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贯通误差预计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Ⅰ线)采用TBM施工。
隧道全长18.5 km,两端独头掘进距离长(近10 km),再加上TBM 一次成洞,对贯通精度要求比较高,给洞内控制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介绍这项工程中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一、控制测量设计众所周知,隧道贯通面上贯通误差的影响值,由洞外、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组成。
由于洞外采用GPS 网作控制来保证洞外控制精度,因此本设计只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
为保证高精度贯通,本设计按总横向中误差150 mm(《铁路测量规则》规定为250 mm),高程中误差25 mm进行设计。
按《测规》规定的分配原则,分配给洞内横向中误差为120 mm,洞内高程中误差17 mm。
1. 平面(横向)测量设计由于Ⅰ线隧道采用TBM施工,其通视条件较好,为提高测量精度,导线边长尽量长,故本方案按边长为650 m的导线测量方案进行设计。
这时洞内横向贯通误差为:按上述布设方案,R x,dy计算如下:(1) 洞内∑R2x计算依据各导线点至贯通面的竖直距离计算的结果为∑R2x=900062125。
(2) 洞内∑dy2计算由于洞内导线沿隧道中线布设,隧道为直线隧道,则dy=0,即∑dy2=0。
(3) 洞内测角精度计算由于采用测距标称精度为±(2 mm+2×10-6D)的全站仪测距,洞内测边误差远小于1/100 000。
因为∑dy2=0,则m2yi=0,所以其中,mβ为洞内测角精度。
代入数据,得则mβ=±0.83″。
实际采用±0.7″,即洞内按一等导线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施测可满足在120 mm内贯通要求。
2. 高程测量设计洞内两开挖洞口间长度按19 km计,则高程控制测量的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为:(三等水准限差)所以洞内高差控制测量按三等水准要求即可满足高程贯通中误差影响值为17 mm的要求。
从安全角度考虑,实际操作可按二等水准要求施测。
3. 贯通误差预计(1) 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由式当mβ=±0.7″,导线平均边长为650 m时,m y=±102 mm<120 mm(洞内分配值)。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之浅见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之浅见一、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的重要性在大型贯通规程中,测量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贯通误差预计是检验测量方案是否可靠,能否实施的依据。
同时,只有通过贯通误差预计,才能制定出适合贯通工程的正确的测量方案。
二、贯通误差预计与测量设计对某矿14#层422盘区52207巷贯通测量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与测量设计》。
预计贯通在K点处,南井与六风井之间直线距离约4㎞,地面导线长约5㎞,井下导线长约6㎞。
根据《规程》规定,结合工程需要,确定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方向上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5m。
由于沿同一煤层掘进,高程无偏差。
一)、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本贯通测量仪器,地面、井下统一采用同一台DTM-532型全站仪。
1、地面控制测量本工程为两井间的井巷贯通工程,地面近井点以四个GPS测点:六风井近1、六风井近2、水池、北洋路西四个点为起始点建立平面控制系统,布成方向附合导线,用全站仪三架法进行施测,测后进行严密平差。
以求得六风井近1点、井口的坐标和六风井近1-六风井近2及井口点的方位角、水池点的坐标和水池-北洋路西的方位角,为起始数据,分别引测井下导线。
地面水平角施测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有关四等精密导线测量的规定进行。
高程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有关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进行。
3、矿井联系测量及井下导线测量井口点起始,用全站仪经井筒导入坐标高程及施测井下导线,均按7″级导线施测,为了减小风流大的影响,采用三架法測至11#416-1辅巷开始埋设永久点,测永久点时,对准时除采取挡风措施外,采用重垂球,并注意提高对准精度。
测量时按《规程》要求,每测站两测回,同测回上、下半测回互差小于20″,测回间互差小于12″。
4、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在测导线的同时,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垂直角观测符合测量限差要求,仪高和觇标高应用小钢卷尺在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应大于4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丈量值。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3、洞内导线测量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
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
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测量工程 贯通误差预计

2007-5-9
14
13.2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进一步还可将影响值的权函数式表示为观测值的线性函数,
T T (13 3) d(YG) = DRdlR +DRdlS 式中:dlR、dlS—分别为方向、边长观测值的微分向量;
即
DR、DS—为相应的系数向量;
由上式可研究每一观测值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这对网的优化设计具有意义。
13.2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隧道控制测量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平面控 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面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三角网、电 磁波测距导线、GPS网。地下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钢尺量边导 线和电磁波测距导线进行。另外还可对某些边加测陀螺方位角。 地面和洞内的高程控制,一般都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在预定地点彼此接通的工程),其精度 要求,主要取决于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隧道长度与形状、开 挖面的数量以及施工方法等。隧道贯通误差在线路中线方向上 的投影称为纵向贯通误差,在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 横向贯通误差,在高程方向上的投影称为高程贯通误差。一般 取两倍中误差作为各项贯通误差的限差。
图13-2 地面贯通导线误差预计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13.2.2 导线测量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
则由于地面导线测量误差而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可以表示为:
mq上 = ± my 2 +myl 2 +my 2 m m01 m02 2 ml 2 5) =± Rx + y+ R 01 2 + R02 2(13 d l
(13 4)
式中: —以椭圆长半轴为起始方向时Y轴的方位角: = 90 0(0 90 ) 或 = 270 0(0 > 90 )
工作面贯通设计及误差预计

0403 工作面贯通设计及误差预计摘要:本文介绍正明煤业公司0403 工作面运输巷相向掘进大型贯通测量的设计及贯通误差的预计。
关键词: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闭合差(一)0403 工作面工程简况井矿正明煤业0403 综采工作面位于井田东部,北部为井田边界临近新建主、副、风井,南部为井田边界,东部为0401及0402 回采工作面,西部为实煤区。
4#煤属于山西组,半亮煤型,煤层结构稳定,含有一层夹矸,平均厚度1.6m,煤层倾角8° ~14°,煤层最低着火温度为590C,不易自燃。
该面水文地质相对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区域会出现淋水、滴水,对生产影响不大,预计该工作面在掘进期间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5m3/h。
0403 工作面由运输巷、材料巷及切眼构成完整的生产系统,运输巷负责进风、运输,材料巷负责回风、运料。
运输巷、材料巷沿煤层走向布置,切眼沿倾向布置,与运输、材料巷垂直。
04 03工作面设计参数如下:0403 材料巷(综掘一队工作面)长度1710M,开口坐标为:X=4101614.4, Y =19708210.0,净断面为9.6川,巷宽4M,施工方位为202° 34’ 55〃。
0403 运输巷(综掘二队工作面)长度1610M, 开口坐标为:X=4101732.6, Y =19708085.9,断面为10.1 川,巷宽4.2M,施工方位为202° 34’ 55〃0403切割巷长度150M , 开口坐标为:X=4100194.6 , Y=19707605.6、X=4100252.3, Y =19707471.4,断面为12.7 m2,巷宽5.3M,施工方位为112° 34’ 55〃或292° 34’ 55〃。
该工作面掘进长度为3470M,两综掘工作面均沿煤层掘进,巷道坡度忽略不计,一次成巷,为保证工作面按时、按质、准确贯通,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贯通精度应为:中线误差小于士0.5M、腰线误差不计。
贯通误差预计

西庄矿风井与西庄斜井两井贯通设计与误差预计第一章贯通工程概况1.1测区概况为了扩大生产矿区需要在西庄矿风井和西庄斜井两井进行贯通。
贯通路线为:西庄风井→回风上山→疏水巷→运输平巷石门→疏水巷→大巷→二水平皮带井→皮带坡车场→联络巷→一级强皮坡→西庄斜井。
工程要求两端同时掘进最后在贯通点K进行贯通。
如图所示1.2贯通测量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的掘进工作面分段掘进巷道,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彼此结合,叫做巷道贯通。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贯通测量是矿井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
由于贯通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供管理者做出安全生产决策。
贯通测量的任何疏忽都会影响生产,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贯通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量工作,测量人员所肩负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如果因为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巷道未能正确贯通,或贯通后结合处的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巷道质量,甚至造成巷道报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在经济和时间上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要求测量人员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对待贯通测量工作。
贯通测量工作中一般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时,保证贯通所必须的精度,既不能因精度过低而使巷道不能正确贯通,也不能因盲目追求过高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和成本。
(2)对所完成的每一步测量工作都应当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尤其要杜绝粗差。
贯通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1根据贯通巷道的种类和允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
重要贯通工程,要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2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以求得贯通导线最终点的坐标和高程。
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3对贯通导线施测成果及定向精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与误差估算时所采用的有关参数进行比较。
若实测精度低于设计的要求,则应重测。
4根据求得的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5根据掘进工作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
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摘要:两个井筒之间的巷道贯通一般需要贯通测量距离长,受已有巷道坡度和角度限制,导线点不能均匀布置,导线边长一般较短,导线测站多,对贯通测量增加了难度。
为保证巷道能够准确贯通,在工程施工前要对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设计,依据设计的测量方法和各项精度要求进行误差预计计算,误差预计结果能满巷道贯通要求说明测量方案正确,否则需要重新设计。
关键词:两井;贯通;测量设计;误差预计一、概述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随矿井发展设计从地面开拓北风井与井下现有巷道定点贯通。
两井口间井下导线全长5300多米,地面控制距离近5600米,闭合长度10893米。
井下受巷道条件限制导线边长和角度不能均匀布置且观测条件差,所以施工前必须进行贯通设计和误差预计。
二、地面控制测量设计1.GPS平面控制根据付(斜)井和北风井两个井口附近的具体条件并兼顾今后测量工作,设计在付井附近布设六个近井点,北风井附近布设一组四个近井点,并与测区附近的三个国家控制点共同构网联测,采用GPS测量方案。
(1)已知点资料根据现有的“矿区控制点成果资料”,选取距测区10km以内的三个高等级控制点“葡萄寺”(Ⅱ等点)、“中石峁”(Ⅱ等点)及“草滩”(Ⅲ等点)作为GPS起算点。
(2)近井点布设首先布置与井下通视的井口永久点,其它点布设在稳定位置,要求最小基线长度不低于200m。
保证相邻两点之间相互通视,并尽可能使同组近井点之间都通视。
设计在两个井口共设置10个近井点,点位与编号见附图1。
(3)GPS网的精度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确定近井点测量采用E级GPS网。
(4)GPS网的图形设计GPS网共有10个未知点(近井点)和3个已知点,其图形布设如附图1。
采用边连接方式,包括6个同步环。
最长基线边9238m,最短基线边300m。
总基线边36条,其中独立基线边18条,必要基线边12条,多余基线边6条。
表1E级GPS网测量精度与技术要求(5)GPS测量方法先对三个已知点进行GPS检测,在确认已知点进行GPS约束平差,然后再进行整体控制测量。
论述隧道贯通测量中导线设计与误差预计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隧道贯通当前现状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和方法应用于隧道贯通测量。
国家1:10000基本地形图为隧道选址提供了基础图件;遥感技术提供了多光谱影像,可对隐患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推断;光电测距仪,电子全站仪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使隧道施工平面控制图的建立得到革命性的改变;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隧道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和贯通误差变的十分简单。
目前世界最长的隧道为日本本州和北海道全长53.9公里的青函隧道。
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隧道为太行山隧道,其全长27.839公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出现更长的隧道,且其更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误差在测量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隧道贯通中的主要误差为隧道贯通测量重要方向上的误差。
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因为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程期限以及改善隧道中的工作环境等,我们一般采用隧道两端的开切口为施工点,从隧道的两端同时进行开工。
为了保证隧道在贯通的方向和贯通点的的误差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精度要求,所以在工程施工前,隧道贯通过程中测量设计方案及预计误差都是相当重要的。
此次举例来说明一下隧道贯通测量的导线设计和误差预计本次的贯通测量地面控制网为四等GPS 控制网,采用边连式的方法进行,最长边长2360米,最短边长1300米,平均边长约1805.83m,隧道高6m,宽13m。
仪器的标称精度为±(1+lppm×D)mm。
(1)基线条件精度指标各等级GPS 相邻点间弦长精度用下式表示:σ=a 2+(bd )2√式中:σ———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亦即等效距离误差;a———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d———GPS 网中的相邻点间的距离(km)。
(2)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1*1.8)2√1300000=1650000≤1450002隧道导线测量方案的设计2.1隧道内平面测量隧道平面测量包括井下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第一节概述一、贯通测量设计书的编制贯通工程,尤其是重要的贯通工程,关系到整个矿井的设计、建设与生产,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矿山测量人员应在重要贯通工程施测之前,编制好贯通测量设计书。
特别重要的贯通测量设计书要报矿务局审批。
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以保证巷道正确贯通。
:(1) 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2)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
地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及井下控制测量。
包括所用测量起始数据情况。
(3) 贯通测量方法。
包括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及其限差。
(4)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5) 贯通测量成本预计。
(6) 贯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就是按照所选择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应用最小二乘准则及误差传播律,对贯通精度的一种估算。
它是预计贯通实际偏差最大可能出现的限度,而不是预计贯通实际偏差的大小,因此,误差预计只有概率上的意义。
其目的是优化测量方案与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做到对贯通心中有数。
在满足采矿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既不由于精度太低而造成工程的损失,影响正常安全生产,也不因盲目追求高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
贯通误差预计分为一井内巷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立井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以及井下导线加测坚强陀螺定向边后的巷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二、选择贯通测量方案及误差预计的一般方法(一) 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首先应向贯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部门了解有关贯通工程的设计、部署、工程限差要求和贯通相遇点的位置等情况,并检核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
还要收集与贯通测量有关的测量资料,抄录必要的测量起始数据,并确认其可靠性和精度。
绘制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平面图,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出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
(二)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案初步确定后,选用什么仪器和哪种测量方法,规定多大的限差,采取哪些检核措施,都要一一确定下来。
这个选择是和误差预计相配合进行的,常常是有反复的过程。
(三) 进行贯通误差预计根据所选择的测量仪器和方法,确定各种误差参数。
依据初步选定的贯通测量方案和各项误差参数,就可估算出各项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相遇点在贯通重要方向上的误差。
(四)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的最终确定将估算所得的贯通预计误差与设计要求的容许偏差值进行比较,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初步确定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当然前者过小也是不合适的。
若预计误差超过了容许偏差,则应调整测量方案或修改测量方法,增加观测次数,再重新进行估算。
通过逐渐趋近的方法,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最后,根据测量方案最优、测量方法合理、预计误差小于容许偏差的原则,把测量方案与方法最终确定下来,编写出完整详细的贯通测量设计书,作为施测的依据。
第二节一井内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这类贯通只需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而不需进行地面连测和矿井联系测量,因此误差预计也只是估算井下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的误差。
一、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误差预计贯通测量误差就是从k点开始,沿下山和平巷敷设导线,并测回到k点所引起的误差。
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条闭合导线k-1-2……15-16-k,但在贯通之前实际上是一条支导线。
所以预计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贯通误差,实质上就是预计支导线终点k在x′方向上的误差Mx′k。
二、竖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贯通相遇点k在竖直方向上的误差是由上、下平巷中的水准测量误差和两个下山中的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可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公式分别计算,然后求其累积总和。
(一) 上、下平巷中水准测量误差引起k点在高程上的误差井下水准测量误差MH水可按下列方法之一来估算。
(二)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三) k点在高程上的预计中误差第三节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两井间的巷道贯通时,除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和井下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地面测量和矿井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地面测量误差、矿井联系测量误差及井下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预计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来源包括: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定向测量误差和井下平面控制测量误差。
(一)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引起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两井间地面连测的平面控制测量的可能方案有:GPS,导线,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网等方法。
1 地面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时的误差预计在将 GPS 用于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时,可按照表2-15的规定,选用E级或D级精度来测设两井井口附近的近井点,而且两近井点Ⅰ与Ⅱ之间应尽量通视。
这时由于地面 GPS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x′轴方向上的贯通误差按下式估算:在进行两井之间的巷道贯通测量时,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GPS 建立近井点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案,施测简便,精度又高。
(1) 两近井点Ⅰ与Ⅱ之间应尽量互相通视,这样在由近井点Ⅰ向风井井口施测连接导线时,便可以近井点Ⅱ为后视点,同样,由近井点Ⅱ向立井施测连接导线时,也可以近井点Ⅰ为后视点,从而消除了起始边(Ⅰ—Ⅱ)的坐标方位角中误差对于贯通的影响。
(2) 如果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近井点Ⅰ与Ⅱ之间无法通视,则可在Ⅰ、Ⅱ之间敷设地面连接导线(如图10 3所示),由于Ⅰ点及Ⅱ点的坐标已知,便可采用“无定向导线”的解算方法,即类似于两井几何定向时解算井下连接导线的方法,求出Ⅰ与Ⅱ之间各导线点1,2,……的坐标及各导线边坐标方位角。
2. 地面采用导线方案时的误差预计地面导线测量误差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预计方法与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预计方法基本相同。
通常应当在地面两井口近井点之间布设闭合导线(或者是附合导线中的一部分),这时,在进行地面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的严密平差时,应当同时评定出近井点1与近井点j两点之间在x′方向上的相对点位误差Mx′1-j以及(1-n)边的坐标方位角α1与(j-(j-1))边的坐标方位角αj之间的相对中误差MΔα =Mα1-αj,并计算出地面导线测量误差对于贯通的影响为:3. 地面采用三角网(锁)时的误差预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图形简单,估算方法也就相应简单,但更有实际意义。
例如:(1) 两近井点能直接通视而构成三角网中的一条边(也可是光电测距导线的一条边,或测边网中的一条边)时,此时由近井点的误差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预计公式为(参阅图10)(2) 近井点A和B不构成一条边,但能同时后视同一个三角点C时(见图10-7),Mx′上的预计公式为:(3) 两近井点A、B互不通视,又不能后视同一个三角点时(见图10-8),则Mx′上的预计公式为:以上三种情况,除上述误差外,还应再将从近井点到井口所敷设的连接导线的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考虑进去,就可以预计出整个地面平面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
(二) 定向测量引起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不论采用几何定向或陀螺定向,定向测量的误差都集中反映在井下导线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误差上。
所以定向测量误差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为:(三) 井下导线测量引起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井下导线测角和量边误差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误差Mx′β下和Mx′l下的预计公式与一井内巷道贯通误差公式相同,不过此时要把井下量边系统误差对贯通的影响b下Lx′下考虑在内,Lx′下为井下导线两个起始点连线在x′轴上的投影长(参阅图10-9)。
如果井上、下使用同一根钢尺丈量边长,量边系统误差相同,或者井上、下采用同一台测距仪测量边长,则井上、下导线可以不考虑量边系统误差的影响。
应当指出,通过平硐或斜井定向的矿井,其定向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可不必单独计算,而把平硐或斜井中导线与井下导线看做是一个整体来进行误差预计。
(四) 各项误差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总误差由地面测量误差、定向测量误差和井下导线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x′方向上的总的中误差为:二、贯通相遇点k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两井间巷道贯通相遇点k在高程上的误差来源包括: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导入高程误差,井下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误差。
(一) 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地面水准测量引起的高程误差MH上的估算公式为:(二) 导入高程误差当缺乏根据大量实测资料所求得的导入高程中误差时,可以按《煤矿测量规程》中规定的两次独立导入高程的容许互差来反算求得一次导入高程的中误差。
规程中要求两次独立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井筒深度h的1/8000,则一次导入高程的中误差为:两个立井的导入高程中误差MH01和MH02 应分别计算。
当矿井用平硐或斜井开拓时,导入高程中误差可不必单独计算,而将平硐中的水准测量或斜井中的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误差预计。
(三) 井下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两井间进行巷道贯通时,井下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引起k点在高程上的误差MH 下,其估算方法与一井内巷道贯通时相同,这里不再重述。
(四) 各项误差引起k点在高程上的总误差由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导入高程误差和井下高程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在高程上的总中误差为:第四节立井贯通的误差预计立井贯通时,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井筒上、下两个掘进工作面上所标定出的井筒中心位于一条铅垂线上,贯通的偏差为该两工作面上井筒中心的相对偏差,而竖直方向在立井贯通中属于次要方向,无须进行误差预计。
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分别预计井筒中心在提升中心线方向(作为假定的y′方向)和与它垂直的方向(作为假定的x′方向)上的误差,然后再求出井筒中心的平面位置误差。
当然,也可以直接预计井筒中心的平面位置误差。
立井贯通的几种典型情况和它们所需进行的测量工作,已在前面第五章第四节介绍过了。
对于从地面和井下相向开凿的立井贯通(见图5-19),需要进行地面测量、定向测量和井下测量。
这些测量误差所引起的贯通相遇点(井筒中心)的误差,其预计方法与前一节讨论的预计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必须同时预计x′和y′两个方向上的误差,并按下式求出平面位置中误差:立井延深贯通(见图5-20)时,贯通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只受井下导线测量误差的影响,所以可按下式直接预计相遇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当采用通过辅助下山和辅助平巷在原井筒下部的保护岩柱(或人造保护盖)下进行井筒延深时,由于这时多为井筒全断石掘进,甚至要求将下部新延深的井筒中的罐梁罐道全部安装好后再打开保护岩柱。
所以对井中标设精度要求很高,尽管这时的导线距离不长,一般也需要进行误差预计。
第五节井下导线加测坚强陀螺定向边后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在某些长距离的大型重要贯通工程中,通常要测设很长距离的井下经纬仪导线,导线在巷道转弯处往往又有一些短边,由于井下测角误差积累的结果,往往难以保证较高精度的贯通要求,而在井下要大幅度提高测角精度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在导线中加测一些高精度的陀螺定向边的方法来建立井下平面控制,尤其是用于大型重要贯通的平面控制,它可以在不增加测角工作量以提高测角精度的前提下,显著减小测角误差对于经纬仪导线点位误差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巷道的正确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