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你欣赏的作家与作品有哪些?为什么?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运动的主潮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则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即(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他们缅怀过去,描写理想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分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外国文学题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部分)

浪漫主义部分题库一填空题1、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的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3、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4、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
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也是在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以及一批诗人的作品。
5、彭斯的《苏格兰方言诗集》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
6、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以“羔羊”为典型,抒写温柔仁爱的理想世界;《经验之歌》以“老虎”为典型,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7、济慈以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欢乐,同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相对照的抒情诗是《夜莺颂》。
8、司各特的小说《艾凡赫》塑造了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
9、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出自于格林兄弟编成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10、夏多布里昂的短篇小说《勒内》塑造了一个患“世纪病”者的典型。
11、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的是茹科夫斯基。
12、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塑造的“多余人”形象是毕巧林。
13、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14、霍桑在《红字》、《教长的黑面纱》等作品中挖掘的是“隐秘的恶”。
15、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16、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作家是凡尔纳。
17、雨果的第一部诗集是《颂歌与民谣集》。
18、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是《〈克伦威尔〉序言》。
19、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20、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善良和美的化身是爱丝梅哈达;教会势力的代表是克洛德副主教;外貌丑、内心美的下层人物是加西莫多。
欧洲十九世纪美术-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绘画
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Eugene Delacroix,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和主将,有“浪漫 主义的狮子”之称。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 艺术成就,将法国的浪漫主义美术推向了高 峰,对以后的法国美术乃至西方现代主义美 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名作《但丁与维 吉尔》,代表作《希阿岛的屠杀》、《米索 隆基废墟上的希腊》、《自由引导人民》、 《阿尔及利亚的妇女》、《摩洛哥犹太人的 婚礼》、《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等。
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美术
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 福特· 马道克斯· 布朗: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们一直把他视为真 正的前导。主要作品有《劳动》《告别英格兰》等。 威廉· 霍尔曼· 亨特:他的作品往往是在真实的生活画面中包 含着哲理寓意。代表作有《受雇的牧羊人》《醒悟的道德》 《替罪羊》等; 约翰· 埃弗雷特· 米莱斯:米莱斯的作品有很强的表现力,多 以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材,色彩富有装饰性,在构图 上能处理复杂的生活场面,画面上总是有股淡淡的悲剧氛 围,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同样笼罩着一层哀愁。代 表作品有《奥菲丽娅》《盲女》《洛伦佐在伊莎贝拉家》 等; 罗瑟蒂:拉斐尔前派的核心和灵魂。他的主要成就是在 1854年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解体之后,他抛弃了早先的风格, 沉迷于柔和抑郁的情调和装饰风格,以神话为题材的绘画 带有一层梦幻色彩,在感伤的情绪后面还有性爱的目的。 代表作品有《受胎告知》《但丁之梦》《白日梦》等。
浪漫主义的雕塑
吕德(1784-1855) 19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雕塑 家,是法国浪漫主义在造型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在 绘画上是德拉克洛瓦,在雕塑上是吕德)。著名的 代表作《马赛曲》《不朽的拿破仑的苏醒》《拿波 里少年渔童》等。 卡尔波(1827-1874) 浪漫主义重要雕刻家,师从 吕德。他在创作上对激情的强调和运动感以及光影 的巧妙处理给予后来的雕刻家以有益的启示,罗丹 从他那里就获益不少。《舞蹈》《四大洲》等。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流行
于欧洲、而后波及美洲的文艺思潮。
• 诗歌主要表现大自然与宗法农村生活,名篇有 《丁登寺》、《不朽颂》、《孤独的收割女》、 《序曲》等。
华 兹 华 斯 故 乡
华兹华斯故居
§ 柯勒律治(1772-1834)
• 诗歌喜用异国题材与怪 诞情节,擅长渲染奇幻神 秘的浪漫气氛,语言绚丽 而富于音乐性; • 代表作是《古舟子咏》。 §骚塞(1774—1843) • “湖畔派”三诗人之一。
§ 斯塔尔夫人(1766-1817)
• 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
• 著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
的理论著作《论文学》 与
《论德国》;
• 小说《黛尔芬》和《柯丽
娜》写女性不美满的的婚
斯塔尔夫人画像
姻和戏剧性经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探 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贝朗瑞(1780-1857)
•
是杰出的“歌谣诗人”;
浪漫主义绘画(透纳 英国)
•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 第一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是“湖畔派”诗 人。 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
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 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 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 异国风光,缅怀中古时代的“纯 朴”,以此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湖 区 风 光
• 雪莱的名作还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
《西风颂》、《云》、《致云雀》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情感与个性的强调中追求内心的真实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体现在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追求幻想与想象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作家们在作品中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历史和传统的怀旧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体现了文学在传统和现实之间的对话与探索。
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和启示。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艺术特征、情感、个性、自然、幻想、想象力、历史、传统、怀旧、社会现实、批判、重要性、影响。
1. 引言1.1 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义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情感、幻想和个性的强调,以及对自然、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感性和想象力,倡导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追求非现实的理想境界,同时怀旧传统文化和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浪漫主义文学崇尚个性的独特性和内心的世界,强调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追求真实自我和内在的真理。
浪漫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为后世文学作家提供了新的文学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也对社会和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是以这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学态度,成为了19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1.2 时代背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人类主义,对传统权威和宗教教条进行了挑战,为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而法国大革命则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让人们开始怀疑权力和权威的合法性,倡导个人自由和平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崭露头角。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和自由创造力,追求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特点: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第四,偏重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艺术特点: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倡导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德国浪漫主义特点:复古倾向、唯心主义、宗教主义、神秘色彩、悲观情调、重视民间文学。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
第二阶段: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第一个十年是浪漫主义的初期,以“湖畔派”诗人为代表。
他们真正开创了浪漫主义潮流。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第三阶段:从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这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这两位诗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
耶拿派【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
他们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杂志,宣扬浪漫主义的理论主张,首先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名称,创立了“耶拿派”诗论。
他们宣称只有浪漫主义的诗才是“无限的和自由的”,否定一切客观规律和法则,主张打破文艺中的一切界限,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鼓吹文学与宗教结合。
他们把诗人的主观作用强调到了超越客观现实的地步。
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充满了神秘虚幻和恐怖怪诞的色彩。
最有代表性的是诺瓦里斯的《夜的颂歌》。
海德堡派(海德尔堡派)【名】:1805年,一批年轻的、志同道合的德国作家在海德尔堡创办刊物《隐士报》,并发表理论主张和文学作品,由此形成一个新的文学团体,史称“海德尔堡派”,又称后期浪漫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有四个:第一,偏重表现作家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
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大自然的
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
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首先,强调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黑格尔曾指出:“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
”浪漫派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
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
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爱好小自然,赞美小自然。
由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憎恶,浪漫
主义作家积极响应卢梭的“返回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回到自然”的口号,着
力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写作家对大自然的体会。
在他们的笔下,充满著了对城市文明的附身,往往同城市生活的虚伪、浮躁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小自然
的美和崇高,借此倾注对民主自由的理想。
比如英国湖畔派遣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并致大海》等。
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颂扬、赞美小自然的作品已沦为生态抨击笔
下的热点话题。
3、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
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
由于
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
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
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
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
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
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4、生硬的手法、猛烈的对照、诡异的情节。
这就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
手法上最独特的特点。
雨果就是对照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明确
提出了知名的美丑对照原则:“帅就在美的旁边,畸形紧邻着迷人,崇高的背后中藏着生硬,仁义与恶共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也特别强调浪漫主义的创
作原则建议在所描绘的“事件和情节上加之一种想象的光彩,并使日常的东西在不能平时
的状态下呈现出在心灵面前”(《抒情歌谣集》序言)。
这样,猛烈的对照,诡异的情节,
独特生硬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理想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
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