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合集下载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DNA和RNA分子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中对琼脂糖凝胶的移动速率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以下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1.准备琼脂糖凝胶:-准备琼脂糖溶液:按照规定比例在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并混匀。

-加热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通常在微波炉或水浴中进行。

-倒入模具:在凝胶电泳槽中设置模具,倒入热琼脂糖溶液并待其凝固。

2.准备样品:-提取DNA或RNA: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所需的DNA 或RNA。

-混合DNA或RNA与加载缓冲液:将提取的DNA或RNA与适量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以增加样品密度并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浓度。

3.加载样品:-打开模具和样品孔:在琼脂糖凝胶上方打开模具,使用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在样品孔中加入适量的样品。

-加载DNA或RNA标记物:如果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标记,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物,并在加载完样品后用紫外灯进行可视化检测。

4.进行电泳:-连接电极: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插入缓冲液中的两端。

-调节电流:将所需电流值设置在电源上,并进行预运行电流以使电流通过样品和凝胶。

-进行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直到样品达到适当的分离位置。

5.可视化与分析结果:-停止电泳:当DNA或RNA样品达到预期位置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极。

-可视化:用染料(如乙溴橙)染色凝胶电泳的凝胶,或使用紫外灯照射凝胶以可视化DNA或RNA标记物的荧光。

-分析结果:使用图像捕捉设备(如凝胶图像系统)记录凝胶的图像,并根据DNA或R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大小进行结果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 加样
• 将DNA样品(5ul)与6 × 上样缓冲液(1ul) 混匀后, 用微量加样枪小心加入样 品孔内。
– 注意加样枪的枪头不可插入 过深,以免刺穿凝胶,导致 样品外溢。
• 每加完一个样品要更换枪 头,以防止EB污染。电泳
• 接通电源,一般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切 记DNA样品由负极往正极泳动(靠近加样孔的 一端为负),电压为5 V/cm(长度以两个电极 之间的距离计算)
• 此外,还可以从电泳后的凝胶中回收特定的 DNA条带,用于以后的克隆操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电泳指示剂:
• 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两种 – 溴酚蓝( bromophenol blue, Bb ); – 二甲苯青( xylene cyanol, Xc ), 它携带的电荷量比溴酚蓝少,在凝 胶中的迁移率比溴酚蓝慢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银染色
– 银染色液中的银离子(Ag+)可与核酸形 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用还原剂如甲 醛使Ag+还原成银颗粒,可把核酸电泳 带染成黑褐色。
– 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 也用于琼脂糖凝胶染色。
– 灵敏度比EB高200倍,但银染色后, DNA不宜回收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根据指示剂泳动的位置,判断是否终止电泳 当溴酚蓝染料移动到距凝胶前沿1~2cm处,
停止电泳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5. 结果观察
• 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板取出。 在紫外仪上观察电泳带及其位 置,记录实验结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注意事项
1、 倒胶时把握好胶的温度,不要高于60℃ ,否 则温度太高会使制板变形;
• 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 使分子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 达到分离核酸片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分子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DNA分子从样品中移动到凝胶中,并根据DNA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形成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得到DNA片段大小及其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1g琼脂糖加入100ml TAE缓冲液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固体后取出。

2.制备DNA样品:将待检测DNA样品加入适量TAE缓冲液中,使其浓度为50ng/ul。

3.装载样品:取出制备好的琼脂糖凝胶,将其置于电泳槽中,加入适量TAE缓冲液,然后将DNA样品注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4.进行电泳:将电泳槽盖好,接通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染色和成像:取出琼脂糖凝胶,进行染色处理,然后用成像仪拍摄带状图案。

四、实验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成功分离出待检测DNA样品中的DNA分子,并形成了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看出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凝胶中形成了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五、实验分析1.影响DNA迁移距离的因素:DNA片段大小、琼脂糖浓度、电场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

一般来说,较小的DNA片段在相同条件下迁移距离较大。

2.应用领域: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中对DNA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检测基因突变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了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DNA分子检测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一: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提取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的提取。

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利用琼脂糖溶化再凝固后能形成带有一定孔隙的固体基质的特性。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根据DNA分子量不同,采用外加电场使其分开,用生物染料嵌入DNA分子后在紫外下显色。

1)在电场的作用下及中性pH的缓冲条件下,带负电的核酸分子向正极迁移。

由于糖一一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极方向移动。

2)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DNA分子木身的大小和构型。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构型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可进行分离。

3)生物染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荧光,当D\A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从负极向正极泳动时,生物染料从正极向负极移动,就会嵌入DNA分子中形成络合物,使DNA在紫外光下发射很强的荧光。

在生物染料足够的情况下,荧光的强度正比于DNA的含量,这样就可以检测DNA的浓度。

实验材料:微量移液器(2 U1和4叮),高压灭菌锅,电泳仪,琼脂糖平板电泳装置,微波炉等。

TAE电泳缓冲液,琼脂糖凝胶,PCR 扩增样品实验步骤:1胶液的制备:称取0.2g琼脂糖,置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 TAE稀释缓冲液,放入微波炉里加热至琼脂糖全部熔化,沸腾。

取出摇匀。

加热时应盖上封口膜,以减少水份蒸发。

2胶板的制备:将有机玻璃胶槽两端分别用透明胶带(宽约1cm)紧密封住。

将封好的胶槽置于水平支持物上,插上样品梳子。

3向冷却至50-60°C的琼脂糖胶液中小心地倒入胶槽内,使胶液形成均匀的胶层。

检查有无气泡。

4室温下约20分钟后,琼脂糖溶液完全凝固,小心垂直拔出梳子和挡板,注意不要损伤梳底部的凝胶,清除碎胶。

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

5加入电泳缓冲液(TAE)至电泳槽中,使液面高于胶面约lmm。

实验15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15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溴化乙锭(EB)为扁平状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 荧光。EB可与DNA分子形成EB-DNA复合物,其荧光强度 与DNA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可粗略估计样品DNA浓度。
注意事项:
EB是致癌物质,切勿用手接触,更不要污染环境。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保持安静、镇定,注意样品不能混样,
5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缺点: 1) 机械强度差,易破碎,浓度不能太低; 2) 易被细菌污染,不易保存,临用前配制; 3) 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易于扩散,电泳后
必须立即固定染色; 4) 与PAGE相比,分子筛作用小,区带少。
6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应用
目前,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分离、鉴定核酸,如 DNA鉴定、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制作等。由于这种方法操 作方便,设备简单,需样品量少,分辨能力高,已成为基 因工程研究中常用实验方法之一。
常用荧光染料溴乙锭(EB)染色,在紫外光下观察D NA条带,用紫外分析仪拍照,或用凝胶成像系统输出 照片,并进行有关的数据分析。
16
五、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浆脂蛋白
原理 血浆脂蛋白经饱和苏丹黑B预染后,以琼
脂糖凝胶为支持介质,在pH8.6巴比妥缓冲液 中电泳,根据各脂蛋白的组成、大小、形状 分离成不同区带。
HDL 少 少 多 多
小 高 快
pH 8.6 > pI ,各种脂蛋白均带负电,电泳时由 负极到正极;VLDL为圆形,受阻力小,LDL形态 不规则,受阻力大,所以VLDL跑在前。
CM
LDL
VLDL HDL

+
加样槽
β
前β
α
临床应用: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CM β 前β α
正常 Ⅰ型 Ⅱa型 Ⅱb型 Ⅲ型 Ⅳ型 Ⅴ型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解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解

一、简介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以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利用核酸分子在电场中时的电荷效应和琼脂凝胶的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核酸混合物的一种电泳技术。

1、琼脂糖的分子筛效应1)琼脂糖(Agarose)来源于海洋红藻细胞壁,是一种大分子线性聚合物,基本结构是由D-半乳糖和3,6-anhydro-α-L-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双糖单位在α-1,3糖苷键的连接下形成的一个长链。

琼脂糖具有亲水性,并几乎完全不存在带电基团,对敏感的大分子极少引起变性和吸附,是理想的惰性载体。

常用作电泳、层析等技术中的半固体支持物,用于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琼脂糖在水中一般加热到90℃以上溶解,温度下降到40℃左右形成良好的半固体状凝胶。

琼脂糖加热溶解后分子呈随机线团状分布,当温度降低时链间糖分子上的羟基通过氢键作用相连接,形成直径从50nm-200nm不等的孔径结构,孔径的大小由凝胶浓度控制。

琼脂糖凝胶中孔径的大小,影响了通过的核酸分子的大小以及通过的速度。

通常来说,琼脂糖凝胶的浓度越高,孔径越小,能够通过的核酸分子越小,迁移速度也越慢。

DNA片段越小,所需的胶浓度越大;而DNA 片段越长,所需的胶浓度则越小。

选择合适的胶浓度才能更好的分离片段。

2)琼脂的质量评价琼脂糖通常通过其凝胶强度和电内渗情况判断质量好坏。

强度越高,凝胶性能越好。

质量较好的琼脂糖强度通常在1200g/cm2以上,硫酸根含量在0.2%以下,电内渗在0.13以下。

琼脂糖是从琼脂中分离而来的。

琼脂由琼脂糖和琼脂果胶组成的,琼脂果胶是由许多更小的分子组成的异质混合物,和琼脂糖结构相似,但带硫酸根和羧基组分,凝胶能力差。

在琼脂糖制备过程中需要把琼脂果胶尽量去除,否则琼脂糖有可能存在极微量硫酸根和丙酮酸取代电离基团,附着到琼脂糖的多糖基质上,造成电内渗(EEO)。

电内渗会导致缓冲液中产生正电荷反向离子,它们向负极移动,从而造成与DNA反方向迁移的液流,使DNA的分离效果变差。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上样
• 上样缓冲液
• 甘油可增加样品密度,使其 比重增加,以确保DNA均匀 沉入加样孔内
• 在电泳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指 示带,可预测核酸电泳的速 度和位置
• 使样品呈色,使加样操作更 方便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电压1-5V/cm • 电泳时间大约1小时 • 最前缘至胶全长3/4时停止
+
溴化乙锭( EB)染色
– 迁移距离相同的两 条带,大小相同
Log MW
Distance
注意事项
• 一定要等凝胶冷却至60℃时再入加溴化乙 锭
• 切记DNA样品由负极往正极泳动(靠近加样 孔的一端为负)
• 加完样品后最好先观察一段时间 • 插电极或拔电极时必须将仪器电源关掉 • 不要使样品跑出凝胶
琼脂糖凝胶电泳应用
• PCR产物鉴
溴化乙锭是一种荧光染 料,可嵌入核酸双链的 碱基对之间,在紫外 线激发下,发出红色 荧光,常用 0.5mg/ml
+
+
EB堆砌在DNA双螺旋 的碱基对之间
DNA 分子越小,结合的 EB 越少,染色越淡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照片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结果
片段大小的鉴定分析
– 通过marker比较不 同条带的迁移率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和鉴定 DNA 片段:通过电泳可以将不同大小的 DNA 片段在琼脂糖凝胶中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从而能够直观地观察到DNA 样品的组成和纯度。

2、检测 DNA 的质量:通过观察电泳图谱中 DNA 条带的亮度、清晰度和完整性,可以评估 DNA 样品的质量,判断是否存在降解、杂质污染等情况。

3、定量分析 DNA 浓度:结合已知浓度的 DNA 标准品,通过比较样品条带与标准品条带的亮度,可以对 DNA 样品的浓度进行大致的估算。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线性多糖聚合物。

当琼脂糖溶液加热到沸点后冷却凝固,会形成网状的凝胶结构。

由于琼脂糖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DNA 分子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其迁移速度取决于 DNA 分子的大小和构象。

较小的 DNA 分子在凝胶中受到的阻力较小,迁移速度较快;较大的 DNA 分子受到的阻力较大,迁移速度较慢。

因此,不同大小的 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会被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在电泳过程中,通常使用溴化乙锭(EB)等荧光染料对 DNA 进行染色。

EB 能嵌入DNA 分子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从而使 DNA 条带得以显现。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DNA 样品:本次实验使用的是经过提取和纯化的λDNA 样品。

琼脂糖:选用高纯度的琼脂糖粉末。

电泳缓冲液:5×TBE 缓冲液(Tris硼酸EDTA),使用时稀释至1×TBE 工作液。

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含有甘油、溴酚蓝等成分,用于增加样品密度,便于样品沉入加样孔,并指示电泳进程。

核酸染料:溴化乙锭(EB)溶液。

2、实验设备电泳仪: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用于产生电场。

水平电泳槽:放置琼脂糖凝胶,容纳电泳缓冲液。

凝胶成像系统:用于观察和拍摄电泳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电泳结果分析
常见问题原因对策
DNA条带模糊DNA降解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核酸酶污染。

电泳缓冲液陈旧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
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
泳效果。

TBE建议使用10就更换。

所用电泳条件不合适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
<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
<15℃,检查所用电泳缓冲液的缓冲能力,
注意经常更换。

DNA上样量过多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DNA含盐过高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多余盐分。

有蛋白污染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DNA变性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
释DNA。

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PCR扩增时出现涂抹带、片状
带或地毯样带,往往由于酶量多
或者酶的质量差,dNTP浓度高,
Mg2+浓度高,退火温度过低,
循环次数多。

减少酶量或更换酶,减少dNTP浓度,适
当降低Mg2+浓度,增加模板量,减少循
环次数。

不规则DNA 带迁移电泳条件不合适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
<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
<15℃,检查所用电泳缓冲液的缓冲能力,
注意经常更换。

DNA变性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
释DNA。

带弱或无DNA 带DNA上样量不够增加DNA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比琼脂糖电泳灵敏度高,上样量可适当降
低。

DNA降解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核酸酶污染。

DNA跑出凝胶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加凝胶浓度。

EB染色的DNA所用光源不合

应用短波长(254nm)的紫外光源。

DNA带缺尖DNA跑出凝胶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加凝胶浓度。

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

增加电泳时间,核准正确凝胶浓度
DNA变性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
释DNA。

DNA链大,常规电泳不合适。

在脉冲凝胶电泳上个分析。

电泳时ladder 扭曲配胶的缓冲液与电泳的缓冲液
不是同时配制。

同时配制,电泳缓冲液高出胶的1-2mm
即可。

电泳时电压过高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