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五个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五个要点一、报备程序1、申报:生猪屠宰企业首先要向有关部门报备,详细提交受检猪场、屠宰场等必要信息;2、确保兽药安全:生猪屠宰企业还必须确保它所使用的兽药均合法,从而减少污染;3、检查记录:受检屠宰企业必须提交一份记录,证明其过去检查情况内部检查程序,证明其严格按照畜牧活动准则执行;4、卫生设施:受检的生猪屠宰企业应确保其卫生设施、清洁设施及兽医处理设施能够很好地符合卫生安全要求;5、工业卫生:生猪屠宰企业必须确保其工业卫生方面能够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二、畜牧监督1、定期检查:生猪屠宰企业应定期对猪场及屠宰场进行检查,以证明其符合有关畜牧活动的安全准则;2、检查和测试:生猪屠宰企业应进行定期检测和测试,以证明畜牧活动满足有关标准;3、家具的安全:生猪屠宰企业要确保其家具安全,确保畜牧活动不会带来损害;4、检查动物:受检生猪屠宰企业还需定期且彻底检查动物,确保其身体健康,不携带病原体;5、保持记录:受检企业应尽可能保持检查记录,以便在政府部门的检查中提供准确数据。
三、检疫过程1、禽流感病毒检测:首先要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以确认病毒未扩散给其他畜禽;2、血清学检测:接着对生猪实施血清学检测,以确认它们没有携带病原体;3、病毒样本检测:此外,冻肉或冻猪肝中携带的病毒样本也需要进行检测,以防止疾病蔓延;4、生物学检测:同时进行生物学检测,找出可能携带病菌的动物;5、环境检测:受检的生猪屠宰企业还应该负责环境检测,确保清洁卫生、没有污染可能。
四、消毒处理1、畜禽接触部位:受检生猪屠宰企业应专门负责畜禽接触部位的清洁和消毒;2、工作场所:受检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实施定期清洁与杀菌消毒;3、未熟肉:应采取有效消毒措施对相关猪肉进行杀菌处理,确保肉质新鲜、无污染;4、设备:应采取有效消毒措施,确保有关屠宰设备清洁卫生;5、囤积肉:下货前,受检企业应对囤积肉等进行消毒处理。
五、总结报告1、检查结论:受检企业应及时编写总结报告,总结各项检查结果;2、建议措施:受检企业根据一系列检查结果提出改善建议,确保猪肉安全;。
谈畜禽的宰前检疫与处理

谈畜禽 的宰前检疫 与处理
王新 英
(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畜牧兽 医站 6 5 2 4 9 9 )
中图分类号:¥ 8 5 1 . 3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7 . 1 7 3 3 ( 2 0 1 4 ) 0 2 - 0 0 9 3 . O 1 宰前检 疫是保 证 肉品卫 生质量 的重 要环 节 ,把 好宰 前检 疫关 ,对 贯彻执 行病 健分 离 、病健分 宰 ,防止 肉品 污 染和疫情扩 散 ,提高 肉品质 量 ,保证群 众身体 健康和
的显微 镜下观 察,发现 红细 胞 内有 明显不等 的月牙 状、 短杆状 虫体 。( 2 )取病死 羊肝 、脾 、肾 ,用 普通琼脂 和 营养 肉汤做细 菌培养 ,琼脂 长 出灰 白色 半透 明 、温 润粘
般采用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 的方法。
2 . 1 群体检查
群体检 查是 临库 、临 圈检查 最主要 的方法 。其 实质 是普遍的健康 检查。主要有3 个步骤 : 2 . 1 . 1 自由的静 态检 查 检 疫人员在 不惊扰畜禽群 的情 况下视 检猪群 ,观 察群体 的发育 情况 和营养状态 。重 点 观察 体表 、被毛 及 营养状 况 ;头尾姿 态及对外界刺激 反 应:呼吸状态、鼻液和 咳嗽情况以及粪尿有无异常。 2 . 1 . 2 运 动 时的动 态检 查 先让其 自由运动 ,观察其 运
2 0 1 4 年第 2 期 ( 总第 2 0 5
经验交流
地 ,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胆囊部分的组织表面及十二指肠呈黄色 ,质地变脆。第
四胃出血 ,肠道 出血 ,充满气体 。
2 宰前捡疫的基本方法
一
4 实验室检查
( 1 )采位可尖血 液涂片 ,用姬 姆萨 染色,在1 0 0 0 倍
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

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牛屠宰检疫是指在将牛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的一系列程序。
这一程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牛屠宰检疫的要点及无害化处理方法。
一、牛屠宰检疫要点1. 检疫证明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
这是确定牛是否患有传染病的重要证明,也是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2. 观测身体状况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对牛的身体状况进行仔细观测。
包括是否有发热、是否有异常体征等。
这是因为患病的牛肉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传播疾病给其他牛。
3. 检测传染病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对牛进行传染病的检测。
这包括常见的疫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等。
只有确保牛没有传染病,才能进行屠宰程序。
4. 预防措施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比如戴好口罩、穿戴合格的防护服等。
5. 合格标识完成屠宰后,需要对牛肉进行合格标识。
这是确保合格牛肉与不合格牛肉的分辨,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举措。
二、无害化处理1. 尸体处理在牛屠宰后,需要对畜禽尸体进行处理。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畜禽尸体如果直接丢弃或随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可能传播疾病。
2. 热处理对畜禽尸体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高温,能够有效杀死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这一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合格操作人员。
3. 化学处理除了高温处理,化学处理也是一种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处理剂包括氯化钠、过氧化氢等。
这些化学处理剂能有效杀灭病原体,确保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畜禽尸体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
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效果明显,并且对环境友好。
5. 合法处置无害化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处理后的畜禽尸体进行合法处置。
这包括填埋、焚烧等方法,确保畜禽尸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会造成危害。
三、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的意义1. 保障食品安全牛屠宰检疫的要点及无害化处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住场查圈 入场验收合格的畜禽,在宰前饲养管理期间,兽医 人员应经常深入圈(栏),对畜禽群进行静态、动态和饮 食状态等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漏检的或新发病的畜禽, 做出相应的处理。 3.送宰检查 进入宰前饲养管理场的健康畜禽,经过2d左右的休 息管理后,即可送去屠宰。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病畜禽, 在送宰之前需再进行详细的外貌检查,没发现病畜禽或 可疑病畜禽时,可开具送宰证明。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触检 触检主要是采用手或刀具触摸和触压的 方法,来判定组织、器官的弹性和软硬度是否正常, 并且可以发现位于被检组织或器官深部的结节性病变。
3.剖检 剖检是借助于检验刀具,剖开被检组织 和器官,检查其深层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状态,发现组 织和器官内部的病变。这对淋巴结、肌肉、脂肪、脏 器和所有病变组织的检查,探明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是 非常重要的。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二)宰前检疫的方法 宰前检疫多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1.群体检查 群体检查是将来自同一地区或同批的畜禽作为一组, 或以圈、笼、箱划群进行检查;检查时可按静态、动态、 饮食状态三个环节进行,对发现的异常个体标上记号。 (1)静态检查 检疫人员深入到圈舍,在不惊扰畜禽 使其保持自然安静的情况下,观察其精神状态、睡卧姿势、 呼吸和反刍状态,注意有无咳嗽、气喘、战栗、呻吟、流 涎、嗜睡和孤立一隅等反常现象。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动态检查 静态检查后,可将畜禽哄起,观 察其活动姿势,注意有无跛行、后腿麻痹、打晃踉 跄、屈背弓腰和离群掉队等现象。
(3)饮食状态检查 在畜禽进食时,观察其采 食和饮水状态,注意有无停食、不饮、少食、不反 刍和想食又不能吞咽等异常状态。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个体检查 个体检查是对在群体检查中被剔除的病畜禽和可疑 病畜禽集中进行较详细的临床检查。个体检查的方法可 归纳为看、听、摸、检四大要领。 (1)看 主要是观察畜禽的精神、被毛和皮肤、运 步姿态、呼吸动作、可视黏膜、排泄物等是否正常。 (2)听 主要是听畜禽的叫声、呼吸音、心音、胃 肠音等是否正常。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国家对畜禽产品实施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猪进行检疫、监管和检测,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
(一)入场检疫1. 生猪进入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入场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和异常情况。
还需检查生猪的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相关文件。
2. 对于没有明显异常的生猪,入场检疫可以通过。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并酌情处理,不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或者退回。
(二)屠宰前准备1. 入场检疫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屠宰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定点屠宰场的登记、称重、储存、分类等工作。
2. 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屠宰检疫1. 屠宰前,对生猪再次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细致的观察,检查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子、口腔、耳朵、乳房、生殖器等部位,以及内部器官和腔体。
(四)宰前检验1. 屠宰前,需要对屠宰生猪进行宰前检验。
检验员对生猪的皮肤、肉色、肌肉质地、肿瘤、脓肿、肿胀、水肿、出血、异色、肠道杂物等进行检查。
(五)屠宰处理1. 进行屠宰处理。
屠宰刀具需要进行消毒并定时更换,避免屠宰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
2. 需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等工序,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卫生安全。
(一)检查生猪的外观和行为状态1. 注意观察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
(二)检查生猪的身体状况2. 对生猪的内部器官和腔体进行检查。
(三)检验生猪的肉品质和卫生状况(四)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防止传染病疫情的扩散,生猪屠宰检疫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进场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这个环节通常由专业的兽医或检疫人员进行。
在进场检疫时,会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皮肤、毛发、眼睛、耳朵、口腔等各个部位的检查,以确保生猪没有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还会对生猪进行必要的血液、粪便样本的采集,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 隔离检疫对于需要隔离的生猪,需要对其单独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其他生猪的健康。
在隔离期间,会对生猪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疾病症状,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3. 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即将被屠宰前,还需要进行一次屠宰前的检疫。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排除生猪身上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以确保肉类品质和食品安全。
在屠宰前检疫中,会再次对生猪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外观和内部器官的检查,以确保生猪的身体健康。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生猪屠宰检疫中,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操作规程包括进场检疫、隔离检疫、屠宰前检疫、屠宰检疫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包括检查内容、检查工具、检查方法等方面,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
2.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兽医和检疫人员是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执法人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检疫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知识、检疫规程、检查方法、采样技能等方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溯源管理在生猪屠宰检疫中,还需要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溯源管理。
动物检疫程序

动物检疫程序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国家对动物实行报检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产地前必须由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
一、产地检疫:1.1了解当地疫情,确保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
1.2检查按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预防接种的项目,动物必须处在免疫有效期内。
1.3猪、牛、羊必须具备合格的免疫标识。
1.4畜禽的个体检查:检查精神外貌、营养状况、运动姿势、皮肤温度、弹性,听诊心、肺、胃、肠区的声音,检查体温、脉搏、呼吸数。
1.5畜禽的群体检查:检查精神状况、外貌、立卧姿势、运动状态、饮食状态、排泄物的颜色、气味。
1.6必要时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
1.7经过以上6项指标检查合格的动物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1.8对动物的生产、原毛、绒等产品的检疫,原产地无规定疫情,并按规定进行消毒。
1.9**、胚胎、种蛋的供体达到动物健康标志。
1.10骨、角等产品原产地无规定疫情,按规定消毒。
1.20达到以上指标的,出具《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二、屠宰检疫:2.1收购、运输、屠宰的动物必须具备《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2.2动物检疫员负责对待宰的动物查验收缴《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本县境内的动物:查看《动物免疫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是否完备和有效,证物是否相符。
本县境外的动物:查看《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
2.3动物屠宰检疫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对头、蹄、酮体、内脏进行统一编号,对照检查。
三、办理检疫证明:3.1出县境动物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到县动物检疫站办理《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2对运载动物车辆消毒后出具《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3.3查验《动物免疫证》办理《非疫区证明》。
2.4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同时加盖验讫印章。
2.5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按规定作无害化处理.。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三) 宰前检疫后的处理 经过宰前检疫的畜禽,根据其健康状况及疾病的性质和程度,进行以下 处理。 1.准宰 凡是健康、符合卫生质量和商品规格的畜禽,准予屠宰。 2.急宰 确诊为有无碍肉食卫生的普通病患畜禽,以及一般性传染病而 有死亡危险的畜禽,可随即签发急宰证明书,送往急宰。 3.缓宰 确认为一般性传染病和普通病,且有治愈希望者,或患有疑似 传染病而未确诊的屠畜应予以缓宰。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视检畜(禽)群,病健分群 检疫人员亲自到车船仔细察看畜禽群, 核对畜禽的种类和头数。如发现数目不符或见到死畜禽和症状明显的畜禽 时,必须认真查明原因。如果发现有疫情或有疫情可疑时,不得卸载,立 即将该批畜禽转入隔离圈(栏)内,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诊断, 确诊后根据疾病的性质按有关规定处理。经上述查验认可的商品畜禽,准 予卸载。
猪用人工电麻器的电压一般为70~90V,电流为0.5~1.0A,电麻时间1~3s, 盐水浓度5%。自动电麻器电压不超过90V,电流应不大于1.5A,电麻时间1~2s。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二氧化碳麻醉法 此法是使屠畜通过含有65%~75%CO2(由干冰发生)的密闭室或隧道,经 15s。CO2麻醉使猪在安静状态下,不知不觉的进入昏迷,因此肌糖原消耗少, 可使屠畜完全失去知觉,达到麻醉维持2~3min的目的。 本法的优点是操作安全,生产效率高;呼吸维持较久,心跳不受影响, 放血良好;宰后肉的pH较电麻法低而稳定,利于肉的保存;肌肉、器官出血 少。缺点是工作人员不能进入麻醉室,CO2浓度过高时也能使屠畜死亡。
(一)淋浴 淋浴水温在夏季以20℃为宜,冬季以25℃为宜,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否 则,反而可给肉的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水流不应过急,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 向设置喷头,以保证体表冲洗完全;淋浴时间以能使猪体表面污物洗净为度, 不宜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作者:付志军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5年第09期
摘要:畜禽宰前检疫是保证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畜禽宰前入厂(场)检疫的程序,从静、动、食三个方面论述了群体检查的方法,从看、听、摸、检四个方面说明了个体检查步骤。
关键词:兽医;宰前检疫;程序;方法
畜禽屠宰检疫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通过10多年的屠宰检疫工作经历,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要想完成好此项工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畜产品,除了要有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熟练的检疫知识。
下面,就是我在检疫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 畜禽宰前检疫的程序
1.1 入厂(场)验收
入厂(场)验收的目的在于防止患病畜禽混在健康畜禽群中进入屠宰厂(场)。
因此,必须认真把好这一关,将患病畜禽剔除在厂(场)外。
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验收。
1.1.1 验讫证件,了解疫情
当畜禽运到屠宰加工企业后,在未卸下前,驻场兽医检疫人员应先向押运人员索取畜禽产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并到车上仔细观察畜禽群,核对畜禽的种类和数量。
如发现数量不符或见到死畜禽和具有患病症状的畜禽时,必须认真查明原因。
如果发现有疫情或有疫情可疑时,不得卸载,立即将该批畜禽转入隔离圈(栏)内,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诊断,确诊后根据疾病的性质按有关规定处理。
1.1.2 视检畜禽群,病健分群
经上述查验认可的畜禽,准予卸载,并施行外貌检查。
在卸载台到圈舍之间设置狭长的走廊,检疫人员在走廊旁的适当位置视检行进中屠畜的精神状态和行走姿势,家禽则采用飞沟检验法和障板检验法,对发现有异常的畜禽,分别涂上一定的标记,在走廊的近圈端由专人把守,按所做的标记将可疑病畜禽移入隔离圈(栏)。
1.1.3 逐头(只)检温,剔除病畜禽
对来自散养的畜禽,按上述检查后,让其进入待宰圈安静休息,供给饮水,4h后逐头(只)检温。
将体温异常的畜禽移入隔离圈(栏)。
对来自规模化养猪场的猪或全进全出式笼养的肉用鸡,按上述检查后,经休息4h可抽查检测体温,如有体温升高者,再进行逐头(只)检温。
1.1.4 个别诊断,按章处理
隔离出来的病畜禽或可疑病畜禽,经适当休息后,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必要时辅以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然后按章处理。
1.2 驻场查圈
入厂(场)验收合格的畜禽,在待宰期间,兽医人员应经常深入圈(栏),对畜禽群进行静态、动态和饮食状态等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漏检的或新发病的畜禽,做出相应的处理。
1.3 送宰检查
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病畜禽,在送宰前需再进行仔细的外貌检查,必要时再逐头测温,这对控制炭疽等急性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
对确认健康的畜禽可开具准宰通知单。
2 宰前检疫的方法
在实践中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2.1 群体检查
对来自同一地区或同批的畜禽为一组或以圈为一个单位进行检查,适用于猪、羊小家畜,家禽、兔可按笼、箱划分,具体做法可按“静、动、食”三大环节进行检查。
2.1.1 静态观察
兽医人员在不打扰畜禽,使其保持自然安静的情况下,观察精神状态,睡卧姿势,呼吸状态,反刍状态,尤其注意有无气喘、咳嗽、战栗、呻吟、流涎、嗜睡等反常现象。
对有症状的屠畜标以记号。
2.1.2 动态观察
经过安静的观察后,将屠畜哄起观察其活动姿势,注意有无跛行、转圈、后肢麻痹、踉跄、弓腰曲背、掉队的现象。
发现异常者标以记号。
2.1.3 摄食饮水的观察
屠畜吃食时要观察其采食和饮水状态,注意有无不吃或少吃、不饮或少饮现象、有无反刍、吞咽困难、猪游槽等异常现象。
发现异常者标以记号。
对大批禽进行检查时,用以下方法做群体检查。
2.1.4 鸡的飞沟检查法
将鸡群放开,驱赶或在前面由一人以饲料引诱,使其自行通过检疫飞沟。
检疫飞沟的宽度可用健禽反复试飞而定。
凡能轻易飞过沟者,可认为是假定健康鸡,再于静态休息和摄食饮水时做进一步检查;不能过沟或掉在沟中者,可认为是疑似病鸡,应逐只进行个体检查。
2.1.5 鸡鸭的障板检查法
将鸡群或鸭群放开,按上法使其通过一定高度(由健禽反复试验而定)的障板,凡能轻易通过障板者,可认为是假定健康禽,再进行其它环节的检查;不能通过障板者应逐只进行个体检查。
2.2 个体检查
在群体检查中被剔除的病畜禽和可疑病畜禽集中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个体检查,已在群体检查中认为是健康畜禽的,必要时也可全部进行个体检查。
个体临床检查的方法主要是“看、听、摸、检”。
2.2.1 看
观察屠畜的表现。
检疫者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系统检查的习惯。
要点是观察屠畜的精神状态、姿态步样、鼻镜呼吸动作、可视粘膜和结膜、粪尿等。
2.2.2 听
检查者直接用耳朵听或借助听诊器间接听动物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
要点是听叫声、咳嗽、呼吸音、胃肠音、心音。
2.2.3 摸
通过手触摸动物体各部以发现异常症状。
要点是摸耳、角根,皮肤弹性,体表水肿,体表疹块、溃疡和气肿,体表淋巴结(牛),胸部及腹部。
2.2.4 检
主要是指检查畜禽的体温、血、尿等常规指标,以及进行各种必要的实验室检验。
参考文献:
[1]朱洪琳 .动物宰前建议的程序和方法.《养殖技术顾问》,2007,第4期:43-43
[2]罗先惠.肉禽宰前建议的步骤与方法.《贵州畜牧兽医》,2005,第4期: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