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5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辅佐.(zuǒ)椭.圆(tuǒ)比.萨(bǐ)心宽体胖.(pán)B.劲.旅(jìnɡ)谄.媚(xiàn)迄.今(qì)溘.然长逝(kè)C.标识.(zhì)龟.裂(jūn)逾.越(yú)提纲挈.领(qiè)D.威吓.(hè)膨胀.(zhànɡ)桎梏.(ɡù)命运多舛.(chuǎn)解析:B项,“谄”应读chǎn。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唉声叹气D.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解析:B项,圆—员;C项,瞻—赡;D项,治—制。
答案:A3.下面各句中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2)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3)宇宙是这种样子,是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A.以致最终之所以/因为B.以至终于之所以/因为C.以至最终如果/那么D.以致终于即使/也解析:以至:连词,(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2)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最终:最后,末了。
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据语意恰当选择。
答案:A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近两倍左右。
高中语文 4.13《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4.13《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坍.缩(tān)蒙昧.(mèi)告罄.(qìnɡ)估.算(ɡū)B.沮.丧(jǔ) 送丧.(sānɡ) 暴涨.(zhǎnɡ) 恍.惚(huǎnɡ)C.崩溃.(kuì) 尴尬.(ɡà) 拯.救(zhěnɡ) 关隘.(ài)D.混沌.(dùn) 诘.问(jié) 荫.蔽(yìn) 模.样(mó)解析:“模.样”mó应读“mú”。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消毁矫揉造作瞠目结舌B.焦躁座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D.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解析:A.“消毁”应为“销毁”;B.“座标”应为“坐标”;D.“顶礼摩拜”应为“顶礼膜拜”。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全国、全省________三门峡市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门峡市也已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②有人建议意大利甲级联赛应该停赛一年,这__________________不是一个好办法,尽管停赛对足球经济将是一个________性的打击,造成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③4月20日,《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剧组搭建的廊桥________,造成38人受伤。
A.以至未曾消灭坍塌B.以致未尝消灭坍缩C.以至未尝毁灭坍塌D.以致未曾毁灭坍缩解析: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测试试题+.doc

《宇宙的未来》测试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括号内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下列各句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从事的全球变暖研究,起步较晚。
有事还得将相关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送到国外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B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你是否慨叹光阴似箭?春华秋实,夏霖冬雪,你是否笃信奋战数月,便能为未来的日子留下雪泥鸿爪?C虎年“两会”上,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歪诗,竟成为某些国人的一种奇挂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关于作者的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B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
C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D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宇宙的未来》练习题及答案

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乏味。
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
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然而,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还未被我们探测到,它会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
这种附加的暗物质必须位于星系或星系团之外。
否则的话,我们就觉察到了它对星系旋转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呢?其理由在于,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
如果在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密度大了一万分之一,宇宙就会在十年后坍缩。
另一方面,如果那时宇宙的密度小了同一个量,宇宙在大约十年后就变成基本上空无一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
看来可能存在两种解释。
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
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
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有智慧生物去诘问这样的问题:密度为什么这么接近于临界密度?如果这就是宇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探测到的更多物质。
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对于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已经足够。
然而,许多人不喜欢人择原理,因为它似乎太倚重于我们自身的存在。
这样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
这种探索导致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经不断地加倍过,正如在遭受极端通货膨胀的国家每隔几个月价格就加倍一样。
然而,宇宙的暴涨更迅猛更极端得多: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
这样,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宇宙就应包含足够的暗物质,使得密度达到临界值。
《宇宙的未来》天天练

语言运用1.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当国旗随着国人的泪水缓缓垂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却也真实地看到了一双双奋力抢救生命的手臂;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失去亲人的哭声,却也真实地听到了;我们仿佛感到了,却也真实地感到了。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一组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株小小的野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只要不停地奔流、生长、努力,也一样走过高山流水。
3.(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0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4)请以“守望者”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句子。
修辞保持一致。
“行走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漫游人。
在广袤的大地上,漫游人四季行走于风历雨中,看云霞,这行走的生涯使他步履坚定,从容潇洒。
“行走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探险家。
在巍峨的雪峰上,探险家日夜攀登高峰,望极顶,挑战新的高度。
4.(2010·广东卷)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
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
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A);(B)数学活动中心。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1·桂林中学期中)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宇宙的未来》随堂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拯(zhěng)救尴尬(gāngà) 坍(tān)缩混(hùn)沌B估(gū)算沮(jǔ)丧模棱(léng)两可恍惚(huǎnghū)C崩溃(kuì) 暴涨(zhǎng) 混沌(hùndùn)诘问(xiéwèn)D倚重(yǐzhòng) 三昧(sān mèi,)皮萨(písà)告罄(gàoq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一个词如果释义不,往往导致读者的理解产生偏差。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净正确溺爱B.清静准确宠爱C.清静正确宠爱D.清净准确溺爱4.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其咎)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们并不相信.B.看到孩子们活泼健康地成长,我从内心里由衷地高兴。
C.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D.长江干流含沙量猛增、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地方党委政府重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四单元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②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便是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③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④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终日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
⑤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旨在以“熄灯一小时,让世界陷入黑暗”的方式,让环保意识在全球薪尽火传。
⑥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均匀的原因,所以人们可按照一个单独的数,即两个星系间的距离来描述它。
B.人们可以对我们具有确定证据的那些星系和星系团中的暗物质的量作一个相当可靠的估算。
但是这个估算值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大约百分之十左右。
C.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是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
D.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多么创新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施。
3.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理。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 练习题

宇宙的未来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皱.纹/骤.然发生翰.林/扭转乾.坤溯.源/素.昧平生B.泊.位/淡泊.明志长.进/身无长.物责难./多难.兴邦C.弹.劾/弹.丸之地解.救/浑身解.数畜.牧/六畜.兴旺D.赡.养/瞻.仰英雄调.试/阴阳调.和涤纶./羽扇纶.巾解析:A项,分别读zhòu/zhòu,hàn/qián,sù/sù;B项,分别读bó/bó,zhǎng/cháng,nàn/nàn;C项,分别读tán/dàn,jiě/xiè,xù/chù;D项,分别读shàn/zhān,tiáo/tiáo,lún/guān。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编辑木板画迫不及待B.熨帖暴躁消声器历尽苍桑C.厮杀聒噪流线型殒身不恤D.诀绝废弛显像管一筹莫展解析:A项,“木板画”应为“木版画”;B项,“历尽苍桑”应为“历尽沧桑”;D项,“诀绝”应为“决绝”。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专家指出当今时代寻求网络隐私的刚性边界很困难,只有通过立法和制定标准去解决隐私问题,才能纲举目张....。
B.清明小长假期间,许多市民走出家门,纷纷到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乡村去亲近自然,享受闻.鸡起舞...、戴月而归的美好。
C.甘肃敦煌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D.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业繁多的收费,特别是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解析:A项,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未来》练习题1.说说下面语句的表现手法及深刻含意:(1)近代的末日预言者为了避免尴尬,不为世界的末日设定日期。
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
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2)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
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3)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它只能把食物加热到绝对温度的2.7度,所以不能用来温热你的外卖比萨。
(4)然而,从哥白尼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一颗行星,而该恒星又是绕着我们看得见的不过是一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
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
(5)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
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6)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7)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
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答:2.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1)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
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2)我们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发现了制约在所有正常情形下物体的科学定律(从下文看,这是指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仍然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当是指“大挤压”,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状态)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
(3)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
即使我们加上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气体云的质量,它仍然只把总数加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
(4)因此可以假定,星系或星系团中的大部分物体最后在黑洞里终结。
然而,我在若干年以前发现,黑洞并不像被描绘的那样黑。
答:3.请你按照我们汉语的习惯,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进行改写,要求与原意完全相符,并且能与前后文衔接。
(1)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
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
(2)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
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
(3)然而,宇宙的暴涨更迅猛更极端得多: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
(4)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背景给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证据。
(5)但是若在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连接,就没有合理的方法说一个事件发生于另一个事件之后。
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答:4.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后面括弧内的问题:(1)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
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大多了。
(2)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呢?(3)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
(4)我正在预言世界的结局,但这还不是。
这个预言还不至于使股票市场过于沮丧。
前面还有一两个更紧迫的问题。
无论如何,假定在太阳爆炸的时刻,我们还没有把自己毁灭的话,我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恒星际旅行的技术。
答:5.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只有临界密度的百分这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但是作者又指出,宇宙中也许还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可以使宇宙坍缩。
作者作如是说法的证据是什么?答:6.“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或者说“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是作者在文中反复说明的一个观点,并且运用这个观点来证明预言宇宙的未来非常困难。
这个观点其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你能否运用它来说明其他方面的道理?答: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说,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有这种矛盾的心情?(2)对于微波背景辐射,作者为什么一会说完全相同,一会又说只是几乎完全相同?(3)暴涨理论和人择原理有何异同?两者是什么关系?(4)作者列出了哪些古代和近代的预言家,科学家的预言和他们有什么不同?答:8.这篇课文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你从哪些方面受到了启发?解析与答案1.解析: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而且还有许多的语句在幽默风趣,自我调侃中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对这些句子不要一笑了之,要仔细琢磨体会。
答案:(1)一方面有人预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人类面临灭顶之灾,让世界充满恐怖,一方面又有人利用这个预言拼命赚钱,以此揭露了这个预言的荒唐。
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2)“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家所玩弄的骗人伎俩。
(3)绝对温度的2.7度,相当摄氏的零下270多度,只能把食物冻结成厚冰,根本不能把食物加热,作者故意错谬,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4)“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
”作者用自我调侃的语气,与地心说形成强烈的对比,说明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进步。
(5)世界末日预言家预言了世界的末日,作者也预言了世界的末日,但是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作者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它们的本质区别。
(6)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宇宙现在是处在膨胀或收缩的分界,处境危险。
但究竟是哪种命运无法断定,所以只好如同巫师“两方下赌注”,表示了科学的无奈。
(7)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不能用因果原理来解释所有的现象,一个事件发生在另一个事件“之后”,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的因果联系。
因此不能说,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是“之后”的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2.解析:这是一篇科学论文,涉及许多科学术语,对于正确理解课文内关涉甚大,要结合上下文正解理解这些词语的涵义,这对于提高我们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好处。
答案:(1)某些情形,根据课文第12、13段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论述理解,指的是简单的非混沌的系统。
非常大的尺度,作者在第(11)段中说明宇宙在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这个“尺度”下的运动是混沌的、不稳定的。
据此,“非常大的尺度”,从空间来讲,当时指“恒星、星系和星系团”之外的广大宇宙空间;第(25)段又说“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因此从时间来讲,“非常大的尺度”当在150亿年左右。
(2)根据课文第7段及下面文字的论述,课文所指的“制约在所有正常情形下物体的科学定律”当是指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极端条件,当是指“大挤压”,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状态。
(3)根据课文在结尾的说明,临界值,指的是宇宙的平均密度所达到的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那个密度值。
这个值是多少呢?课文未作具体说明,科学家理论计算得出的临界密度为5×10-30克/厘米3 。
(4)这里的“黑”就是终结、死亡的意思。
科学家原来根据引力学原理描述星体演化到黑洞就是最后的终结,但霍金根据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发现,黑洞的物质也在不断减少,直至被完全蒸发。
3.解析:这是一篇翻译文字,长句和结构复杂的句子较多,欧化现象比较明显,许多句子的写法与汉语有较大区别。
对这种句子按照汉语的习惯改写,是一种帮助理解的好方法。
答案:(1)它会是一部这样的历史:记载人类对未来所作的预言,而所有这些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
(2)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宇宙才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
(注意加点的三个字是添加的)(3)一个微小的奇点经过暴涨,尺度至少增加了一千亿亿亿倍之后。
(4)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背景证实了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
或者“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背景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结论提供了证据”。
(4)一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在另一个事件之后呢,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因果联系。
此后又会演化成另一个新的宇宙。
4.解析;课文中有许多精警的语句,看似平淡,而含义非常深刻,要细心体会。
答案:(1)这是作者利作混沌学原理启示人类要珍爱地球,破坏容易建设难。
“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任何破坏大自然的行为都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2)这是作者用设问句的形式来肯定一个观点。
按照汉语的习惯,这个句子最好写成: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宇宙中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为什么应当作这样的认定呢?(3)宇宙非常博大,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所以,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于宇宙都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4)作者预言太阳和地球会毁灭,但是人类不会灭亡,因为作者深信人类在此之前一定掌握了恒星际的旅行技术。
5.解析:此题旨在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体会作者论证时严密逻辑。
答案:作者所说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物质,指的是用肉眼和仪器观察所能看到的物质,包括恒星气体云,也就是常说的所谓明物质。
作者所说的暗物质,一是指的已经确证了的存在于星系和星系团中的暗物质,证据有两个。
“一个来自于螺旋星系”,“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
作者运用星体动力学的原理确证了这些暗物质的存在。
这些暗物质加上明物质的质量也只有临界密度的十分之一。
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就是这个数字,那末宇宙将会无限地继续膨胀。
二是指的未能确证的存在于星系和星系团之外的广大空间中暗物质。
这里可能有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了临界值。
作者列举了两种假说作为理由。
一是“人择原理”:只有那些接近临界密度的宇宙,才有我们这些“智慧生物”。
二是“暴涨理论”:宇宙在起始初通过暴涨使密度达到我们临界状态,现在一直是这种临界状态。
6.解析:这是一道迁移题,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是混沌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科学上,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
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叫作混沌学。
混沌学发现,出现混沌运动这种奇特现象,是由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
1972年12月29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