设计依据............................................................. 第二部分.技术设计方案....................................................概述.................................................................总体技术要求.........................................................车辆改装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无线指挥通信系统设计 ..............................................车载集群基站(2载频).........................................车载集群基站通过3G、4G设备与集群专网互联......................无线移动图像传输系统 ..............................................无线图像传输...................................................主要设备参数...................................................音视频采集、显示、存储及控制系统.................................概述...........................................................主要设备参数...................................................供配电系统 ......................................................概述及设计原理.................................................电源集中控制方案...............................................配套设施 ........................................................电动升降杆 DSG-Y8..............................................安全性设计...........................................................人身安全性 ........................................................车辆安全性 ........................................................设备安全性 ........................................................信息安全性 ........................................................避雷及接地 ........................................................可靠性设计...........................................................系统构成 .........................................................主要技术措施 .....................................................可维修性设计 .....................................................电磁兼容性设计 ...................................................屏蔽设计 .........................................................滤波设计 .........................................................接地设计 .........................................................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概述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集聚,自然、人为因素造成的紧急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巨大,因此紧急与灾害事故的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快速反应、处置、恢复)越来越重要,对事故现场的指挥控制和调度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应对重要赛事、突发事件、大型活动等方面,现场指挥有以下几个问题的存在:通信盲区;现场重要信息不能实时反馈;重大事件持续时间长,地点不固定,领导现场研究问题、决策指挥没有依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急通信指挥车应运而生,其利用先进的大功率广播指挥系统、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技术、图像无线传输技术、强光照明技术等,实现单兵---指挥车---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公安、消防部门针对大型现场指挥、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综合移动平台,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指挥通信车集成方案第1章系统设计1.1系统组成应急通信车将无线通信一体化基站、4G专网路由器、移动终端等各类无线通信设备与车辆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移动空间。
保持车辆整体性能不受影响,并使各通信保障工作能更加安全快捷的进行。
作为机动灵活的应急通信车,装配通信设备迅速开赴事发现场,建立现场通信网络,实现指挥所与单兵、单兵与单兵之间的相互通信。
车载上配置4G路由器并设置专用网络,作为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连接桥梁,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的通信互联。
应急通信车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通信系统、保障系统、车载平台。
其中通信系统包含:无线通信基站、专网4G链路、车载对讲终端,另可选配视频采集子系统。
保障系统包含:供电子系统、综合保障子系统。
车载平台包含:车辆底盘、车载定制改装。
1.2系统特点及优势1.快速补盲应急通信车搭载无线通信一体化基站,机动灵活、通过性强,可以第一时间达到应急现场,在没有信号的区域,快速对现场进行信号覆盖,组建应急通信网。
2.统一调度应急通信车搭载一体化基站,在应急现场可以快速实现语音信号覆盖,并可通过配置的4G专网链路将基站接入至指挥中心,实现全联网和统一指挥调度。
并且现有网管系统能对基站实现参数配置、状态监控、故障告警提示等功能3.定位专业、适用性高应急通信车用于解决盲区补盲、热点区域扩容,功能定位专业,操作简单。
1.3系统总体功能设计通过应急语音通信车的建设,可以提升应急队伍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战能力:1)单兵前端作战能力现场作战及通信前端以单兵为核心,在单兵的配置上根据不同现场需求可配备语音通信对讲终端、便携转信装备,建设完备的个人单兵作战系统。
2)语音调度能力应急通信车从现场前端覆盖、4G专网远程通信等多个维度解决语音调度和指挥所需的各类通信问题。
应急通信车上部署一体化基站、车载台等语音终端,可实现现场单站或统一指挥调度。
应急通信车装载一体化基站,利用专网4G链路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互联,能在复杂地势有效解决通信盲区集群呼叫问题,实现集群网络的移动延伸扩展应用,同时在热点区域可临时扩容。
为远端指挥领导可随时呼叫到各个上线终端提供无死角的指挥调度通信保障。
3)现场可视化指挥能力(选配)应急通信车配置可视化调度系统,调度系统可以对无线集群系统网内的手持终端、车载终端进行定位,实现对救援力量的位置监控,做到救援力量位置上图显示,快速定位位置,精准统一调度。
应急通信车配置车顶云台摄像机、车载显示屏、扩音喇叭等音视频设备,可实现对车辆周边视频的采集、监控、回传共享,并能通过音频设备实现喊话广播紧急信息。
1.4子系统设计1.4.1语音覆盖应急通信车部署无线通信设备,能第一时间到达应急现场,实现现场语音通信、语音信号覆盖。
并通过4G专网链路,将基站接入至指挥中心,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无线语音覆盖主要设备包含:车载电台、一体化基站、4G专网路由器。
应急通信车在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实现现场语音覆盖,应急通信车内的车载台以及现场周边的手持台可以统一接入到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所有接入的终端语音互联互通,应急通信车配置一体化集群控制交换中心,实现对所有终端的控制与管理。
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通过专网4G通信链路连通至指挥中心。
1.4.2视频功能(选配)2.4.2.1视频采集和存储作战现场视频采集可分为现场单兵视频采集、车顶云台摄像机采集和车内摄像机采集三种方式。
Ø现场人员背负iMesh设备移动采集,实现全面、灵活的现场采集。
Ø车顶云台摄像机可在车辆驾驶时移动采集,也可固定视频采集。
Ø车内摄像机随时监控车内工作状况,同时能在与指挥中心视频会议时实现车内视频采集。
由于采用的是网络IP化构架,用交换机汇集前端各种摄像机等视频输入设备以及后端视频显示、存储等视频处理设备,可灵活实现视频采集、切换、显示、存储、回放等功能。
并通过接入交换机的工控机进行控制。
配置硬盘录像机,支持主流协议。
支持网络协议,H264,1080P,含VGA/HDMI/RCA,串口接口,通过内置硬盘可以存储4路不少于15天容量的高清视频信息。
2.4.2.2视频回传链路车载视频输出接口,通过基于IP的网络与车载4G路由器相关,通过VPN链路或者专网链路,把现场图像不间断的传回指挥中心。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采用专用的图传设备传输视频信息。
由于所有视频采集设备都是采用标准的接口协议,所以实现视频功能扩展,相对容易。
专网视频传输应急通信车安装车载是iMesh自组网设备汇集单兵采集到视频信息。
各路视频信息,可汇入车载视频发射机将视频传输到基站,基站接收后对视频信息进行编码转换成IP数据通过E1专线、光纤专线、微波等链路方式传输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部署的解码器对IP视频信息解码成模拟视频信号,将现场实时视频图像显示在大屏上。
1.4.3音频功能(选配)应急通信车配置一套大功率的喇叭,用于在某些紧急环境下,通过大分贝的广播驱散人群或者进行广播。
通过车内的话筒,可以实现对车外人群的自由喊话功能。
在车顶前方装有长排警灯(含警报器及喇叭),采用原车电瓶供电,与设备舱电源分离,更好的满足日常警报工作需要。
通过喇叭可对外喊话,对应的一体化手咪安装在驾驶员附近。
利用一体化手咪,不仅可以实现喊话功能,也可以控制警灯的不同闪烁模式。
长排警示灯,LED发光体,主光源有多个个长型LED灯组。
采用LED作为光源,没有机械转动部件,因此无磨损、无噪音,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省、光色好、抗背景光能力及穿雾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第2章车辆平台设计2.1车辆底盘2.1.1普拉多该车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能,内部空间大,十分适合该移动指挥车的应用需求。
车辆具有合适的空间,在同类型底盘中,空间宽敞,利用率较高。
该底盘实物图如下:车辆底盘参数:车型名称 普拉多3.5L V6 280马力长度 4840mm宽度 1885mm高度 1890mm轴距 2790mm轮距(前/后) 1585/1585mm最小离地间隙 215mm接近角 32°离去角 26°整备质量 2095kg满载质量 2950kg最大功率 206 kW最大功率转速 6000 rpm最大扭矩 365N·m最大扭据转速 4500rpm发动机特有技术 VVT-i环保标准 国五驱动方式 前置四驱档位 6档手自一体门和座位 5门5座天窗 无天窗中控台彩色大屏10寸、带高清HDMI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入接口2.2布局设计推荐2.2.1普拉多采用功能化分区的设计理念,将设备机柜放置在车体中后部,使车内空间分隔为驾驶区、工作区、设备区和后舱。
主要设备放置在车厢后端,在保证整车配重合理的前提下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
如上图所示,车内空间采用机柜隔断方式,将车内划分为驾驶区、操作区、设备区及后舱。
改装完成之后整车效果如下图所示:2.2.1车辆设计1)车顶平台设计车顶制作简易车载平台,平台顶部铺设铝板防滑处理,便于安全检修维护各类车顶设备,平台与车体作加强处理,使用不锈钢螺栓与车体连接。
车顶所有连接缝均作防水涂胶处理。
2)车顶出线设计在车顶平台预留出线盒。
车顶天线等与车内连接线缆,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车外整体美观性。
车顶所有设备的线束要通过专门的穿线走线结构铺设至车内。
制作该结构时,同时考虑防水、防尘的问题。
3)车顶密封设计车顶经过改装后,顶部的防雨密封就显得尤其重要。
车顶改装过的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和穿线管)全部经过严格的防水密封处理,并经过防雨密封实验。
为了保证排水,车顶凹陷部位四角上设计有下水口,以满足车顶的正常排水需求。
4)倒伏升降式照明设计在保证通信性能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条件下,从整车的美观角度考虑,将基站配备的玻璃钢天线安装在倒伏升降杆上面,升降杆升降时,全向天线随着升降杆的升降同时联动。
当升降杆升高到最高位置时,距离地面高度3.5米,即可进行通信工作。
当升降杆下降时,顶部的照明也同步的随着倒伏升降杆下降,一直到倒伏升降杆闭合后。
5)表面处理车的外观按照招标人要求进行涂装。
整车所有金属构件表面都经过防锈处理,各种规格钢管全部进行电泳处理。
车身表面采用汽车专用烤漆,严格控制工艺及施工环境以确保油漆涂层的质量,从而保证车身表面美观耐久,整车防腐防锈性能优良。
6)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制造工艺采用军标技术工艺;车内四壁及顶部采用原车装饰,保持原车美观性;车内走线根据车身结构,将各种线缆隐藏在内饰之中,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在机械结构件上使用的各零部件及整件均考虑到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正常使用以及故障条件下不会发生移动、跌落、断裂和变形。
7)材料选择改装原材料采用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3C质量认证的材料,各种材料具有无污染、绿色环保材料、防火/防水材料;胶为汉高无苯胶;各项性能符合相应材料标准。
8)电源壁盒设置电源接线盒,其结构应根据车壁特征设计,与车壁成一体,采用钣金焊接结构。
门与框配合良好,周边间隙均匀,框与门周缝隙处装置橡胶密封条;为上翻式结构,孔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9)整车稳定性设计稳定性是关系车辆行驶安全和机动性的重要性能指标,是乘员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
改装过程中的设备布局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充分发挥该底盘性能的前提。
车辆稳定性设计的原则是:(1)改装后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底盘核定载重质量;(2)车辆改装后尽量保证原底盘的机动性能,保持原底盘的整体结构;(3)合理分配设备布局,重点调配大质量设备在车内的分布;(4)大质量设备安装尽量靠下,以降低重心;(5)通过配重等手段调整质心。
2.3供电方案说明配电系统是整车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保障系统,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整车将不能使用。
为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配电系统采用冗余设计,提供三种供电方式:外接市电供电、取力发电机供电、增功模块供电。
外接市电供电:配置一个30米长的电源线缆盘,当车周围30米内能取到市电时建议采用外接市电供电。
取力发电机及增功模块供电:如果现场无法取到外接市电,或无法使用外接市电,可以采用取力发电机供电。
取力发电机功率根据实际车上设备功耗计算。
增功模块供电:如果在发电机供电过程中,原车发动机意外停机,或燃油耗尽,整车设备可以在增功模块的作用下继续工作,预留处理时间。
旁路供电:如果增功模块意外损坏,配电系统设置市电旁路供电回路,跳过增功模块,直接向业务设备供电。
供电保护措施市电输入插座:市电输入插座位于车辆尾部地盘下,采用一套曼耐克斯工业防水连接器连接,连接器座子采用反装结构,能有效防止人员触电,保证插座安全。
按照市电→发电机供电→UPS供电的优先顺序自动切换供电,,在切换过程中由车载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实现不间断供电。
2.4综合保障设计1)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行业的需求,在车辆的正、后、侧部均粘贴统一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