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合集下载

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

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

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享受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具体的工资标准是,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应当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其次,对于享受生育津贴的女职工,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的具体标准是,生育津贴的支付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并不得低于女职工生育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此外,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哺乳时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每天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的,给予哺乳时间。

在哺乳期间给予哺乳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女职工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工资。

总的来说,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是由用人单位支付,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对于享受生育津贴的女职工,生育津贴的支付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并不得低于女职工生育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在哺乳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女职工有哺乳时间,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工资。

总之,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是为了保障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女职工在产假期间能够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这也是对女性员工权益的一种保障和尊重。

法律对哺乳期工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哺乳期工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哺乳期⼯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我们知道哺乳期的母亲在⼯作中是⾮常⾟苦⾮常难受的,但是他们是享有国家政策的优待的,是受每个⼈的帮助的,那么法律对于哺乳期⼯作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呢?下⾯店铺⼩编将在下⽂中为⼤家⼀⼀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对哺乳期⼯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职⼯在哺乳期间的话是不能够降低她的⼯资的,并且每⼀个时间段是需要给予她⼀定的哺乳的时间,这实际上就对⼯作的时间进⾏了缩短。

1、《⼥职⼯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规定:有不满⼀周岁婴⼉的⼥职⼯,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喂养)时间,每次三⼗分钟。

多胞胎⽣育的,每多哺乳⼀个婴⼉,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分钟。

⼥职⼯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

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2、《中华⼈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26条妇⼥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3、《劳动法》第29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职⼯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第63条不得安排⼥职⼯在哺乳未满⼀周岁的婴⼉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职⼯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不得在⼥职⼯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9条有不满1周岁婴⼉的⼥职⼯,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多胞胎⽣育的,每多哺乳1个婴⼉,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职⼯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第⼗条⼥职⼯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5、《中华⼈民共和国⼈⼝与计划⽣育法》第26条妇⼥怀孕、⽣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劳动法产假期间工资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优秀

劳动法产假期间工资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优秀

劳动法产假期间工资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优秀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生育津贴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 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产假天数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二胎产假天数一般二孩产假只有98天生育二孩能休多久?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

202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_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_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_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中详细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了规定,对女职工的保护更加全面。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

第三条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见本规定附件。

女职工禁忌范围需要调整的,由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查看全文 >>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女职工。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的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查看全文 >>3如果女职工在工作期间怀孕,按照国家规定,此时要求单位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那么女员工产假期间有什么工资福利呢?根据《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晚育奖励产假30天,如果职工不休奖励假的,给予女方一个月的工资奖励,奖励费由夫妻双方单位各负担50%。

关于产假期间的工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生育保险没有社会统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应该由企业支付。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不得降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

另一个是实行生育保险统筹。

企业参加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向其发放生育津贴。

......查看全文 >>4对那些怀孕生产的女职工来讲,在生下了子女后还会享有一定时间的哺乳期假,那么在实践中女职工哺乳期怎么算呢?一般来说是一年。

哺乳假法律规定(3篇)

哺乳假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哺乳假,作为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福利,旨在保障女性职工在生育后能够充分休息、恢复身体,同时保证婴儿的母乳喂养需求。

本文将详细阐述哺乳假的法律规定,包括哺乳假的定义、适用范围、假期长度、工资待遇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一、哺乳假的定义哺乳假,是指女职工在产假结束后,为了哺乳婴儿而依法享有的假期。

这一假期是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而设立的特殊假期。

二、哺乳假的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哺乳假主要适用于以下女职工:1.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正常生育的女职工;2. 在哺乳期间因特殊情况需要休假的哺乳期女职工;3. 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女职工,哺乳假期间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调整工作岗位。

三、哺乳假的假期长度1. 产假结束后,女职工可以享受3个月的哺乳假。

这3个月的哺乳假可以连续使用,也可以分段使用。

2. 对于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女职工,哺乳假期间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调整工作岗位,但哺乳假期限不变。

3. 对于需要哺乳2个以上婴儿的女职工,哺乳假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具体延长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四、哺乳假的工资待遇1. 哺乳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产假结束后,3个月的哺乳假工资待遇按照女职工产前工资的80%支付。

(2)对于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女职工,哺乳假期间工资待遇按照国家规定调整工作岗位,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哺乳假期间,女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女职工在哺乳假期间,社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纳。

(2)女职工在哺乳假期间,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五、哺乳假的相关法律责任1.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安排女职工休哺乳假的,应当依法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责令限期安排女职工休哺乳假;(2)支付女职工哺乳假期间的工资;(3)赔偿女职工因不安排哺乳假所遭受的损失。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及工资享受待遇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女职工产假待遇: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3、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4、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

5、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6、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四十五天。

二、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半年,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时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按本规定享受的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发放。

单位增加工资时,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前假、产假、哺乳假,应作出勤对待。

按照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工资。

三、根据该《法规》内容如有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

关于哺乳期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哺乳期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哺乳期,是指女性分娩后至婴儿断奶前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对于母亲和婴儿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哺乳不仅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还能增强母婴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哺乳期妇女面临着诸多权益保障问题。

为了保护哺乳期妇女的合法权益,维护母婴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

本文旨在探讨哺乳期的法律规定,分析其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哺乳期法律规定概述1. 国际法律(1)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ILO)关于保护生育的规定》(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卫生条例》中提出保护哺乳期妇女的相关条款。

2. 国内法律(1)我国《宪法》(2)我国《劳动法》(3)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4)我国《母婴保健法》(5)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三、我国哺乳期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哺乳期工作时间(1)哺乳期妇女享有哺乳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每天享有1小时的哺乳时间,哺乳时间可合并使用,也可分开使用。

(2)哺乳期妇女享有带薪产假。

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产后休假83天。

2. 哺乳期工资待遇(1)哺乳期妇女在产假期间,享有原工资待遇。

(2)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

3. 哺乳期职业保障(1)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哺乳期妇女的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不得因哺乳期妇女怀孕、分娩、哺乳等原因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

4. 哺乳期劳动保护(1)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

(2)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哺乳期妇女的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

四、我国哺乳期法律规定的实施情况1. 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哺乳期法律规定了解不足,导致哺乳期妇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 执法力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哺乳期法律规定的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及工资享受待遇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女职工产假待遇: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3、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4、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

5、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6、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四十五天。

二、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半年,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时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按本规定享受的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发放。

单位增加工资时,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前假、产假、哺乳假,应作出勤对待。

按照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工资。

三、根据该《法规》内容如有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待遇及法律规定
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孕期产假哺乳期及工资享受待遇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女职工产假待遇:
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3、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4、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

5、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6、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四十五天。

二、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半年,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时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按本规定享受的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发放。

单位增加工资时,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前假、产假、哺乳假,应作出勤对待。

按照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工资。

三、根据该《法规》内容如有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

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

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根据以上规定,法定的产假期为90天。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产假时间另行规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如因在孕期间遇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只要有医院各项证明就可以向单位以病假形式申请,并享受产假待遇,工资照发。

四、晚婚晚育者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
职工晚婚为23周岁,男职工晚婚为25周岁。

晚婚对产假没有影响,女方增加15-30天,男方可以有带薪护理假5-15天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