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反馈

合集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67例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67例分析

临 床 合 理 用 药 2021 年 7 月第丨4 卷第 7 期上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July 2021,Vol. 14 No. 7 A
• 43 •
者的性别、年 龄 、引 发 A D R 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
表 2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
【关 键 词 】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安全用药 [D 0 I] 10. 15887/j. cnki. 13-1389/r. 2021. 19.014
Analysis of 267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ZHOU Xinwei. Department o f Pharmacy, Xintai People's Hospitalf Shandong Province, Xintai 271200, China
抗菌药物9 类 1 8 种,排名前3 位 的 是 p-内酰胺类/p-内 2.5 A D R 转 归 结 果 停 药 或 经 过 治 疗 后 好 转 或 痊 愈
酰 胺 酶 抑 制 剂 2 9 例 (35. 3 6 % ) 、头 孢 菌 素 类 2 4 例 2 6 5 例 (99. 2 5 % ) ,未 好 转 而 转 上 级 医 院 治 疗 2 例
(29. 2 7 % )、大环内酯类13例 (15. 8 5 % )。见 表 3 。
( 0 . 7 5 % ) ,未出现死亡病例。
2 . 3 引 起 A D R 的 给 药 途 径 2 6 7 例 A D R 报 告 中 ,静 3 讨 论
脉 滴 注 或 静 脉 泵 注 的 给 药 方 式 最 多 214例 (80. 1 5 % ) , 其 次 是 口 服 给 药 4 0 例 (14. 9 8 % ) ,外用

3例注射用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建议

3例注射用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建议

·个案报道·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5月第28卷第13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13May 2021奥沙利铂为新的铂类衍生物,属第三代铂类广谱抗肿瘤药物,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肿瘤细胞DNA 的合成及复制。

我国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13年版)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均推荐奥沙利铂可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其在结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转移性结肠癌全身化疗中均具有重要地位[1]。

有研究显示89%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神经毒性反应[2]。

本文选取2018年1~10月在内蒙古一机医院住院的3名患者,在使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时,出现侧肢体麻木的神经毒性病历作为讨论。

1病历资料1.1资料1患者,女,72岁,体重58kg,反复腹痛腹胀不适半年,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2d。

2018年6月25日入院,查体:腹部略膨隆,全腹软,右下腹可触及一肿物,约拳头大小,固定不易推动,无明显触痛,听诊肠鸣音活跃。

腹部CT 示:结肠占位,肠梗阻。

2018年6月28日于内蒙古一机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良好。

术后病理显示:结肠腺癌,部分区域为粘液腺癌,侵及浆膜,断端尽,肠系膜淋巴结11枚未见癌转移,大网膜结节未见肿瘤。

于2018年8月18日、2018年9月10日进行化疗,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50mg,ivgtt .,第1天;亚叶酸钙0.6g,ivgtt .,第1天;氟尿嘧3例注射用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建议裴萍1孙占军2▲1.内蒙古一机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包头014030;2.内蒙古包钢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奥沙利铂为铂类衍生物,属第三代铂类广谱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术后辅助化疗或转移后一线化疗,疗效确切。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3]仇菊萍,薛蓉.左甲状腺素钠、甲状腺片联合治疗甲减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52-53.[4]王蔚文,孙明.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53-354.[5]谷锦博,王丽华,徐元春.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8):28-30.[6]张爽,李楠,李薇,等.孕产期碘营养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女性产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7):570-575.[7]董宝宁,孙娟娟,王丽琼.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效果及其对血清TC、TG、LDL-C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105-106.[8]王瑞玲,朱红芳,张慧.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 2016,15(4):398-400,404.[9]武翔宇,曹世光.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1):76-79,88.[10]朱剑南.甲状腺片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0):1578-1581.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8.050--医院管理--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郑美村,孙炜,张玉(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淄博255400)摘要:目的评价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药剂科接诊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本院于2019年初施行药剂科安全用药管理,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药剂科急诊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行安全用药管理。

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不良反应分析

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不良反应分析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20-12-31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2016]22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14223015)作者简介:通信作者(并列第一作者):夏卉芳(1977—),女,医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健康保健及生物医学研究。

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不良反应分析段海鑫1,夏卉芳2,李丽荣1,周世欢1,段兴艳1(1.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贵州贵阳,550018;2.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摘要:通过分析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找出不良反应规律与原因,为药品生产厂家-医师-药师-患者四者提供安全参考意见,让感冒患者更加安全使用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

关键词:复方氨酚烷胺;药物不良反应;精神障碍;运动障碍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6-0158-02AnalysisofAdverseDrugReactionofColdMedicineCompoundParacetamolandAmantadineHydrochlorideDuanHaixin1,XiaHuifang2,LiLirong1,ZhouShihuan1,DuanXingyan1(1.SchoolofChemistryandMaterialsScience,GuizhouEducationUniversity,Guiyang 550018,China;2.SchoolofEducationScience,GuizhouEducationUniversity,Guiyang 550018,China)Abstract:Analyzethecommonclinicaladversereactionsofcoldmedicinecompoundparacetamolandamantadinehydrochloride,andfindouttherulesandcausesofadversereactions.Providethesafetyreferenceopinionsfordrugmanufacturers,physicians,pharmacists,andpatients,sothatcoldpatientscanusecoldmedicinecompoundparacetamolandamantadinehydrochloridemoresafelyAlkylamine.Keywords:compoundparacetamolandamantadinehydrochloride;adversedrugreaction;mentaldisorder;dyskinesia 复方氨酚烷胺(商品名:快克、仁和可立克、感康、康必得等)由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咖啡因等组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诊疗警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易晓霞(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重庆404000)[中图分类号]R249.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3-0504-03[摘要]目的:寻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减低ADR发生率。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19年上报的91例合格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91例报告中,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8种。

其中报告最多的是理血剂77例(84.6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3种中药注射剂为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输液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

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ADR与多因素有关,我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管,临床药师参与到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内的应用管理当中,选择合适的药物、溶媒和剂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ies of Adverse Reactions(ADR)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the Affili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to analyze the causes,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R. Methods:Using retrospective research methods,the91qualified ADR reports reported from2017to2019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Results:Among the91cases reported,18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were involved.Among them,77cases(84.62%)of blood regulating agents were the most reported.The top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Xueshuantong Injection,Xuesaitong Injection,and Shuxuening injection. The top3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adverse reactions were skin and appendage damage,systemic infusion reactions,and nervous system damage.Conclusion:The occurrence of AD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s related to multiple factors.Our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R.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the hospital,and choose appropriate drugs,solvents and dosages 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drugs.[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Adverse reactions;Analysis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2017~2019年我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ADR/ADE报告,共收集到91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十年趋势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十年趋势分析

2、药品类别分布
报告中的药品类别以化学药品为主,占60%以上。中药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 例约30%,生物制品类药品约10%。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数量在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中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有关。
3、不良反应类型
报告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约占30%。其次为消化系统 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各占约15%。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报告数量 相近,各占约10%。其他类别的不良反应约占15%。
4、针对新型生物制品等新型药品,应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随着 生物制品等新型药品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风险也在增加,应加强对其不良 反应的监测和研究,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参考内容
首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提供了有关药品安全性的信息。这些信 息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哪些药品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以及这些不良反应的类型和 程度。这有助于公众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使用可能存在风险的药品。
4、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和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较 为多见。这与临床实践中对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提高有关,也反映了临床 用药安全的风险在增加。
三பைடு நூலகம்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 在改进空间。以下是针对未来的建议:
2.4.3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情况分析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中 成药共涉及268个品种。 2021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国家基本药 物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1.5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5,950例次,占5.2%。 2021年国家基本药物7大类中成药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由多到少 依次为内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妇科用药、外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儿科用 药、眼科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文
尊敬的医药监管部门:
我是某某医院的某某医生,今天向您报告一起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

患者姓名,某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史,高血压。

就诊时间,2021年6月15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就诊医生,某某医生。

患者某某因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A药,病情一直稳定。

但在6月15日复
诊时,患者向我反映近期出现头痛、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经询问得知这些症状出现在服用药物A药后。

我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并考虑到
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症状,建议患者停止使用药物A药,并转为使用B药。

患者在停用药物A药后,症状逐渐减轻,并在换药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目前病情稳定。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我认为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物A药有关。

因此,我特此向贵部门报告此案,并建议对药物A药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和评估,以
确保患者和其他服用该药物的患者的安全。

同时,我也提醒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良
反应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用药。

希望贵部门能够重视此案,并对药物A药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谨此报告。

某某医生。

日期,2021年6月20日。

此份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202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x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目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adr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对*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涉及不良反应药品*种。

抗感染药物*例居首位;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例(*%);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

结论:对我院202x年度上报的*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

医院各科室上报。

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药品种类以及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二、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布*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例(*%),女性患者*例(*%),患者年龄最小的*岁,最大的*岁,年龄以*岁者居多,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例数构成比(%)年龄(岁)≤1920-2930-3940-4950-59≥60合计27.593.453.4517.2413.7934.481002.既往过敏史既往有明确adr史者*例,占*%。

3.用药基本情况引发adr的可疑药品中,西药*例,占*%;中药*例,占*%。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占*%;口服给药**例占**%。

静脉给药导致药药品不良反应远高于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体内,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作用较口服给药迅速强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反馈2021年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
不良反应报告类型:
不良反应发生性别分布
不良反应药物分布情况
不良反应名称情况
总体情况
全年共上报126例,包括新的严重3例,严重7例,新的一般7例,一般109例。

不良反应发生性别分布:男性60例,女性66例。

药物分布情况:精神障碍33例,抗感染28例,神经系统22例,心血管10例,代谢及内分泌7例,镇痛6例,呼吸系统5例,其它药物5例,消化系统4例,肿瘤2例,血液系统2例,麻醉药1例,中成药清热剂1例。

严重和新的分布情况
新的严重的3例:碘海醇注射液引起的药物过敏;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吡拉西坦注射液引起的输液反应(寒战、气紧、胸闷、皮肤紫绀);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引起的头昏、乏力、心悸。

严重的7例: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药物热;注射用胞磷胆碱钠引起的胸闷、呼吸困难;唑来膦酸注射液引起的发热;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迟发性过敏;丙戊酸钠缓释片引起的嗜睡状,呼之不应,全身无力,伴局部震颤;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的发热;盐酸曲唑酮片引起的低血压。

新的一般的7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引起的头痛;利培酮胶囊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的输液侧手臂肿胀;奥氮平片引起的尿酸升高;连花清瘟颗粒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氯氮
平片引起的尿酸升高。

临床药师将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情况通报给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引起重视,尽量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将在随后工作中进行跟踪。

药学部
2022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