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座——煤尘爆炸(图片)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一二节瓦斯煤尘爆炸

(9)突出范围很大,巷道恢复难时,应在抢救遇险 人员后对灾区进行封闭。
(10)保证压风机正常运转,以利避灾人员利 用压风自救装置(以风为动力的装置)进行 自救,保证副井正常提升,以利于人员升降 井。
(11)若突出后造成火灾或爆炸,则按处理火 灾或爆炸事故进行自救。
•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引起的火源处理
• 应在专人监测瓦斯的情况下,全力以赴抢救 遇险人员,扑灭火点,清理堵塞物、处理冒 顶区。确定无火,及时恢复通风。不能确定 无火,应暂时封闭,停止供氧。
• 2.高浓度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高浓度瓦斯爆炸是指在特殊瓦斯涌出的情况下, 高浓度瓦斯被风流稀释到瓦斯爆炸界限内, 遇火源引起的爆炸。
方式处理。
5.停工巷道无风稀释瓦斯 6.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 风流吹不到等。
(2)对瓦斯积聚原因的勘 察重点
1.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勘察、 认定
2.勘查通风设施的工作状态
3.通风构筑物的完好状态及合 理性
4.勘查工作面地质条件变化情 况
5.勘查附近老采空区、密封墙 是否渗出瓦斯
6.勘查巷道的高顶情况。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 1.低浓度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低浓度瓦斯爆炸是指在正常瓦斯涌出的情 况下,因无风或微风造成瓦斯积聚打到爆 炸下限以上,遇到货源引起的爆炸。
低浓度瓦斯爆炸的特点:瓦斯有一个积聚的 过程。
处理方法尽快恢复通风迅速查明火源存在 情况抢救伤员、检测瓦斯涌出情况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引起的火源处理
镇戛拉煤矿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 出事故,井下当班85人,74人安全升井, 事故造成9人遇难(1人在医疗救治过程中 死亡),2人受伤。
•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 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 是另一种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的现象。
(10)保证压风机正常运转,以利避灾人员利 用压风自救装置(以风为动力的装置)进行 自救,保证副井正常提升,以利于人员升降 井。
(11)若突出后造成火灾或爆炸,则按处理火 灾或爆炸事故进行自救。
•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引起的火源处理
• 应在专人监测瓦斯的情况下,全力以赴抢救 遇险人员,扑灭火点,清理堵塞物、处理冒 顶区。确定无火,及时恢复通风。不能确定 无火,应暂时封闭,停止供氧。
• 2.高浓度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高浓度瓦斯爆炸是指在特殊瓦斯涌出的情况下, 高浓度瓦斯被风流稀释到瓦斯爆炸界限内, 遇火源引起的爆炸。
方式处理。
5.停工巷道无风稀释瓦斯 6.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 风流吹不到等。
(2)对瓦斯积聚原因的勘 察重点
1.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勘察、 认定
2.勘查通风设施的工作状态
3.通风构筑物的完好状态及合 理性
4.勘查工作面地质条件变化情 况
5.勘查附近老采空区、密封墙 是否渗出瓦斯
6.勘查巷道的高顶情况。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 1.低浓度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低浓度瓦斯爆炸是指在正常瓦斯涌出的情 况下,因无风或微风造成瓦斯积聚打到爆 炸下限以上,遇到货源引起的爆炸。
低浓度瓦斯爆炸的特点:瓦斯有一个积聚的 过程。
处理方法尽快恢复通风迅速查明火源存在 情况抢救伤员、检测瓦斯涌出情况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引起的火源处理
镇戛拉煤矿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 出事故,井下当班85人,74人安全升井, 事故造成9人遇难(1人在医疗救治过程中 死亡),2人受伤。
•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 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 是另一种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的现象。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本知识课件(PPT45页)

目录
第一部分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 煤尘爆炸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 瓦斯爆炸基本知识 第四部分 发生灾变,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煤与瓦斯突出
概念:煤与瓦斯突出是 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
由煤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突出的动力:地应力 、瓦斯压力
突出的介质:瓦斯和煤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自行冲破岩柱突出实例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煤与瓦 斯突出 分类
煤与瓦斯 突出:
倾出
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 瓦斯从煤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动力现象。
第一部分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 煤尘爆炸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 瓦斯爆炸基本知识 第四部分 发生灾变,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煤与瓦斯突出
概念:煤与瓦斯突出是 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
由煤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突出的动力:地应力 、瓦斯压力
突出的介质:瓦斯和煤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自行冲破岩柱突出实例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130t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避险基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南桐东林矿石门突出
突出煤量 本知识( PPT45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煤与瓦 斯突出 分类
煤与瓦斯 突出:
倾出
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 瓦斯从煤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动力现象。
煤尘爆炸案例分析培训课件

2020/8/4
六、事故的类别
• 根据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连续监测 情况分析,该工作面瓦斯涌出稳 定,无异常瓦斯涌出现象。故排 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定 性为煤尘爆炸事故。
2020/8/4
七、防范措施
• 1、切实加强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严格 执行湿式打眼、放炮前后洒水等综合 防尘措施,保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 。
• 2、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须加强放炮管理工作,严格 执行 “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等各 项放炮管理制度,
• 3、严禁放明炮、糊炮等违章放炮行为 2020,/8/4 加强火工品管理。
• 4、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 有效措施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干 部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安全 生产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的 思想。
2020/8/4
• 约14时,工作面的工人撤出,放炮员开始 放炮。17时30分左右放炮完毕后,工人开 始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此时,发现工作 面的溜子有开不动的现象。约18时30分左 右,当班安全检查员屈玉立在溜子头上方 约8米处听到溜子尾方向传来放炮声,立即 从溜子头处出来,经运输巷跑向上出口处 察看放炮原因,在跑到集中材料巷风桥外 约50米车场处突然被一股大风吹倒。18时 50分,联创公司调度室发现16108皮带机道 甲烷传感器不显示,立即打电话向井下询 问,皮带司机接电话后
2020/8/4
五、事故原因及性质
•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 直接原因: • 该矿16层煤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16108采
煤工作面没有采取洒水防尘措施,造成煤尘 堆积,由于放炮员在处理16108工作面上面 断层带底板岩石时,违章放炮(放糊炮)和因 断层裂隙增多造成乳化炸药爆炸过程中产生 的滞后火焰,引爆工作面扬起的煤尘,导致 煤尘爆炸。
六、事故的类别
• 根据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连续监测 情况分析,该工作面瓦斯涌出稳 定,无异常瓦斯涌出现象。故排 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定 性为煤尘爆炸事故。
2020/8/4
七、防范措施
• 1、切实加强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严格 执行湿式打眼、放炮前后洒水等综合 防尘措施,保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 。
• 2、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须加强放炮管理工作,严格 执行 “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等各 项放炮管理制度,
• 3、严禁放明炮、糊炮等违章放炮行为 2020,/8/4 加强火工品管理。
• 4、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 有效措施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干 部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安全 生产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的 思想。
2020/8/4
• 约14时,工作面的工人撤出,放炮员开始 放炮。17时30分左右放炮完毕后,工人开 始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此时,发现工作 面的溜子有开不动的现象。约18时30分左 右,当班安全检查员屈玉立在溜子头上方 约8米处听到溜子尾方向传来放炮声,立即 从溜子头处出来,经运输巷跑向上出口处 察看放炮原因,在跑到集中材料巷风桥外 约50米车场处突然被一股大风吹倒。18时 50分,联创公司调度室发现16108皮带机道 甲烷传感器不显示,立即打电话向井下询 问,皮带司机接电话后
2020/8/4
五、事故原因及性质
•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 直接原因: • 该矿16层煤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16108采
煤工作面没有采取洒水防尘措施,造成煤尘 堆积,由于放炮员在处理16108工作面上面 断层带底板岩石时,违章放炮(放糊炮)和因 断层裂隙增多造成乳化炸药爆炸过程中产生 的滞后火焰,引爆工作面扬起的煤尘,导致 煤尘爆炸。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课件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煤尘爆炸的危害及特征
▲产生高温高压:煤尘爆炸产生的热 量,爆炸地点温度高达2000℃,压力 达736KPa。
▲连续爆炸:煤尘爆炸的压力波将巷 道中的落尘扬起,使煤尘浓度迅速达到 爆炸范围,再次发生爆炸。有时反复多 次,连续爆炸
▲产生大量CO:浓度高达2-3%,甚 至达到8%左右。事故受害者大多数 (70-80%)是由煤矿于矿井煤C尘培O训 中毒造成的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2.8”煤尘爆炸示意图(一)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2.8”煤尘爆炸示意图(二)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矿井概况
济宁三号煤矿隶属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于1993年12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0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年设计能力 500万吨,核定年生产能力800万吨。设计 服务年限81年,井田总面积05.05km2,可 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为3上、3下、6、10下、 15下、16上、17等共八层,主采煤为一、 四、五、六采区,生产水平为-18m,矿 井及地质类型中等偏简单,水文地质类型 简单~中等,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开拓; 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式简单,通风系 统合理,风量满足要求;采煤方法主要为 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法。煤尘爆炸指数 41.15%,低瓦斯煤矿矿矿井井煤尘。培训
▲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电气设备符合规
程要求,井下供电符合有关规定。
▲防止摩擦和撞击点火: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
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定期检 查截齿和其后的喷水装置等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二、防止煤尘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防止煤尘扩大的措施有两个方面,即:分 区通风和设置自动隔爆装置
●分区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第17规定:掘进井巷和硐室 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 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 综合措施。
●煤尘爆炸的危害及特征
▲产生高温高压:煤尘爆炸产生的热 量,爆炸地点温度高达2000℃,压力 达736KPa。
▲连续爆炸:煤尘爆炸的压力波将巷 道中的落尘扬起,使煤尘浓度迅速达到 爆炸范围,再次发生爆炸。有时反复多 次,连续爆炸
▲产生大量CO:浓度高达2-3%,甚 至达到8%左右。事故受害者大多数 (70-80%)是由煤矿于矿井煤C尘培O训 中毒造成的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2.8”煤尘爆炸示意图(一)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2.8”煤尘爆炸示意图(二)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矿井概况
济宁三号煤矿隶属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于1993年12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0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年设计能力 500万吨,核定年生产能力800万吨。设计 服务年限81年,井田总面积05.05km2,可 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为3上、3下、6、10下、 15下、16上、17等共八层,主采煤为一、 四、五、六采区,生产水平为-18m,矿 井及地质类型中等偏简单,水文地质类型 简单~中等,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开拓; 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式简单,通风系 统合理,风量满足要求;采煤方法主要为 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法。煤尘爆炸指数 41.15%,低瓦斯煤矿矿矿井井煤尘。培训
▲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电气设备符合规
程要求,井下供电符合有关规定。
▲防止摩擦和撞击点火: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
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定期检 查截齿和其后的喷水装置等
煤矿矿井煤尘培训
二、防止煤尘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防止煤尘扩大的措施有两个方面,即:分 区通风和设置自动隔爆装置
●分区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第17规定:掘进井巷和硐室 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 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 综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煤尘爆炸的特征 •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1600~1900℃, 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这是煤尘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但爆炸压力随着 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爆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 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炸时,后一欠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 倍。煤尘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2340m/s。 • (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 由于煤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冲击波速,能将 巷道中落尘扬起,甚至使煤体破碎形成新的煤尘,导致新的爆炸,有时 可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连续爆炸,这是煤尘爆炸的重要特征。 • (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 煤尘爆炸也有一个感应期,即煤尘受热分解 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根据试验,煤尘爆炸的 感应期主要决定于煤的挥发分含量,一般为40%~280ms,挥发分越高, 感应期越短。 • (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煤尘爆炸时,参与反应的挥发分约 占煤尘挥分含量的40%~70%,致使煤尘挥发分减少,根据这一特征,可 以判断煤尘是否参与了井下的爆炸。对于气煤、肥煤、焦煤等粘结性煤 的煤尘,一旦发生爆炸,一部分煤尘会被焦化,粘结在一起,沉积于支 架的巷道壁上,形成煤尘爆炸所特有的产物 ——焦炭皮渣或粘块,统称 “粘焦”“粘焦”也是判断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是否有煤尘参与的重要 标志。 • (5)产生大量的CO 煤尘爆炸时产生的CO,在灾区气体中浓度可达 2%~3%,甚至高达到8%左右,爆炸事故中受害者的大多数(70%~80%) 是由于CO中毒造成的。
一、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三、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四、煤尘爆炸性鉴定 五、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六 煤尘爆炸区别于瓦斯爆炸的特有标志
大型密闭空间小泄 口煤尘爆炸试验
煤尘爆炸
大 断 煤 面 尘 拱 爆 形 炸 巷 道
• 一、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 • 1.煤尘爆炸的机理 • • 瓦斯煤尘爆炸模型 • 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乞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 气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一般认为其爆炸机理及过程 如下: • (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它以粉末状态存在时,总表面积显著增 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可,一旦遇见火源,氧化过程迅速展开; • ( 2)当温度达到 300~400℃时,煤的干馏现象急剧增强,放出大量 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氢和1%左右的其 他碳氢化合物; • (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在尘粒周 围形成气体外壳,即活化中心,当活化中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 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发生了尘粒的闪燃; •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的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与链反应, 导致燃过程急剧地循环进生,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 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三、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1.煤的挥发分 煤尘爆炸的主要是在尘粒分解的可燃气体(挥发分)中进行的,因 此煤的挥发分数量的和质量是影响尘爆炸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说来, 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强,即煤化作用程度低的煤, 其煤尘爆炸性强,随煤化作用程度的增高而爆炸性减弱。 2.煤的灰分和水分 煤内有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 降低煤尘的爆炸性。煤的灰分对爆炸性的影响还与挥分含量的多少有 关,挥发分小于15%的煤尘,灰分的影响比较显著,大于15%时,天 然灰分对为尘的爆炸几乎没有影响。水分能降低煤尘的爆炸性,因为 水的吸热能力大,能促使细微尘粒聚结为较大的颗粒,减少尘粒的总 表面积,同时还能降低落尘的飞扬能力。煤的天然灰分和水分都很低, 降低煤尘爆炸性的作用不显著,只有人为地掺入灰分(撒岩粉)或水 分(洒水)才能防止煤尘的爆炸。
煤尘爆炸
• 煤尘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 重大灾害事故。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煤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 的本溪煤矿,死亡1549人,残246人,死亡 的人员中大多为CO中毒,事故发生前,巷 道内沉积了大量煤尘,是由于电火花点燃 局部聚积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尘爆炸事 故。
• 目录
五、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一)防尘措施 • 1、煤层注水 • 2、湿式打眼和水炮泥 • 3、采掘机械喷雾降尘 • 4、运输巷道和转载巷道喷雾 • 5、水幕净化 • 6、对井下巷道清扫、冲刷 • 7、通风除尘 • 8、个体防护 (二)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 (三)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
六 煤尘爆炸区别于瓦斯爆炸的特有标志
3.煤尘粒度 粒度对爆炸性的影响极大。粒径1mm以下我煤尘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而 且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75μm以下的煤尘特别是 30~75μm的煤尘爆炸性最强,因为单位质量煤尘位质量煤尘的粒度越小,总 表面积及表面能越大,粒径小于10μm后,煤尘爆炸性增强的趋势变得平缓。 煤尘粒度对爆炸压力也有明显的影响。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的试验。结 果表明:在同一煤种不同粒度条件下,爆炸压力随粒度的减小而增高,爆炸 范围也随之扩大,即爆炸性增强,粒度不同的煤尘引燃温度煤尘燃温度也不 相同。煤尘粒度越小,所需引燃温度越低,且火焰传播速度也越快。 4.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 模拟瓦斯爆炸场景 随着瓦斯浓度的增高,煤尘爆炸浓度下限急剧下降,这一点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 险的矿井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煤尘爆炸往往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另 一方面,有煤尘参与时,小规模的瓦斯爆炸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爆尘瓦斯爆 炸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
5.空气中氧的含量 空气中氧的含量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 低;氧的含量低时,点燃煤尘云困难,当氧含量 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煤尘的爆炸压力 也随空气中含氧的多少而不同。含氧高,爆炸压 力高;含氧低,爆炸压力低。 6.引爆热源 点燃煤尘云造成煤尘爆炸,就必须有一个达到 或超过最低点燃温度和能量的引爆热源。引爆热 源的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越容易点燃尘云。而 且爆尘初爆的强度也越大;反之温度越低,能量 越小,越难以点燃煤尘云,且即使引起爆炸,初 始爆炸的强度也越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煤尘本 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 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引燃煤法爆炸 的高温热源;一定浓度的氧气。
• 1.煤尘的爆炸性 • 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必 须经过试验确定。 • 2.悬浮煤尘的浓度 • 井下空气中只有悬浮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能引起爆炸, 单位体积中能够发生煤尘爆炸的最低或最高煤尘量称为下限和上限 浓度。低于下限浓度或高于上限浓度的煤尘都不会发生爆炸。煤尘 爆炸的浓度范围与煤的成分、粒度、引火源的种类和温度及度试验 条件等有关。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 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为
300~500g/m3。
• 2.悬浮煤尘的浓度 • 一般情况下,浮游煤尘达到爆炸下限浓度的情况是不常有的, 但是爆破、爆炸和其他震动冲击都能使大量落尘飞扬,在短时间内 使浮尘量增加,达到爆炸浓度。因此,确定煤尘爆炸浓度时,必须 考虑落尘这一因素。
3.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煤尘的引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它随着煤尘性持、浓度 及试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 61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 点火能为4.5~40mJ。这样的温度条件,几乎一切火源均 可达到,如爆破火焰、电气火花、机械摩擦火花、瓦斯燃 烧或爆炸、井下火灾等。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资料, 由于放炮和机电火花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分别占总数的 45%和35%。 4. 一定浓度的氧气 煤尘爆炸还必须要具备一定浓度的氧气,要求氧气的浓 度不低于18%(体积百分比)。由于矿井的氧气浓度一定 大于18%,所以我们在防止煤尘爆炸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 这一条件。
• 煤尘爆炸时,一部分煤尘被局部焦化,粘 结在一起,沉积在支架和巷道壁上,形成 煤尘爆炸的特有产物——“皮渣”和“粘 块”。 • 这是煤尘爆炸区别于瓦斯爆炸的特有标志。
四、煤尘爆炸性鉴定
• 《规程》规定:新矿井的地质精查报告中,必须 有所有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材料。生产矿井每 延深一个新水平,由矿务局组织一次煤尘爆炸性 试验工作。 • 煤尘爆炸性的鉴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大 型煤尘爆炸试验巷道中进行,这种方法比较准确 可靠,但工作繁重复杂,所以一般作为标准鉴定 用;另一种是在实验室内使用大管状煤尘爆炸性 鉴定仪进行,方法简便,目前多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