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报告(1) 实验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实验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4.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5.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工作情况作全面分析。
6.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二.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1.将MCL-05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MCL —18的U 、V 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 uv =220v ,并打开MCL —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 —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
以下均同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 3与U 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MCL —18的“G ”输出电压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 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 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 (即调RP ),使α=180O ,其波形如图4-4所示。
调节MCL —18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O ,Uct=Umax 时,α=30O ,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 ~180O 的要求。
4.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U 1~U 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5图3-3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5.锯齿波触发电路各测试点波形co(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带电阻性负载锯齿波触发电路“G ”、“K ”分别接至(MCL —33的)VT1晶闸管的控制极和阴极,注意不可接错。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实训设备DJK01电源控制屏 1块DJK03 晶闸管触发电路 1块双踪示波器 1台万用表 1块三、实验实训线路及原理实验原理如图5-56所示。
其原理参看教材相关的内容。
图5-56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实训内容及步骤1.按图接好线后,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并与理论波形比较。
1)同时观察1、2孔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孔电压波形的关系。
2)观察3~5孔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U g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孔电压U3与5孔电压U5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调电位器RP1 ),用示波器观察1孔电压U1和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节RP2)使α=180º,其波形如图5-57 所示。
3.调节U ct(调节RP1),使α=60º,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标出其副值与宽度并记录在表5-2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cm”和“t/cm”的旋钮放置在校准位置,以防读数误差)。
表5-2U1U2U3U4U5U g 幅值(V)宽度(ms)图5-57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五、实验实训注意事项1.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时,应将输出端G、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否则,无法观察到U g波形。
2.第3点没有波形时,请调节RP2、RP3。
六、实验实训报告1.画出α=60º时,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2.指出U ct增加时,α应如何变化?移相范围大约等于多少度?指出同步电压的哪一段为脉冲移相范围。
3.分析RP3对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
4.写出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与体会。
实验实训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训(实验实训一、实验实训二选做一个)一、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实验中心目录实验安全操作规程┄┄┄┄┄┄┄┄┄┄┄┄┄┄┄┄┄┄┄Ⅰ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1 实验二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3 实验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5 实验四西门子TCA785集成触发电路实验┄┄┄┄┄┄┄┄┄┄ 7 实验五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1 实验六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14 实验七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17 实验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20 实验九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23 实验十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26 实验十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29 实验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1) ┄┄┄┄┄┄┄┄┄┄┄ 33 实验十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2) ┄┄┄┄┄┄┄┄┄┄┄ 36 实验十四单相交流调功电路实验┄┄┄┄┄┄┄┄┄┄┄┄┄ 39 实验十五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42 实验十六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实验┄┄┄┄┄┄┄┄┄┄┄┄┄ 45实验十七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电路实验┄┄┄┄ 48实验十八全桥DC-DC变换电路实验┄┄┄┄┄┄┄┄┄┄┄┄ 53 实验十九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六种典型线路)┄┄┄┄ 55 实验二十单相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61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为了顺利完成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确保实验时人身安全与设备可靠运行要严格遵守如下安全操作规程:(1)在实验过程时,绝对不允许实验人员双手同时接到隔离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将人体作为负载使用。
(2)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任何接线和拆线都必须在切断主电源后方可进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哇塞,这次做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可真是超级有趣又充满挑战呢!一、实验目的我呀,做这个实验最开始就想搞明白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一样,这个电路在电力电子技术里可是很重要的呢。
我就想知道它是怎么产生锯齿波的,又怎么根据这个锯齿波去触发其他电路的,感觉就像是在解开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
二、实验设备进到实验室,那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设备。
有示波器,这示波器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的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电信号的样子。
还有脉冲发生器呢,它就像是一个小指挥官,时不时地发出命令信号。
电源就更不用说啦,它是整个电路的能量源泉,就像我们人要吃饭才能有力量一样,电路没有电源可就没法工作啦。
还有好多电阻、电容和晶体管之类的小元件,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每个都有自己的任务,组合在一起就能完成大任务。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一起做这个实验。
小明可搞笑了,他一看到那些设备就眼睛放光,说:“哇,这些东西看起来好酷啊,我们肯定能做出超棒的实验。
”我也特别兴奋,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小勇士。
三、实验原理这个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其实还挺复杂的。
简单来说呢,就像是一场接力赛。
首先,电源提供的电压要经过一些电阻和电容的组合,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能量做一个特殊的加工。
电阻就像是路上的小阻碍,电容呢,就像一个可以暂时储存能量的小仓库。
它们相互作用,就产生了锯齿波。
这个锯齿波啊,就像一个个小梯子,一节一节地往上爬。
然后呢,还有一个同步信号。
这个同步信号就像是一个节拍器,告诉锯齿波什么时候开始新的一轮。
如果没有这个同步信号,那锯齿波就会乱了套,就像一群人跳舞没有音乐的节奏一样。
有了同步信号之后,锯齿波就能很有规律地产生啦。
再接着,这个锯齿波要和一个控制电压进行比较。
这个控制电压就像是我们的指挥棒,我们可以改变这个指挥棒的大小,然后就可以改变锯齿波被触发的时间点。
电力电子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实验一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1)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3)实验三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6)实验四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9)实验五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1)实验六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12)实验七直流降压斩波电路实验 (14)实验八直流升压斩波电路实验 (16)实验一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电路分脉冲形成,同步移相,脉冲放大等环节,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3.4512.压U uv3.确定脉冲的初始相位。
当Uct=0时,要求α接近于180O 。
调节Ub (调RP )使U 3波形与图4-3b 中的U 1波形相同,这时正好有脉冲输出,α接近180O 。
4.保持Ub 不变,调节MCL-18的给定电位器RP1,逐渐增大Uct ,用示波器观察U 1及输出脉冲U GK 的波形,注意Uct 增加时脉冲的移动情况,并估计移相范围。
5.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a )α<180O (b )α接近180O图4-3 初始相位的确定六.实验报告1.画出α=60O 时,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2.指出Uct 增加时,α应如何变化?移相范围大约等于多少度?指出同步电压的那一段为脉冲移相范围。
(a)U U U (b)七.注意事项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但这两个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接,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某一电路的不同两点上,否则将使这两点通过示波器发生电气短路。
#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地(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地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方法.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原理图如图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地相关内容.图1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地观察和分析.五、预习要求(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地调整方法.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地自藕调压器,将输出地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地“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地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地电压波形.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地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地原因.②观察“1”、“2”点地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地关系.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地变化.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地波形,记下各波形地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地对应关系.(2>调节触发脉冲地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地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2所示.图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地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地“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八、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地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地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 ct=0地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地各种现象.九、注意事项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地地线都与示波器地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地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地不同电位地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地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地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地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地公共点,将探头地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2>因为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地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地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地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地脉冲波形.。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第三章实验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原理概述
通过改变反并联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的控制角α,从而改变交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因为触发脉冲为窄脉冲时,会造成晶闸管工作不对称,所以交流调压电路通常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二、实验报告
(2)α=30°时
α=60°时α=90°时
阻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波形相同在此略
(3)在负载侧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使负载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续流,而不再经过T1、D1或T3、D2这样可使晶闸管恢复阻断能力。
三、思考题
(1)电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把触发脉冲切断或者α角增大到180°,就会产生“失控”。
三、思考题
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有两个
(1)外部条件:外部有一个直流电势,方向与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2)内部条件:逆变电路的主电路为全控结构,α>90°,处于逆变区。
本电路直流电势由整流输出电压提供,使用心式变压器进行升压,使直流电势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第三章实验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二、实验报告
(1)当α=90°时,Ud、UVT波形如图所示。
(2)
(3)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晶闸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输出电压Ud两端,当晶闸管截止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晶闸管两端;带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流不能突变,输出电压出现负压,此时电压由变压器提供。
三、思考题
(1)由 知C1越大, 越小,反之,C1越小, 越大。
南昌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最终超级详细版)

4.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
断开平波电抗器短接线,求取在不同控制电压 Uct 时的输出电压 Ud=f(t),负载电 流 id=f(t)以及晶闸管端电压 UVT=f(t)波形并记录相应 Uct 时的 Ud、U2 值。 注意,负载电流不能过小,否则造成可控硅时断时续,可调节负载电阻 RP,但负载 电流不能超过 0.8A,Uct 从零起调。 改变电感值(L=100mH),观察=90°,Ud=f(t)、id=f(t)的波形,并加以分析。 注意,增加 Uct 使前移时,若电流太大,可增加与 L 相串联的电阻加以限流。
U1 Ug
(b)
接近 180°
ωt
(a)<180O 图 4-3
(b)接近 180O 初始相位的确定
六 数据处理
1.画出=60O 时,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1”和“2”孔的波形(1 孔为黄色,2 孔为蓝色)
“1”和“3”孔的波形(1 孔为黄色,3 孔为蓝色)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负载。
接上电阻负载(可采用两只 900Ω电阻并联),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短接平波电 抗器。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 Uct,求取在不同角(30°、60°、90°)时整流电路的输 出电压 Ud=f(t),晶闸管的端电压 UVT=f(t)的波形,并记录相应时的 Uct、Ud 和交流 输入电压 U2 值。 若输出电压的波形不对称,可分别调整锯齿波触发电路中 RP1,RP3 电位器。
五.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触发可控硅的脉冲来自 MCL-05 挂箱, 故 MCL-33 (或 MCL-53, 以下同) 的内部脉冲需断 X1 插座相连的扁平带需拆除,以免造成误触发。 2.电阻 RP 的调节需注意。若电阻过小,会出现电流过大造成过流保护动作(熔断丝 烧断,或仪表告警);若电阻过大,则可能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造成可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教室机电楼101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自1103
姓名高云峰
学号********
同组人员
2013年11月
目录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三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实验四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示波器使用注意:如两个波形不共地,不能同时测量,根据波形幅值大小,有的波形需要选择*10档。
)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设计性)的性能研究 13
实验六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 16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002组件
2.NMCL—31A组件
3.NMCL—05E组件
4.NMEL—03组件
5.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
1.将NMCL-05E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与MEL—002的U、V端相接,触发电路选择锯齿波。
2.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波形,并记录各点波型,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观察“1”~“6”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脉冲发生器的原理,记录各点波形。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1)将NMCL—31A的“G”(给定)接到NMCL-05E的U
g 孔,并将输出电压U
g
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
5
的波形,调节偏移
电压U
b
(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使α=180O (即Uct=0时,α=180O),继续调节RP,观察角的变化,直到α=30O,。
(2)在Uct=0时,使α=180O,调节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增大Uct直到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记录α=30O时
U
max
(Uct)值。
4.调节U
ct ,使α=60O,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1K1
,U
G6K6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
与宽度,记录U
G1K1和U
G3K3
的相位关系。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
1)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孔的波形
孔2 孔3
孔5 孔6
2)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将NMCL—31A的“G”(给定)接到NMCL-05E的U
g 孔,并将输出电压U
g
调至0V,即
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调节偏移电压U
b
(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使α=180O (即Uct=0时,α=180O),U2和U5电压波形对比
U2和U5电压波形对比:
U2:
U5:
调节电位器RP1,增加U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增到Uct直到α=30O,记录Umax 值。
由图看出,Umax = -1.42V,Umin = -2.60V。
3)调节U
ct ,使α=60O,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1K1
,U
G6K6
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UG1K1 UG6K6 的波形如图所示:
UG1K1:
UG6K6:
UG1K1 的幅值为260mV,宽度为20.01ms,UG6K6的幅值为328mV,宽度为20.06ms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G1K1和UG3K3的波形
UG1K1:
UG3K3:
由图得:U G1K1 的幅值为336mV ,宽度为20.00ms ,U G3K3的幅值为360mV ,宽度为20.00ms
2. 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
移相范围的大小与控制电压Uct ,偏移电压U b (即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 )有关。
调节输出电压U g (即调节控制电压Uct )或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 )都可以改变α。
可以先将其中一个固定,再调节另外一个变量,达到想要的移相角度。
3. 如果要求U ct =0时,α=90O
,应如何调整?
将输出电压U g 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 调至零,调节偏移电压U b (调锯齿波触发电路中RP ),使α=90O 。
或者将NMCL ——31A 的“G ”(给定)接到NMCL ——05E 的Ug 孔,并将输出电压Ug 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_ct 调至0,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及U5电压波形,使α=90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