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考点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知识点

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知识点精选全文

信息技术知识点精选全文

用 ? / : * “ < > | 等字符。 图像文件 BMP、PCX、JPG
注:在同一文件夹中不允许建
多媒体文件 MID、AVI、WAV
立两个同名的文件或子文件夹,
但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可以。 常见文件格式:
WORD ---
.doc
POWERPOINT----.ppt
FRONTPAGE----.htm
驱动器或文件夹―― “粘贴”(被选择的对象将复制到剪贴板) ⑤移动文件或文件夹:鼠标右击文件或文件夹――“剪切”――选择目
标驱动器或文件夹――“粘贴”(被选择的对象将剪切到剪贴板) ⑥创建快捷方式:鼠标右击文件或文件夹― “创建快捷方式”―“剪
切”―选择目标驱动器或文件夹― “粘贴”;快捷方式只是个指针文件, 删除快捷方式时并不是删除它指向的原文件或文件夹。
EXCEL----.xls
FLASH----.flc .swf
批处理文件----.bat
最常用的电脑键盘快捷键大全
Ctrl Alt Del 打开任务管理器关闭一些卡死的,未响应的软件程序 Ctrl 空格键 输入法中英文之间切换 Caps Lock 大小写字母切换 Ctrl Shift 输入法之间相互切换 Shift 空格键 输入法半角全角之间切换 Alt Tab 打开的窗口之间切换 (同时和很多QQ好友聊天时切换比较实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小
快 (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现在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很小 很快(几千万、上百亿 次/秒)
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体积小、使用方 便、价格低廉,走进千家万户。
3、依据计算机体积可划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 称个人计算机,PC机)

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

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普遍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人们不关注昨天的天气情况,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例如: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途径、载体、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趋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的学习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系列与计算机和科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新教材中包含的一些主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将对计算机的运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和处理常见的计算机问题。

2. 网络与互联网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这包括了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分类、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等内容。

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互联网,并了解在互联网上进行安全和有效的网络交流的方法。

3.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软件等。

通过学习这些技能,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办公和学习。

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

学生需要了解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和智能化的社会。

5. 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程序设计和编程的知识。

这包括了编程的基本概念、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常见的编程语言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总之,高一新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互联网、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

信息技术重要知识点1

信息技术重要知识点1

(三)信息技术基础(重点涉及计算)1.知识点1: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以及相互转换关系(1)日常生活通常使用十进制表示数值,而在计算机中只使用二进制;但为了方便,也经常使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以及BCD码等价表示二进制数,所以就存在不同进制之间如何转换同一个数。

(2)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采用“除2逆序取余法”,小数部分采取“乘2 顺序取整法”;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位八进制数对应等值的3位二进制数,高低次序不变;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位十六进制数对应等值的4位二进制数。

(3)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就是累加每一位值与其对应的权值的乘积;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时,整数部分从低到高每3位对应1位八进制数,小数部分从高到低每3位对应1 位八进制,最后不足3位时补0凑满3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整数部分从低到高每4位对应1位十六进制数,小数部分从高到低每4位对应1位十六进制,最后不足4 位时补0凑满4位。

原码、补码的相互转换以及各种类型可表示的数值范围。

(4)数值为正的数在计算机内采用原码表示(数值本身);而一般负数在计算机内采用补码表示。

负数的补码=负数的原码按位取反(符号位除外)书,正数补码等于原码本身。

注: [x-y]补=[x]补-[y]补(5)8位二进位表示的不带符号整数(正整数)取值范围是0〜28-1;带符号整数(原码)取值范围为-27+1〜27-1;带符号整数(补码)取值范围是-27〜27-1。

【相关例题】20.十进制数100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

A.1100100 、 144Q 和 64HB.1100110B 、142Q 和 62HC.1011100B 、 144Q 和 66HD.100100B 、 142Q 和 60H22.在计算机中,数值为负的整数一般不采用“原码”表示,而是采用“补码”方式表示。

若某带符号整数的8位补码表示为1000 0001,则该整数为.A.129B.-1C.-127D.12723.所谓“变号操作”,是将一个整数变成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的另一个整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问点【学问植理】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自学揉间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得、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安排信息的技术,•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探讨信息如何产生、获得、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信息技术的组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5.信息技术的影响⑴信息技术产生的主动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⑵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1)培育良好的信息意识;⑵主动主动地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实力;(3)养成健康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学问补充:计算机系统的蛆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组成:运金器卜cpu(中心处理器)限制器存储器ROM、RAM、软盘、硬盘、光盘输入设备铤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软件系统:操作凝统软/I(IM>s,Win<1.o¼⅜H...>泄盘的处却柞序<<tft*.'Hi朴X等)服务f1.PV中数和:坞货•地系统(SQ1.Sc、《r用门笠)JIJ尸科学“”的数学“W软例.统“软丹文字处则!软件<∖><>r<1..W1.f笠)闺像处理软修<PI M∙C∙>M I<>∣>WΛC1>S<∙<∙^)齐仲⑼务归对软件、彳兑务钟叫软件、工业控制软,I∙m助教门F其次率信息获得学问点【学问植理】1.获得信息的基本过程(P18)|采块信息~|—d保存信息确定信息需求]_*确定信息来/I~~»2.信息耒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沟通、检索媒体3.林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沟通、检索媒体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管机6.借用下找工具(P29):网际快车(f1.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Cftp、影音传送带等。

信息技术教师考编知识点

信息技术教师考编知识点

信息技术教师考编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信息技术教学论》①基本定义:就是关于怎么教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理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②重要程度:在信息技术教师考编中非常关键,它是考查你是否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像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等。

④应用价值: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论来规划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就像建房子得有图纸一样。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处于信息技术教师知识体系的中心位置,与信息技术知识、教育心理学等都有关联。

②关联知识:和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计算机编程知识等都有联系。

比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就用到了心理学知识。

③重难点分析:重点是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难点在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④考点分析:在考编中常以简答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理解。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信息技术教学论就是指导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理论和方法的统称。

②特征分析:具有综合性,融合了信息技术学科特性和教学理论;灵活性,要能因地制宜地运用教学方法。

③分类说明:可以分为教学目标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评价理论等。

比如教学方法理论就包含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不同的方法。

④应用范围: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但局限于不同地区教学资源不同,实施起来会有差异。

【方法技能类】①基本步骤:以任务驱动法为例,先设定一个任务,像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然后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给学生讲解,学生去实践操作,最后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

②关键要点:任务的设置要有明确目标、难度适中;在实践操作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③常见误区:给的任务太简单或者太难;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参与度过高或者过低。

④技巧提示: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来设定任务,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教学方法选择》①题目内容:如果你要教初中生信息安全知识,你会选择哪种教学方法,为什么?②解题思路:要考虑信息安全知识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初中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初中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初中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信息技术基础》①基本定义:信息技术就是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

简单说,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来处理信息的技术。

像咱们每天用手机发消息、在电脑上处理文档都是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体现。

②重要程度:在初中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里,这是基石。

要是没掌握好信息技术基础,后面的好多知识都难以理解。

不仅如此,它与现代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以后教学生也离不开这些基础知识。

③前置知识: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简单的计算、数字的概念等),还有对电子设备(电脑、手机等)的基本操作认知。

比如说要知道电脑的开关机,鼠标怎么点击。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里,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在线办公,都依靠信息技术。

在学校教育中,能帮助老师更好地教学,像制作教学课件,管理学生信息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信息技术基础处于整个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最底层,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一样。

②关联知识:它与后面要学的办公软件操作、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有联系。

比如有了基础的输入输出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办公软件里数据的录入和展示。

③重难点分析:重点是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

难点我觉得是理解信息在不同设备和技术中的转换过程。

就像信息在电脑、手机、网络中传来传去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一开始不容易搞明白。

④考点分析: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太重要了。

选择题可能会直接考信息的定义,简答题也许会让阐述信息技术的功能,考查方式挺多样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信息就是对事物状态、特性和运动方式的一种描述。

比如说今天的气温是25度,这就是一种信息。

而信息技术,就是如何获取这个温度信息(可能是通过温度计),然后怎么把这个信息告诉别人(像广播、手机短信等)的技术。

②特征分析:信息有很多特征。

普遍性,就像生活中到处都是信息,家里的时钟指针走动都是在给我们时间信息。

时效性,新闻要新鲜才有用,昨天的股市信息今天可能就作用不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答信息素养的五种能力?
答: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读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和信息再使用能力
2、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定位是什么?
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4、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实例的有________。

A.资料检索和多媒体教学
B.辅助制造与系统仿真
C.交互式电视与视频点播
D.远程医疗与视频会议
【正确答案:】ACD
5、以下关于快捷方式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快捷方式的名字必须和原文件同名
B.快捷方式文件的图标右下角有一个小箭头左下角
C.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创建同一个文件的快捷方式
D.快捷方式是一种扩展名为.LNK的特殊文件
【正确答案:】CD
6、以下关于对话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对话框不能改变大小,但可以移动位置
B.对话框没有最大化、最小化、还原按钮
C.对话框无菜单栏和控制菜单图标
D.对话框有标题栏
【正确答案:】ABCD
7、以下关于Windows 98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安装Windows98 时默认情况下安装全部组件
B.安装Windows98 时默认情况下安装一部分组件
C.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删除组件,但不能添加组件
D.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组件
【正确答案:】BD
8、关于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正确的是________。

A.工作簿是Excel中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文件
B.工作表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空间
C.单元格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编辑单位
D.活动单元格是已输入数据的单元格
【正确答案:】ABC
9、下列属于HTML主要特点的有______。

A.国际化
B.统一性
C.可视化
D.易于使用
【正确答案:】ABD
10、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包括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

11、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13、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品或实践活动为主。

14、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有过程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纸笔测验;上机测验。

15、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68 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

16、在存储一个汉字内码的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1和1 )。

17、标识一个单元格的方法是(列标加行标)。

18、在PowerPoint中,如果想修改母板,可以使用(视图)菜单项中的[母板]命令。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24、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25、CAI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个部分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课件。

26、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可按照“三阶段七环节”来进行,其中三
阶段指的是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
是_____________。

答:示范阶段,制作阶段,讲评阶段
27、简述题(20分)
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存在哪些问题?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改进,提出你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要点:存在的问题:
(1)观念跟不上(2)发展不平衡 (3)资金不足(4)缺乏师资(5)教法落后。

解决思路:(1)更新教育观念;(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3)有效整合现有资源、(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解决教学模式问题(6)改革教学方法。

28、回车键的ASCII码值是______,CHR(10)的意义是__________,@俗称“花A符号”,应读作______,WWW的英文全称和中文译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MODEM的中文名称和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基本功。

答案:13,下移一行,AT,World Wide Web 全球信息网,调制解调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互相转换。

29、在Excel表格中选中一单元格,按键盘_______键可进行单元格编辑。

1分
答案:F2
30、中国现有四大网络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科研网,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科学网,中国互联网,金桥信息网
12、请解释下列名词含义及其相关功能:4分
I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P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R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CP/I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入网及其它Internet服务的公司。

IP地址:Internet协议地址,是基本的网络上用户机地址标识,由4个8位(二进制)数组成。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提供在全球广域网上的站点或资源的Internet 位置的字符串。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互联协议,用来控制在Internet 上数据包的传输和保证数据的基本传输。

31、中学计算机教学大纲是根据____________所规定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________、_______等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教材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
_________________的依据,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准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准。

答案:教学计划/教育部,课时,任务、教材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习成绩。

32、计算机学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它们是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

答案:现代性、实验性、工具性、应用性
33、计算机(会考中)考核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所谓三备是指备________,备________,备________,它也可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备课和________备课,后一种也称教案。

5分
答案:学生,教材,教法,学期,课时
35.试根据你的理解,分析说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6分)
(1)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是信息能力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能力、信息通讯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

(2)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所谓分析信息就是在获取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分析、类比、综合、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而得到新的信息。

(3)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处理信息能力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处理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是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36.简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8分)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他既同初中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有共性,又有它本身的个性。

(1)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它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中,而且越来越深入,成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2)信息技术的现代性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步前进;
(3)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上机操作;
(4)信息技术课程的民族性决定了我国要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