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以肇庆星湖绿道为例 刘益溦 刘业
绿道规划及案例解析

一、 道者,自然之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道
人道 自然之道
地道
-《道德经》二十五章《象元》
人类最原始的自然观也是绿道规 划设计最基础的指导思想
天道
•人道:昼夜作息,农业劳作等 •地道:季节更替和气温变化、水文节律、动物生命周期、候鸟活动等 •天道:太阳、月亮、地球及其他星体的运行 •道道:自然而然,让万物自行其道
2.2 1940年代,大伦敦规划建设了环城绿带及与之相联系的绿色通道网络, 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国外正在大规模建设的“绿道”。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 主动平衡方式。
原始的人与自然平衡是一种被平衡,在 原始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 改变自然。而当进入工业革命,社会意识相 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意识到保护自 然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当进入现代文明, 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 今天,人类才会主动意识到人与自然平衡的 重要性,是一种主动的平衡。而如今,当中 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在某些城市已经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绿道这种人与自然主 动平衡方式则顺势而生。
翠云廊是一条始于秦汉的古 蜀道,它既不“危乎高哉”,也不 “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它两旁高 大参天、浓荫蔽日、绵延300里 的古柏,而被地理学家和史学家称 之为“比罗马大道还要壮美”的世 界奇观。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 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雏形绿道 。
翠云廊古柏
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
岭南第一古道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绿道
3.5 台湾东丰绿道:改造废弃铁路,提升地方经济
• 东丰绿色走廊为台湾第一条由废 弃铁道改建为自行车道的脚踏车专 用道; • 沿途风景包含从起点至大甲溪花 梁钢桥间长约1.9公里的自行车道及 隧道及花梁钢桥,沿途风景绝佳; • 新社庄园位于台中大坑风景区圈 内的新社乡,相当于37个台北的大 安森林公园,海拔500公尺到860公 尺,四季气候宜人,年均温23度, 最适合人居的气候,且居台中市太 平乡与台中县北屯区的分隔山棱线。 台中新社风景区珍贵的绿色森林元 素,是中台湾的花园。
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美学评价

关键词 分类号 植 物 景 观 ;道 路 绿 化 ;景 观评 价 ;肇 庆 高新 区 ¥ 7 3 1 . 8
Ae s t he t i c Ev a l u a t i o n o f Ro a d Pl a nt s La nd s c a pe i n Zha o q i n g Hi - t e c h
江 交 汇 处 ,肇 庆 市 地 东缘 。2 0 0 2年建 园 ,2 0 1 0年
①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3 0 ;责 任 编 辑 / 凌 青 根 ;编 辑 部 E - m a i l :r d n k @ 1 6 3 . c o m 。 ② 邓少 珍 ( 1 9 8 1  ̄) ,女 ,硕 士 ,工程 师 ;E - m a i l : 8 4 9 7 2 0 0 8 @ q q . c o m 。 ③ 通讯 作 者 :翁 殊 斐 ( 1 9 6 9  ̄) ,博 士 ,副 教授 ;E - m a i l : w e n g s h u f e i @ 1 6 3 . t o m 。
×X 式 中 :B 表 示 某植 物景 观综 合 品质 评 价得 分 值, 表 示某 植 物景 观在 某评 价 因子 下 的得 分值 ,
运用 描述 因子法 ( D e s c r i p t i v e i n v e n t o r i e s ) 对 样 地进 行综 合 的评价 描述 因子 法是 通过对 景观 的
权 重 值 ;④ 计算 景 观 综 合评 价 体 系 的 特征 向量 以
表 示某评 价 因子 的权重值
然后 利用 综合 评价 指数 公式 C =植 物 景观 评
肇庆环星湖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肇庆环星湖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探析蒙子伟;陆仲轩;成思慧【摘要】肇庆环星湖绿道在肇庆城市生态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星湖滨水绿道的功能性、观赏性及可利用资源进行探讨,揭示城市加速发展带来的自然斑块破碎化现象,强调绿道在斑块间连接的重要性,营造绿色城市环境.【期刊名称】《工业设计》【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肇庆;星湖绿道;滨水景观【作者】蒙子伟;陆仲轩;成思慧【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理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91肇庆环星湖绿道处于肇庆中心地段,全长20km,以波海公园为起点,整条绿道沿着七星岩景区展开,连接波海公园、伴月湖公园、东门广场等重要景观节点。
环星湖绿道景观的营造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环湖游赏、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绿道风景线,曾荣获“中国最美绿道”和“中国最佳休闲运动步道”称号(图1)。
在城市园林系统规划设计中,绿道被划分为五种类型:(1)城市河流(以及其他水体)廊道;(2)休憩、娱乐绿道,通常被应用与步行、骑行、活动场所;(3)针对于保护或维持生态、自然而建立的廊道;(4)风景道以及遗产廊道;(5)综合性绿道以及其余多功能绿道。
肇庆星湖绿道,同时涵盖了河流廊道、生态自然廊道、风景遗产廊道,并满足了周围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
随着肇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端州区逐渐向鼎湖区东移发展,城市发展和绿地之间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衔接,最终会造成自然斑块的破碎化和名胜风景景观的断续,而绿道这种“可持续发展景观”,从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上,利用绿道的连接性,把自然斑块联系起来,缓解生态斑块和景观的破碎现状,同时绿道在保护河流、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绿道系统的完善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环星湖绿道的功能1)生态功能。
城市滨水区域:城市滨水区是拥有大型河流或湖泊(以及其余大型水体)的城市中的。
肇庆星湖绿道景观无障碍设计初探

肇庆星湖绿道景观无障碍设计初探作者:郭健男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3期摘要:梳理广东绿道建设资料,在调研肇庆星湖绿道后,着眼于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通过学习和借鉴优秀案例,为星湖绿道无障碍设计提出设计建议,以期为后期绿道的景观无障碍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肇庆星湖;绿道;无障碍设计根据《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绿道被定义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路线,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广东省于2009年4月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联合编写的调研报告中首次提出在珠三角建设区域绿道网的构想。
2010年2月,广东省政府批准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纲要》规划。
到2011年底,珠三角绿道网省立绿道2372km慢行径全线贯通。
星湖绿道属于广东绿道1号线,起点肇庆波海公园,环绕星湖,全长约20km,分徒步道和自行车骑游道,绿道两旁景色怡人。
笔者通过现场调研领略了星湖绿道的魅力,但也发现整个绿道景观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无障碍设计。
1 绿道中的无障碍设计《国际残障者生活环境专家会议》中无障碍设计被定义为“最大限度地在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
就定义看来,无障碍设计作为为全体游人提供便捷的设施应受到相应的重视,而在珠三角绿道建设基准要素体系表中,无障碍设施仅以备注的形式标注在安全保障设施要素内,未受到重视。
2 星湖绿道无障碍设计中的问题(1)星湖绿道作为环湖滨水交通带,道路无障碍设计不成系统,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如波海湖区域中一段滨水步道两端的情况:一端是坡道,而另一端却是台阶,中部没有设置坡道形式的出人口,会让使用轮椅的游人处于进退两难的情况。
(2)标识系统不完善。
多处区域自行车道与步行道混淆。
追忆绿道上的最美校园时光

追忆绿道上的最美校园时光作者:来源:《中国自行车》2015年第08期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与向往是许多人未停止过的:那夕阳下晃晃悠悠同行的自行车,是不少过来人对校园时光最难忘的记忆。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9条清新而舒适的绿道骑行路线,愿大家都能在浪漫地骑行中,追忆属于自己的青葱时光。
1 肇庆环湖绿道赏花观鸟乐悠悠广东肇庆的环湖绿道是广东绿道1号线的一部分,起点为肇庆波海公园,绿道线路环绕国家名胜风景区星湖,串联起波海公园、伴月湖公园、星湖湾公园、牌坊公园、星岩牌坊广场、东门广场和北门广场,全长约20km,2h基本可以完成骑行。
绿道两旁绿树成荫,路况非常好,各种类型的路而状况都能体验。
沿途绿树环绕,柔枝垂绿,鸟儿们一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路下来,就如行游于山水湖畔之间。
骑行湖中小路时,一边是浩渺的星湖,另一边是小河和村落,感觉自己如置身于湖中一股,禁不住想边踩单车边大呼“好美啊……”值得称赞的是,环星湖绿道每隔大约300m便有一个可以亲水的观景平台,因而在骑行过程中,可适当休息调整并观赏美景。
骑行线路:推荐“一日游”的游客可以骑行“环星湖绿道”线路,从牌坊广场出发,顺时针方向骑行绿道,沿途经过波海楼,进入七星岩景区,再转入仙女湖景区后,调转车头,到达东门广场,再到星湖湾公园,最后回到牌坊广场。
2 增城最美车道沿途好景不断增城的休闲自行车道,被誉为广东最美的自行车道之一。
车道一边是碧绿秀丽的清溪小河,一边是繁茂绵延的山林,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让游客可安心地骑车“慢游”。
荔城自行车休闲绿道是增城最早开通的自行车专用路段,自行车道沿江、沿村落蜿蜒穿行,可以尽揽增江河沿岸的各色风光。
沿途还有荔江公园、观海长堤、三忠古庙、佛坳公园、湿地风光、增江望月等三十多个景点,游客穿游其中,步移景换,美不胜收。
骑车转入小楼镇段时,可以选择在何仙姑家庙和报德祠或小楼人家等景区停下来稍作休息。
连接小楼镇的派潭自行车休闲绿道,沿途风光旖旎,游客可以悠然悠哉地骑着自行车一路慢游,饱览沿途山水美景。
城市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施工管理及思考——以长源绿道景观提升二期工程项目为例

城市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施工管理及思考———以长源绿道景观提升二期工程项目为例黄益田(深圳市壹园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绿道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打通了区域之间生态廊道,它充分承载并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游览、体育运动等诸多功能,更是把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和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带入市民生活、沁入市民心中。
以长源绿道景观提升二期工程项目的改造实践为例,总结项目实施策略,并提出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施工管理思考,以其为其他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提升;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0-0037-030引言长源绿道是深圳市重要的城市绿道之一,对该项目进行景观提升,旨在进一步提升优化,不断提升绿道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道建设串联城市自然山水人文,服务百姓休闲游憩健身,促进城市绿色协调发展,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城市绿道建设的作用1.1促进生态系统的完善绿道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绿道有助于连接和完善绿化资源。
通过生态绿道将各个区域相连,可以建立连续、系统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促进绿色出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1]。
1.2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生态绿道的建设有助于人们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绿道骑行、沿着滨水步行道散步、在休闲绿道上进行健身和休闲活动。
这些健康的活动方式培养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1.3有助于城市提升形象生态绿道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在城市绿道种植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可以净化城市空气,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同时,通过生态绿道的连通性,加强各个城市绿道之间的链接,提高出行便捷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将城市特色融入生态绿道建设中,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识别度,宣传城市的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2]。
肇庆七星岩景区综合治理对策

肇庆七星岩景区综合治理对策作者:李世伟来源:《广东园林》 2009年第5期1七星岩景区概况七星岩景区面积8.23 km2,以岩峰、湖泊、溶岩地貌为主要景观。
七座岩山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约600 ha的湖面上,岩峰挺秀,湖水清澈,山环水绕,相互映衬,绰约多姿。
摩岩石刻,史迹众多,历史悠久,雕刻刀功,令人叹为观止,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仙女湖充满仙气、灵气、古朴自然;“禾花仙女”、“出米洞”等传说故事美丽动人;灵鸟仙鹤,展翅飞翔。
登高远眺,湖山秀色,尽收眼底。
水上泛舟更是快意悠悠,船在水中行,宛自画中游,如梦如幻。
七星岩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
叶剑英元帅诗赞“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生动描述了其景观特色。
2主要存在问题2 1外围非景观的影响景区与城区相邻,景区夕|\围保护地带的控制不够严格,建筑密度过大,高度过高,景观保护意识淡薄,风景区失去了应有的秀丽、幽静的外围环境,原本的天生丽质失去了应有的包装。
2.2城市排污和治污设施系统建设滞后景区周边工厂企业、饮食业以及楼房建设日益增多,东从肇庆学院校区,西至火车站生活区及以西的棉纺厂,共有149个单位。
然而北岭山一带的雨污分流系统建设仍然滞后,景区水源持续受到污染(图1)。
2 3自然景观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风景防护林、景观林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未能映衬和修饰天生丽质的山水风光,而景区内的人为设施过多,景区出现人.工化、公园化、商业化的趋向,失去了自然风景的特色和魅力。
2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持续高温和雨水分布不均,对湖水水质构成一定的影响。
肇庆的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而10月至次年3月多为干旱季节。
2007年1 0月至2008年3月20日,总录得雨量为178.8 mm,仅占年总雨量的14.4%。
由于可见,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湖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加上持续的高温,造成水质变差。
2 5星湖水质的现状目前,星湖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变差,已接近富营养化。
肇庆市绿道建设管理办法

肇庆市绿道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绿道建设和管理,维护绿道的正常使用秩序,充分发挥绿道使用功能,根据《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9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滨水地带、山脊、林带、风景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可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和运动休闲慢行系统。
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
第三条我市行政区域内绿道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是我市绿道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绿道及其公共附属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路、公安、林业、水务、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环星湖景区的绿道由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负责维护管理,除此之外的其他绿道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确定的绿道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属地绿道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和管理。
第六条属地绿道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以下工作:(一)组织实施绿道规划,贯彻执行有关法律和政策。
(二)制定绿道使用的公共规则,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绿道内环境卫生、治安、商业和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保护绿道资源及绿道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绿道资源。
(四)监督绿道管养单位做好绿道的慢行道、绿化以及标识、驿站等配套设施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绿道内的安全设施。
(五)其他绿道管理相关事项。
第七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绿道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绿道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负有爱护绿道以及绿道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劝阻、检举破坏绿道及其附属设施和影响绿道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九条属地绿道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辖区内的绿道网建设规划,经本级政府(管委会)批准后实施,并报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城乡规划局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以肇庆星湖绿道为例刘益溦刘业
发表时间:2018-02-26T15:25:16.030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21期作者:刘益溦刘业[导读] 文章通过对肇庆星湖绿道进行调研,以绿道景观的照明设计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湖绿道照明现状以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据此讨论了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的三个原则,以及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刘益溦刘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各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绿道运动蓬勃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大量成果。
随着休闲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在都市中,休闲游憩功能已经成为了绿道的重要功能之一。
文章通过对肇庆星湖绿道进行调研,以绿道景观的照明设计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湖绿道照明现状以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据此讨论了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的三个原则,以及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时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绿道,滨水空间,景观照明,照明设计 1绿道
绿道一词在1959年首次出现并被Whyte所用,之后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Little将其定义为沿着自然廊道的线性开放空间;以及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一个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开放空间;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2研究区域
肇庆星湖绿道是珠三角绿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肇庆市中心城区,为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起点所在。
星湖绿道为城市绿道类型,环绕七星岩风景区、仙女湖湿地公园而建,全长19.1km。
2011年,肇庆星湖观景休闲绿道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定为“中国最美的绿道”。
3照明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提出了“夜间景观”和“夜景照明”的概念。
夜间景观指夜间通过自然光和灯光塑造的景观;夜景照明亦称景观照明,泛指除道路照明、体育场场地和建筑工地等功能性照明以外的所有室外景物或者公共活动空间的夜间景观的照明。
4案例现状分析
星湖绿道中现存的照明设施主要包括步行道路灯、台阶照明灯、树灯以及庭院灯四种形式,功能单一,且整个照明系统还处于各个照明单位分散性设计与管理的阶段,让人感觉无重点、无层次、无影响、无感召。
置于这“四无”环境中,城市景观照明不仅无法发挥相应的美观与感染职能,还会使得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够明确。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
星湖绿道景观照明忽视了设计与施工不同阶段的合作与沟通,无法有效地将设计理念真正融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去。
(2)对设计阶段过于感性认识。
现代绿道景观照明的设计过于地关注景观照明效果图的表现,而对将要实际落地的照明设施的质量选择、色彩搭配、照明时间、照明方式等往往避而不谈。
(3)缺乏新颖性与创新性。
部分现代城市绿道景观照明在设计上存在生搬硬套、模仿复制的问题,造成很多绿道照明设计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
(4)后期管理功能缺失。
景观照明在管理及维修方面的缺失最终会导致大量的景观照明装置杂乱、线路老化及表面污秽沉积。
大量的投光灯、照明灯更是因为年久失修而提前报废。
5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探讨所谓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就是一种在充分遵循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道建设相互原则的基础之上,以满足城市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对整个绿道景观照明区域内的各类景观进行合理的照明布局,使各个景观照明单体都能够在整个空间景观照明系统中有重点、有层次的得以凸显出来。
科学的绿道景观照明设计模式应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的基础上:(1)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类似星湖绿道这样与江河湖接壤的城市绿道,同时兼具陆地边缘与水体边缘的特性,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坚持维持河流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充分尊重绿道空间既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基础,将绿道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考量。
(2)保持生态环境特性。
人类各种类型的建设活动都是以不同程度的生态系统破坏为代价的,绿道建设虽然依托自然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要确保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和还原能力。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将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征纳入整个照明系统的考虑范围之内,包括气候、植被、地质结构、地貌以及水文特征等,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功能复合原则。
现代城市绿道景观照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生态绿色再现。
照明设计需要突出绿道生态绿地价值、景观价值以及防洪价值。
6绿道景观照明方案设计(1)实地考察
对绿道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的重点是空间的整体风格和布局,以及水体污染程度。
对场地内各类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场地特征。
(2)景观照明方案设计通过对绿道实地考察的初步照明设想进行深化设计,确定各类照明设施的类型、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以及照明回路的控制方式以及各方面综合论证,经过调整与修改后最终确定景观照明的方案设计,方可进入到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阶段。
(3)景观照明施工图设计景观照明施工图应包括如下内容:照明平面施工图;灯具基础安装详图;构筑物照明立面、剖面图;配电干线平面图;配电箱系统图;接地平面图;电气设备材料表;电气施工设计总说明等。
(4)景观灯具的选择及安装 a.泛光灯:多安装在树干、墙上、搁置于屋顶上或者悬垂于屋檐下,设计时需考虑灯具的具体安装方式,以及电线如何隐蔽、电源如何达到灯具所在位置等。
b.嵌入式灯具:嵌入式灯具包括埋地灯、嵌墙灯等。
嵌入式灯具的特点是固定不可移动,因此需要一定的防护能力。
比如埋地灯要求很高的抗压和防水能力,嵌墙灯需要一定的抗撞击能力。
嵌墙灯防护等级稍低,因此具有更多的形式和灵活性。
c.水下灯:水下灯是绿道景观照明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灯具类型。
水下灯应具备高防水、绝缘以及防腐蚀等能力。
水下灯可以用来投照喷泉、池岸及水中构筑物,可附加各种颜色的滤色片,形成五彩斑斓的水景。
d.庭院灯:庭院灯通常需要具有坚固的结构和较大的尺寸,能够承受十分恶劣的环境。
(5)照明方式的确定
照明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a.泛光照明:这种照明方式主要是指采用泛光灯直接照射物体表面,进而促使物体受光表面光照强度明显高过周围环境亮度,以此达到高质量的突出性照明效果。
前文所提到的星湖绿道便主要以此种照明方式为主,照明效果良好,但缺乏特色。
b.轮廓照明:照明光源会使受光物体在夜间呈现出相应的外形特征,给照明受众一种建筑体量感,还原和突出物体立面特征。
c.内透光照明:将光源安装在建筑或构筑物内部,透过玻璃或反射装置使照明光源呈现出绝佳的景观照明效果。
6总结
以绿道独有的照明对象来反映一个城市风采的界面,再加以照明艺术来打造一个城市自己的独特个性。
优美的景观照明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也环境,也为一个城市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
当前的城市形象设计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与研究,对绿道中最典型的构成要素,如绿地、步行道、堤岸、码头、桥梁等更需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它们是整个绿道留给观赏者的第一印象,是整个绿道空间景观照明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贾彭等.以夜景照明控制来塑造滨水城市特色风貌——以宁波东部新城为例[J].城市,2012.
[2].郑剑云.景观照明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09
[3].麦谦敏等.浅谈建立科学的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模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