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经典物理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1.(2014•陆丰市校级学业考试)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每经过1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B.每经过1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2.(2014•廉江市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描述的运动,能找到实例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却保持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等于零,而速度保持不变D.物体作曲线运动,但具有恒定的加速度3.(2014•越秀区校级三模)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4.(2013秋•江西期末)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5.(201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6.(2013秋•天山区校级期末)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7.(2013秋•武陵区校级期末)已知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3m/s2,它表示()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8.(2011秋•瑶海区校级期中)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内位移为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C.D.9.(2015•沈阳校级模拟)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A.B.C.D.10.(2015•嘉定区一模)用如图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h B.C.t∝D.t∝h2t∝11.(2014•吉林一模)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A.普通光源即可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4s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14s 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2s12.(2014秋•宝安区校级期中)为了求高层建筑的高度,从楼顶上自由下落一光滑小石子,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外,还需要知道下述哪个量()A.第一秒末的速度B.第一秒内的位移C.最后一秒的位移D.最后一秒的初速度13.(2014秋•雨城区校级期末)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2:114.(2014春•正定县校级期末)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B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都是2υB.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里第二滴离地面的高度是()A.2m B.2.5m C.2.9m D.3.5m16.(2014秋•淮南期末)自由下落的质点落地之前,第n秒内的位移与前(n﹣1)秒内的位移之比为()A.B.C.D.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18.(2014秋•北林区校级期末)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t,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则t:T为()A.1:2 B.2:3 C.:2 D.:19.(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在塔顶上将一物体以20m/s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g取10m/s2)()A.10 m B.20 m C.30 m D.50 m20.(2014•上海)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他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B.C.D.21.(2014•甘肃模拟)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A.B.C.D.22.(2014•兰考县模拟)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2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向上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s末追上气球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24.(2013秋•楚雄州期末)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平均速率为13m/s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m/s,方向竖直向上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竖直向上25.(2013秋•万州区校级期末)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下列对物体4s内的运动描述错误的是()A.上升最大高度20m B.位移大小为40m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向下D.平均速率为10m/s26.(2013秋•秦州区校级期末)以初速v0竖直上抛的物体可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为使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加倍,则初速度应增为()A.v0B.2v0C.v0D.4v0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另一较高的b点的时间间隔为T b,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g(T a2﹣T b2)B.g(T a2﹣T b2)C.g(T a2﹣T b2)D.g(T a﹣T b)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达最高点,则有()A.地面上的人所见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V0=gtB.升降机中的人看见球抛出的初速度为V0=gtC.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gt2D.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时间也为t一.选择题(共28小题)1.B 2.ABD 3.C 4.C 5.C 6.B 7.C 8.D 9.C 10.C 11.C 12.CD 13.A 14.AC 15.D 16.D 17.BCD 18.C 19.ACD 20.A 21.A 22.D 23.BC 24.AD 25.B 26.A 27.A 28.B。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3.(2014•越秀区校级三模)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越秀区校级三模)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 . 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C .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D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4.(2013秋•江西期末)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江西期末)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B .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 .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D .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57.(2013秋•武陵区校级期末)已知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5m/s ,加速度a=﹣3m/s 2,它表示(,它表示() A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B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C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8.(2011秋,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大小为( )A .B .C .D . A . 每经过1秒,秒,物体的速度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B . 每经过1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 . 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 .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A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而物体的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动能却保持不变却保持不变B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C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等于零,而速度保持不变体运动的加速度不等于零,而速度保持不变D . 物体作体作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但具有恒定的加速度.(201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龙华区校级期末)足球足球以8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 的速度的速度反向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 ,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 )A . ﹣200m/s 2B . 200m/s 2C . ﹣100m/s 2D . 100m/s 2 6.(2013秋•天山区校级期末)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天山区校级期末)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 .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 . 物体的速度改体的速度改变量变量△v 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 .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瑶海区校级期中)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 内位移为x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时,离地的高度为( A . B . C . D . 10.(2015•嘉定区一模)用如图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嘉定区一模)用如图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A . t ∝h B . t ∝C . t ∝D .t )A . 普通光源即可通光源即可B . 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4s C . 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14s D . 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2s 12.(2014秋•宝安区校级期中)为了求高层建筑的高度,从楼顶上自由下落一光滑小石子,除了知道当地的重C . 最后一秒的位移后一秒的位移D . 最后一秒的初速度后一秒的初速度 13.(2014秋•雨城区校级期末)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 高的屋檐落下,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里第二滴离地面的高度是(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里第二滴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 2m B . 2.5m C . 2.9m D . 3.5m 16.(2014秋•淮南期末)自由下落的质点落地之前,第n 秒内的位移与前(n ﹣1)秒内的位移之比为()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 B . C .D . ∝h 2 11.(2014•吉林一模)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吉林一模)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光源应该满足(g=10m/s 2)( 力加速度以外,还需要知道下述哪个量(以外,还需要知道下述哪个量( )A . 第一秒末的速度一秒末的速度B . 第一秒内的一秒内的位移位移1,它们各自做,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则(,则( )A .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B .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 .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 .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2:1 14.(2014春•正定县校级期末)从地面竖直正定县校级期末)从地面竖直上抛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 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速率都为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A 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B 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都是2υB . 物体A 、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 . 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 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D .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 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中点A .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 t ,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 ,则t :T 为(为( )A .1:2 B . 2:3 C . :2 D . : 19.(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在塔顶上将一物体以 10 m B . 20 m C . 30 m D . 5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等于( )A .B .C .D .22.(2014•兰考县模拟)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5s 内物体的(内物体的() A . 路程为25m B . 位移大小为25m ,方向向下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 . 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变速 18.(2014秋•北林区校级期末)做北林区校级期末)做自由落体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20m/s 初速度竖直向初速度竖直向上抛上抛出,抛出点为A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位移大小为10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g 取10m/s 2)( ) A .0 m 20.(2014•上海)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他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时间差为(为( )A .B .C .D .21.(2014•甘肃模拟)近年来有一种测g 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C . 速度改度改变量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 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上,方向向上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一只气球以10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 处有一小石子以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子一定能追上气球B . 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子一定追不上气球C . 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m/s ,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s 末追上气球末追上气球D . 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m/s ,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25.(2013秋•万州区校级期末)某物体以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下列对物体4s 内的运动描述错误的是(内的运动描述错误的是( )A . 上升最大高度20m B . 位移大小为40m C .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向下度改变量的方向向下D . 平均速率为10m/s 26.(2013秋•秦州区校级期末)以初速v 0竖直上抛的物体可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为使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加倍,则初速度应增为(倍,则初速度应增为( )A . v 0B . 2v 0C . v 0D . 4v 0 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 点的时间间隔为T a ,两次经T b ) 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 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 秒后到达最高点,则有(达最高点,则有( )A . 地面上的人所见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V 0=gt B . 升降机中的人看见球抛出的初速度为V 0=gt C . 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gt 2D . 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时间也为t 24.(2013秋•楚雄州期末)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不计空气空气阻力,g 取10m/s 2.5s 内物体的( )A . 平均速率为13m/s B . 位移大小为25m ,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竖直向下C . 速度改度改变量变量的大小为50m/s ,方向竖直向上,方向竖直向上D . 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竖直向上过另一较高的b 点的时间间隔为T b ,则ab 两点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 )A . g (T a 2﹣T b 2)B . g (T a 2﹣T b 2)C . g (T a 2﹣T b 2)D . g (T a ﹣一.选择题(共28小题)ABD 33.C 4.C 5.C 6.B 7.C 8.D 9.C 10.C 11.C 12.CD 1.B 2.ABD 15.D 16.D 17.BCD 18.C 19.ACD 20.A 21.A 22.D AC 1513.A 14.AC 25.B 26.A 27.A 28.B 23.BC 24.AD AD 25。

高中物理静电场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高中物理静电场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高中物理静电场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1.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A.$\frac{kq}{l^2}$。

B.$\frac{\sqrt{3}kq}{l^2}$。

C.$\frac{2kq}{l^2}$。

D.$\frac{3kq}{l^2}$2.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frac{kQ}{4R^2}$。

B.$\frac{\sqrt{2}kQ}{4R^2}$。

C.$\frac{kQ}{2R^2}$。

D.$\frac{\sqrt{2}kQ}{R^2}$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 (q>)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当3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A.$l+\frac{2q^2}{kl}$。

B.$l-\frac{2q^2}{kl}$。

C.$l-\frac{q^2}{kl}$。

D.$l+\frac{q^2}{kl}$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由两个质量均为m 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甲、乙两个小球,在力F的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两球之间的距离r为A.$\frac{F}{2kq^2}$。

B.$\frac{F}{kq^2}$。

C.$\frac{F}{4kq^2}$。

D.$\frac{2F}{kq^2}$5.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A.。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1.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2.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 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增加还是减小?答: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减小。

4. 简述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

答: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推进剂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5.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答: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和压缩冷却实现的。

6. 什么是电流?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其单位是安培(A)。

7.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答: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8. 简述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答: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9. 什么是功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或转换的速率,其单位是瓦特(W)。

10.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答: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11.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12. 什么是共振?举例说明。

答:共振是指当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频率相等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当一个人在摇摆上升的秋千上用力推动,如果推动频率与秋千的固有频率相等,秋千将会达到最高点。

13. 什么是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答: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恒定,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

14. 简述水平抛体运动,并给出公式。

答:水平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公式为:水平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竖直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O%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O%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拉力所做的功为4800J,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67%B、73%C、83%D、100%5、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F2做功的功率大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6、用完全相同的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若G1>G2,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A、ηA>ηBB、ηA<ηBC、ηA=ηBD、无法判断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A、6:7B、7:6C、5:6D、5:7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9、(2007•恩施州)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10、(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A 、G 物+G动2B 、G物2ηC 、G 物+ηG动ηD 、G动2(1﹣η)11、(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 ,高3m ,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 的拉力F 使物体在5s 内沿斜面移动了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 、物体重300NC 、拉力F 做的功是600JD 、拉力F 的功率是40W12、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 和20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5m ,动滑轮重2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B 、人做的额外功相等 C 、人做的总功相等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13、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 、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C 、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 、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1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 、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 D 、使用任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15、(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W 2,η1=η2B 、W 1=W 2,η1<η2C 、W 1<W 2,η1>η2D 、W 1>W 2,η1<η2 16、(2011•烟台)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η组<η动<η定 B 、η定<η动<η组C 、η动<η定<η组D 、η定<η组<η动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功是800JB、额外功是100JC、有用功是400JD、机械效率是62.5%18、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一座高达40米的大桥,总长为8350米,其中正桥只有850米,而两侧引桥却长达7500米.一座大桥为什么要有这么长的引桥呢?小明很奇怪,请教老师后.他明白了引桥相当于一个斜面.(1)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长的引桥在汽车上桥是能起到_________(“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 )一辆总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侧引桥(长3750米),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秒,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焦.20、(2008•黄冈)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__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__W,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21、(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22、(2010•黄冈)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皮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__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效率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小华为较快上楼,在扶梯以上述速度上行的同时,他又相对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则他从一楼到达二楼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s.2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5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400N,若将物体提升0.3m,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24、(2004•河北)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18kg的面粉,所用的拉力为10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用此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25Kg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为_________m/s时,拉力的功率为54W.(取g=10N/kg,绳重与摩擦不计)25、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包括滑轮组及装砖的托板)提升一堆砖.已知装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砖重1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匀速提升10块砖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这些砖的过程中,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_________.(取g=10N/kg,结果保留1位小数)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1. 对于物体的重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重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B.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C. 重量是物体的质量在重力作用下的表现D.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斥力大小2. 下列现象中,是近似认为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炉火中的燃烧火苗B. 闪电C. 照在水中的阳光折射的光线D. 在夜间从手电筒里射出的光线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棒被摩擦后会带负电B. 金属棒被摩擦后会带正电C. 毛毡布被摩擦后会带正电D. 丝绸被摩擦后会带负电4. 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升高时,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B. 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使人感到更热C. 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使气压升高D. 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使声音的传播速度降低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导体的是:A. 铜B. 铁C. 石油D. 铝二、填空题1. 一个小球静止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度,斜面摩擦系数为0.2,小球所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的__________。

2. 同样体积的物体A和物体B,物体A的质量是物体B的2倍,则物体A的密度是物体B的__________。

3. 一根玻璃棒和一根橡皮棒被搓后可以吸附一些小片纸屑,橡皮棒和纸屑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属于__________。

4. 在以下各选项中,光线走直线路径的条件是光线__________。

5. 将一块铁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铁块的体积将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哪些基本的物理量?请简要描述每个物理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请用图示的形式画出声音的传播路径,并解释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

3. 描绘一下水面上光的反射现象,并解释光的反射是如何发生的。

4. 状态如下:物体A的质量为100g,物体B的质量为200g,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摩擦系数为0.2。

物体A和物体B分别放在一个水平桌面上,逐渐施加相等大小的水平力使其运动。

初二弹力、重力、摩擦力原创经典练习题

初二弹力、重力、摩擦力原创经典练习题

弹力重力摩擦力一、选择题1、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A.下滑力、摩擦力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2、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A.100 N、100 NB.30 N、30 NC.100 N、30 ND.30 N、100 N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5、下列几个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的是( )A.擦黑板时,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B.传动皮带打滑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C.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转孔间的摩擦D.骑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6、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7、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9、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缘故B.“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C.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10、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所用时间为2s ,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 为6N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所做的有用功为1JB 、动滑轮自重0.2NC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0.3W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

分析:(1)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工作特点是: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升高高度的几倍.(2)结合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公式分别计算出所做的有用功、动滑轮自重、拉力F 做功的功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然后和所提供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解:A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所做的有用功W 用=Gh=10N×0.1m=1J .∴该选项中,所做的有用功为1J ,计算结果正确.B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该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绳子上的拉力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则:动滑轮的重力G 动=2F ﹣G 物=2×6N ﹣10N=2N . ∴动滑轮自重0.2N ,计算结果不正确.C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 做的功是总功,则拉力F 做功的功率P总=Fs t =F•2ℎt =6N×2×0.1m2s=0.6w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0.3W ,计算结果不正确.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物Fn ×100%=10N6N×2×100%=83.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计算结果正确. 本题计算结果正确的有两个:A 和D . 故选A 、D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利用公式逐个计算,然后和选项比较,计算过程注意格式,过程和结果都有单位.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 ,高为lm ,工人用400N 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 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 )A 、有用功是400J ,总功是840JB 、有用功是840J ,额外功是400JC 、总功是12O0J ,机械效率是7O%D 、有用功是400J ,机械效率是7O% 考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道经典物理习题
1、钓鱼时,鱼钩钩住了一条鱼,钓鱼者手握绳子拎着鱼向岸边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手受到了拉力作用,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绳子 B.鱼
C.水 D.手
2、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4、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 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6、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
7、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
力情况是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
8、下列关于某初中学生的部分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A.质量500g B.身高16.5m
C.重力500N D.正常步行速度10m/s
9、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
D.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
10、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他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沿竖直方向下落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