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言增加靓丽的色彩
语言靓丽有妙招

语言靓丽有妙招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告诫我们,不能永远用牛羊送姑娘,那样长期下去,车上送的就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
因此,一位好的作家必须用花轿送出自己的姑娘,这也就是说,作文要让语言“靓”起来。
那么,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如何才能让语言“靓”起来呢?其实,语言靓丽有妙招:一、妙用修辞添光彩在行文时,或用比喻,或用排比,或用引用,或用设问,或者综合兼用,壮大语言气势,使语言色彩绚丽、缤纷多姿。
1、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叙述和说理显得形象生动。
如2000年高考作文《清香飞上语文》就运用了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文章因此博得了阅卷教师的齐声喝彩: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衅的万点白帆,是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在这几句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九个比喻来告诉读者,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它与自然和生活密切相关。
“巍巍昆仑”、“不肯滴落的露珠”、“国色天香的牡丹”、“无声的冷月”、“静谧的荷塘”、“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沉舟侧衅的万点白帆”、“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这几个形象感强烈的短语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仿佛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飞上语文,唤起读者对美的体验。
2、排比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气势充沛,文中适当运用排比句,能使内容集中,气势增强,叙事透辟,论证有力,节奏鲜明,抒情味浓。
如2000年高考作文,有同学这样写:孔子带门徒,游列国,阅读的是人世天道;李时珍入深山,尝百草,阅读的是草木著华;郦道元勘白川,历千江,阅读的是水文地志;李白谢灵运纵情山水,阅读的是自然性灵;三毛一只背囊走海滩,越戈壁,读出了一个女子的全部才情;余秋雨踩遍中华大地的人文穴位,读出了五千年犹自呼痛的文明……文中运用六个论据材料组成排比,论据言简意赅,回首春秋,瞻望文化,排比起伏,“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扑面而来,有效地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如何让自己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如何让自己作文语言靓丽起来许多同学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偏差,虽然作文的选材、结构都不错,但由于语言平淡、枯燥,写出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干巴巴的,缺少文采。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达到妙笔生花之境呢?一、巧用修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排比排比形式整齐,语言凝炼,气势充沛。
文中适当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2.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
例如有个学生的习作是这样来比喻母爱的: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中。
”面对那条悲伤的鱼,水轻轻地言道:“我看得见你的泪,因为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这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母爱的博大深沉描绘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让人觉得精彩而不俗。
3.引用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内蕴和增加语言可读性的好途径。
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在《思想的芦苇》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悠悠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
像衣香玢影的女子步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兼葭苍苍,白露如霜”遂成千古绝唱。
泗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这段文字,把古代诗文巧妙地引用、化用,使芋芋芦苇和美丽的诗行和谐交融在一起,内涵就丰富了。
二、炼字炼句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只有不断地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
只有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好,文字才会出现整体的协调和优美。
炼字炼句时大体可注意以下三项:1.求准力求语言的准确无误是写好文章的一大关键。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最准确的形容词,最准确的动词,最准确的名词,……只有一个,也就是最准确的那一个。
”这可谓是大家的炼字风范。
在话剧《屈原》中,郭沫若把“宋玉,你是个无耻的文人!”改为:“宋玉,你这无耻的文人!”,味道就迥然不同了。
给作文语言增添靓丽的色彩

又如:
我喜欢静幽,总斜倚树干,思索友人的深情。 进行扩展后,该句表意丰富且富有诗一般的
意境:
我喜欢(红彤彤的枫叶旋在风里的)静幽,总 【在晚霞中】斜倚树干,挟一片枫叶遮住 眼睛,思索友人的(脉脉)深情。
迁移练习:
按要求拓展下面的句子。 正想寻那琴声的根源,打开窗,我就听到了琴声。
要求:增加修饰成分或分句,使语句更加形象、生 动、有情 参考 正想寻那琴声的根源,打开窗,那乐曲却如洪 水般倾泻进来,顿时灌满了耳朵。那琴声,还随着 风飘得很高,空中的云也挨挨挤挤地竖着耳朵在听, 在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 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看答案
(1)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 灿灿的光茫,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 快的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鸟 儿在光秃秃的树上鸣叫,似乎在讲述一个无 奈的故事,树下的流水在凄冷的早晨显得十 分寒瘦,疲惫苍凉地流向远方。
镶嵌词句 扮
语言
首先要说明:这里的“词句”是指他人言论 或著作中的重要词句;“镶嵌”也不同通常所说 的“引用”。一般而言,不是特别需要,作文 时大量且成段地引用他人,既会影响己作的整 体美,同时也有"掉书袋"的嫌疑。但适当而巧 妙地把他人的一些符合个人文旨的词句"镶嵌" 在文段中,既会增添文章表达意旨的准确性, 同时又显示了个人阅读的丰富与知识面的宽泛。 "镶嵌"法可分为"明嵌"和"暗嵌"两种。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范文一: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希望文章的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第一,用词准确。
词汇可以说是作文语言的基石。
我们要确保所使用的词语能够严谨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高深的词汇,要避免使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生僻词,以免语言表达不清晰。
第二,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我们的观点,或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第三,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作文中重复的句型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导致看起来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长短不一的句子,或者用问句、感叹句来吸引读者。
第四,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而清晰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辨识度。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些长句改成简单明了的短句,或者把一些冗长的袭略换成简洁有力的词语。
以上是我个人对如何提高作文语言的小建议,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要点分析: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用词准确、采用比喻、注意句式的多样性和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重点在于提高作文语言,从词汇、修辞手法、句式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展开,总结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用词准确的重点在于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生僻词汇,要保证语言表达清晰。
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重点在于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注意句式的多样性的重点在于保持文章的新颖感,吸引读者。
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保证文章具有辨识度。
范文二: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作文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许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语言乏味、表达力不强,为了使作文语言更加靓丽,我在此提供几条建议。
第一,用词考究。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载体,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就能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而一个不准确的词语就可能让人误会。
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

课题: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学习目标】1、学习写作中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
2、能通过学习的方法进行写作。
【导入新课】用孔子的话导入:“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师小结: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
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因此,学生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
【自学探讨】师出示例文《感悟幸福》生针对语言特点进行点评:感悟幸福1.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就悄悄栖落在你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
点评:①很有灵气。
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语言表达情趣盎然。
2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缥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
我们一直在追赶幸福,可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现有的幸福呢?不懂得满足,是永远不会品尝到幸福的甘甜的。
汽车上年轻的母亲逗引着怀里的小宝宝,宝宝咿咿呀呀回应着妈妈,母子俩让整个车厢都弥漫起幸福的空气;公园里,一对耄耋老人默默地沿河散步,他们互相搀扶着,言语此时已失去了功效,也许他们就是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不悔地实践着当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诺言。
这又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幸福!点评:②选择典型的生活情景,用具体的语言表达了‚幸福的甘甜‛,用语简洁、流畅。
3.别说自己不幸福,只是你还未感悟到。
出生是一种幸福,品尝人生五味是一种幸福。
相信吗?就连经常被认为很平庸、很普通的自己都是由幸福堆积成的——对于盲人来说,幸福就是光明;对于聋子来说,幸福就是聆听;对于哑巴来说,幸福就是倾诉;对于瘫痪的人来说,幸福就是自由奔跑。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无论怎样平凡,竟然拥有了所有这些幸福,难道还不幸福吗?③4.幸福是一件绝对崇高剔透的东西,它买不来,抢不到。
披金戴银不是幸福,纸醉金迷不是幸福,高官厚禄不是幸福,幸福容不得半点世俗的灰尘。
幸福决不是欲望满足的附属品。
幸福是内心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向周身蔓延出浓郁香味,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
2021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2021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要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丰富词汇和句型的运用1. 多读多积累词汇:阅读是提高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多读多积累可以让作文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化。
2. 注意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在描述事物或情感时,选择准确的形容词和副词能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恰当地运用各类句型:除了基本的主谓宾句型外,还可以改变句式结构,使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手法,让作文的表达更具变化和张力。
二、合理运用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使作文更加形象具体,增加艺术感。
2. 排比:使用同类或相似的短语、句子进行排列,以增强语言的整齐感,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3. 对偶:对称式并列,使句子的对称性更强,给人以美感。
4. 夸张:通过夸大的手法突出某种特点或表达情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翔实而准确的描写1. 注意细节:在作文中,适当地描述细节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拟声、拟态等,可以给作文带来更多的艺术色彩,让语言更加靓丽。
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 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合理使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使句子结构清晰,文意明确。
2. 注意节奏感:通过适当的标点符号停顿,使作文的节奏感更加明显,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五、适度运用修辞格1. 借用常识或名言警句:在作文中适度地运用修辞格,如“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能够使作文更有深度、含义更加丰富。
2. 借用故事或寓言:通过故事或寓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文的主题。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需要通过丰富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合理运用修辞手法、翔实而准确的描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适度运用修辞格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提升作文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感,使读者对作文留下深刻的印象。
何给自己的作文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

[仿段]友情也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 储蓄是……
[仿段]友情也是一笔受益匪浅 的储蓄。这一储蓄,是在患难
之中的解囊相助,是错误路上
的忠言逆耳,是跌倒时的真诚 扶持,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
缕春风。
方法一:锤炼词语
合理选用准确形象的文字
要用新鲜的词语替换陈词滥调; 要用具有修饰性的词语.
练习二
(一)用动词填空: 歌声委婉宁静,似溪流缓缓 地( )干枯的心田。它就 这样反复地唱着,歌声( ) 在屋子里,( )着我的心灵, 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 的喜怒哀乐的处事态度。
改写: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
。
2.妙引诗文
(1)利用古诗词润色 (2)引用名人名言 (3)引用歌词
(1) 利用古诗词润色 例题: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 了我的灵魂。孔子、王勃、范仲淹、 鲁迅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 命的感悟。
二、用引用方法将文段化平淡为亮丽
平淡——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 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
神奇——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至海 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 住”的长江三峡。
(2) 引用名人名言
[示例2]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油。
[示例3]他很老实,可又挺有活力。
他确实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有生气。
一.仿写句子。要求采用比喻手法.
A、青春,像朝霞一样鲜艳;
青春, 。
B、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如何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

如何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作者:陆雪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03期作文的语言,是考生相对稳定的一种能力,是考试评分最重要的标准,是区分作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依据。
《中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有两个方面:最基本语言要通顺;在通顺上追求有文采。
孔子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意思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
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因此,学生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学生的作文讲究文采,讲究美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我认为要想给学生作文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朱自清的《背影》中最感人的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
”这一段之所以感人肺腑,除了深深的父子之情外,还有作者合理地选用了形象的文字。
如“蹒跚”、“探”、“穿”、“攀”、“缩”、“倾”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腿脚不灵便的父亲在临上车前努力想为儿子做点事的心理,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所以合理地选用形象的文字能给文章增添“亮丽”的色彩。
平时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善于观察,合理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这样文章才会生动形象,才有“亮丽”的色彩。
二、巧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形象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来分析《感悟历史》片段:“五千年的风雨,五千年的阳光,五千年的杀戮,五千年的辉煌。
太阳创造了地球,地球创出了人类,而人类又将他百万年的历史浓缩在了这短短的五千年。
从刀耕火种到原子能时代,人类从初生婴儿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历史在青年的身后静静地躺着,青年迈开大步向前走着,偶尔会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的这条足迹弯弯曲曲地延伸着,延伸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给语言增加靓丽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鉴赏作文,了解靓丽语言的基本特征。
2、掌握给语言增彩的常用方法。
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语言——平实有余而生动不足;在阅读中,我们也往往羡慕别人的语言——那些作家的语言总是能让我们触摸到形象,感受到真情,品味到酸甜苦辣,体验到真善美、假恶丑。
产生这些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不够靓。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内容的传达。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因此,语言是写作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明确教学目标)
2、品读下列语段,体会语句为什么精彩。
(1)天啊,要迟到了。
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
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2)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
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3)他的头发经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良”,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去了……最令他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寒霜”的“忠诚者”也在几次与
台灯的“PK”中下了台,终于在头顶上独立出了个“地中海”。
(4)车老板稳稳的,悠悠的站在车上,由它颤,由他晃,鞭子在空中一颤一颤,猛地又抖出一个漂亮的弧线
讨论后,教师总结:亮丽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亮丽”语言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
a、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
b、巧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
c、灵活使用多变的句式
3、具体举例分析:
a、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 90 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学生习作中颇具代表性。
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
哈,92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有环境的点染,不再是空洞的线条,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
告诉我们:
写作时要适当借用词语,特别是新词,写出文章的精彩。
小结:活用词语会让我们的文章文采飞扬,个性十足,因此大家在写作时不能忽略了这一点。
b、巧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
一是比喻美。
它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涵的语段。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
广义的比喻即打比方,它是借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
考场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
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也会高出一个等级。
如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
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示例:
人生如河,永不停息地流着,有顺流,但无处不有暗礁;人生如歌,永不绝响地唱着,有高亢,但随处都有低调;人生如画,绵延不断地伸展着,有那熠熠生辉的亮彩,但无处不点缀着暗淡。
选自《征服自己》
二是设问美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如《转折》一文是这样开篇的:
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
究竟什么是转折?
我问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
”
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
”
路边的小草,你又能告诉我,什么是转折?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择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
”
作者借形象包孕抽象,意蕴深刻,令人回味。
三是排比美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
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
如话题作文“幸福”开头三段是这样写的:
幸福是什么?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金钱,但我看到当一些人使尽浑身解数拼命挣钱而腰缠万贯,却发现世间还有许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时,我迷惘了。
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美女,但我看到一些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国色天香,待跪在美女裙下却发现美女也有衰老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幸福的答案。
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权势,但当我看到一些人疏通官路、官位显赫时,发现当官不为民做主被百姓戳脊梁骨,不如回家卖红薯,我明白我仍没有找到答案。
三个排比段整齐而不呆板,结构严谨而不落俗套,开篇就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又如话题作文“创新”,最后一段是这样结束的: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创新才不同,只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语言文采飞扬,排比句式使语意连贯延伸,归纳了全篇,深化了主旨,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示例: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仿写句子。
要求采用比喻手法,组句排比句:
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热情是燃烧的大地,能点燃友谊的篝火
热情是;香醇的美酒,能熏醉流蜜的生活热情是长鸣的汽笛,能鼓起人们的勇气四是引用美
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
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
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
借用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如作文《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中间一排是这样引用的: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说理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文史知识的丰富和驾驭语言的功力。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
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小结:修辞对于文章来说就如蓝天中的白云、夜空中的星光,点缀得文章光彩四溢,所以,在遣词造句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入适当的修辞。
b、灵活使用多变的句式
随着改革的骀荡春风,各种各样的蛀虫也活动起来了。
请看:工地蛀虫偷工又减料;财政蛀虫公款炒股票;粮食蛀虫假账骗领导;交通蛀虫沿途设卡当强盗;文化蛀虫剽窃、盗版、炒作,粗制又滥造……它们搂的搂,抱的抱,各找后台做依靠。
对它们,三年"严打"没见效,看来治虫还得换新药。
4、片段练习:
温暖,也许是个关切的眼神,也许是一双抚慰的大手,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语……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受到温暖。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截取其中的一个片断,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
结束语:
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
语言的学习,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大家平时学习中要多观察,勤思考,善积累,相信只要恒心在,语言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