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必修1新人教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必修1新人教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文言文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必修1新人教学习内容个性笔记【学习目标】1. 了解本单元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积累本单元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3.掌握本单元通假字、词类活用,并能准确翻译。

4. 掌握本单元典型文言句式,并能判断简单的文言句式。

5. 能够背诵、默写《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名句。

【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填空〔请在掌握相关知识后独立填空〕。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又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为末年国的史官所作。

它与、合称“三传〞。

2.《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

由汉代整理编辑而成。

全书共篇,按编辑。

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3.《鸿门宴》节选自。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分为、、、、,共篇。

鲁迅称它是“,〞。

二、记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课书下重点注释及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

三、按照四、五、六课顺序〔标好其出自哪篇课文〕,归纳整理三篇课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

四、按照四、五、六课顺序,归纳整理三篇课文中的状语后置句,并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

五、按照四、五、六课顺序,归纳整理三篇课文中的定语后置句,并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

六、归纳整理三篇课文中的重点多义词〔如期、之、假设、以、而、殷、鄙、谢、举、如、意、因、去等〕。

六、归纳整理三篇课文中的固定句式并释义,摘抄例句并翻译。

例如:“有以〞,意为:有用来……的方法。

例句: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我就有用来报答太子您的方法了。

【当堂检测】一、课内名句默写填空。

1.辞曰:“臣之壮也,;今老矣,。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不武。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荆轲和而歌,,。

有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

,终已不顾。

5.大行,大礼。

6.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7.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古诗鉴赏(无答案)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古诗鉴赏(无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3、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
分)
4、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对学:对子之间互查,规范思路与答题方法,画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群学:小组长组织群学,解决各对子之间的疑惑,形成本组方法规律的总结,然后迅速组织板书。

五.展示: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学习存在的疑惑和方法及规律的总结
练习
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 《游褒禅山记》中,体现作者的观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赤壁赋》中,体现作者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

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案

河曲中学导学案(2015版)YWB5SLTJ0101
《文言词语与句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词类活用;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梳理总结交流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古诗词积累,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激发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包括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现考试说明中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天、与、则、者、之
【学习过程】
1、读课本90页,归纳出文言词语包括哪些?对其学习要注意哪些方面?除了课本中的例子以外,分别还能举出哪些?
2、读课本92页,回答问题:
(1)文言句式特点是什么?你以前学过哪些文言句式并举例。

(2)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我的问题。

在学习中,我还有以下疑惑:。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6鸿门宴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6鸿门宴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军()霸上
(2)王()关中
(3)成五采()
(4)此其志不在小()
2、重点句子翻译并指出句式特点:(B级)
(1)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句式)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句式)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正音、疏通文意,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3、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Leabharlann (B级)(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具( )告以事
(4)欲呼张良与俱()去
(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加粗词的翻译):(B级)
(1)谁为大 王为此计者(“者”在疑问句末相当于“吗”)?
提示:战国秦汉时习俗,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C级)
(2)、你能说出出自第三段的一个成语吗?现在一般比喻什么?(A级)
【学习反思】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呢?你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项伯的到来,沛公有怎样的态度、语言、行为(用原文语句回答)?这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C级)
9、“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句话表明项羽什么性格特点?“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从原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C级)
10、(1)从宴席的座位安排,你能看出项羽什么性格?“范增数目项王”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为什么“项王默然不应”?(C级 )
(6)因( )击沛 公于坐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 荷塘月色》(无答案)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 荷塘月色》(无答案)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你能在文中再找一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吗?你能仿照这种句子再造一句吗?
6、动词鉴赏: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仿照示例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独学任务】
1、朗读课文,查字典解决文中字词并将你不能独立解决的字词写在下面。
2、将文章各段标上序号,概括每段的意思(回忆概括段意的方法是什么?),并合并同类项,说一说文章共分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说说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是什么?结合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情感。
个性笔记
课题: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通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重点段落和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和精心选用动词的技巧。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和精心选用动词的技巧。
【知识链接】查资料,你能说出有关于作者的情况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吗?
4、从4、5、6段中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你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一例吗?
④运用这些手法有什么好处?你能总结出做这种鉴赏题的方法或规律吗?
5、运用以上方法,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①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②你还能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吗?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4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4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左传》的文学常识及文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

个性笔记2、熟读全文,理顺故事情节。

3、疏通1、2自然段文意,掌握重点词语“以”“军”“若”“辞”“犹”“而”“是”“然”“许”的意义。

【重点难点】理顺文章故事情节,疏通1、2自然段文意。

【知识链接】1、《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___国史官________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著。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______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历史典故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交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

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

楚军大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国和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

两国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出兵对阵。

但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却又互相联合,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

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函陵.()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阙.秦()杞.子()逢.孙()夫.人()2、理清文章脉络,简述文章故事情节。

二、局部探究3、翻译下列加点字词(1)以.其无礼于晋(2)晋军.函陵(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4)辞.曰(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6)今急而.求子(7)是.寡人之过也(8)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9)许.之4、翻译以下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三、拓展提升1、文章第一自然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传达出了丰富的信息,你能找出哪些内容?分条概括一下。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精选2篇)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精选2篇)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篇1一、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结合所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掌握积累并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三、尝试以专题研究和小论文写作的方式,探究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现代汉语修养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文言词语(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课本中的典型例句)① 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 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①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鸿门宴》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⑤到例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2、不远万里(认为……远)3. 鱼肉百姓(以……为鱼肉。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pdf

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目标】个性笔记1.了解孔子和《论语》的相关文学知识;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3.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4.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学习重点】1.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2.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知识链接】1.孔子: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2.《论语》:《论语》是________体散文,是记录__________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学习过程】一、预习1.初读课文,在文中标注生字词,然后结合书下注释或查字典校正读音,并将你认为生僻的字词写在下面空白处。

2.再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文章大致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及翻译写在下面空白处。

二、独学4.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各有怎样的反应和评价?5.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6.孔子为什么会赞许曾皙的志向?7.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代尊为“圣人”。

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理想的老师?三、对学小对子之间互读,纠正字音,并重点讨论解决预习和独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群学找出存在的问题或你们认为的重点知识及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做题方法。

五、展示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对做题方法规律进行总结。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5.3《祭十二郎文》学

课题:《祭十二郎文》【学习目标】个性笔记1.疏通课文第三部分,识记重点字词,翻译重要语句;总结全文一词多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哀痛之情。

3.通过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和一词多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情感【知识链接】《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苏轼:“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学习过程】一、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从文中挑出一两段去朗读(推荐5、11自然段)【①读音正确,语句流畅②停顿、重音、节奏、语调把握准确③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能引起大家的想象和共鸣】二、独学2. 疏通课文第三部分,对照注释,先翻译加点字词,再翻译整句话的意思。

①然后惟.其所愿.②吾实为之,其又何尤.!③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④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3.整理写出全文中的一词多义(例:始,以,其,致),找出例句并解释。

4. 就这样,日子总是这般忙碌或仓促,已忘记奔着那个方向埋头走了多远。

疲惫时,蜷缩在自我世界,一个人走进回忆,回味那些掺杂苦甜的过往。

时间,被昏黑的光影肆虐地拉长着,好多记忆也慢慢濒临走入结局。

有些梦想或许只是梦想了,有些伤痕还是会舔舐心窝,有些感动仍然还存留着。

在心间,在那个最初的角落。

我忘不了,那抹微笑,那丝暖意和那个你。

写写那些感动\遗憾,或是写写感悟,怎样去把握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东西。

(不少于200字)三、对学小对子之间互读,纠正字音,并重点讨论解决预习和独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群学找出存在的问题或你们认为的重点知识及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做题方法。

五、展示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对做题方法规律进行总结。

六、反馈(另附)。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个性笔记【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并尝试背诵本词。

2、抓住本词意象,品味语言。

3、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学习重点】反复诵读,领悟情感【知识链接】1、意象:诗歌中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

意,就是情感;象,就是作品中的客观事物。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的意象就是“明月”。

2、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概括营造的意境需注意:一是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意象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二是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静夜思》通过对明月的描写,渲染了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表达诗人思乡的情感。

3、词,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题目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

如《沁园春长沙》。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4、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按结构分为:单调(只一片/阙即词的段落,一片就是一段,这里的阙指乐奏一遍又叫做一“阕”(乐终曰阕),所以片又叫做阕(一首词也叫做一阕)。

)、双调(两片)、三叠(三片)、四叠(四片)。

5、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

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⑤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文言词语和句式
【学习目标】
1、读必修五p90-92,了解关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的基本知识并结合所学课文积累实词“当、道”一词多 义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积累关于虚词“所、则”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关于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的基本知识,并总结规律。
【重点】结合所学知识积累关于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相关知识。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联想:
规律:
9、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特点,你还能联想起其他语句吗?
①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C)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联想:
规律:
个性笔记
【知识链接】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三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 “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亚父南向坐。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唯命是从
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⑦秦人不暇自哀。
⑧好自相扶将。 ⑨慈父见背
联想:
规律:
8、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你还能联想起其他语句吗?
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
②权起更衣,肃追于 宇下。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 人,无御之者。
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省略句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学习过程】
1、通读必 修五p90-9 1,回答:我们对文言词语的学习要做到,
,。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着重注意四个方面、 、、。(A)
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与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B)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规律:
6、阅读课文p 92“文言句式”填空。①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②文 言文里常常借助 等词表被动。
③省略句,从省略的对象看,有,从省略的方式看,常见的有。(A)
7、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你还能联想起其他语句吗?①大王来何操? (C)
3、从学过的文言课文中查找下面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并举出例句,整理在下面。
(C)
①当②道
4、从学过的文言课文中查找下面文言虚词的不同义项并举出例句,整理在下面。
(C)
①所②则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C)
①置人所罾鱼腹之中。②驴不胜怒蹄之
③吾师道也④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