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走进中学1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走进中学教案 教科版

第一单元扬帆起航单元目标:1.通过身边的变化体验新角色,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新学校,通过自我介绍、相互签名等活动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学会适应新环境。
2.通过昨天与今天的比较,了解新生活,培养对新学校、新角色、新生活的喜爱之情。
3.了解中学新规则,理解班规、校规的意义和作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班级主人翁精神。
设计理念: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学生面临学习、生活、身体、心里、角色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
初一第一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点,做好初中阶段的“始业教育”。
让学生喜欢中学生活,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走进中学”、“昨天与今天”、“新的起点”。
三个主题由浅入深依次展开,宏观上从了解昨天、适应今天、展望明天三个角度切入;微观上落脚在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学校、认识新同学、适应新学习和新规则、承担新角色以及树立新理想等具体问题上。
因此,依据这三个主题,本单元在内容上设为三课,课与课之间表现出时间上的延续性、内容上的延展性,从学科认知发展、心理发展的角度各课的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学情分析:告别了小学的学习,进入中学,学生们面对课程的增多,作业的增多,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以及家长和老师要求的提高,孩子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中学生活的恐惧和焦虑。
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学生面临学习、生活、身体、心里、角色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
初一第一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点,做好初中阶段的“始业教育”。
如何让学生喜欢中学生活,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
第一课走进中学一.课标、教材课标要求:1. 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发展;2.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3.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材:本课意在引导学生产生认识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的愿望和共识。
教科书从认识校园、跨越陌生感、建立新集体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走进中学课件 教科版贾艳萍

说说我心中的“家”
(温馨提示:大家可以从班级氛围、环境、同学 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布置等方面,描述自己心 目中理想的班集体。)
怎样建设我们的班集体?
怎样建设我们的班集体?
1、确定共同的目标,它是我们 前进的动力; 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 集体; 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班级故事
1.班里要组织文艺汇演,我没有文艺方面的特长, 这时我…… 2.今天的值日生忘记干值日了,我发现后…… 3.自习课上,总有个别同学趁老师不注意时说话, 作为班级的一员,我…… 4.“班级财务管理员”一职,任务重、责任大,还得
我对学校不满意的地方是?
东风中学前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0029部队育才学校,1961年搬迁 到东风场区成立东风学校,1972年 成立初中部,1977年成立高中部, 1979年中小学分治,成立独立全日 制东风中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 37000㎡,建筑面积11000㎡,学 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
学关系。
从介绍自己开始,结识新同学,让 同学走进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注意突出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特长等个 人信息中的特别之处,让别人更好的记住自己。
进入中学后,我认识的第一个新同学是:
在新同学中,爱好体育的是:
唱歌很好的是:
特别幽默的是:
与我兴趣相投的是:
我还不知道名字的同学有 个
我打算这样结识他们
将自己制作的“名片”送给老师
主动找老师谈心 请老师参加班级活动 召开师生联谊会……
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
温 馨 提 示
见到老师热情的打招呼、问好。
老师同我们谈话时,认真倾听。 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走。 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 有事进办公室,先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去。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1.1 我上中学了拓展延伸 粤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1.1 我上中学了拓展延伸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1.1 我上中学了拓展延伸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1.1 我上中学了拓展延伸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1.1 我上中学了拓展延伸中考聚焦体验1.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下列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自理能力的有()①摆脱父母监护②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③克服依赖心理④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 我们学会自理和自立,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并不是一定要摆脱父母的监护,所以①观点错误,排除包含①的选项,只有B项是正确的。
2.如下图:两个球靠在一起,看似很紧,其实接触的只是一个点,不够紧密;如果两个球都削去一片,接触的就是一个面,会十分紧密。
“两个球都削去一片,接触的就是一个面,会十分紧密”,这对我们适应新环境的启示在于()A.及时确立新的目标B.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C.要学会主动调节自己D.逆境中要学会忍气吞声答案:C 本题结合文字、图示等信息考查对“适应新环境"的认识.进入初中新生活,就要及时调整心态,主动调节自己,与新同学、新朋友结伴成长。
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适应新环境”.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最符合题意。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1课 走进中学教学设计 教科版

走进中学学导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本校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本校校训的含义和制定校训的意义;提高与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顾小学班集体的特点,通过活动展示自己对新集体的期望,提出自己努力目标,并通过两难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新集体,热爱新老师,新同学,建立新友谊。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校园剪影”和“校史追踪”。
只有亲身感受到学校的风格和特色,知道学校的辉煌历史,发现其可爱之处,才能对新学校产生热爱之情。
难点:“校训感悟”要理解校训是怎样制定的,校训有什作用,为什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训。
问题预设1. 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
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你知道竞业园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动手查阅资料或者是询问老师、同学,写出竞业园校训的内涵?2.请同学们记录进入校门之后,给“我”第一印象最深刻的各种人。
记录在教科书第8页。
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你还不知道要记录的他(她)叫什么名字,可以走到他(她)面前去诚恳地问。
并就此讨论怎样跨越陌生,走进新同学?3.经过几天与新老师的接触,列举两位给你深刻印象老师的特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你算怎样与竞业园的各位老师建立融洽的关系?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3分钟师生自我介绍,介绍今后学习的要求及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目标咀嚼3分钟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继续默读一遍目标并划出你认为需要完成的目标,仔细体会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最后请同桌交流一下对目标的理解。
自学指导20分钟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1.发放《问题导读—评价单》2.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十遍。
第一至三遍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第四至八遍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解决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划出来,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1.3 融入新集体预习导航 粤教版 精

1.3 融入新集体
预习导航
1.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家,学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需要明白:个人在集体中成长。
2.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3.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集体与自己息息相关,集体的成败、集体的荣誉就会成为我们极为关切的事情。
4.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兴衰成败的道德情感。
5.实现我们良好班集体的目标需要: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自觉遵守班集体规则;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的建设增添光彩。
1。
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学案湘教版【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我体验中学生活和成长感受,激发学生自我意识。
2、加强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基本的社交能力,初步的自我认识能力,并能说出中学阶段这一特殊时期的基本心理现象,心理变化规律。
3、能记住对中学时期的认识,尝试适应进入中学时期的变化。
【学习重点】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习难点】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内容】一、【课前导入】七嘴八舌: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初中生活的第一次。
1、校园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不知名字可描述特征):理由:2、校园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是:理由:3、学校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是:理由:4、校园里感动你的名人名言是:理由:二、【定向自学】“我来说一说”1、进入初中生活新的体验:2、现在的你与小学五年级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3、你对中学时期是怎么认为的?你的爸爸妈妈在你入校之前是怎样叮嘱你的?你所看到或者听到周围的人是怎么议论中学时期的?“我来找答案”4、什么是“心理断乳期”?(阅读教材P3)5、为什么说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阅读教材P3-P4)三、【归纳总结】1、这节课我们所学的问题:2、我的启示:四、【巩固提升】课堂练习:精挑细选,体验成功1、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A、已经非常成熟B、很坚强,抗挫折力强C、非常幼稚,依赖性强D、处于半成熟期,像个“小大人”2、在人的一生中,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A、小学时期B、中学时期C、工作时期D、老年时期明辨是非,提高能力3、中学阶段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就是指我们已进入青春期。
()4、期待与新同学交往,又害怕别人不接受自己;有远大理想,却不知从何做起。
这是刚进入中学时的正常的心理体验。
()学知明理,感悟生活5、进入中学,我们迈上了人生中的一个新台阶;走进中学,意味我们开始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走进中学,我们站在了人生的第二起跑线上。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1.2.1 认识新伙伴课件 粤教版汇编

展示三:你喜欢和什么样人交朋友?
热情 认真 幽默 开朗 有礼貌 健谈 聪明 大度 漂亮 踏实 直爽 乐观 好学 精灵古怪 大方 骄 傲 害羞 热心 忧郁 有爱心 英俊 淘气 活波 文 静 斯文 善良 爱运动 稳重 严肃 健壮 独立 可 爱 相貌平常 亲切 快乐 小气 大胆 协作 依赖 宽容 潇洒 坚定 温柔 机灵 诚恳 有孝心 自信 谦虚 诚实 友好 有主见 体贴 随和
6.闭锁心理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 样克服闭锁心理?
展示一: 俞伯牙和钟子期 伟大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 歌曲:《朋友》《干杯,朋友》《友谊长存》
《朋友别哭》《同桌的你》《找朋友》………
推荐名人名言:
1.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只有不断结识新的朋友,旅程才 不会孤单. —选自《学会交往》
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 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3.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把你的痛苦告诉 别人,就成了半份痛苦. ——(佚名)
4.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世间最美好的东 西,莫过于有几个头 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 严正的朋友。
三、关心他人
1.善于关心他人、体贴别人;
2.同学需要帮助时主动给予帮助;
3.主动关心他人,不仅增加了与同学沟通和建立友 情的机会,自己有需要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四.方式恰当
1.主动了解同学的兴趣、爱好、性格
七年级政治上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教案(湘师版)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理念湖南师大版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是: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活。
2、教材基本内容力求以学生真实可感的生活主题和与之相关的探究性活动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意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强调学生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不以掌握多少知识点为惟一标准。
教材采用大量的经典事例。
以孙宏宇走进中学第一天的感受谈起,还有杨玲与父母间隔阂、王晓的创造发明、一个自卑女同学的内心独白、谭新在学习成绩的起落等学生类材料,也有名人故事和典故。
以这些辅助文和大量问题以及补白式“笔记本”和活动设计来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升华。
3、教材主线整套教材共五册,每册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为基本轴线,贯穿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教育。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讲的是“成长中的我”主要以心理、道德教育为主。
从“迈上成长新台阶”——“设计成长新方案”——“学会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奇妙的‘情绪’”——“做个快乐少年”。
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少年这样一个过渡。
为学生在今后的中学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如何应对做了个心理上的准备。
4、教材是本教学参考书新课程改革应重视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基准,灵活运用教材,课本只是我们进行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本参考书,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自主、灵活地解读、使用本教材。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挖掘生活、报刊、新闻、网络等各种媒体教学资料。
充分结合学生用书――《成长学案》,它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学生分析1、由小学生到初中生的心理转变期。
学生在心理转向半成熟,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在减弱,很多事都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这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偏差,客观上需要教师的指导。
但同时教师不能包办一切,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和感触,努力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