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6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 复习本专题应与必修一的专题六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 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二的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必修三专题七的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第二节 追寻生命的起源的相关内容相联系。
A 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定人; B 项是雅典民主政
治的继承者;C 项是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期的执政者;D 项是雅 典哲学家,从来没有当过雅典的执政者。故选 C 项。
[答案] C
第15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下列有关苏格拉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B.他与智者学派同一时代,但不属智者学派 C.苏格拉底知识渊博,被称为“智慧”的化身 D.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
文化主张
,即所谓的“文艺复兴”。
第21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旗帜:高举
人文主义
旗帜。
4. 矛头: 从恢复被基督教 禁欲主义 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二)人性的启蒙 1.初级阶段 (1)国家: 意大利 。
(2)特征:肯定人的 欲望 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3)代表:“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和 薄伽丘 。 (4)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薄伽丘的《十日谈》。
④ 普罗塔戈拉 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第11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地位: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学 的创造者”“ 智慧 ”的化身。 2.主张 (1)反对智者忽视 道德 、追求功利的主张。 (2)强调人类的 理性 、否认绝对权威。 (3)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自我 ”。 (4)哲学探索的指南是“ 认识你自己 (5)尊崇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解析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解析版

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纵向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认识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C [“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是指统治者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他们提出了民主制度的构想,要把统治者关进“笼子”,故C项正确。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仅仅是“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不符合材料对启蒙运动的进一步阐释,故A项错误;批判宗教神学是为了摆脱封建神学套在人类身上的精神枷锁,不符合“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B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各自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针对训练]2.“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他们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B.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A [材料信息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兴起,“他们”属于人文主义者。

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故选A项。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 主义精神。 3.历史作用 (1)积极: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 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 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 神,在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开辟了道路。 (2)消极: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人的 社会性,造成了人的私欲膨胀。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高 效 总 结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要 旨 概 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知 识 整 合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特点及历史作用 1.含义 (1)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 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 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 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展
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 阶段
阶段 代表 人物 主要 观点 社会根源 经济根源: 雅典工商业 的发展;政 治根源:雅 典民主制的 繁荣 历史 影响 为现代 资本主 义民主 政治的 创立提 供了借 鉴经验
“人是 普罗塔 万物的 萌芽阶 戈拉、 尺度”; 段 苏格 “美德 拉底 即 知识”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 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 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 态度。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 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 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请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重要概念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
人文主义: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重要概念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 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 由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
①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③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④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⑤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⑥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⑦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先贤祠
沙龙--思想家的聚会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 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如何理解“启蒙”的含义? “启蒙”本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就是呼唤用“理 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即用理性来批判现实、改 造世界。“启蒙”的核心是理性、重视人的思考和判 断。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 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 罗马的古典文化”。
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概况: ⑴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⑶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 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⑷矛头:基督教神学。 ⑸旗帜:人文主义。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深化,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阐述:一、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深植于古希腊这片孕育了无数智慧与思想的沃土之中,其影响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

1.自然哲学家的先驱探索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诸如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不仅是自然奥秘的勇敢探索者,更是人类精神觉醒的先驱。

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挑战了既有的认知框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开启了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在其中位置的新一轮思考。

尽管这些哲学家的研究重心在于自然,但他们的探索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融入了对人性、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初步构想,为人文精神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智者学派的人本转向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神权至上的迷雾,将人文精神的聚光灯转向了人类自身。

他们响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振聋发聩的宣言,不仅动摇了神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权威,更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与自由意志。

智者学派的思想革命,标志着西方哲学与人文精神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内在世界、道德观念及社会秩序的深刻反思,为人文精神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

3.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深化苏格拉底以其“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将人文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并持续追求真理与美德。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与质疑的方式,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深入思考,为人文精神注入了理性与批判的精神。

而柏拉图则在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尤其是通过其《理想国》等著作,深入探讨了正义、美德、知识与政治的关系,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紧密结合,为后世西方哲学及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自古希腊时期萌芽以来,历经数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珍视的丰富精神遗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摘要:从古代希腊到现今,几千年的历史,西方的人文精神随着古希腊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了产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字: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它是西方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

周国平教授曾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但其核心是与上述内容相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是不同与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

人文主义一词,无论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

英国学者布洛克认为,这一词汇迟至1808年才由一个叫做F.J>尼特哈麦的德国教育家在一次有关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出来,后来在乔治·伏伊格特写的一部著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第一个世纪》(于1859年出版)。

布克哈特在其1860年出版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等概念,并做了深入的探讨。

英语“humanism”是从德文“humanismus”转译过来的。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背景 二 、 宗 教 改 革 马丁· 路德 主张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 动的影响。 ②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 1517年教皇在德国大量出售“赎罪券”。 1517年,马丁·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 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①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否定天主教会神 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民族教会,否定了 教权高于王权。
A.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C .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专制制度,实施仁政 答案:C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2012 年浙江卷)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 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究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文艺复兴 VS 宗教改革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兴起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两者都 相 同 矛头指向 性质 结果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 文化的繁荣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 (2012·广东卷)1521 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 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 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B.信仰是否必要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西方人文精 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广东高考19题)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答案】A
【考查点】文艺复兴运动
2.(2013年江苏高考15题)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答案】A
【考查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2013年天津高考3题)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答案】C
【考查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启蒙思想
4.(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56题)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

”“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B.基督教思想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考查点】启蒙运动
二、非选择题
5.(2013年浙江高考39题)(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
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11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2)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
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

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