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一种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等功效。
黄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下面介绍一种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材料准备。
需要准备黄芩干品、乙醇、水。
步骤二:黄芩提取。
将黄芩干品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乙醇水混合溶剂,在恒温摇床上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为24小时。
步骤三:过滤和浓缩。
将提取液过滤,将滤渣丢弃,留下滤液。
然后将滤液在真空条件下加热浓缩至常压下的10%体积。
步骤四:除水。
将浓缩获得物加入甲醇,使得获得物在甲醇溶液中达到极限溶解度,然后采用分液漏斗的方法分离出甲醇相和水相。
水相是含有黄芩的成分的,需要进一步处理。
步骤五:加蛋白ase。
将水相溶液加入适量的蛋白ase,经过酶解反应后,获得水相的黄芩提取物。
以上就是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这种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大量生产符合药用标准的黄芩提取物,为中药生产和新药研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
黄芩提取物工艺规程

1. 产品简介:【中文名】黄芩提取物【汉语拼音名】Huangqin Tiquwu【英文名】SCUTELLARIA EXTRACT【类别】黄芩提取物【规格】每桶25kg【性状】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批准文号】【有效期】二年【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2.处方和依据:3.2.1 处方:2.2 依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550页3.4.制备方法取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水,浸渍90分钟后升温至100℃,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8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沉淀物加适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60℃保温静置30分钟;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5. 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条件5.1 提取过程5.1.1 领料方法与条件:按“生产指令”到中药原料库领料,领料员和仓库保管员在QA监督下根据配料单的数量依次准确称量、复核,外面标明品名、批号、称量日期、使用人签名等,并作好详细记录。
每次提取量:黄芩净药材200kg5.1.2 煎煮黄芩采用水煎煮方法,将净药材倒进提取罐内(注意投料要松紧均匀,便于煎煮),然后加入8倍量水,浸渍90分钟后煎煮,按照“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通蒸汽,升温,自提取罐内液体开始沸腾时记录煎煮时间,保持微沸90分钟,煎煮液经滤过放入贮液罐内。
剩下的滤渣再加入6倍量饮用水,再次煎煮,自溶液沸腾起开始记录时间,保持微沸90分钟后,煎煮液经滤过放入贮液罐。
要点:(1)投料核对。
提取车间人员应具有识别中药材的能力。
领料及投料必须有人复核,称量器具必须校验复核。
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

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一、引言黄芩苷是从黄芩根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黄芩苷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黄芩苷提取的工艺流程。
二、原料准备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的黄芩根,去除杂质和表皮。
2. 切片:将清洗干净的黄芩根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5-1mm。
3. 干燥:将切好的黄芩片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待其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
三、提取工艺1. 粉碎:将干燥后的黄芩片粉碎成细粉末,粒径小于0.5mm。
2. 提取剂选择:常用的提取剂有乙醇、丙酮等。
本文以乙醇为例进行介绍。
3. 溶液配制:将提取剂与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4. 提取操作:(1)加热:将混合溶液置于水浴中,加热至70℃左右。
(2)浸泡: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倒入提取器中,浸泡时间为2-3小时。
(3)过滤:用滤纸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残渣和杂质。
(4)回收:将过滤后的提取液收集起来,放置于蒸发器中蒸发至干燥状态。
四、纯化工艺1. 溶剂萃取: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进行萃取,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成分。
2. 洗涤:用纯水或者有机溶剂对提取物进行洗涤,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溶剂。
3. 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等条件,使黄芩苷结晶出来,并用冰水进行冷却处理。
4. 过滤:将结晶后的黄芩苷用滤纸过滤干净,去除残留的水分和杂质。
5. 干燥:将过滤后的黄芩苷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待其水分含量降至5%以下。
五、质量控制1. 检测黄芩苷的含量: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提取物的纯度和含量符合要求。
2. 检测有害物质:对提取物进行检测,确保其中没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3. 贮存条件:将黄芩苷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黄芩苷提取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提取工艺、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黄芩苷产品。
黄芩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药材10kg
粉碎成粗粉
加水浸泡1h,提取三次,2h/次,每次加水10倍量。
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当于药材3倍量水。
药渣备用。
50℃调酸,70℃保温1h
静置至室温
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黄芩苷(含量80%以上)1.2kg
取药渣
沥水至近干
加入8倍量80%乙醇,温浸2h
取滤液,药渣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 合并滤液
60℃调酸,70℃保温1h静置至室温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合并以上两种酸液
浓缩至相当于药材重量
静置析晶
虹吸上清液,沉淀加4倍量水。
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01.黄芩生产工艺规程

赤峰市新州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ZB 07—001--0黄芩生产工艺规程黄芩Huangqin一、产品概述【产品名称】黄芩【注册商标】【产品特点】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
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9g。
规格:薄片1.5~2mm。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贮藏期:3年【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历史沿革】该品种收载于历届药典版本中、内蒙古中药材炮制规范中1977版,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二、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三、工艺流程图四、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挑选工序】取原药材,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用药部位,并将药材大小分开,装入周转桶。
注明品名、批号、重量移至下工序。
对生产现场进行清场和清洁。
【煮炙工序】将黄芩放入沸水中煮10分钟/25kg,煮至无绿色枝条,手微能弯动即可,取出装入周转桶.。
【蒸润工序】将黄芩平铺在蒸药盘上置润药罐中进行闷润,闷润温度控制在30~40℃,闷润时间为2小时,闷润至透,软硬适宜,时取出放入周转桶中,注明品名、批号、重量移至切制工序,对生产现场进行清场和清洁。
【切制工序】取闷润后的黄芩用直切机切薄片(1.5—2mm),薄厚均匀,切面平整完美,将切制后的薄片装入周转桶,注明品名、批号、重量移至下道工序。
对生产现场进行清场和清洁。
【干燥工序】将切制好的黄芩置烘干机干燥,烘干温度75±5℃,干燥时间为0.5小时,取出散热,装入周转桶,注明品名、批号、重量移至下道工序。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黄芩苷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功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然药物。
其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是制备高品质黄芩苷产品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围绕黄芩苷提取工艺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黄芩苷提取工艺的原理黄芩苷是黄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提取技术从根部中提取到。
黄芩苷的提取原理是利用溶剂对黄芩根中的黄芩苷进行萃取。
目前,在黄芩苷的提取中,广泛采用的溶剂为乙醇和水,其中,乙醇是主要的提取剂。
二、黄芩苷提取工艺的步骤1. 原料清洗。
选用新鲜、无病虫害的黄芩根,对黄芩根进行清洗,将其中的杂质和污垢清除干净。
2. 切段破碎。
将清洗后的黄芩根切成小段或破碎,并进行干燥处理,以便于提取。
3. 粉碎。
将黄芩根破碎后进行粉碎处理,最终得到黄芩根粉末。
4. 提取。
将黄芩根粉末加入适量的乙醇或水中,进行搅拌,达到黄芩苷的最大溶解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式,得到黄芩苷的提取物。
5. 沉淀。
对黄芩苷的提取物进行离心,分离出固体物质(黄芩苷)和液体。
然后对黄芩苷进行沉淀处理,得到最终的黄芩苷固体产品。
三、黄芩苷提取工艺的优化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影响着提取效率和提取物质的质量,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当前,黄芩苷提取工艺的优化方向主要有:1. 提取剂的选用:选用更适合的提取剂,比如改变溶剂浓度、种类和比例,可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2. 提取条件的控制:在提取过程中控制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可以改进黄芩苷提取的效果。
3. 提取设备的改进:改善提取设备的性能,例如使用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新的提取技术,可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和质量。
总之,黄芩苷提取工艺是制备高质量黄芩苷产品的关键因素,提高提取效率和质量是工艺优化的目标。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技术的改进,黄芩苷提取工艺将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在医学、保健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黄芩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黄芩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黄芩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黄芩的化学成分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芩苷、黄芩素、苦味酸、柚皮苷、异黄酮等。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抗炎、抗菌等作用。
因此,在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过程中,黄芩苷的含量是衡量黄芩提取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黄芩的提取工艺黄芩的提取工艺一般分为水提法、水醇提法和超声波提取等。
其中,水提法是传统的黄芩提取工艺,具有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由于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水提法的提取效率不高,提取物的品质也相对较差。
与水提法不同的是,水醇提法使用醇水混合溶剂来提取黄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效率和提取物的品质都比水提法高。
尤其是在乙醇浓度为60%时,黄芩苷的提取率最高,达到了3.4%左右。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新兴的黄芩提取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有效成分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相对于传统的提取工艺,超声波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等优点。
三、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三种提取工艺各有优劣,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提取工艺?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优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优化方法:1、提取温度的优化黄芩的活性成分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也不同,通常来说提取温度在60~80℃之间是比较适合的。
过高的温度容易导致成分的分解和损失,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提取效率。
另外,提取时间也与温度有关,通常来说提取温度越高,提取时间越短。
2、提取剂的优化提取剂的性质直接影响黄芩提取的效果和提取物的品质。
传统提取工艺常用的是纯水或95%乙醇,但是这两种提取剂对黄芩的提取效率都不太理想。
研究表明,在60%的乙醇中提取,黄芩苷的提取率最高。
此外,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如Tween、SDS等,以增强黄芩的溶解度和提取效率。
GJYPTSSC02700黄芩生产工艺规程

东莞市广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1.产品概述1.1.品名:黄芩。
1.2.规格:1㎏/包、5g*100小袋/包、10g*50小袋/包、。
2.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
3.工艺流程黄芩原药材→挑选→蒸制→切片→干燥→过筛→分装→入库4.炮制工艺操作要求4.1.取原药材:按照批生产指令领取原药材,核对药材的名称、编码、批号、产地、数量,确认其与生产指令一致。
4.2.净制4.2.1挑选:取黄芩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
4.3.蒸制:将净制后的黄芩置ZYG-700可倾式蒸煮锅内,盖上锅盖。
待夹层内残留的冷凝水排放干净后,开启蒸煮锅的中心进气阀和夹层进气阀,通入蒸汽蒸半小时取出。
作业参数——夹层压力:<0.05MPa;——蒸制时间:0.5~1.5h。
4.4.切片:使用QXL-150型旋料式切药机进行切片。
试切药材符合要求后,将黄芩制品切成1~2mm的薄片。
4.5.干燥:使用CT-C-I、CT-C-O型热风循环干燥烘箱进行干燥,取样检测水分,合格后,取出。
作业参数——烘盘内装料厚度:≤2cm;——干燥温度:65℃±5℃;——干燥时间:0.5~1.0h;——水分控制:≤13.0%。
4.6. 过筛:使用SXZ-2型振动式筛药机进行筛选。
作业参数—— 过净用筛目孔径:≤355μm(三号筛)。
4.7. 分装:将制黄芩制品按分装指令中载明的分装规格进行分装。
4.8. 入库:在分装过程中进行成品取样,置待验区待验。
检验合格后入库。
5. 原料规格质量标准符合本公司文件GJYP-TS-ZL-032-00的规定。
6. 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符合本公司文件GJYP-TS-ZL-048-00、GJYP-TS-ZL-064-00的规定。
7. 包材(PE 薄膜袋、标签)质量标准符合本公司文件GJYP-TS-ZL-028-01、GJYP-TS-ZL-029-01的规定 8. 成品贮存及注意事项置通风干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简介
【中文名】黄芩提取物
【汉语拼音】Huangqin Tiquwu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味淡、微苦。
【有效期】12个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2. 标准依据
2.1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80页。
2.2 原材料质量标准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11页“黄芩”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2.3 生产批量处方
编号原辅料名
称
质量要求
单
位
批量处
方
理论产量备注
1 黄芩《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211页
kg 800 ≥60
3、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
三十万级
4、制备方法
取黄芩,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用盐酸调节pH 值至1.0~2.0,
80℃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物加适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
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 值至1.0~2.0,
60℃保温,静置,滤过,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 值至7.0,
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黄芩
精 制
前 处 理
水 提
浓 缩 成品检验 入 库
减压干燥
药 粉
5、生产操作过程、工艺技术条件及操作要点
5.1 中药材的前处理
5.1.1 生产指令
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签字,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
批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三份分发至质量管理部一份,作为质量监控与检验依据;物料部一份,作为物料发放依据;生产车间一份,作为生产和物料领取依据。
5.1.2 称量配料
生产车间核算员按照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交仓库保管员备料,并同领料员、车间质检员一起到仓库,按“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1-01”进行称量配料、领料,并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净制进行交接。
要点:重点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物料放行审核单、称量核对。
5.1.3 前处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的规定、《药材炮制规范》(修订本)。
5.1.4中药材前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5.1.4.1净制
按“净制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操作。
在挑选工作台上手工净制生产,净制完毕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检查中药材收率范围与规定的物料消耗定额核对,填写“物料周转单DXC/021-01”,产品与下一个生产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