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理性之光 考点4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案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理性之光 考点4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案 岳麓版

考点4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的概况1.兴起背景⎩⎪⎨⎪⎧ 1思想上: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 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2经济上: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阶级上: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2.形成原因: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5.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文艺复兴的突出成就1.薄伽丘和《十日谈》(1)背景: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
(2)内容⎩⎪⎨⎪⎧ ①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②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3)地位: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2.艺坛三杰(1)达·芬奇⎩⎪⎨⎪⎧ 特点: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 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突破“圣像图”的画法, 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米开朗琪罗⎩⎪⎨⎪⎧ 特点:创作专注人体;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 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代表作:《摩西》《大卫》。
(3)拉斐尔⎩⎪⎨⎪⎧特点: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被称为“画圣”。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的戏剧⎩⎪⎨⎪⎧ 1特点: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2杰作:《哈姆雷特》。
3影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 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 极其深远的影响。
[微点拨] (1)从历史角度: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打破了宗教神学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理性之光 考点50 理性之光教案

〖考点50 理性之光〗之小船创作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 壮大。
2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 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
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内容⎩⎪⎨⎪⎧1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一切唯理性是从。
2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微点拨] 启蒙运动的精神实质 欧洲启蒙运动是通过教育和宣传,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1.孟德斯鸠⎩⎪⎨⎪⎧ 1主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以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思想核心。
2地位: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 基本原则。
2.伏尔泰⎩⎪⎪⎨⎪⎪⎧ 1主张:提倡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 制度;主张开明君主制,让人民享有言论、出 版、选举等自由;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出“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2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 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人称“18世纪 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 1主张: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2地位: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4.康德⎩⎪⎨⎪⎧1主张: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提 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2地位: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 体地位。
[微点拨] 人文精神不同发展阶段侧重不同的领域古希腊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1.实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3.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26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巨匠的

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26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希腊的芝诺一共推出了40个悖论,其中之一是“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如下图),这体现出( )A.古代希腊理性思维的发展B.天赋人权是人文主义核心C.忽视道德的社会思潮出现D.有品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A[题干材料表明在古希腊已经开始提出假设、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这说明理性思维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天赋人权和忽视道德的情况,故B、C两项错误;题干中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说明人不是万物的尺度,故D项错误。
]2.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
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令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 )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B[根据材料中“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可见对智者学派的人文主张持肯定态度,所以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因此导致保守派的顾忌,故B项正确;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认为人是超越自然的,属于人文主义的主张,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否定神的意志,具有进步意义,故D项错误。
]3.(2016·德州六校联考)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知识即美德”,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D[“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感性的人文主义,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强调人的内在灵魂,是一种理性的人文主义。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能力提升导学案

易混点一文艺复兴运动“复兴”的表象与实质1.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易混点二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倡导人性,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个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迷信的愚昧思想。
2.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有了发展。
启蒙运动倡导人的理智,反对权威和盲从,要求人性的解放和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特权与专制。
所倡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
易混点三明清进步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1.(2015·常德质检)“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
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材料中“人文主义运动”是指()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解析:选B由“此事……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可知该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故B项正确。
2.(2015·泰安质检)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说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法律平等解析:选B题目中的信息“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B项正确;题目中的第三大定律未涉及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和法律平等,故A、C、D三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高效整合课件岳麓版

识
网 略
单
单元高效整合(十二)
元 过
关
训
知
练
识
整 合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
项目
一
二
三
四
文学三杰:但 四个背景:资本主
一个核心思想:
文艺
人文主义。一个
-
复兴
发源地:意大利
丁、彼特拉克和 义萌芽;古希腊
薄伽丘
罗马文化的遗
美术三杰:拉斐 存;宗教文化的
尔 、米开朗琪 钳制;新兴资产
罗和达·芬奇 阶级的诉求
两个背景:文艺
三个新教派:路
宗教 一个核心:因信 复兴的影响和
德派、加尔文派
-
改革 称义
天主教会的压
和英国国教
迫
三大学说:天赋
两个目的:反对
四大人物:伏尔
启蒙 一个核心:理性
人权学说、社会
封建专制统治
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注重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 的主题
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强调道德的作用
四、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的比较[中外关联]
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欧洲的启蒙思想ຫໍສະໝຸດ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
政治
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 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 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 社会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主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过关训练岳麓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过关训练岳麓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xx·江西名校高三联考)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
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
这些认识( )A.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C.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A [“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故A项正确;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思想主张只是古希腊人文思想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思想主张没有打破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
]2.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
”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B.开启了不可知论的探讨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C [虚无主义是中国道家的思想,并非智者学派的思想,故A项错误;“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并非不可知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可知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故C项正确;智者学派思想没有为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故D项错误。
]3.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C [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主张拯救人类心灵,故B项错误;由“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可得出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追求生命价值的主张,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高效整合岳麓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高效整合岳麓版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
1.起源: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复兴: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在经历了千年中世纪的压抑后再次兴起。
3.发展: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4.成熟: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封建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三、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先秦儒学思想的比较[中外关联]
联]
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
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
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
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
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
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
变,对后来亚洲的民主运动也起到了鼓
舞作用。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Ⅲ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理性之光

03
宗教改革时期理性之光初现
宗教改革背景及原因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制
01
教会掌握大量财富和权力,神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导致社
会不公和民众不满。
提倡天赋人权,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 制和教权主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以法律制约权力,保障公民 自由。
卢梭
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
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主义思想
康德
提出先验理性主义,认为 人类理性可以认识世界的 本质和规律。
黑格尔
强调绝对精神的存在,认 为世界历史是精神自我实 现的过程。
强调人的理性、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0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
文艺复兴背景及原因
中世纪欧洲文化衰落
中世纪欧洲文化受到宗教神权的严格控制, 学术思想僵化,文化艺术缺乏创造力。
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产生,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 阶级基础。
简化宗教仪式
反对教会繁琐的宗教仪式 和奢侈的教会生活,主张 简化宗教仪式,使之更贴 近民众生活。
民族教会
倡导建立民族教会,摆脱 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 会的民族化和民主化。
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
1
预定论
认为人的命运早已由上帝预定,人无法 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顺应上帝的旨意 。这种思想在当时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 用,但也具有宿命论的消极成分。
牛顿力学体系对人文精神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的概况1.兴起背景⎩⎪⎨⎪⎧ 1思想上: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 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2经济上: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阶级上: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2.形成原因: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5.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文艺复兴的突出成就1.薄伽丘和《十日谈》(1)背景: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
(2)内容⎩⎪⎨⎪⎧ ①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②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3)地位: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2.艺坛三杰(1)达·芬奇⎩⎪⎨⎪⎧特点: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 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突破“圣像图”的画法, 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米开朗琪罗⎩⎪⎨⎪⎧ 特点:创作专注人体;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 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代表作:《摩西》《大卫》。
(3)拉斐尔⎩⎪⎨⎪⎧ 特点: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被称为“画圣”。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的戏剧⎩⎪⎨⎪⎧ 1特点: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2杰作:《哈姆雷特》。
3影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 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 极其深远的影响。
[微点拨] (1)从历史角度: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打破了宗教神学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从现实角度: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作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至今仍引领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背景⎩⎪⎨⎪⎧ ①文艺复兴后,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 活跃。
②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
(2)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3)实践: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在教堂门前张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
(4)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5)影响⎩⎪⎨⎪⎧ 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易混易错] 辨别“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2.加尔文宗教改革(1)条件: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著作及主张: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并将其解释成先定论。
(3)意义⎩⎪⎨⎪⎧ ①他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 地区广泛传播。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 的依据。
3.宗教改革的意义(1)改变了欧洲的宗教格局,新教在西欧和北欧广泛传播。
(2)冲击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
[思维导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4.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5.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6.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主题一文艺复兴1.图片探史——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涵图一中世纪的圣母子图二拉斐尔《椅中圣母》探究图二与图一相比,体现了什么思想?阐述这一时期这一思想的内涵。
答案思想:人文主义。
内涵: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史料证史——文艺复兴的影响史料一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史料二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语论从史出史料一间接透露了文艺复兴运动在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上的作用。
史料二则直接肯定了文艺复兴在发现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上的作用。
3.重点讲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评价(1)积极影响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4.归纳比较——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比较主题二宗教改革1.图示构史——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2.图片证史——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实质图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高高翘起。
论从史出史料体现的是信仰得救的宗教思想,其实质就是否定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肯定人的价值。
3.史料探史——宗教改革的影响史料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史料中路德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路德的活动在政治上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经济上损害了教会在德意志的利益;在信仰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所以会引起“教皇大怒”。
4.归纳总结——宗教改革的意义(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4)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5.综合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性质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范围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范围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作用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高考题组1.(2015·天津高考)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 A解析“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理念是人文主义,故选A。
学生研读基督教作品不能等同于宗教制约教育的发展,排除B;题干材料看不出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排除D。
2.(2015·北京高考)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答案 A解析通过题干时间“1521年”和地点“维登堡大学”,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可知,该图画以基督为门徒洗脚的善良行为,反衬教皇让门徒跪着吻脚的骄狂行为,从而达到抨击罗马教廷、宣扬宗教改革的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C项错误。
B、D项材料未体现。
3.(2015·安徽高考)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 B解析根据图片中线条和符号的集中区域主要在“德意志”“英格兰”“瑞典”“尼德兰”“日内瓦”等国家和地区,可直接选出B项。
图中没有明显体现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A项排除;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线条不是特别突出,C项排除;D项虽起源于英国,但当时瑞士的日内瓦在工业革命时期不是很突出,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模拟题组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答案 C解析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可知文艺复兴并不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和神性,故B项错误;“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