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新建适老化通用住宅

模式一:新建适老化通用住宅
模式一:新建适老化通用住宅

模式一:新建适老化通用住宅

适老化通用住宅是指在住宅开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过潜伏性设计,把老人的各种需要考虑进去,贯彻老年住宅的必要技术措施,使得居住者一旦变老,各方面体力体能衰弱,就能及时根据需要增加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来提高老人的自主和自理能力,让老人自己照顾自己。

模式二:新建住区中开发部分老年住宅

1.新建住区中开发部分老年住宅,有三种形式:

2.在住区中开发1—2幢老年住宅;

3.部分楼栋设置部分单元的老年住宅;

4.“两代居”。

模式三:老年社区

老年住区是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成片开发建设的老年住宅楼栋的集合体,配置有老年人辅助设施,并应具备一定城市功能或配套机能。

特点

1.老年人占主体地位,主要以老年人为主的住区,居家养老;

2.提供完善集中且有针对性地助老、护理服务;

3.其中有2—3栋以租赁形式经营的老年公寓。

模式四:老年公寓

国外主要指城市中为老年人居住而开发建设公寓式产品,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通常生活能够一定程度上自理。

模式五:养老院、敬老院

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带有公益性质的老年居住设施,用来收养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家庭送养的老人,提供一定范围的医疗护理服务设施。

这五种产品中住宅适老化课题是所有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都应该重视的环节,无论从社会意义以及客户需求及产品买点上都有非常重要意义。老年社区开发,是规模化地产开发的新领域和发展重点。适合于中国的老年住区开发模式老年社区的开发要注重市场化特点

老年住区是一种专供老人居住的专用居住社区,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由于老年住区属于新兴事物,它是老年人社会化养老和社会化投资并企业化经营的房地产开发的

混合体,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操作方面相对滞后,所以一般开发商在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优惠,对于具有社会化养老性质的老年社区,开发商需要完全按照市场条件解决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资金筹措等一系列问题。老年社区运营需应遵循市场规律,走“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道路。

老年社区项目相对于一般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大、资金回收期长。老年社区项目不同于一般房地产项目,它不仅包括住宅本身,还包括许多服务配套项目,并且在设施、设备规划设计、安装方面都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总体造价要比普通房地产项目高许多。老年社区的租售方式比一般住宅更为复杂,一般住宅都通过住宅销售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最终目的,而老年社区则需要根据老年人市场需求的多种形式,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满足老年人入住,其中一定比例的住宅面积可以实现销售,另一部分须满足租用、度假等需求,并且公共服务设施更需要通过经营来实现收回投资,因此老年社区的运营模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保证其正常经营。

老年住区开发需要多种产品组合?

老年住区中的住宅可以实现多种形式并存,可接纳各种老人群:花园式住宅、居家型住宅、连排别墅、老年公寓并存,还可以设置养老院或者护理院,为需要特殊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考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营造适宜老人居住的“小型社会”。其中以专门老年住宅和适老化通用住宅为主,适当分布高档别墅和2—3栋老年公寓。应具有适合现代老人需要的多功能住区特征,不仅适于居住,还应具有疗养、医疗、保健、学习、娱乐、交流、联谊、观光的特征。

家庭式养老社区更适合中国国情

无论是老年住区还是老年公寓,都应采取家庭式的居住形式。居住单元可以是一房一厅、两房一厅,通过公共走道联系在一起,公共走道包含医疗保健、服务设施、庭院、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以家庭为主的,而不是目前的老年公寓那样,几个老人合住一间,每个人一个床,就成了老人的空间。

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建设

老年社区开发需要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包括园区公共空间、建筑内部空间,也可以考虑采用公共起居厅的形式,卧室、卫生间为单元型、家庭型的,但是将起居厅建成公共式的,两个、三个、四个家庭合用一个公共起居厅,这样增加老年人之间的接触、交往,形成比较好的大家庭气氛。

老年住区规划与设计

老年住区的规划设计,有别于一般居住区设计, 需要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无障碍设计和使用安全性问题。规划设计重点区域:

园区室外环境

住区要相对圭寸闭,避免人员嘈杂和道路混乱的交通;种植较大的树木,形成具有年代感的绿化空间,环境家具及装饰材料采用与城市居住环境类似的产品,创造认同感,创造能满足老年人安定感”的生活氛围。

交通设计力求简洁,人车分流,减少步行通道和车行道的交叉;

无障碍设施应无处不在,路面防滑设计;

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采用温暖的有亲和力的木材制作座椅,增加扶手和靠背;

交通设计力求简洁,人车分流减少步行通道和车行道的交叉;

小区内设置公用卫生间,以方便老人在需要时就近如厕;

专门老年住区要注重绿视率”的创造;

应具有专门针对老人的智能化硬件设备设施;如紧急电子呼叫系统、上门服务呼叫系统、电子门锁、摄像监控设施等。

住宅单元公共空间设计

相应的照明与标识系统;

入口无障碍设施;

高层住宅要设置担架上下的电梯等;

地面要采用防滑设计,使用有防滑功能的粗涩石材和防滑等级地砖。

起居室设计

老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起居室和阳台内度过的,起居室的设计应满足老人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起居室内的采光面积要大,开启扇应保证一定的数量和面积,且布置位置应使气流均匀。老人需要晒太阳,并且不喜欢空调,所以保证起居室内的自然采光与通风非常重要;

开窗大小和操作形式注重老年人力量极限和安全性;

起居室的地面不应设置室内高差,如台阶、较陡的坡道等;

在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设置墙边扶手,方便老人行走和适量的运动。

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设计应主要考虑空间尺寸的合理性,卫浴设备的高度,地面防滑以及紧急呼叫装置。

淋浴间的尺寸应考虑方便老人洗澡时有方便坐下的空间,或可以放置小凳子的空间;

调整卫浴设备的高度适合老年人的需求;卫生洁具宜采用白色,并做好防滑处理,卫生间装饰颜色应以清淡、易清洁为主;

卫生间内的暖气需要精心设计,做好防护且不能影响通行,放在门后、墙壁上等较为隐蔽、安全的地方,以免老人被烫伤或碰伤;? 坐便器旁边应设置L形扶手及紧急呼叫装置;

卫生间的灯光不宜过低,除洗脸池上方设镜前灯外,坐便器的上方也宜设灯,便于检查老人的排泄物。

厨房设计厨房是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经常出入的居室空间,厨房的设计应考虑老人活动的方便性,水池、炉具、橱柜等的位置应安排合理,减少老人在厨房内的活动量。另外,还应注意厨房设施的安全性。

厨房的煤气器具应选用可自动断气的安全装置。厨房应安装漏气检测器和火灾报警器;

水池下部应留出老人坐轮椅操作的空间,水池和灶具应当邻近不止,或呈L形布置,避免轮椅横向移动;厨房的吊柜以及操作台的高度设置应该根据老人的身高确定,800- 850mm高的地柜比较适合老人使用。中部柜的高度应在1400- 1600mm之间,可放置调料、杯、盘、碗筷等常用物品;厨房的插座应不少于五处,电冰箱、抽油烟机、台面上的小电器各一处,吊柜和低柜内还应各预留一处。

适老型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老型住宅的设计原则 图1:法兰克福适老性住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 截止到2013年底,根据民政部印发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逾2.02亿占总人口14.9%。在我国,老人更喜欢在家中安享晚年,与儿孙在一起尽享天伦直了,由于儿女经常不能在家陪伴老人,大多数时间是老人在家独处,这种养老模式经常出现问题,如老人在家中发生磕碰、摔倒,紧急救助等;由于缺少相应的辅助设施.医疗部门协助等等,常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这些都冲击着每一个有老人家庭的神经。适老性住宅应如何设计适应老龄社会,满足老年人的住房生活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特点和老年人意愿等综合因素,确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同时提出了“9073”的养老居住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适老性住宅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成熟建筑模式与规程,“目前的住宅在设计上很难适应老人的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给老人的行动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在居家生活中

出现意外导致身体状况恶化。在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期间,展出的“明日之家适老性住宅”,是由北京图建达低碳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TGT)参与设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生活需求与便利的适老性住宅。我们对适老住宅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精装修和家居产品的配置,同时还包括住区规划、住宅设计、节能技术以及工业化装配技术等,而住区适老配套、室外适老措施、住宅适老改造、全功能空间适老、适老部品配置、老年人健康生活保证等方面。 图2:住建部副部长冯骥参观适老性住宅 适老性住宅建筑设计原则:适老性住宅一般选址要在环境质量优越,空气清新,周边配备齐全,交通便利,社区相对安静舒适的地区

房地产集团:适老化产品设计指引

老有所居 阳光生活 适老化产品设计指引 Elderly-Oriented Product Design Guidelines of Group 房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201 .09

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背景研究 1.1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2养老产业背景研究 1.2.1当前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2.2市场分析 第二章 老年人人体工程学研究 2.1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研究 2.2老年人常用辅助器具研究 2.3老年人日常活动人体尺度图 2.4老年人常用家具尺寸 第二篇 养老住区规划设计 第一章 养老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总结 第二章 区域规划选址要点 2.1养老住区区域规划选址 2.1.1选址因素及评分 2.1.2本案例选址情况 2.1.3本案例选址因素及评分 2.2适老化住宅规划选建 2.2.1选建因素及评分 2.2.2适老化住宅选建缘由及评分 2.2.3适老化住宅规划方案 第三章 功能布局要点 3.1功能结构 3.2适老化住宅布局 3.3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3.4景观绿地布局 3.5道路交通布局 3.6日照与通风 第四章 道路交通设计要点 4.1车行交通设计要点 4.1.1车行交通到户 4.1.2设置地面客访停车 4.1.3车行道无障碍设计 4.2人行交通设计要点 4.2.1设置通达老年住宅的风雨连廊4.2.2设置人行道 4.2.3人行道无障碍设计 4.3静态交通设计要点 4.3.1地下停车标准 4.3.2地下停车设计要点第五章 景观环境设计要点 5.1 绿化种植设计要点 5.1.1绿地率 5.1.2绿化配植 5.1.3植被选用 5.2室外集中活动场地设计要点 5.2.1室外集中活动场地配置要求 5.2.2设置运动区 5.2.3设置种植区 5.2.4设置器械区 5.2.5设置休憩区 5.2.6设置亲子区 5.3 滨水活动场地设计要点 5.3.1设置滨水活动区 5.3.2设置垂钓区 5.4 活动场地细部设计要点 5.4.1铺装设计 5.4.2照明设计 5.4.3标识设计 5.4.4休息座椅设计 5.4.5景观小品设计 5.4.6无障碍设计 第三篇 适老化住宅建筑设计 第一章 适老化住宅建筑设计要点总结 第二章 适老化住宅户型改造 2.1户型平面改造 第三章 老年住宅公共空间设计 3.1入口空间设计要点 3.2坡道、台阶、雨篷无障碍设计要点 3.3公用楼梯设计要点 3.4公用电梯设计要点(电梯楼梯,公共电梯间 设计要点) 第四章 老年住宅套内空间设计 4.1门厅设计 4.1.1基本功能分区 4.1.2设计的基本尺寸 4.1.3空间设计要点 4.2卫生间设计 4.2.1基本的功能分区 4.2.2设计的基本尺寸 4.2.3空间设计要点 4.3厨房设计 4.3.1基本功能分区 4.3.2设计的基本尺寸 4.3.3空间设计要点 4.4起居室设计 4.4.1基本功能分区 4.4.2设计的基本尺寸 4.4.3空间设计要点 4.5餐厅设计 4.5.1基本功能分区 4.5.2设计的基本尺寸 4.5.3空间设计要点 4.6卧室设计 4.6.1基本功能分区 4.6.2设计的基本尺寸 4.6.3空间设计要点 4.7阳台设计 4.7.1基本功能分区 4.7.2设计的基本尺寸 4.7.3空间设计要点 第五章 建筑色彩设计要点 5.1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要点 5.1.1色彩应具识别性 5.1.2色彩中应融入地方特色 5.1.3色彩以淡雅为宜,统一中求变化 5.1.4色彩以暖色调为主 5.1.5材质多选用木材及平滑石材 5.2室内色彩设计要点 5.2.1充分考虑色彩满足空间功能要求 5.2.2有效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 第六章 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点 6.1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点总结 6.2智慧生活 6.3智慧安防 6.4智慧健康 6.5智慧物业 第七章 建筑节能设计 7.1采光设计 7.2通风设计 7.3隔声设计 7.4隔热保温 7.5提高热隔绝性 7.6热量的取得 7.7热水 第八章 老年住宅户型产品 8.1 纯老户户型 8.2 子母套户型

最新京版《住宅设计规范》的宜老特点

北京市地方标准《住宅设计规范》昨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对外公布。京版《规范》 的部分标准明显高于国标。除了更追求居住舒适度外,也处处体现着“为老着想”的适老化设 计要求。标准将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住宅最小套型24平方米 规范明确规定,烟囱、排气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住户真正能够使用的 面积。 在国标中,住宅的最小套型面积为22平方米。而按照此次公布的京版标准,小户型住起来将更舒适。规范提出,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组成的套型,其使用面积不应小 于32平方米;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4 平方米,比国标增加了2平方米。此外,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 ■宜设置晾晒空间 规范提出,套型设计宜设置晾晒空间。起居室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的活动中心,需要布置的家具、设备较多。起居室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居住、生活是否舒适。 记者注意到,规范要求,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平方米。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平方米。 ■厨房应直接采光 规范提出,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其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平方米,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组成的套型,其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平 方米。厨房应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而厨房地面则应采用防滑的装修材料。 ■厕位淋浴预留安装扶手条件 规范明确规定,不得将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主要生活空间的上层,包括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和餐厅。 为满足住宅适老性和无障碍设计的需要,新建住宅在建设时,应在卫生间厕位和淋浴位置的 墙内或地面预留安装扶手的条件。此外,卫生间是住宅中易发生滑倒的场所,因此,卫生间 的地面应采用防滑的装修材料,防滑等级应选择防滑安全程度为中高级和高级的材料。 ■阳台栏杆须防儿童攀登 阳台是活动较多的地方,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一旦设计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故。根据人体工 程学原理,栏杆垂直净距应不小于0.11米,才能防止儿童钻出。此外,栏杆上放置花盆,还 可能发生坠落伤人事故。为此,规范提出,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阳 台栏板或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米,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宜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考虑到今后养老方式更多会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因此,规范提出,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 灾自动报警装置,其中包括火灾探测器或火灾声警报器,以此提高住宅建筑火灾的预警能力,避免由于老年人行动的不便延误报警,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住宅套内还应设置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呼叫装置的报警信号应传输至安防中心。首、二层及 顶层等易于被入侵的住户套内、户门、阳台及外窗等处应设置安全防范设施。如采用入侵报 警探测装置,报警信号应能发送给业主或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福建省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

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xxxxxxxxx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xxxxxxxx 省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s for residential optimal aging in Fujian (报批稿) 2018-××-××发布 2018- ××-××实施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省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s for residential optimal aging in Fujian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xxxxxxxxx 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xxxxxxx x 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017年 前言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下达省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函[2017]3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通过多次专题讨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相关规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 本标准共8章。其主要技术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场地设计;5.公共空间;6.套空间;7.物理环境;8.建筑设备。 本标准由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本规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市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 本标准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袁军旺海洪程宏伟 林洪钟郭筱莹黄远芳享福 泽韬林金成黄剑雄晗烨 朱莹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黄晓忠静邱毅梅黄杰中 林其昌彦挺承伟

适老化住宅.ppt.docx

paboe 」 O4 4UOE 七 ede ^CDEEOO (D-C4 40 Uotjn 」 4suo0(ULI4 40 4u(uludo-o)>(Dp0114 」 O4

主讲内容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课题 ?住宅体系建设和通用设计方法 ?住宅适那设计的实删究 ?走向住宅建设的适老化通用设计新时代

?背景介绍 ①社会老龄化危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快速増长的同时,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的挑战。从1999年 起,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0%,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50 年,中国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1990年 5.9亿人 2010 年 1.78亿 人 2015年底 2.21亿 人 1990年,全球60岁以上 的老年人口已达5.9亿人,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0% 2010年中国60岁以上老 年人口已超过1?78亿, 占总人口的13.26% 2015年底,中国60岁以 上老年人口将堵加到 2?21亿,占总人口的16% 2020年 2.43亿人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 2.43 亿 2030年 4亿人 2030年将突破4亿

?背景介绍 ②居家养老问题曰益凸显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探供了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但仍有90%的老年人需要以 居家养老模式安度晚年。 U3~枚""疋、机构养老指为老年人提供枚食起匡、潰洁卫生、生活护理、理和文休 娱乐活动弄综合性般务楞式. T1 约600万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为 模 主 体 宅 老 的 载 住 养 式 要 居家养老 :W5R#老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脳务为依样,为唐住在 -------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燮内容的社会化M务棣 丁 有奪住宅亟竊全面实施适老化约老年人 1 社区养老我性那定?社区养老指在为居家老人服科肥务方面.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麗务为純 d 的整合社会各方力■的养老慢式. 约 老年人~\ ?en.?* r —I 普通住宅(需购买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同时涉及社区配套养老18务 设施 ?貼近我国人民根糅固的思维观念 ?尊重老年人长期在泉庭中形成的生活习惯

各大地产“适老化”住宅

各大地产“适老化”住宅,这样做完美了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 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基数决定了老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适合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功能的居住生活场所,老年人对于满足需求的房产需求和购买力是巨大的,因此,适老化设计是养老地产重要环节。 老年人居家痛点: ? 视力弱化; ?骨骼、肌肉能力弱化,不能久站久坐; ?反应变慢,容易摔跤; ?应对意外能力弱,独自在家容易发生意外; ......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地产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看看各大地产如何将适老化设计成为住宅的“标配”? 1 居家空间细节 均考虑老人的需求 现代家庭中,老人居住的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居住环境是否适合老人?功能能否满足老人的各种空间?

旭辉从入户门、房门尺寸、屋内主要的活动空间、柜子开合、操作空间等多个维度,都考虑了轮椅的回转半径与活动空间,主要的活动空间保证轮椅90°或360°旋转半径。坐着轮椅也可以畅行无阻。如下图所示: 一旦出现意外,房屋主要通道的宽度能容纳担架通过,医务人员能快速进入客厅、厨房、卧室及卫生间进行救援,避免搬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融创对于老人和小孩,换鞋蹲下来很不方便,以前的换鞋凳不好收纳,或做成折叠式,这样用完还要叠起来收好,做成抽拉式换鞋凳,不用时可隐藏,使用时拉出即可。

养老住宅设计要点

一、老年人住房设计的原则 在老年住房的规划与设计上,我们应考虑对应老龄化的事项可概括如下: (1)从空间(消除室内高差)、装置(设置扶手、地面防滑)、设备(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 (2)尽可能在楼内外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 (3)从建筑人类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 征。 (4)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 形式的室内空间。 二、建设场地与总平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老人住房建设一直未受重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考虑三代同住,即使有少量的敬老院也大都是为孤寡老人所建,选址往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采用院落式管理,相对封闭。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老人与社会的交流,忽视了老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容易使老人在精神上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想法,不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即使是现在所建的老年公寓,也有相当一部分在选址上也只考虑了周边的自然环境,而忽视了社区人文环境。 因此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对老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2)交通便捷,老人外出或是与子女、友人往来都十分方便; (3)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 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4)商业设施齐全,如超市、洗衣店、修理店、服装店、饮食店、银行,邮政及药 房等应尽可能邻近并便于前往,使入居者对现实生活感到方便,对未来生活感到安心; (5)基本的地区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保健服务、文娱设施等也都要靠近; (6)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年人所活跃出人的娱乐区; (7)生活气息浓郁,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机会,避 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8)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 (9)老人居室朝向应日照良好; (10)居住区内路网设置合理,人车分流,来自主干道的噪音少;

老年人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研究

老年人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12T15:01:43.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8期作者:刘艳丽 [导读] 本文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264200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已有的养老居住形式俨然已不能完全符合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关键词:老龄化;建筑;适老化设计 引言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2020年,中国可能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一亿人,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这种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趋势对于城市住房领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合适的住房,这将成为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今年来推行的住房政策,在量的方面有力的保证了“居者有其屋”,而如何在质量上,达到“居者优其屋”,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城镇化背景下以“适老化”概念去进行设计,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开发商设计一个老年社区,更要打造出一个新型的复合型居住社区,设计有适老户型和设施、细节,全面的适老环境及配套服务是我们追求的设计目标。 1、适老化建筑设计的内涵和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0%,即为老年型国家。我国已于1999年成为老年型国家。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1%,2030年将达到26%。从建筑专业的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研究老年居住问题,实现其“老有所住、老有所养、老有所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老年社会中,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现有养老设施在设计上依然存在设计理念陈旧、空间形式单一、细节处理粗糙等问题,虽然能够符合规范要求,但很难再有更多突破。 虽然老年人希望能在生活上得到子女的照顾,但是鉴于老年人与子女各方面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更倾向于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随着养老机构的逐步发展、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其接受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实现居家养老需要以良好的养老服务以及适老化的居住环境为基础。然而现存大多数的住宅都是为身体机能健全的人设计的,并没有考虑人们年老、身体机能下降后的居住需求。 住宅适老化设计和改造是在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参照老年人提工学数据进行设计、改造,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居住地产适老化设计对缓解城市快速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目的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我国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而且过去对于老年人居住问题未能给予充分重视,导致当前在老年人居住问题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旧住宅难以进行适老化改造,新建住宅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居住需求,缺乏适合老年的室外活动空间,室内单元公共空间未考虑“适老化”等。老年居住建筑指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干休所、养老院和托老所等。老年住宅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增加适合于老年人生活特点的辅助设施,活动空间,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养老社区设计策略 适老性住宅建筑设计原则:适老性住宅一般选址要在环境质量优越,空气清新,周边配备齐全,交通便利,社区相对安静舒适的地区。在老化社区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导则在路网结构上提出人车分流,机动车和老年的路线尽量减少交叉,电瓶车作为辅助设施,步行的路线强调空间节点的可识别性设施。老化社区的道路之所以区别于普通小区要加入适老化的概念,轮椅通过时保证路面的便捷性,道路排水系统满足是老化的原则。公共服务设施要设置周全,在小区中我们增加了针对老年人的综合医院、护士站、康复中心、诊所,健身类包括老年人的会所、休闲中心、娱乐场所,水疗中心等。文化设施包括剧场、多功能厅等。教育类设施包括老年大学、电脑教室、活动教室等。餐饮类设计中要提供专门公共餐厅、酒吧等。商业服务类增加适合老年人的日常服务设施,社区商业的设备也要结合适老化设计。另外,无障碍设计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适老住宅应该安排在地势较为平坦的住区核心部位,并结合社区服务设施进行布局。 作为建筑师,在地产开发中要进入项目策划环节中去,根据不同需求和人群寻找项目定位和开发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的器官和组织会出现老化现象,具体体现在感官机能退化、运动功能退化和神经系统退化等方面上,老年人的这些生理变化对住区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感官机能退化尤其是视觉和听觉,对住区内的室内外标识系统和夜间照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功能的退化。使得老年人上下楼梯越发吃力,门窗过重导致老年人开关门窗困难,老年人容易摔跤等。在进行住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楼层高度和门窗的灵活度等问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较习惯于规律的生活和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较难接受新事物和新环境,这就要求住区环境较稳定。 住区中配建部分针对老人居住的老年公寓,既能满足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彼此生活的独立性,互不影响双方的生活,同时也方便老人和子女之间相互照顾。社区老年公寓的适老化设计以及统一化管理,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个较为安全、便利的居住生活环境。在老年公寓内,除考虑必要的无障碍设计外,将建设公共餐饮、就诊、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 在满足基本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住区应该增设一些专业化服务设旋或为专业化服务设旋提供空间可能。当前部分居民小区内虽然建有会所,但是并不具备上述照看老人的使用要求。需要一个可以起到为老年人提供接送、餐饮、健康检查、协助洗澡、帮助进行机能训练、组织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社区老人服务中心,可以承担上门护理、日托服务、短期入住的需求。这种社区内的老年服务设施可在近距离内满足老人的多种服务需求,能够保证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其小规模的建筑形式可给老人带来家庭式的护理氛围,老人既可以继续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能够保持原有的社会交往活动,避免与社会隔离,也方便亲人看望和照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