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住宅
第四讲-热水供应工程

第四讲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2.1。
1分类(1)集中热水供应工程(2)区域热水供应系统(3)局部热水供应系统3.1。
2系统组成(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冷凝水泵锅炉-水加热器-冷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3)附件: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管、管道补偿器、闸阀、水嘴4.1.3供水方式(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开式热水供水方式闭式热水供水方式(2)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加热冷水、蒸汽混合)间接加热(热水或蒸汽)(3)循环管网设置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4)循环动力:机械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5)干管布置方式:上行下给式、上行下给式4.2热水的加热设备和器材4.2.1锅炉、太阳能集热器4.2.2水加热器容积式水加热器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箱4.2.3器材4.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干线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
●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套管。
●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塑复合管4加热设备的计算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4.4.1热水量(1)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2)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4.4.2热水水温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4.4.4热媒耗量计算4.4.4.1蒸汽直接加热4.4.4.2蒸汽间接加热4.4.4.3热水间接加热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4.4.5.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4.4.5.2热水贮水器容积4.4.5.3锅炉选择计算4.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4.5.1第一循环管网4.5.1.1热媒为热:计算热媒流量,按流速<=1.2m/s、水力坡降5~10mm/m,查表热媒管自然循环压力值:4.5.1.2热媒为蒸汽:计算热媒流量,按允许流速查表4.5.2第二循环管网4.5.2.1配水管网计算设计秒流量按流速0.8~1.5m/s(管径<=25mm,0.6~0.8m/s),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管径不宜小于20mm4.5.2.2回水管网比相应位置的配水管网管径小1级,并不小于20mm4.5.2.3循环水泵4.6.饮水供应饮水管道应采用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稀管4.6.1供水方式(1)集中制备容器取水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2)分散设置热水器4.6.2饮用水用量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4.6.3冷饮水供应设循环管道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
住宅的一般知识

住宅的一般知识一、住宅、住宅小区的概念住宅住宅,就是供人们居住并具备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功能和设施的房子。
住宅是人工建造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住宅小区一般称“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二、按建筑结构分类的住宅什么是砖混结构住宅?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
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什么是框架结构住宅?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什么是钢混结构住宅?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
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三、什么是住宅的进深、开间、层高、净高?住宅的进深住宅的进深,在建筑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
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进深大的住宅可有效地节约用地。
房屋建筑学第四讲(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史密斯住宅
建筑师:理查德·迈耶 地点:康涅狄格州达瑞安海滨 迈耶·史密斯住宅——现代风格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主要特点 (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 干净利落、整体条理清 楚。 (2)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 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 段,而 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 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 的协调。 (3)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 公共空间与 私密空间的严格区 分。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建筑平面图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建筑材料分析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玻璃与木边框
玻璃:史密斯住宅采用了大量 的玻璃结构,其表面接受着来 自于天空、大地和海水的光影 及色彩,落地式窗具有良好的 采光效果并为居住者提供了开 阔的视野。 木边框:木边框划分了玻璃的 的区域,将三层的玻璃窗有机 灵活的组合在一起,化成整体 。木边框的选用与周边自然环 境相协调。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底层平面图
底层包括餐厅、厨房、洗衣间 以及一个包含独立卫生间的佣人 房
入口层平面图
入口层主要是起居部分和主卧 部分。一个贯穿至顶层的大起居 室。设计师也为好客的主人在本 层设计较大的休闲娱乐空间。起 居室三面开敞,大玻璃将视线引 向大海。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顶层平面图
顶层则是小孩房、客房与书 房。在功能布局上公共与私密 空间分开,使每个家庭成员有各 自的天地,在建筑艺术上迈耶在 追求一种简约、纯净的现代主 义精神。
经典建筑案例分析 第一层平面图
第四讲中世纪城市

基督教据说由耶稣在公元一世纪(创世纪)创立,产生于巴勒斯坦及小亚细亚。宗教思 想从奴隶中产生(命的思想),后被统治者利用反过来麻痹人民——AD313罗马皇帝 Constantine承认基督教并定为国教。AD330迁都到帝国东部的Byzantium命名为 Constantinople (现为土耳其的Istanbul)。亦发展教堂建筑,越建越大越华丽,终于 在6c建成了Santa Sophia。随着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在AD1054正式分裂为: 天主教——加特力教,Catholica“普世性的”,罗马公教; 东正教——东方(拜、俄、东欧),自称“正教”,故名。 后来,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成为“新的基督教”——新教,形成以天主教、(东) 正教和新教为三大派的基督教。三大教派基本教义差别不大,是在诸神的名称、礼仪形 式、地域的分布上有所不同。
中世纪的建筑
中世纪相关的历史背景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上升到合法地位 324年-皇宫迁至君士坦丁堡 330年-罗马帝国首都改为君士坦丁堡 395年-东西罗马分裂
(基督教兴起)
拜占庭建 筑 (4-16C)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西罗马帝国 (476年灭亡)
希腊语文化, 战争,850后受朝圣和十字军刺激 罗马的法律、行政管理再继续 ,旅行贸易增加,教会资助大规模建 创造成熟的文明 筑复兴
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圆 形建筑,直径16米,重 1.42万吨。全塔8层, 从底层到顶层分布数量 不同的圆柱,并有213 个拱门位于塔的各处。 塔顶为钟亭。
比萨教堂群:主教堂
洗礼堂 斜塔 细部装 饰
主教堂室内
主教堂室内
比萨教堂群:洗礼堂
佛罗伦萨主教堂
1296年动工,建筑群包括主教堂、洗礼堂和钟楼。
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第四讲城乡建设法规

7. 强化法律责任
《城乡规划法》规定其违法行为主体包括: 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与相关行政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 有关建设单位和个人。
8. 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 2008年4月22日发布,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如水源保护区、机场及其控制区、风景名胜 及历史文化遗存等。
(3)城市总体规划
1)对市和县辖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体系、交通系统、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布置和综 合安排;
2)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 围;
3)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确定市、区中心区 位置;
前者属控制性详细规划,后者为修 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①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 筑类型;
②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的 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③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④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⑤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 的用地界线;
共服务职能。 “三规合一”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
2. 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法》从法律上明确,城乡规划是政 府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 策,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发展蓝图。
3. 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
(1)建立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 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这一崭新的城乡规划体系
第四讲 市场调查方案

思考:居民住宅
消费需求调查目 的?
调查目的:了解居民收入水平、住房现状、
住宅消费与购买意向、存贷款观念。
案例:“东方大厦”市场调研计划书
调研目的
–
– –
– –
本次调研,我们采用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相结合的方 式,并着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威海市房地产市场进行调研, 为投资者进行项目整体规划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1.了解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现状,探查消费者房产消费动向; 2.了解威海市不同消费群对小型综合公寓的需求状况及消费 特征,探查其对此项目在价位、规模、配套服务、交通、环 境等方面的要求,以期获得有关数据信息,为投资者制定整 体项目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了解威海市不同消费群对该项目的态度和意见,为该项目 的最终市场定位提供基本依据; 4.了解威海市不同消费群对集居住、办公和康乐于一体的新 型综合公寓的接受程度,及其对该项目的需求意向和建议。
9
三、市场调研设计的任务
1、为解决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 和依据。 2、怎样运用这些数据去解决问题。 3、说明获得答案及证实答案的基本规则。
4、详细叙述从哪里去取得依据。 5、关于估计计划可行性及计算成本的说 明。 6、作出着手调查工作的计划打算。
四、构思方案的两个视野 1)横向视野 对外:调查对象 对内:基本条件 2)纵向视野 实施流程和环节:
二、市场调查方案的作用及意义
• • (1)调查方案设计起着统筹兼顾、统一协调的作用。 例1、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确定,按照抽样调查理论,可 以根据允许误差和精确程度大小,计算出必要抽样数目,但 这个抽样数目是否可行,要受到调查经费、调查时间等多方 面条件的限制。 例2、像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全国性的调查,通常 要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并非某一调查机构能胜任 的。因此,只有通过调查设计,设置调查流程,才能分清主 次,根据需要和可能采用相应的调查方法,使调查工作有序 地进行。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熟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能够进行简单的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1.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5.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6.房屋建筑的环境与生态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要素。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房屋建筑学概述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房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房屋建筑设计要素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房屋建筑学概述。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外立面设计等。
3.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分析现有建筑的设计要素,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常见房屋建筑类型1.课堂导入:引入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概念和分类。
2.知识讲解:介绍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一个具体房屋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案。
第四课时: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常见房屋建筑类型。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功能规划与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3.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区或大楼的功能规划和布局设计。
第五课时: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欧美现代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一)工艺美术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 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
实质是针对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和室
内陈设品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
导致的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一场设
布鲁塞尔埃塞尔饭店楼梯间, 维克多·霍尔塔1893年
布鲁塞尔Wauquez百货商店内 部,维克多·霍尔塔1906年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安东尼·高迪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并没有渊源上的实质关系,但在设计形式 上却有共通之处,他汲取了伊斯兰风格与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凭借丰富的浪漫 主义式幻想,结合自然形式,独创了极富 动势与抽象美感的塑性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欧国家为首的欧美社会出现了一场以反传统为主 要特征的、广泛突变的文化革新运动,这场狂热的革新浪潮席卷了文化与 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 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内部,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史•舆服志》P1671~P1672。
2.理想的居住形式——画中之宅
成都汉画像砖上表 现的住宅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住宅
2.理想的居住形式——画中之宅
辋川图(部分) 王 维 绢本设色 (日) 圣福寺藏
此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 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 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 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 呈现 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 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 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 给人 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 悦, 旷古驰誉。
2.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建筑 学博士论丛)
3.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学博士论丛)
4.东南大学建筑系:棠樾,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徽州古建筑丛 书)
5.陈志华: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北京,三联书店,1999。
附:屋面构造与屋面曲线
4.各地住宅实例
• 北京四合院
4.各地住宅实例
• 北京四合院(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
4.各地住宅实例
•福 建 客 家 土 楼
贾倍思的分析——传统住宅与现代住宅
• 一、经济问题:
(1)传统住宅使用普通地方材料,现代城市住宅使用特殊标准材料。 (2)传统住宅使用可再生材料,而现代城市住宅材料很难再利用。 (3)传统住宅多使用简单技术,现代城市住宅多使用复杂技术。 (4)传统住宅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现代城市住宅偏重于利用自然资源。
(9)由于没有中间媒介,传统社会住宅能准确及时体现住户的需求; 由于中间媒介太多太复杂,现代城市住宅体现住户需求速度慢而 且不准确。 (10)传统住宅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建造程序和结构关系方面,现代 城市住宅标准化主要表现在功能布局和平面类型方面。
• 四、灵活性和多适性
(11)传统砖木住宅分成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两部分,部分非承重墙 可以装拆自如。现代城市住宅承重和非承重部分结为整体,即使 非承重墙也没有灵活性。
卷棚式歇山卷棚式 屋面前后坡相交的地方屋脊,筒瓦铺顶,
直接卷过屋面,像个罗锅,所以也叫罗锅脊
• 悬山式也叫挑 山,从正面看 ,悬山屋顶比 两侧的山墙还 要宽,像悬挑 出去了一样, 故名悬山—— 悬挑出山墙之 意。大屋顶端 头的人字形红 板子就是博风 板了,作用是 防止雨水侵蚀 挑出山墙的檩 头
2.理想的居住形式——画中之宅
清溪渔隐图 李 唐 全卷描绘钱塘一带山区雨后景色,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前端有一村 翁垂钓江苇间。此图用阔笔湿墨画树、坡地、石块,用劲细流畅的线条写水流、 芦苇,用重笔焦刻画人物、板桥、渔舟和木屋。画面粗中有细,纵中有涩,重中 有轻,使人感到力的运行的节奏美。
• 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斗栱、簷 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五架,绿油,兽面锡环。
• 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屋脊用瓦兽,梁、栋、簷桷青碧 绘饰。门三间,三架,黑油,铁环。
• 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 黑门,铁环。
• 品官房舍,门窗、户牖不得用丹漆。
(5)传统住宅依靠小规模的建设,现代住宅依靠大规模的一次性建 设。
• 二、住宅改造和住宅质量
(6)传统住宅强调在改造中获得质量,而现代城市住宅强调质量一次 完成。
(7)传统住宅和其他木构建筑一样,结构层次清晰,现代住宅则重视
结构整体性。
• 三、住户的作用
(8)传统住宅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决策人是住户,现代城市住宅的主要 决策人中却没有住户。
• 其一就是仿天幕(帐幕)形说,论据谓汉民族在古代是中亚细亚或塞北地方营游牧 生活,其时皆住在帐幕中,到了定居的时候就仿帐幕的外形来建筑屋顶。
• 其二为构造是源说,这种说法认为中国建筑的斜屋面是主次房屋并合的结果, 因为主屋屋虱坡度较大,外厢则采用坡度较小的屋面,不同坡度屋面综合起来 的折线其后裁成为中国式的屋面曲线。
小规模的改造也是住宅和住宅如何的修补术。改造是 为了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不停顿的修补使住宅如何日 趋完美。
小规模改造是渐进和慢速的,为总结经验和纠正错误 提供时间保证。优秀的传统城镇山村都是经过上百年、 甚至上千年改造演变而来的。现代城市住宅往往是大 规模快速建设起来的,而且一次性完成的。大规模的 形体创新很难和周围环境协调;快速难免出错,而一 出错往往也是大规模的;没有建成后的改造行为,错 误也无正法纠正。所以现代住宅区在刚建成时如果还 有观赏价值得话,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也趋于 减少。
1.古代住宅制度
• 功臣宅舍之后,留空地十丈,左右皆五丈。不许挪移军民居址,更不许 於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以资游眺。
• 三十五年申明禁制,一品、三品厅堂各七间,六品至九品厅堂梁栋只用 粉青饰之。
• 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 三十五年复申禁饬,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其物力,
• 硬山式
• 屋面也有前后两个 坡,从侧面看,山 墙一直封砌到屋顶 ,不露檩头,这是 它和悬山的最大区 别。这种屋顶形式 是在明代之后开始 流行起来的。那时 ,建筑中开始大量 使用砖,砖墙代替 了土墙,屋顶渐渐 失去了保护木构屋 身的功能,屋檐的 防水作用也不那么 重要了。山面看起 来很是单调。故一 般用作耳房,或修 建在不太重要的位 置.
• 其三乃是受到喜马拉雅山形的影响,据说屋顶的形扶是受到其枝垂下的杉树的 形状启示而来的。这不过是哥特式建筑受到欧洲森林形貌影响的说法同一方式 的推论而己。据伊东忠太本人的意见就是汉民族固有的趣味所使然,因为中国 人认为直线不如曲线来得更为美一些。
• 李约瑟的意见却是这样的:
• “不论我们对帐幕学说(tent—theory)的想法是怎样,在中国向上翘起的檐口显然 是有其尽量容纳冬阳、减少夏日的实用上的效果的。它可以减低屋面的高度而 保持上部有陡峭的坡度及檐口部分有宽阔的跨距,由此减少横向的风压。因为 柱子只是简单地安置在石头的柱础上而不是一般地插入地面下,这种性质对于 防止它们移动是十分重要的。向下弯曲的屋面另外一种实用上的效果就是可以 将雨雪排出檐外离开台基而至院子之中。
(12)传统住宅空间称谓多与其位置有关,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称谓多与 其功能有关。
(13)除少数厅堂外,传统住宅内空间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 (14)传统住宅的交通空间具有多种功能,而某些现代城市住宅房间越
多,纯交通空间越多。
• 五、住宅—作为一种景观
(15)传统住宅以渐进和方式使既有形式日趋完美,现代城市住宅 造型美化主要依赖一次性设计中的灵感。正象前所说,传统住宅 的建设是小规模的改造行为。首先,小规模改造把住宅或住宅群 分成不同部分,各部分按各自的具体条件在不同时期独立完成, 由于这些部分是整体中的小范围,不会影响整体的和谐,又因为 这些部分的不同个性,整体不会单调枯燥。和谐中包含微妙的区 别,区别被统一在和谐的整体之中。
(16)传统住宅的形体生成依靠住户集体的智慧:现代城市住宅的形体 创造常常取间于设计者一人的贡献。
(17)传统住宅用整体的标准化控制局部的多样化,现代城市住宅用局 部的标准化制造整体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拉普普(Rapoport,Amos
第四讲住宅
1.古代住宅制度
• 百官第宅。明初,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 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凡官员任满致仕,与见任同。 其父祖有官,身殁,子孙许居父祖房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 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 不禁。
• 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 架。门三间,五架,用金漆及兽面锡环。家庙三间,五架。覆以 黑板瓦,脊用花样瓦兽,梁、栋、斗栱、簷桷彩绘饰。门窗、枋 柱金漆饰。廊、庑、庖、库从屋,不得过五间,七架。
3.住宅的结构类型
3.5 毡包
沈 阳 故 宫 大 政 殿 与 八 王 亭
4.各地住宅实例
• 北京四合院
后英房元代四合院
其特点是房子前有一个狭长的院落,面积较大,这主要是蒙古族作为马背民族 为马匹留下的一席之地;院子本身正中偏北是五间正房,前出轩廊,后有抱厦,台 阶两侧饰有精美的砖雕“象眼”,院子中铺有高低错落的露道,这种格局是元代民 居的典型形式,但似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其实这时的院落规制并不严格, 在西绦胡同的元代居住遗址,在砖砌的台阶上建有三间北房,其后却有三间高大的 南房,其高度超过了北房,这在规制严格的明清四合院形式上是见不到的。
元代汤后士在其所著《画鉴》 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 最著也”。此卷为唐人摹本,构 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
王维(701—761) 晚年归隐蓝 田辋川,购居宋之间“蓝田别 墅”。尝于清源寺壁上画《辋川 图》,笔力雄壮。北宋苏轼称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 其昌推崇为“南宗之祖”,认为 “文人之画, 自王右丞始”。传 世画作有《雪溪图》、《孟浩然 马上吟诗图》、《雪山图》等。 著有《王右丞集》。
• 庑殿式是古建筑屋顶等级最高的形式。它的屋面分成前 、后、左、右四坡。在建筑的层数上,一个屋檐的叫单
檐,两个屋檐的叫重檐,更为高级。只有宫殿、陵殿或 皇家御准才能使用这种屋顶形式。
庑殿是四坡殿——前后坡,左右山面坡,又叫五脊殿——一条正 脊与四条垂脊.
• 歇山式 是紧随其 后的高级的屋顶形 式。这样的屋顶也 好辨认,从侧面看 ,向下的两条脊好 像是在半路上歇了 一下,然后就改变 了方向,折向另一 个方向延伸出去了 ,所以侧面的上半 部形成了一个类似 三角形的样子。歇 山式的屋檐也分单 檐和重檐,达官贵 人的府邸和重要的 建筑物多采用这种 屋顶形式。
2.理想的居住形式——墓中之宅
陝西省博物館藏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
3.住宅的结构类型
3.1 干阑与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