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在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地位
帕瑞昔布钠在围手术期镇痛的应用现状

彬( 1 9 6 1 一) , 男, 陕西延安人 , 主任 医师 , 教授 ,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
帕瑞昔布钠 围手术期镇痛 的应用现状
的产生 , 抑制痛 觉 的产生 , 而且 帕瑞 昔布钠 的镇 痛持 续 时间长 达 1 2 h , 可 使 手术 引 起 的疼 痛 和 炎症 反 应 得 到改善 , 并将 作用 效果持 续到 手术结 束 , 同时 还能 减少 围手 术期 的应 激 反应 u 。贾 叙 峰 等 纠人通 过
批准上市后 , 其在 围手术期 的镇痛疗效 已经得到了
广 泛 的 研 究证 实 。帕 瑞 昔 布 钠 的 化 学 名称 是 N 一
分( V A S ) 明显降低 , 麻醉效果优 于单独使用瑞芬太
尼组 。
[ [ 4一 ( 5 一甲基 一 3 一 苯基 一 4一 异恶唑基) 苯基 ] 磺 酰基] 丙酰胺钠盐, 为白色或类 白色冻干块状物 , 是
1 帕瑞 昔布钠 的简 介及作用机制
帕瑞昔 布 钠 ( P a r e c o x i b s o d i u m) 是 第 一 个 可 以 静脉 注射 和 肌 肉注射 的 N S A I D s , 自2 0 0 2年 在 欧 洲
瑞芬太尼用于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 , 发现帕瑞昔布
钠 能够减 少瑞 芬太 尼 的 用量 , 降低 瑞 芬 太尼 带 来 的 呼吸抑 制 、 恶心呕吐、 心 动 过 缓 等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 术后 1 2 h各时 间 点 的静 息 和 活动 的视觉 模 拟 评
陈 锴 , 王亚萍 , 胡 彬
( 1 .延安 大学 附属 医院麻 醉科 ; 2 .延 安大 学 医学院 , 陕西 延 安 7 1 6 0 0 0 )
帕瑞昔布在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ig p se o u a u in w r a d ml s aie o r u p rc xb P A ( ain- o told a ag s n otr rlmb r fso ee rn o y t t d t go p A aeo i+ C i r f i p t t c nrl n lei e e c)
p mp go p ( = 2, n 3 i d nsrtd p rc xb; = 2 i a mii rtd p re xb) a d go p u ru s n 6 A1 = 0, a miit e ae o i A2 n 3 m d ns ae ae o i v a t n ru B
分 ) 吗 啡 用 量及 副作 用 发 生 率 , 行 统 计 分 析 。 、 进 结果 : 瑞 昔 布钠 静 脉 组 术 后 7 h时 V S评 分 0 5 02 , 啡 帕 2 A ._. 吗 8+ 0 用 量 3 . 2 .m , 良事 件 发 生 率 2 . (/ 0例 ) 帕 瑞 昔 布 钠 肌 注 组 术 后 7 h时 V S评 分 08 _ . , 45 0O g 不 + _ 33 73 % ; 2 A . + 1 吗啡 00 5 用 量 3 ._ 88 , 良事 件 发 生 率 2 .%( /2例 ) 对 照 组 术 后 7 h时 V S评 分 1 2 09 , 啡 用 量 5 .± 5 + . 0 1 mg 不 1 9 73 ; 2 A . _ .5 吗 6+ 0 6 3 . mg 不 良事 件 发 生 率 4 -%( 62 20 , 83 1 /9例 ) 。治疗 组 与对 照 组 比较 , V S评 分 、 啡用 量 、 良事 件 发 生率 均 在 A 吗 不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 . ) 治 疗 组 内 , 脉 组 与 肌 注 组 之 间 比较 差 异 无 显著 性 。 结 论 : P 00 ; 5 静 帕瑞 昔 布 联 合 吗啡 P A泵 C
帕瑞昔布钠论文:帕瑞昔布钠在不同时点应用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

帕瑞昔布钠论文:帕瑞昔布钠在不同时点应用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中文摘要】乳腺癌手术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术后疼痛中等,术后需要镇痛。
良好的术后镇痛能明显抑制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咳嗽、排痰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目前临床常用哌替啶、吗啡、曲马多、芬太尼等进行术后镇痛,虽然效果确切,但副作用明显,如恶心、呕吐、瘙痒等,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困扰。
帕瑞昔布钠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无抗血小板作用,不会增加出血危险,临床上主要用于与创伤和手术有关的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现已知帕瑞昔布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超前镇痛作用,其用药时机与其镇痛效果有关,如何使用该药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探讨。
研究观察不同时点应用帕瑞昔布钠对于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不良反应等,从而探求一种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解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疼痛的方法。
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70岁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以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术中切皮开始给予芬太尼静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前给药组)、B组(术后给药组)、N组(对照组)。
A组于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特耐)40mg,于术中乳房组织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完成后静注生理盐水5ml;B组于手术开始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5ml,术中乳房组织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完成后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N组于术前30min及术中乳房组织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完成后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
所有病人于缝皮时给予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预防恶心、呕吐。
术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乳腺外科病房,根据病人疼痛主诉,追加哌替啶75mg肌注。
帕瑞昔布钠的超前镇痛应用现状

帕瑞昔布钠的超前镇痛应用现状周妮娜;刘庆【摘要】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可用于围术期急性疼痛的治疗,经临床观察其镇痛效果确切,应用于围术期以降低阿片类药的使用剂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控制外科手术或创伤的急性疼痛。
本文对帕瑞昔布钠在各种手术中的超前镇痛应用情况、术后镇痛效果等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帕瑞昔布钠;围术期;超前镇痛【作者】周妮娜;刘庆【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自贡 643000;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麻醉科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超前镇痛指在有害刺激作用前就给予镇痛药介入,减轻神经系统对这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
NSAIDs能抑制环氧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s),从而降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PGs,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鞘内给予前列腺素E2(PGE2)引起剂量依赖性的痛觉过敏,而鞘内给予PGE2拮抗剂则减轻痛觉过敏。
故围术期镇痛的实质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通过抑制外周COX的活性,减少PGs的合成而产生镇痛作用。
使用该类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神经源性水肿,抑制外周敏化,进而达到超前镇痛的目的[1]。
帕瑞昔布钠是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选择COX-2抑制剂,作为第一个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用的COX-2抑制剂,降低了以往NSAI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被肝脏羧酸酯酶水解成伐地昔布,其COX-2的选择性抑制强度比对COX-1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强2.8万倍[2],伐地昔布通过抑制外周和中枢COX-2的表达,减少外周和中枢PGs合成,从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同时减弱有害刺激引起的外周和中枢的敏感化,以达到超前镇痛的作用,本文就帕瑞昔布钠在各种手术中的超前镇痛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比较

d o s e wh e n s k i n wa s s u t u r e d wi t h P C I A s t a r e d . T h e a n a l g e s i c e f f e c t wa s o b s e r v e d b y V AS a t 1 , 2, 3, 4, 5, 6 h a f t e r i n j e c t i o n .R e c o r d t h e
s i d e e f f e c t r a t e d u r i n g wa k i n g u p p e r i o d a f t e r g e n e r a l a n e s t h e s i a . Re s u l t s An a l g e s t i c e f e c t i n g r o u p C w a s o b v i o u s l y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o t h e r t w o g r o u p s ; s i d e e f f e c t r a t e i n g r o u p C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g r o u p A a n d g r o u p B. Co n c l u s i o n P a r e e o x i b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7.032工作单位:212001 镇江 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吴燕:女,本科,主管护师王芳: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19-12-17※手术室护理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吴 燕 王 芳 徐 正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中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手术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医疗区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12、24、36、48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于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12、24、36、48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
术后4、8、12、24、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术后24h内哌替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术后24h观察组哌替啶用量、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
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术后的满意度。
关键词:多模式、超前镇痛;腰椎后路手术;帕瑞昔布钠;塞来昔布 腰椎后路是骨科比较常见的大手术,术后疼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1 2]。
为了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本研究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医疗区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帕瑞昔布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评价

帕瑞昔布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评价黄子津蒋宗滨广西医科大学疼痛医学中心(南宁 530007)【摘要】随着COX-2抑制剂的研发,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针剂的出现,使临床疼痛治疗又有了新的选择。
帕瑞昔布作为全球第一种可注射用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疼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和疗效评价进行综述。
【关键词】帕瑞昔布疼痛治疗应用评价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抑制痛觉超敏、减少阿片类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的NSAIDs类药物相比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已在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
先前的COX-2抑制剂均为口服制剂,对需要快速起效、不宜口服和局部用药的病人使用上受到了限制。
帕瑞昔布是全球第一种可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在欧洲和我国上市。
该药起初主要针对术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随着临床使用和研究的广泛深入,帕瑞昔布除在手术后镇痛的使用之外,现已扩展到疼痛治疗的其他领域。
1 临床应用情况1.1 术后疼痛治疗手术后疼痛不仅对机体的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手术后患者的恢复[3]。
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和方法很多。
系统回顾已经提示昔布类药物是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药物,而帕瑞昔布也表现出对多种手术的术后疼痛治疗是有效的【D】,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骨科和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应用帕瑞昔布最多【5】。
1.1.1 骨科手术的应用1.1.1.1 全髋关节成形术大多数接受全髋关节成形术的病人都需要在术后几日进行镇痛治疗。
帕瑞昔布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是有效的。
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1490名接受全髋成形术的病人在术后随机注射帕瑞昔布首剂40mg、之后20mg两次/日持续5日并与注射安慰剂比较,结果显示,帕瑞昔布组的24h总计疼痛强度评分和术后2~5日对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安慰剂组【6】。
另一项对62例全髋成形术术后治疗的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病人麻醉诱导时静注帕瑞昔布40mg、12h后追加40mg或手术结束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麻醉诱导12h后追加40mg,结果显示术前、术后治疗组的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26±12 mg, and 25±13 mg, versus 47±27 mg, P<0.00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56.1±7.5 and 64.2 ± 7.0 versus78.3±5),要求使用首次镇痛药的时间大于对照组(38±9 and 28.2± 6.6 versus 18±6 min)【7】。
帕瑞昔布钠在围术期镇痛的新进展

帕瑞昔布钠在围术期镇痛的新进展发表时间:2015-07-02T15:01:08.4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金泳利黄学洙(通讯作者)[导读] 超前镇痛的本质就是防止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敏感化发生,从而到达术后镇痛的目的。
金泳利黄学洙(通讯作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吉林延吉133000)【摘要】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目前临床当中解决病人疼痛问题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NSAIDs类药物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革新,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数十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剂型,目前主要应用在解决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当中,尤其是应用在慢性骨骼肌肉炎症性疾病中。
帕瑞昔布钠作为高选择性的COX-2的抑制剂,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开展使用,成功应用在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口腔科手术、整形科术和普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处理中,以往所使用的阿片类药物虽然镇痛效果明显但是其副作用一直困扰着麻醉医生,例如:呼吸抑制、眩晕、嗜睡、恶心和呕吐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围术期镇痛多采用多种药物的多模式镇痛和平衡镇痛,既可以降低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又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89-021.超前镇痛1913年Crile等人[1]首次提出在手术麻醉前进行神经阻滞,在手术伤害性刺激发生之前就开始阻止疼痛的传导,有助于减轻手术后病人的疼痛。
后来由Wall[2]提出并完善超前镇痛的概念,并深入指出手术前的超前镇痛可以阻止手术切口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的诱导作用,进而降低急性术后疼痛的强度。
现超前镇痛定义为: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就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防止中枢和外周的敏感化发生,以达到消除或者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观点。
超前镇痛的本质就是防止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敏感化发生,从而到达术后镇痛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Harvey RJ, et al. Science. 2004 May 7;304(5672):884-7. 6. Yaksh TL, et al. J Neurosci. 2001 Aug 15;21(16):5847-53.
9
7. Buvanendran A,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6 Mar;104(3):403-10
• IL-6: 白介素6 • IL-1β: 白介素1β •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 COX-2:环氧合酶-2
PGs:前列腺素合成产物 PGE2:前列腺素E2
7
炎症因子在术后72小时持续存在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3891.4
0
3613..29
Before operation
• 只要有可能,应尽量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案
− 应考虑使用局麻药进行中枢局域阻滞 − 除有禁忌,患者应持续应用选择性COX-2抑
制剂(COXIB)、非甾体抗炎药(NSAID)或对 乙酰氨基酚治疗
• 采用的给药方案应既能获得最优的效果, 又能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
• 药物的剂量、途径及治疗时间应当个体化
17
普外科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推荐选择性COX-2抑制 剂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基础用药之一
炎症、COX-2参与了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 引起痛觉超敏
外周组织 炎症
COX-2
IL-6 IL-1β
CNS
IL-1β
(+)
COX-2
PGE2
PGE2
VR1 Na+通道
• 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均参与了 术后疼痛的过程
• 预防性镇痛的目标是减轻或消 除围术期有害刺激造成的敏化
脊髓丘 脑束
甘氨酸
x
SP
- + ++ Glu
• 接受了第一次镇痛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仍然有82.3%存在疼痛
100
91.8%
90
90
80
80
70
70
第一次使用镇痛药后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0
0
82.3%
Gan TJ,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4 Jan;30(1):149-60
4
急性术后疼痛处理不足的影响
20 Shorten,et al.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n evidence-based guide to practice.2009:196.
非选择性NSAIDs(氟比洛芬酯、酮咯酸等) 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有限
• 布洛芬的在脑组织中的稳态药物浓度只有血浆药浓度 的1~2%
心理影响
• 焦虑、抑郁
交感激活
• 使患者易发生不良事件如心肌缺 血或肠梗阻
疼痛不缓解引起的免疫抑制
• 延缓伤口愈合 • 恢复延迟 • 术后感染风险增加
对患者 及医院 的影响
严重术后疼痛
• 增加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
下地活动推迟
• 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风险 • 推迟出院
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
• 病人满意度低,影响医院声誉 • 住院时间延长 • 增加再入院风险 • 增加治疗费用 • 增加发生医疗诉讼的风险
13
阿片类药物也使患者对疼痛更加敏感
• 长期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时,患者的疼痛 更加剧烈或疼痛敏感度增加
• 阿片诱导的痛觉超敏(OIH)使患者对疼 痛的耐受性降低
长期使用阿片 类药物的患者
患者疼痛耐受时间
阿片剂量
Chu LF,et al.Clin J Pain. 2008 Jul-Aug;24(6):479-96
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血炎症因子变化(ng/l)
1125 1000
950 840
120 150 37.9 + 12h
430
205 37.6 + 24h
520
180 36.5 + 36h
480
120 35.4 + 48h
250 200
3730.2 + 72h
8 Chachkhiani I, et al. Physiol Res. 2005;54:279-285.
• 氟比洛芬、酮洛芬和萘普生与之相似,在脑组织中浓 度很低
• 大多数NSAIDs在脑脊液中浓度同样很低(<血浆浓度 的1~5%)
Parepally JMR, et 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6;23(5):873-881.
21
特耐®具有外周中枢双重作用优势
疼痛
特耐®在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地位
1
目录
疼痛概述 炎症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实现更好的镇痛效果? 为什么优选选择性COX-2抑制剂?
2
疼痛是第5大生命体征
呼吸
脉搏
血压
疼痛
1995年
美国疼痛学会提 出:将疼痛列为
5 第 大生命体征
Phillips DM. JAMA 2000; 284(4):428-9.
正常疼 痛应答
10
如何实现更好的镇痛效果…
11
术后疼痛处理应是围手术期全程管理
预防镇痛理念
术前
围手术期
术中
目的
术后
降低术 后疼痛
减少镇痛 药物用量
方案
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
1.Vadivelu N, et al. Local Reg Anesth. 2014 May 29;7:17-22 2.Rosero EB, et al. Plast Reconstr Surg. 2014 Oct;134(4 Suppl 2):85S-93S
10% 0%
1.9 1.8 2.4
呼吸系统
瘙痒症
(呼吸抑制后果最严重 )
4.1
胃肠道
尿潴留
(恶心呕吐最常见)
中枢神经系统 (常见过度嗜睡)
不良事件发生率(%)
Wheeler M,et al. J Pain. 2002 Jun;3(3):159-80
15
阿片类药物可引起术后肠麻痹
使用阿片类药物相关的肠麻痹发生风险
除非禁忌,应持续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非选择性NSAIDs或对乙酰氨 基酚,根据疼痛严重程度适时联合其他药物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2):166-173
18
为什么优选选择性COX2抑制剂?
19
非甾体类药物相比于阿片类药物的优点
• 超前镇痛效应(减弱神经元敏化) • 预防疼痛(减轻术后疼痛) • 无呼吸抑制 • 比阿片类药物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 术后肠梗阻和不能进食的时间缩短 • 个体剂量差异小于阿片类药物 • 对一些疼痛效果优于阿片类药物(骨痛、创伤痛、呼吸痛、运动痛) • 无瞳孔改变(神经学评价) • 无认知损害
于春华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7):442-445
24
非选择性NSAIDs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非选择性NSAIDs增加术后出血风险,OR 4.54 (95%CI, 1.54~13.42)
结直肠手术
13.2 95%CI 5.4-27.1
腹部手术
33.8 95%CI 6.2-184.6
所有外科手术
12.1
95%CI 5.7-30.3
0
10
20
30
40
校正后的风险比(OR)
•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998-2003年行消化和腹部外科手术的180279名住院患者患者,术后肠麻痹病 例组和无术后肠麻痹对照组按1:10进行匹配。研究旨在评估阿片类药物与术后肠麻痹的关系
14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是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围手术期单独应用阿片类药物 引发各系统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硬膜外给药
阿片类药物PCA给药
80%
75.9
阿片类药物静注/肌注
70%
60%
50% 40% 30% 20%
23.4 14.7 17.5
37.1
28.2 23.0
26.1 16.4
33.9 17.7
2.Stichtenoth DO, Frölich JC. Drug. 2003; 63(1): 33-45
3.Bartfai, T. Nature. 2001; 410: 425-426. 4.Gottschalk A, Smith DS. Am Fam Physician. 2001 May 15;63(10):1979-84
Oderda G. Pharmacotherapy. 2012;32(9 Suppl):6S-11S.
5
术后疼痛发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6
炎症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 组织损伤后局部组织产生炎症介质(PGs和细胞因子)1 • PGs和细胞因子参与中枢和外周疼痛敏化1
组织损伤2-4
花生四烯酸
炎症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催化
22
非选择性NSAIDs同时抑制COX-1和COX-2 抗炎镇痛的同时影响血小板活性,引发GI不良反应
COX-1 (结构酶)
PGs
✓ GI保护作用 ✓ 血小板活性
花生四烯酸
非选择性 NSAIDs
COX-2 (炎症刺激诱导产生)
PGs
✓ 疼痛 ✓ 炎症 ✓ 发热
于春华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7):442-445
手术创伤及炎症引起的痛觉超敏, 导致患者对疼痛感受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