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器介绍与病人麻醉

合集下载

心脏起搏器使用指南

心脏起搏器使用指南

心脏起搏器使用指南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心脏节律异常。

它可以通过发放电脉冲来使心脏保持正常的心律,从而提供必要的心脏支持。

本文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指南,帮助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心脏起搏器。

一、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心脏起搏器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并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参数。

在接受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是一种小型手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一般在手术室进行,使用局部麻醉。

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遵守医生的指导。

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康复建议,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三、术后注意事项1. 术后休息: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应该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活动建议。

2. 定期复诊: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复诊,以确保心脏起搏器的功能良好并及时调整参数。

3. 注意观察:患者在使用心脏起搏器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心律异常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寻求帮助。

4. 注意保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强磁场和电磁波的影响,定期检查并更换心脏起搏器电池。

遇到异常情况或需要更换电池时,应及时就诊。

四、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对心脏起搏器有一些特殊要求:1. 移动型设备:患者在使用移动型设备时,应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对心脏起搏器的干扰。

例如,将手机保持在左耳进行通话。

2. 磁场干扰:避免进入强磁场环境,如MRI室、安检门等。

3. 体育锻炼: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4. 避免碰撞:患者在从事高风险活动时,应避免对心脏起搏器位置造成碰撞或外力冲击。

五、应急处理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患者需要掌握应急处理方法:1. 突然晕厥或心悸:找安全地方坐下,保持呼吸平稳,松开紧身衣物,保持冷静并尽快就医。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准备工作1. 确保手术室设备和仪器完好并符合标准要求。

2. 使用无菌器械,保证手术操作无菌环境。

3.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预先进行的心脏评估报告。

4. 与团队成员沟通,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植入过程1. 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确保患者安全。

2. 准备植入位置:清洁、消毒植入部位,并切开皮肤以便植入。

3. 植入导管:通过创口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入心脏适当位置。

4. 植入起搏电极:将起搏电极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5. 连接起搏器:连接起搏电极与起搏器,确保连接牢固且电极位置准确。

6. 固定起搏器:将起搏器放入植入袋中,固定在胸部适当位置。

7. 调试和测试:测试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确保其正常工作。

8. 关闭创口:小心缝合创口,确保创口愈合。

术后处理1.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脏活动。

2. 监测:定期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池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问题处理:如有任何问题或不适,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4. 定期随访:安排起搏器定期随访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1. 在植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手术安全。

2. 随时与团队成员保持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流通。

3. 在术后处理中,患者的情况和起搏器的功能应得到充分关注。

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手术操作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背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病的方法,通过植入起搏器来帮助控制心脏节律,改善心脏功能。

在进行该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确保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做出知情同意。

手术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旨在治疗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帮助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提高心脏功能,减少症状和风险。

手术过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心脏功能评估以及血液检测等。

2. 局麻: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医生会在胸部麻醉区域进行手术切口,以便插入起搏器导线和植入器。

4. 插入导线:医生会通过血管将起搏器导线引入心脏,并定位在适当的位置。

5. 植入器植入:医生将起搏器植入器插入切口,并将起搏器与导线连接。

6. 测试和调试: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7. 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缝合手术切口,完成手术。

风险和并发症尽管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感染:手术切口可能会感染,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性出血。

- 漏气: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肺部气胸。

- 心脏穿孔:在插入导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心脏穿孔,需要立即处理。

- 起搏器失灵:起搏器可能会出现失灵,需要进一步修复或更换。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以监测起搏器的功能。

2. 注意感染: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并根据医生建议更换敷料。

3.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 一般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定期检查心脏。

同意声明我已充分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护理,并经过医生的解释和讨论,现已清楚地理解并同意接受该手术。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下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前,操作人员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室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修;- 确保手术室内有足够的人员支持,包括麻醉师、器械护士等;- 检查并确保患者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如消毒和麻醉。

3. 手术操作步骤3.1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区域充分消毒,并进行无菌覆盖;- 将监测设备与患者连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

3.2 麻醉- 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

3.3 切口和器械插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确保置入起搏器的通路畅通;- 使用无菌器械将导线插入患者的心脏,确保插入的深度和角度正确。

3.4 电极植入和测试- 在导线插入心脏后,将电极固定在心脏组织中;- 进行电极位置的测试,确保心脏起搏信号的正常传导和接收。

3.5 起搏器植入和调整- 在确认电极位置和功能正常后,将起搏器放置在患者体内合适的位置,并将其与电极连接;- 进行起搏器参数的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起搏频率和模式。

4. 术后注意事项- 导线和起搏器固定后,检查其位置和牢固度,确保不会发生移位或脱落的情况;-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护理和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活动限制等。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包括准备工作、手术操作步骤和术后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一)麻醉①经静脉心内膜插管安装起搏器一般均采用局麻,除非不能配合手术的年龄太小儿童和极少数老年人。

②术前可给子少量镇静剂(如安定),特别是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

③术中用0.5%~1%利多卡因局麻,2 mg/kg较适宜。

(二)静脉选择供导线插入的静脉共有8条,左、右各4条。

①浅静脉为头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

②有些医生把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首选的插管方式,但也有不少医生提倡首选头静脉,没有重要并发症。

(三)导线电极固定固定装置①被动性固定(翼状头、叉状头等)——能可靠成功地使电极固定干肌小梁。

②主动性固定(螺旋头)——通过将力量传送至电极头端而达到固定作用。

③右心室电极导线固定:细小柔韧带有被动固定电极头(如翼状头)的聚氨酯导线,可固定于右室任何具有肌小梁的部位,包括右室心尖部和心底部。

④右心房电极导线固定:安置右心房导线通常是在固定右室导线之后进行,心房J型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四)起搏器填埋①由于起搏器体积小,重量轻,均埋植于胸前左侧或右侧,埋植起搏器囊袋的切口有两种方式:静脉插管与起搏器囊袋同为一个切口、分为二个切口②如脉冲发生器埋植在右上胸部,术后平卧和/或左侧卧位7天,特别注意不要右侧卧位。

③高龄患者还应延长卧床时间。

④右肩关节不宜大幅度活动,以防妨碍伤口愈合。

⑤起搏器囊袋应大小合适⑥起搏器应完全埋植于囊袋内,其上缘应在皮肤切口之下2 cm左右,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⑦起搏器囊袋内不必放置引流条,除非渗血较多,也不必于囊腔内注入抗生素。

⑧术后用沙袋压迫8~12小时。

⑨给于3~5天抗生素预防感染,2~3天即可下床活动。

(五)术后观察术后患者若发生头晕、昏厥及血压下降等异常现象,应警惕"起搏综合征"①观察胸膛、腹壁及上肢有无与起搏频率一致的抽动,其原因多是起搏器外壳或电极一导线与起搏连接处密封不严漏电所致。

②观察有无随着起搏脉冲的发放,同时发生膈肌痉挛或起搏失败,其原因可能是心室穿孔、电极尖端嵌人心内膜过深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过高或右心室壁菲薄。

心脏起搏器简述

心脏起搏器简述
心脏起搏器简述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电子设备,用于调节心脏的跳动。通过发出电信号, 它可以帮助人们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和功能。
心脏起搏器的定义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器械,被植入到人体内部,用于纠正心脏的不规则跳 动或缓慢速度,并确保心脏以正常的频率跳动。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心脏起搏器通过产生低能量的电脉冲信号,通过电极导线将这些信号传输到 心脏肌肉上,以促使心脏以正常节奏跳动。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
单腔起搏器
仅植入一个心脏腔室,用于调节 该腔室的心脏节奏。
双腔起搏器
植入两个心脏腔室,可分别调节 右腔室和右心房的心脏节奏。
双腔起搏器
植入三个心脏腔室,可同时调节 左腔室、右腔室和右心房的心脏 节奏。
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1
手术准备
手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2
麻醉和手术
心脏起搏器的风险与并发症
感染
植入起搏器手术可能会引发感染,但这种情况 非常罕见。
电磁干扰
电磁设备可能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因此应保 持距离。
出血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出血。
其他并发症
包括血肿、血栓形成等其他罕见并发症。患者会源自麻醉,然后医生会进行手术植入起搏器。
3
起搏器调试
医生会调试起搏器,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
心脏起搏器的检查与维护
1 定期检查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和电池寿命检测。
2 电池更换
当起搏器电池耗尽时,需要进行电池更换手术。
3 日常注意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对起搏器进行任何不适当的冲击或干扰。
使用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管理患有心脏节律紊乱的患者。

它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来维持正常的心跳。

对于那些需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了解其操作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1. 确保患者的适应症: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心脏起搏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心脏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某些心脏病导致的心动过缓等。

2. 定义心脏起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心脏起搏器类型,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每种类型的起搏器在操作上会有所不同。

3. 麻醉和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区域会进行消毒,然后医生会在胸部或腹部切开一小段皮肤以便植入起搏器。

4. 植入心脏起搏器:医生会先在患者的心脏静脉处插入导管,将导管引至心脏,并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

一旦起搏器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医生会将其与心脏的电极连接起来。

5. 调试和测试: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调试和测试。

他们会通过改变起搏器的设置来确保它正常工作。

患者通常需要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良好。

二、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要点1. 心脏起搏器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电池寿命监测、心脏电极位置检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评估。

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运行。

2. 保持良好的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避免用力刺激切口区域。

3. 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对一些电子设备和电磁场可能产生干扰。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强度的磁场,并避免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直接放在起搏器附近。

4.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例如,避免剧烈运动或举重,减少对胸部的冲击。

心脏起搏器与麻醉-大城县医院陈军民

心脏起搏器与麻醉-大城县医院陈军民

2019/11/18
41
心脏外射频消融
心脏外射频消融可能使起搏器工作异常。 行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时,关闭相关调频程序,改成VVI,
病人术中平稳。 在心脏外消融的病人,术前应该评估起搏器的功能,术后
应该重新评估起搏器的状态。
2019/11/18
42
其它干扰
VVI起搏器,急救车开动,起搏器渐停止,病人自主心律 35bpm。当急救车停止后,起搏重新开始工作。
当电刀电流经过起搏回路 干扰起搏时,会被误认为 是心脏的自身电活动而感 知,从而停止工作。
36
电刀干扰起搏器工作的处理办法
关闭起搏器,化学起搏、或改成VOO(缺点是,当心脏自 身心率增快时,引起起搏器—心脏竞争),可以使用β受 体阻断剂。
停止使用电刀。 双极电刀稍安全,仍可能产生电磁干扰。
2019/11/18
38
神经刺激器
使用神经刺激器, 起搏器不工作 改用低频神经刺激(0.5Hz)后,很少部分起搏器心律被抑
制。
2019/11/18
39
调频起搏器
新型调频起搏器随呼吸频率、潮气量及震动改变可以增加 起搏频率,俯卧位压迫、骨科锤击、电锯甚至颠簸一下均
可能触发心动过速。 乙托咪酯的肌阵挛引发起搏频率增加的报告。 安装了VVI呼吸调频起搏器的病人,监护仪可干扰调频,
2019/11/18
20
心房感知失败
有P波,但仍有心房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 到”心房的电活动。
2019/11/18
21
心室感知失败
• 有QRS波,但仍有心室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 到”心室的电活动。
2019/11/18
22
感知失败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1
21
3-字母NBG 起搏器编码
第二字母:感知部位 V -- Ventricle A -- Atrium D -- Dual (A & V) O -- None
2020/11/21
22
3-字母NBG 起搏器编码
第三字母:感知后的反应 T – Triggers pacing I -- Inhibits Pacing D -- Dual O -- None
• 心房起搏信号后有P波
2020/11/21
14
心室起搏
2020/11/21
15
心室起搏
• 心室起搏信号后有宽大畸形的QRS 波
2020/11/21
16
心房心室顺序起搏
2020/11/21
17
心房心室顺序起搏
• 心房起搏信号、心室起搏信号后分别有P波 和QRS波
2020/11/21
18
心房心室顺序起搏
2020/11/21
5
2020/11/21
6
2020/11/21
7
单极起搏导线(右心室)
• 单极(-)至心肌
•电2流020/通11/2过1 体液、组织返回至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外壳(+8 )
经皮心脏起搏
2020/11/21
9
心外膜心脏起搏
2020/11/21
10
2020/11/21
11
一般认为不需要安装起搏器
2020/11/21
30
心房感知失败
• 有P波,但仍有心房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到” 心房的电活动。
2020/11/21
31
心室感知失败
• 有QRS波,但仍有心室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 到”心室的电活动。
2020/11/21
32
感知失败的后果
• 与心脏竞争,产生R-on-T
T波
2020/11/21
2020/11/21
23
5-字母起搏器编码
第四字母:程序调控 P – 可编程序改变心率和心排 M – 多程序心率、心排、感知 C – 可远程调控 R – 心率自动适应 O – 无
2020/11/21
24
5-字母起搏器编码
第五字母:抗心律失常 P – 起搏(抗心律失常) S – 放电 D - Dual (P and S) O – 无
• 查看其它导联
• 更换电极
• 检查连接
• 降低起搏器敏感度
• 更换连接线、电池、起搏器
• 对调电极正负极
• 检查电解质
• 将双极改成单极,皮下接地
2020/11/21
36
起搏器的设定
2020/11/21
37
刺激阈值
• 引起心脏收缩(捕获心脏)的最小电流
• 设定起搏心率比病人自身心率快10ppm,此时 脉冲(generator)指示灯随每次起搏器放电闪 烁一次,而感知(sense)指示灯停止闪烁(完 全没有自身节律)。
• 无症状的Ⅰ度AVB。
• 发生于His束以上的Ⅱ度Ⅰ型AVB。
• 窦性心动过缓≥50bpm者。
• 可以自行恢复且不会再发生的AVB(如药物中毒 性、Lyme氏病、一过性迷走神经亢进或无论有/ 无症状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低氧)。
2020/11/21
12
心房起搏
2020/11/21
13
心房起搏
2020/11/21
25
常见3-字母编码起搏
AAI--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放电。 VVI--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放电。 DDD--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心房/心室感知,感
知后抑制/触发放电。 AOO--心房起搏,没有感知。
2020/11/21
26
起搏器的使用 问题&办法
2020/11/21
• 将起搏器设定比病人自身心率慢10ppm,此
时完全表现为病人自身节律,起搏器停止产生
脉冲,正常每次脉冲闪烁一次指示灯停止闪烁。
起搏器仅表现为感知,指示灯随病人心跳自身
节律闪烁。
2020/11/21
40
感知阈值
• 感知电压降低(敏感度↑)至最敏感(0.4mV)
• 升高感知电压(↑mV),降低感知敏感度,其感知的指 示灯停止闪烁(感知不到心脏的电活动)
• 渐降低感知电压(↓mV) ,敏感度↑至重新感知(指示
灯重新闪亮),此电压为感知阈值 • 将感知电压设定为感知阈值的1/2
2020/11/21
41
心房心室起搏/感知
起搏通常以电流mA(milliamperes)表示
心房起搏通常 5 mA
2020/11/21
38
刺激阈值
• 降低起搏电流mA,至不能起搏(捕获失败) • 增加起搏电流(mA),至重新捕获(threshold
capture),此电流强度即为捕获阈 • 设定起搏电流为2倍的捕获阈,如捕获阈为5mA,
起搏电流则为10mA
2020/11/21
39
感知阈值
• 能被目前已经安装的起搏器感知到的心脏活动 所产生的最大的电压。
人工心脏起搏器 介绍和病人麻醉
2020/11/21
1
2020/11/21
2
2020/11/21冲发生器
• 起搏电极导线
• 阳极和阴极组成一对电偶,单极起搏时其阳极为 起搏器外壳(接触人体),阴极为接触心肌。
• 电回路(脉冲发生器
心脏)
2020/11/21
4
起搏器脉冲发生器
27
使用起搏器可能产生的问题
• 放电感 • 电极脱落 • 去除电极可能产生的问题
出血(心包填塞、血胸) 心律失常 • 电池、接头、起搏器本身
2020/11/21
28
心房未能带动起搏
• 房室顺序起搏,心房未能带动起搏(捕获),心房 起搏信号后没有P波
2020/11/21
29
心室未能带动起搏
• 心室未能带动起搏,心室起搏信号后没有QRS波, 只有自主室性波。
• 心房起搏 • 等待“P-R间期”,心室充盈 • 心室起搏 • 优点:提高心排出量约20%-40% • 缺点:如果信号太强,可能影响心室起搏。
2020/11/21
19
心房、左右心室起搏
心衰 使左右心室同步
2020/11/21
20
3-字母NBG 起搏器编码
第一字母:起搏部位 V -- Ventricle A -- Atrium D -- Dual (A & V) O -- None
T波
T波 VF
33
过度感知
• 将心室的电活动,被当成心房的电信号,心房停 止起搏。
2020/11/21
34
过度感知
• 起搏抑制,因为它感知到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P” 波或“QRS”波。 --起搏器设定过于敏感 --电极断线或松动 --起搏器异常
• 后果:心脏停止工作。
2020/11/21
35
过度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