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 人物形象
葛朗台人物形象分析(2)

葛朗台人物形象分析(2)性格特征:贪婪、吝啬、狡猾葛朗台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此时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润财富已经变得十分野蛮凶恶,为了占有黄金不择手段。
巴尔扎克选择许多典型的细节,表现他对金钱的贪婪吝啬,"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
"当查理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的比钱还重。
"当他得知欧也妮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查理后,竟然将自己唯一的骨肉打如了冷宫,直到从公证人那得知女儿将继承母亲的遗产时,才与欧也妮言归于好。
为的是将欧也妮应得的计在自己的账上,在葛朗台的身上,人的正常情感已经荡然无存。
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匣时,"老头子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对金钱的贪欲是他成了冷酷的恶魔,成了一个凶猛的吞钱兽,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去关心将要孤身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而是关心他的金子。
甚至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吝啬:对金钱的追逐欲、占有欲使他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作为千万富翁的他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楼梯的踏板被虫蛀坏了。
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
当他的侄子从巴黎来到他家时,他竟自己亲自下厨,为的是节省食物。
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说:"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莫城抢光呢,侄儿。
"他和所有作品中的吝啬鬼一样,灭绝人性,而其他吝啬鬼和他相比都不及他"亲切","崇高",都不及他工于心计、恶毒和有社会性。
他是一个活在一个观点上的人,机警、狡猾、孤家寡人,利用一切机会发财,因此,他成了吝啬鬼中的吝啬鬼。
葛朗台观后感

葛朗台观后感《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塑造了葛朗台这一经典的吝啬鬼形象。
读完这部作品,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深。
葛朗台是一个极端吝啬和贪婪的人。
他的生活中,金钱是唯一的追求,其他一切都被他视为无足轻重。
他住在阴暗破旧的房子里,每天亲自给家人分发食物和蜡烛,计算着每一分的开销。
他对自己和家人都极其吝啬,妻子卧病在床时,他都舍不得花钱请医生。
他的女儿欧也妮过生日,他也只是给了一枚金币,还觉得这已经是很大的恩赐。
然而,在面对金钱的获取时,他却不择手段,狡猾奸诈。
他通过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方式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葛朗台的世界里,亲情、爱情、友情都被金钱所扭曲。
他对妻子没有丝毫的关爱,只是把她当作免费的劳动力和财产的保管者。
对女儿欧也妮,他也只是把她当作可以利用的工具,企图通过控制她的婚姻来获取更多的财富。
欧也妮的爱情被他无情地破坏,只因为对方无法给他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
他的侄子查理前来投奔,他一开始还假意收留,后来发现查理没有钱了,就立刻翻脸不认人。
这种对亲情和人情的冷漠让人感到心寒。
葛朗台的吝啬和贪婪不仅伤害了身边的人,也让他自己的人生变得无比空虚和可悲。
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却从未真正享受过生活的乐趣。
他没有朋友,没有真正的亲情和爱情,最终在孤独和对金钱的执念中死去。
他的一生看似富有,实则一无所有。
从葛朗台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不一定会像葛朗台那样极端,但也常常会受到金钱的诱惑,忽略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为了追求金钱而过度劳累,牺牲了健康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失去了诚信和道德底线。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要正确看待金钱,不能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而应该把它当作实现幸福生活的工具。
同时,葛朗台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弱点。
贪婪和吝啬是人类常见的弱点,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分析

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分析
葛朗台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
他有贪婪成性、薄情寡义、老奸巨猾的性格缺点,也有精明能干、洞悉先机,朴素节约的优点。
葛朗台人物介绍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
他靠投机革命发了财,当过行政委员、市长,任职期间,利用职务大捞油水,仅十几年就成为索漠城首富,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利用债务和商业信用大把赚钱。
葛朗台是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一个重要人物,此人非常贪婪、狡诈,对于他来说,上帝就是金钱,没有其他。
他最喜欢的一个爱好,就是看着金子发出的光,甚至在临死前也要叫女儿看好金子。
葛朗台做生意有自己的一套,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不择手段,虽然家财万贯,但节省到了极点。
葛朗台人物出自哪部小说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
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葛朗台形象分析

吝啬的偏执狂——葛朗台形象分析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通过对葛朗台的发家史以及其敛财的行径、吝啬的生活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奸诈、狡猾、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经典形象。
一、葛朗台对外人的吝啬《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除了葛朗台一家外,还出现了不少“外人”,如克罗旭家和格拉桑家,还有佃户和佣人。
葛朗台对待外人十分吝啬,如在他们拜访自己的时候,也不愿意多点一根蜡烛,委托他们办事也千方百计不支付路费。
租他田地的佃户和工人,除了交租还要缴纳农作物和野味,以至于葛朗台一家可以几乎零付出地过着每一天。
对于服侍了葛朗台家很多年的,他们唯一的佣人拿侬,葛朗台也丝毫没有大方的一面,他仗着自己曾有恩于拿侬,而拿侬又是一个单纯的人,就只给很少的工资,却让拿侬干很多的活。
“主人从来不怪她在树底下贪吃杏子或者酸桃.李子或油柿。
‘吃吧,吃够了算,拿侬。
’遇到果子把树枝压弯的年份,佃户们不得不用水果喂猪,格朗台显得非常大方,不计较这些。
”这样的描述简直令人心寒。
二、葛朗台对亲人的吝啬葛朗台不单只对外人吝啬,对他至亲的妻女也十分刻薄。
他对待自己的妻女完全就像对待佣人,每天她们都在在昏暗的屋子里做着针线活。
每年无论天气如何,都只有到了规定的时间才能烧火。
葛朗台拥有着巨款,却只给妻女很少的零花。
给了妻子钱以后,还会想方设法尽快拿回去。
得知女儿的金币全给了夏尔以后,就大发雷霆,关女儿紧闭,要她留在冷屋里,喝冷水,吃面包。
即使是妻子快死了,在请医生的时候考虑得最多的还是要花多少钱。
他也有对妻女好的时候,但那些时候都不是真心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钱和继承权。
三、葛朗台对自己的吝啬葛朗台手握巨款,对其他人十分吝啬,而他对自己也很不好。
在穿衣方面“他的衣着始终如一,一七九一年是什么装束,今天还是什么样的装束。
”。
在食物方面,他每天都只给佣人拿侬固定的食物,供应一家人一天的食用。
在住宿方面,葛朗台宅是令人吃惊的,不符合葛朗台家产的寒酸。
葛朗台什么意思

葛朗台什么意思
葛朗台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容人时有贪婪成性、老奸巨猾的意思。
葛朗台出自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是一个法国大革命
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
斥着血腥味。
靠投机革命发财后,葛朗台当过行政委员、市长,任职期间,利用职
务大捞油水,仅十几年就成为索漠城首富,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
利用债务和商业信用大把赚钱。
他有贪婪成性、薄情寡义、老奸巨猾的性
格缺点,也有精明能干、洞悉先机,朴素节约的优点。
人物简介
葛朗台原本是法国索漠城一个相对富裕的箍桶匠商人,后来通过接受
三笔遗产赠与,成为了城中最有钱和地位的大商人。
他拥有着城里最多的
财富,却住在阴暗潮湿破旧的房子里。
对待重病的妻子,他终日惶惶不安,不是为妻子病情担心,而是担心治病要花掉他很多的钱。
在妻子因病过世后,他为了让自己唯一的女儿放弃妻子遗产的继承权,每天在女儿面前伪装出各种可怜兮兮的模样,想通过这些病弱无助的行为
来打动女儿,最终放弃继承其母亲的遗产。
后来女儿欧也妮终于答应放弃
继承遗产时,葛朗台的行为举止是癫狂、让人讶异的。
只见他竟然突兀地
把欧也妮紧紧搂在怀里,这是让人窒息的讽刺的拥抱。
葛朗台82岁时瘫痪了,他对黄金的爱好却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变本
加厉。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想攫取黄金,在他弥留之际,当神父把镀
金的十字架伸过来让他吻时,他突然伸出手来,想要抓住它的样子,这个
动作耗尽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声叹息。
浅析葛朗台形象的正面意义

义。所 以我认为葛朗台的吝啬除了自身原 因 之外 , 更 多的是社会原因 , 社会 的金钱至上, 使他更 加精 明的积 累财富 , 巨大的财富使他 更加吝啬 , 更加吝啬使他对金钱的追求越发 病态 , 病态的追求使他成为那个时代 , 令人 尊敬 和膜拜 的人 。 所 以我认为葛朗台在他所 处的时代是幸福 的, 身上的优点和正面价值 也是不容忽视 的。
张磊 连 金 星 ( 洛 阳师 范学院 ,河南 洛阳 4 7 1 9 0 0 )
摘要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 ,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贪婪 和吝啬是他 的主要性格特征。正是 因为如此 .所 以人
们对葛朗台的评价大多是 负面的。也许 是他 的吝啬太过鲜明 , 掩 盖 了他的优 点,我们 可以在作品 中抽丝剥茧的寻找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
、
个 人 角
葛 朗 台最 明显 特征 是 嗜钱如 命 和极端 的吝啬 , 他兼有大土地所有者和金融资产者 的特征 ,他 的得势反 映 了复辟 王朝 时期土
地 、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 的社会 现实。那 么他 是靠 什么 完成一 次又 一次华 丽 的转变 呢?
她提供衣着 、鞋袜和食 宿,给她工钱 , 让他 干活 ,却不过分虐待她 。也许是因为葛朗台 看到了从娜侬身上可以获得很大好处 , 所以 收 留了她 , 但是葛 朗台实实在在的帮助 了娜 依 。在查 理因为父 亲破产去海外经商时 , 葛 朗 台为了省钱给查理制作 了几个大箱子 , 他 大早就起床 , 便 开始锯木板 ,又刨平 , 钉 钉, 做好 了好几 只漂亮的大箱子。此处我们 又看到了葛朗台的一项技艺 。 葛 朗台虽然身 子骨还结实 , 但 是他认为有不要给女儿~些 管理家财的诀窍了。连续两年时间 , 他带着 女儿安排全家人 的食谱 ,收取租金和欠款 ,
葛朗台人物形象

葛朗台:葛朗台:葛朗台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
他贪婪、狡诈、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欧也妮是被金子摧毁了爱情、值得同情的资产阶级的女儿的形象,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简朴,渴望爱情,淡漠金钱,有圣母一般的光辉,是巴尔扎克所创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他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被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夏尔:欧也妮的堂弟,一个巴黎的浪荡公子,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欧也妮的爱情增加了他的活力。
他带着欧也妮对他的纯真的爱去印度冒险。
七年当中,他在海外走私贩运、买卖人口、放高利贷发了大财,同时也变得“狠心刻薄,贪婪到极点”。
金钱填充了他骄傲的虚荣,他将欧也妮丢到了一边,去追逐贵族小姐。
当他求爱失败,发现欧也妮是巨额家产的继承人时他惊呆了。
由于欧也妮的不在乎而变得唯唯诺诺,祈求姐姐的丈夫特·蓬风先生对自己“提携提携”。
他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人的标准是用黄金来衡量的。
《欧也妮·葛朗台》写出了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过程,揭示出资产阶级虚伪丑陋、一切以金钱至上的本质。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老箍桶葛朗台,老箍桶葛朗台是一个通过政权更迭而大发横财的暴发户。
他通过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了索漠城的首富。
成为首富后,天天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他不允许别人染指他的财富,甚至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
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来聚敛财富,利用女儿在公证人克罗旭和特·蓬风所长之间斡旋,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他节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明明十分富有,居住的房子却阴暗湿潮破旧,他不断克扣妻子的月薪,每月支付给妻子的6法郎,也要想方设法的夺回。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人物形象分析 葛朗台是怎样的人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人物形象分析葛朗台是怎样的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人物形象分析葛朗台是怎样的人【导语】:葛朗台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朗台:葛朗台:葛朗台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
他贪婪、狡诈、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欧也妮是被金子摧毁了爱情、值得同情的资产阶级的女儿的形象,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简朴,渴望爱情,淡漠金钱,有圣母一般的光辉,是巴尔扎克所创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他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被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夏尔:欧也妮的堂弟,一个巴黎的浪荡公子,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欧也妮的爱情增加了他的活力。
他带着欧也妮对他的纯真的爱去印度冒险。
七年当中,他在海外走私贩运、买卖人口、放高利贷发了大财,同时也变得“狠心刻薄,贪婪到极点”。
金钱填充了他骄傲的虚荣,他将欧也妮丢到了一边,去追逐贵族小姐。
当他求爱失败,发现欧也妮是巨额家产的继承人时他惊呆了。
由于欧也妮的不在乎而变得唯唯诺诺,祈求姐姐的丈夫特·蓬风先生对自己“提携提携”。
他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人的标准是用黄金来衡量的。
《欧也妮·葛朗台》写出了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过程,揭示出资产阶级虚伪丑陋、一切以金钱至上的本质。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老箍桶葛朗台,老箍桶葛朗台是一个通过政权更迭而大发横财的暴发户。
他通过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了索漠城的首富。
成为首富后,天天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他不允许别人染指他的财富,甚至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
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来聚敛财富,利用女儿在公证人克罗旭和特·蓬风所长之间斡旋,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他节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明明十分富有,居住的房子却阴暗湿潮破旧,他不断克扣妻子的月薪,每月支付给妻子的6法郎,也要想方设法的夺回。
对仆人严苛更是到了极端。
在他的世界观中,金子,财富就是一切,超过了亲情,友情和其他。
当他的侄儿查理走投无路来投靠他时,他想方设法把侄儿给逼走到印度,他反对女儿和查理的爱情,当发现女儿竟把自己丰厚的积蓄送给查理做盘缠时,立刻恼羞成怒,折磨自己的女儿,把女儿关进湿冷的小屋,只给她冷面包吃并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
他人生所有的乐趣就是囤积财物,葛朗台死后留下了偌大的财富,但这些财物没有给欧也妮带来幸福,反而是她痛苦的源泉,她曾经的爱人为了显赫的地位离她远去,她身边的人拼命追求她也只是为了她的金钱。
最终欧也妮在经历过一次婚姻后,成为了寡妇,从此孤寡终老。
通过对《欧也妮·葛朗台》这一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巴尔扎克在塑造葛朗台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上煞费苦心,具体表现如下:首先,通过在典型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原则。
在文学创作中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而典型人物是环境中的人,没有典型环境,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是心理也将变得空泛,没有实际的内涵和意义。
为了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巴尔扎克为此大费苦心。
1,为了塑造人物,巴尔扎克首先描写了守财奴的活动舞台—索漠城,这个小城的路面是用小石子铺成的,街面是窄而曲折的,幽静的房屋坐落在城角。
这是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作者在小说的开篇写索漠城的环境:这些房屋拥有三百年的历史,有着粗大的梁木,古怪而幽深的浮雕,和修道院的宁静。
这就是主人公葛朗台居住的小城,这些阴沉、荒凉、衰败的建筑给人一种压抑萧条而冷瑟的感觉,从侧面暗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我们知道,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葛朗台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自然也有形成了有着偏执落后阴冷的性格特点。
2,其次,作者介绍了守财奴生活的时代背景,葛朗台是一个通过政权更迭大发横财的暴发户,他既是大革命后得势的资产阶级代表,又是复辟王朝时期游刃有余的大财主,在新旧交替的政权中,葛朗台凭借自己的头脑,积聚财富。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巴尔扎克塑造出的吝啬鬼形象便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它既是大土地所有者,又是一个金融资本家,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
3,巴尔扎克详细描绘了葛朗台的府邸,葛朗台的侄子查理走投无路来到葛朗台的屋子,看到的时这样的场景:顶楼的卧房,那种黄地小花球的糊壁纸,像小酒店用的;粉石的壁炉架,线条像沟槽一般;黄椅子的草坐垫涂过油,似乎不止四只脚;……稀薄的脚毯上边是一张有顶的床,满是蛀虫的帐幔摇摇欲坠。
这就是当过索漠区长,巴黎葛朗台先生哥哥的府邸,破烂,贫困之极。
这种破败和实际的富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葛朗台是这个家的主人,他在这间屋子里生活,屋子的阴暗一方面隐喻葛朗台妻子和女儿的生活的苦难,处在被葛朗台折磨的境地,蕴含着生活的灰暗,和悲凉的结局。
另一方面,通过写葛朗台的居住环境,表现出葛朗台对物质条件的苛刻,对家人的吝啬,同时也暗示了葛朗台阴暗的性格特征。
巴尔扎克在文中花大量的笔墨写葛朗台的居住环境是大有深意在的,通过仔细的比较分析,一个对金钱的控制欲极强,一个活脱脱的守财奴形象便跃然于眼前。
其次,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巴尔扎克受到拉瓦特和迦尔骨相学的影响,认为人物外形能够反映他的阶级地位、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小说是用语言堆砌而成的,语言是小说的外在形式,通过语言,可以暗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说中,人物语言是需要关注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而个性化的语言尤其能够突出反映出这一点。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塑造的葛朗台语言最富有个性化。
他往往只说一两句话,可是句句都符合人物吝啬的性格。
例如:当听闻查理的父亲去世时,葛朗台的妻子在建议葛朗台应该给兄弟戴孝时,葛朗台是这样回答的:“真是,太太,你只晓得想出化钱的玩意儿。
戴孝在乎心,不在乎衣服。
……就在你六个路易里支出,买你们的孝服罢,我只要一块黑纱就行。
”葛朗台是如此的吝啬,甚至舍不得一分钱来给其兄弟戴孝,美其名曰:戴孝有心而发,不必重视外在的形式。
在妻子的一再要求下,他终于松了口,但还是要求孝服的钱需从妻子每个月六法郎里面扣。
他的吝啬的性格充分的从话语中表达了出来。
再例如:当老头儿发现查理寄放在欧也妮这的梳妆匣时,激动地溢于言表:“噢,是真金!金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在这句话中,葛朗台一连用了几个感叹词“啊”,又同时几次提到了“金子”,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由此,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葛朗台对金子的喜爱和狂热的追求,巴尔扎克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把一个嗜财如命,狂热追求金子的守财奴的形象展示在广大读者的眼前。
最后,通过塑造人物性格的二重性,而使人物更加丰满。
典型性格的二极性特征不是单一的,它的正负两极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形态,而且一个具有丰富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有多种二极性特征的互相交叉融合。
在大多数人眼中葛朗台是吝啬的代名词,似乎这是对人物个性最好的诠释。
其实不然,巴扎扎克在突出表现这守财奴丑陋的性格特征下,还孕育着其他某些方面的特点,这就是善与恶地对立。
例如:当葛朗台发现女儿竟把她自己的私蓄给了查理时,他愤怒的把欧也妮关进小屋中,每日只提供给她成年的女儿冷水和面包。
不断地在物质和精神上折磨他憔悴的女儿和奄奄一息的妻子。
但似乎葛朗台也不是如此不近人情,在他吝啬的背后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在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体现:“……他散步的时间总是欧也妮梳头的时间。
老头儿一走到大胡桃树旁边,便躲在树干背后,把女儿的长头发打量一会,这时他的心大概就在固执的性子与想去亲吻女儿的欲望中间摇摆不定,……”我们可以看出老葛朗台执拗冷酷的背后似乎还存留着一丝亲情。
再比如:葛朗台的兄弟在巴黎宣布破产后,葛朗台尽管不待见查理,想方设法把查理赶到印度去,但总之葛朗台还是做了件好事,就是去巴黎挽回其兄弟的名誉,虽然我们不否认这种行为本身含有守财奴对金钱的欲望,可以为自己带来些受益,和满足虚荣心。
但就事实的结果而言,他维护了查理父亲的声誉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可以看出,尽管葛朗台有着吝啬鬼的勾心斗角和阴暗面。
但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跳跃着闪光点。
即便这种光辉是偶尔的,是微弱的,是一瞬而逝的,但至少它曾经出现过,这边是性格的复杂性。
历来文学评论家认为葛朗台是典型的人物是因为其具有中产阶级的特征:精明,吝啬,霸道,残酷,虚伪,现实,自私自利。
往往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双重性特点。
再丑陋的人物也有着闪光点。
在善与恶的同时,又派生出利他和利己,热情和冷漠的某些方面。
葛朗台在为其兄弟挽回名誉这种善的行为中,蕴含着想要耍弄巴黎人和为自己囤积财富这种恶地动因,在把女儿欧也妮关禁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丝父爱的力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忏悔。
任何人是善与恶矛盾的组合体,巴尔扎克对人物性格全面的塑造,丰富了老葛朗台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典型性特征需要在作品中仔细领悟和把握,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塑造吝啬鬼形象具有典型性,就是因为他塑造这一人物具有代表性,概括了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嗜钱如命的性格特征。
而这种典型性的特征,正是这个人物在文学史上存有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法)巴尔扎克傅雷(译)《欧也妮·葛朗台》安徽文艺出版社2,《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3,《性格组合论》刘再复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4,巩坚《欧也妮·葛朗台》人物特征浅析科教文汇 20085,《美学·文论·批评》陆贵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