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机制

合集下载

正常分娩流程

正常分娩流程

正常分娩流程正常分娩是指母体和胎儿在生理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最终实现胎儿的顺利娩出。

正常分娩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宫缩期、开放期和排出期。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的流程。

宫缩期是指子宫开始收缩,逐渐增强,使子宫颈口逐渐扩大,准备迎接胎儿的娩出。

在宫缩期,孕妇会感到下腹部疼痛,类似月经痛,但逐渐加重。

宫缩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宫缩力度也逐渐增强。

这个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平静,做好呼吸训练,配合宫缩的力度进行呼吸,以减轻疼痛感。

开放期是指子宫颈逐渐扩张,为胎儿的娩出做准备。

在这个阶段,子宫颈口会逐渐扩张,直至完全开放。

这个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耐心和配合,遵从医生的指导,做好呼吸训练和身体协调。

在开放期,孕妇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但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保持信心,配合医生的指导,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排出期是指胎儿经过子宫颈口,从母体内娩出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孕妇需要用力配合,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力呼吸。

在这个过程中,孕妇可能会感到疼痛和疲劳,但要相信自己的身体,配合医生的指导,顺利迎接胎儿的娩出。

一旦胎儿娩出,医护人员会对母婴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护理,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在整个正常分娩的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平静、耐心和配合,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做好呼吸训练和身体协调。

同时,家属和医护人员也要给予孕妇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度过分娩的艰难过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总之,正常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会伴随着疼痛和不适,但只要孕妇和家属配合医生和护士,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相信新生命的到来,就一定能顺利迎接宝宝的降临。

祝愿所有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分娩过程,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的到来!。

分娩机制名词解释

分娩机制名词解释

分娩机制名词解释1. 子宫收缩:指在分娩过程中,子宫肌肉收缩的过程。

子宫收缩是分娩的关键过程,它通过推动胎儿向下移动,促进子宫颈扩张和胎盘剥离,从而使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2. 子宫颈扩张:指子宫颈口的开放过程。

在正常分娩中,子宫颈在孕妇阵痛的作用下逐渐扩张,使胎儿能够通过子宫颈进入产道。

3. 羊膜破裂:指孕妇羊水囊破裂,羊水从阴道中排出的过程。

羊膜破裂是分娩前的一个重要信号,它通常发生在分娩开始前,促使分娩进一步进行。

4. 宫缩疼痛:指孕妇在子宫收缩时感到的疼痛。

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孕妇可能会感到阵痛,这是子宫收缩过程的正常反应。

5. 胎儿头下降:指胎儿头部向产道移动的过程。

胎儿头下降是分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能够适应产道的形状,并促进子宫颈扩张和子宫收缩的进一步进行。

6. 胎盘娩出:指胎儿出生后,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并排出的过程。

胎盘娩出标志着分娩的结束,它通常在胎儿出生后不久发生。

7. 剧痛⼈⼈破膜:指在分娩过程中,医生通过手术手段打破羊膜以促进分娩的进行。

剧痛⼈⼈破膜常用于需要加快分娩进程的情况,例如胎儿室内感染等。

8. 产钳:一种手术工具,通常用于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产钳通过放置在胎儿头部两侧的方式,提供额外的牵引力,以便医生可以更容易地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9. 眼药膏预防新生儿鼓膜破裂:在剖宫产或采用吸引器等辅助手段来助产时,为了避免胎儿受到压力而导致耳膜受损,医生通常会在分娩过程中给新生儿膜施加保护。

眼药膏的使用旨在预防胎儿鼓膜破裂。

10. 窒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盘阻塞或其他原因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的状况。

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正常分娩机制

正常分娩机制

产道是由软组织和骨盆结构组成的, 它们共同为胎儿提供通过产道的通道 。
骨盆的结构和形态因人而异,但通常 足够宽敞以容纳胎儿头部和身体的通 过。
产道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胎儿通 过时的变化,同时也能保护胎儿免受 伤害。
PART 04
分娩过程中的变化和挑战
产道和胎儿位置的变化
产道变化
随着分娩的进展,产妇的产道会逐渐 扩张,以适应胎儿的通过。这个过程 包括宫颈的扩张和阴道的扩张。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
胎盘滞留
胎盘在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仍 未娩出,称为胎盘滞留。这可能 导致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 一,可能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 盘残留、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引起 。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预防产后出
血的关键。
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是由于胎儿在子宫 内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可能导 致胎儿死亡或智力障碍。早期发
2023 WORK SUMMARY
正常分娩机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正常分娩过程 • 正常分娩机制的生理学 • 分娩过程中的变化和挑战 • 分娩后的恢复和护理 • 正常分娩与剖宫产的比较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正常分娩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 分娩过程中胎儿和产妇的生理变化, 以及如何通过正常分娩机制确保母婴 安全。
分泌。
子宫肌肉的收缩具有节律性和对 称性,有助于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胎儿的适应和变化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会适应子宫 收缩的压力,通过调整胎位和 适应产道的变化来帮助分娩。
胎儿的头部会变形以适应产道 ,这有助于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

正常分娩—分娩机制(产科护理)

正常分娩—分娩机制(产科护理)

复位及外旋转
▪ 胎儿双肩沿骨盆左斜径下降,达骨盆底时, 前肩向前旋转45º,使胎儿双肩径与骨盆 出口前后径一致。
▪ 胎头枕部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º,维持胎 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
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 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 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 取侧位顺利娩出。
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
①宫缩时羊水将宫腔压力经胎轴传递到胎头 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③胎体伸直伸长,有助于压力向下传递 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11.3cm
9.5cm
半俯屈的胎头遇肛提肌 阻力进一步俯屈,由较 大的枕额径变为较小的 枕下前囟径
内旋转
胎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 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 棘水平,称衔接。
预产期前1~2周 ▪ 经产妇:多在临产后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其贯穿于分娩全过 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 退缩。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 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 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 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 程。
衔接(engagement) 下降(descent) 俯屈(flexion) 内旋转(internal rotation) 仰伸(extension) 复位及外旋转(restitu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胎肩及胎儿娩出
枕左前位的胎头向母体前方旋转45° 此时后囟转至耻骨弓下
仰伸
▪ 胎头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缘,以耻 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 头的顶、额、面相继娩出。

产科-正常分娩机制PPT课件

产科-正常分娩机制PPT课件
2021
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
首要条件。 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
回缩。 临床上将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尤其在活跃晚期和第二产程。
2021
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将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 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 颌靠近胸部,以最小的枕下前囟径取代较大的枕额径,变胎 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平均34.8cm)为枕下前囟周径(平均 32.6cm),以适应产道形态,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2、分娩期宫颈扩张主要依靠下列哪项
A. 子宫收缩及缩复向上牵拉 B. 腹压 C. 宫腔内压 D. 通过羊水压力传导的压力 E. 宫缩时前羊水的回流,以利胎先露直接压迫
2021
软产道
3、关于生理性缩复环,下列正确的是
A. 宫缩使子宫上、下段肌壁厚度不同,在子宫外面有一环状隆起 B. 是先兆子宫破裂征象之一 C. 系因宫体缩复作用及子宫下段牵拉扩张所致 D. 常伴有胎儿窘迫 E. 常提示胎儿有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
2、关于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正确的是下列何项
A. 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以枕下前囟径衔接 B. 胎头降至骨盆底时开始俯屈 C. 胎头在中骨盆开始内旋转 D. 宫缩和腹压促使胎头仰伸 E. 分娩过程中胎头呈持续性下降
2021
考考我(多选)
1、对于分娩机制中内旋转,下列哪项是恰当的
A. 使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B. 在中骨盆进行 C. 胎头内旋转向后旋转45° D. 内旋转后,胎头后囟转至耻骨弓下 E. 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
2021
胎儿—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有无胎儿畸形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一、分娩妊娠达到及超过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至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早产:妊娠在28-36+6周之间分娩–足月产:37 -41+6周之间分娩–过期产:42周及以上的时间分娩–流产围产期分娩动因: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素二、决定正常分娩的要素1. 产力2. 产道3. 胎儿4. 社会心理因素1.产力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缩复:•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越缩越短• 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子宫下段拉长产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1.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2. 宫口开全后,每当宫缩时反射性引起排便的动作。

3. 在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指导用力。

4. 第三产程能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产力-肛提肌收缩力1. 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2. 当胎头枕部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3. 胎儿娩出后,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2.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骨产道-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骨盆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11cm,横径13cm,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 10cm):骨盆最小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坐骨结节间径, 9cm)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的子宫峡部(1cm)演变而成,临产前长7 ~ 10 cm• 子宫颈-临产前长约2 ~ 3cm,临产后初产妇的变化是:宫颈管先消失,然后宫口扩张。

正常分娩机制

正常分娩机制

CHAPTER 02
产程的阶段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01
02
03
宫颈扩张
随着子宫收缩的加强,宫 颈开始扩张,从闭合状态 逐渐扩大到10厘米左右, 以便让胎儿通过。
胎儿下降
随着宫颈扩张,胎儿逐渐 下降到骨盆出口处,压迫 直肠和膀胱,引起孕妇的 排便和尿意感。
子宫颈变软
在宫颈扩张过程中,子宫 颈逐渐变软,以便胎儿通 过。
正常分娩机制
CONTENTS 目录
• 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 • 产程的阶段 • 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与支持 • 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 分娩后的恢复与照护
CHAPTER 01
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
子宫颈扩张
子宫颈扩张是分娩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允许胎儿从子宫腔内顺利通过产道。 在宫缩的作用下,子宫颈逐渐变软、变薄,并逐渐扩张,以便胎儿通过。
子宫颈扩张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宫颈口开全。 宫颈管消失是宫颈管变软并逐渐缩短至消失的过程;宫颈口扩张是指宫颈口开始 扩张,直至开全;宫颈口开全则是指宫颈口完全扩张,为胎儿通过做好准备。
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是分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胎儿向下移 动,并通过挤压作用帮助胎儿娩出。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 逐渐增加,以适应胎儿通过产道的需求。
VS
详细描述
产后出血的症状包括阴道大量出血、失血 性休克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处 理方法包括按摩子宫、使用止血药物、补 充血容量等,若出血严重且无法控制,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CHAPTER 05
分娩后的恢复与照护
产后伤口护理
伤口清洁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 或纱布,避免感染。
疼痛管理

正常分娩机制

正常分娩机制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 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 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 距离,正常值平均 11.5cm
•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 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正常值平均10cm
整理课件
图7-4
14
骨盆出口平面
• 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
关节间的距离,正常
图7-5
值平均11.5cm
•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 间径):
–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 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9cm
整理课件
15
骨盆出口平面
• 出口前矢状径:
–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 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正常值平均6cm
• 出口后矢状径:
–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 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 均8.5cm。
–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 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 >15cm时,正常大小的 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 道娩出
整理课件
24
分娩机制
• 胎儿先露部随骨 盆各平面的不同 形态,被动进行 的一连串适应性 转动,以其最小 径线通过产道的 全过程
整理课件
25
枕先露分娩机制
• 衔接 (engagement) • 下降 (descent) • 俯屈 (flexion) •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 仰伸 (extention) • 复位(restitution)及
肛提肌收缩 力
骨产道 软产道
胎儿大小、 胎位及有 无畸形
TEXT
整理课件
5
产力
• 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 分娩全过程,特点为:
– 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 – 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机制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分娩机制
定义: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 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衔接 (engagement) 下降 (descent) 俯屈 (flexion)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仰伸 (extention) 复位(restitution)及外旋转(external rotation) 胎儿娩出
(附:分娩机制是连续过程,下降动作始终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分娩机制 枕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分娩机制介绍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 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以枕左前位的分娩 机制为例。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 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 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 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 (1)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2)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3)胎体伸直伸长; (4)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分娩机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介绍
3.俯屈原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变胎头衔接时的 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周径,以适应产道。 4.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 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胎头于第一产程末 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胎头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仰伸,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 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前(右)肩向前向中 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 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 7.胎肩及胎儿娩出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 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