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精品课教案
安徽省灵璧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韵律美。
2、了解诗歌的分类。
3、能利用平仄对仗知识进行集联创作。
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4、通过鉴赏古今诗词,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二、教学重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类,诗歌押韵、平仄和对偶的基本知识。
本课时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展示授课过程中所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一、导入新课:有位厨师精通诗句,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让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是说哪一首诗吗?请背出全诗。
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老师:这首读起来为什么这样有韵律琅琅上口呢?今天让我们试着通过学习唐诗的压韵与平仄,来解开谜底。
二、总体感知1、阅读p34页工具箱,试用体裁、押韵、平仄、对仗等术语来分析下面这首诗。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交流3、老师出示分析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三、学习压韵1、仍以山居秋暝为例,学生说明律诗的压韵特点2、以书湖阴先生壁为例,说明绝句的压韵特点。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押韵和平仄的概念,掌握其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并简要介绍其意境和韵律美。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韵律美,引入押韵和平仄的概念。
2.押韵的基本概念(1)讲解押韵的定义:诗歌中相同韵母的字在相应位置上反复出现,形成韵律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押韵诗句,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押韵字,并体会其韵律美。
3.平仄的基本概念(1)讲解平仄的定义:平仄是指汉语音节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
在诗歌中,平仄的搭配和变化形成节奏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平仄诗句,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平仄规律,并体会其节奏美。
4.押韵和平仄的运用(1)讲解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展示一些现代诗歌中的押韵和平仄运用,如《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让学生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5.实践与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押韵和平仄的运用。
(2)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等。
(3)布置课后作业: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一、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押韵”和“平仄”。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
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对于认识汉语的特点和掌握汉语的发音都是有作用的。
二、知识整合训练1.下列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仄声韵。
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C.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
D.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2.下列对诗歌的分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字数上看,古诗、律诗、绝句又都各自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B.从格律上看可以把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C.从汉朝开始就把诗歌分为“古诗”、“律诗”和“绝句”。
D.与古代诗歌比较,现代诗歌也可算是一大类,虽然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没有古诗那么严格,但也自成一体,别有风韵。
3.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
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⑴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_______。
⑵水击石溅,_______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⑴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⑵①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②切切淙淙,如小弦指弹拨A.①①B.②②C.①②D.②①5.为响应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学校将正式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课件

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则,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等 ,使诗句节奏鲜明、抑扬顿挫。
注重意境营造
在押韵和平仄的基础上,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 的营造,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韵味。
创作实例分析与欣赏
01
实例一
《静夜思》中的押韵与平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运用押韵和平仄,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表
什么是平仄
平仄定义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字音的声调。 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 属于仄声。
平仄与诗词关系
平仄是构成近体诗词的重要因素,通过平仄的交 替和对应,形成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平仄的分类
01
02
03
平声
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 声调平缓。
仄声
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声调有升降变化。
05
运用
押韵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押韵的定义
01
在诗歌、歌曲等韵文中,把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规律地配置在
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上,形成和谐的声音效果。
押韵的分类
02
根据韵母的不同,押韵可分为宽韵和窄韵;根据韵脚的位置,
可分为句尾韵和句中韵。
押韵的作用
03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作品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和传播。
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02
实例二
《春晓》中的押韵与平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诗中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03
实例三
《登鹳雀楼》中的押韵与平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教学设计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相关常识;掌握押韵、平仄在诗词中的运用规律。
过程与方法因声求气,从音韵格律方面品读鉴赏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一、欣赏精彩,初感韵律1.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中清袁枚一首小诗《苔》,初次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诗歌是一种吟唱文学,也就是歌唱吟咏,以传情寄意的。
诗要适合于吟诵,朗诵,每句之中声调有起伏,节奏有波澜,具有音乐美,加之诗的意境,方能增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言万语总关音》之《第四课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二、讨论探究,掌握规律1.感受三首不同体裁的诗歌,朗读、齐读。
⑴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⑶长征(毛泽东)2.为什么这些诗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还不理解意思时就能记忆深刻呢?是因为押韵、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要想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就要了解什么是平仄、押韵。
押韵与平仄的运用最突出的体现在近体诗中,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是古体诗。
3.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歌都算是古体诗。
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多用五、七言。
特点:字数多样、句数不限、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古体诗赏析:四言古诗:《诗经·卫风·氓》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七言古诗: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杂言古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同古体诗相对,所谓“今”“近”都是指唐而言,是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
教学设计1: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有关押韵、平仄的知识。
2.根据所学能够为较工整的律诗排序【教学过程】一、诗歌的分类按类型分:古诗、律诗、绝句按格律分:古体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格律体)按字数分:五言诗、七言诗格律体:绝句、律诗、排律二、律诗的特点1.押韵作用是什么?绝句和律诗在押韵上有何要求?押韵是说韵脚的字必须同韵;作用是使诗歌曲调和谐,朗朗上口;律师和绝句的首句都可压可不压,偶数句必须押韵,一般压平声韵,中间不能换韵,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以上各点举文中例子加以印证。
)2.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结合书中例子了解常见的平仄格式。
平仄的作用是增强诗歌的节奏、音乐美,同时具有参差美。
3.对仗对仗: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
类型: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能力训练】一、课后练习二、补充练习题目1.请模仿下文,①继续完成童谣;②另作一首类似的儿歌(题目自定)。
①一九得九,爷爷爱喝酒。
二九十八,袋子吹喇叭。
三九二十七,嫂嫂刷油漆……②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长膀子,吃吃青菜。
2.拟写广告词(均 20 字以内):①拟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②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③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注意押韵。
3.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 半树佛花香易散B. 万里鱼龙争照影C. 二月郊行最有情D. 三千组练挥银刀4.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教学设计
作者:武艳芬
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07期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相关常识;
2.因声求气,从音韵格律方面品读鉴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尝试创作古典诗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相关常识。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频,童声配乐诵读《声律启蒙·一东》,询问学生听完的感受。
本节课共分三个板块:
板块一:明确概念,掌握方法
板块二:学以致用,小试身手
板块三:奇诗共赏,疑义相析
(一)古体诗
特点:字数多样、句数不限、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古体诗赏析:
四言古诗:《诗经·卫风·氓》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优秀教案(2课时4页)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一、预习要求1.了解诗歌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二、把握重、难点1.了解诗歌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3. 根据所学能够为较工整的律诗排序。
4. 培养热爱诗歌,喜爱我国古老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方式:讨论、阅读四、课时:二课时五、学习流程1.找出P32《客中行》《商中早行》《虞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3.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4.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5.什么叫押韵?6.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哪些要求?7.什么叫平仄?8.请同学们从五律最基本的两种平仄格式中总结一下律诗平仄的基本要求。
9.什么叫对仗?10.律诗哪几联要求对仗?11.诗歌对仗有哪些类型?12.小试身手:完成P36的练习。
【提示】1. 《客中行》的韵脚依次是“香、光、乡”,押“ɑnɡ”韵;《商中早行》的韵脚依次是“乡、霜、墙、塘”,押“ɑnɡ”韵;《虞美人》的韵脚依次是“了、少”,“风、中”,“在、改”,“愁、流”,分别押“ɑo”“enɡ(onɡ)”“ɑi”“ou”韵。
2. 《娃娃的故事》的韵脚依次是“话、家、下、它、妈”,押“ɑ”韵;《乡愁四韵》的韵脚依次是“水、味”,“红、痛”,“白、待”,“香、芳”,分别押“ui(ei)”“onɡ”“ɑi”“ɑnɡ”韵。
4. 律诗在格律上有以下要求:①每首共八句;②押韵;③平仄;④对仗。
8.①同句交替;②上下句相对;③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11.见课本P34-P36。
12.练习一A.出自唐人作品的是(①②③⑤)。
B.分类正确的一组是(C )。
练习二1.顺序为:A-C-D-B。
2.下句为A.3.①D;②A;③C;④D。
六、问题探究1.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诗和词都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我们先把单句的平仄弄清,再来学习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找出《客中行》《商中早行》《虞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3.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
4.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四点要求)5.什么叫押韵?
6.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哪些要求?
7.什么叫平仄?
8.请同学们从五律最基本的两种平仄格式中总结一下律诗平仄的基本要求。
明确:①同句交替②上下句相对③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
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9.什么叫对仗?
10.律诗哪几联要求对仗?
11.诗歌对仗有哪些类型?
12.课后练习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歌有关押韵、平仄的知识。
2 根据所学能够为较工整的律诗排序
【教学重点】
同目标
【教学过程】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诗歌的分类】
按类型分:古诗、律诗、绝句
按格律分:古体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格律体)
按字数分:五言诗、七言诗
格律体:绝句、律诗、排律
【律诗的四个特点】
【押韵】
作用是什么?绝句和律诗在押韵上有何要求?
押韵是说韵脚的字必须同韵;作用是使诗歌曲调和谐,朗朗上口;律师和绝句的首句都可压可不压,偶数句必须押韵,一般压平声韵,中间不能换韵,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以上各点举文中例子加以印证。
)
【平仄】
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结合书中例子了解常见的平仄格式。
平仄的作用是增强诗歌的节奏、音乐美,同时具有参差美。
【对仗】
对仗: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
类型: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二、能力训练
1.课后练习
2.补充练习题目
(一)请模仿下文,①继续完成童谣;②另作一首类似的儿歌(题目自定)。
①一九得九,爷爷爱喝酒。
二九十八,袋子吹喇叭。
三九二十七,嫂嫂刷油漆……
②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长膀子,吃吃青菜。
(二)拟写广告词(均20 字以内):①拟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②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③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
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注意押韵。
(三)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入到上面四首原诗中去。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①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②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③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④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六)把左右两组中相对应的诗词名句连成线,并说明出处。
①野旷天低树 ⑨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会当凌绝顶 ⑩燕山月似钩
③鸟宿池边树 11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大漠沙如雪 12 江清月近人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13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14 一览众山小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 15 僧敲月下门
⑧一道残阳铺水中 16 野渡无人舟自横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押韵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举例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押韵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广告词参考示例:①爱心要长久,奇迹伴左右;奉献是无私的荣誉,大奖是爱心的赞许;体彩牵动人心,幸运走近彩民;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彩民共托朝阳,足彩再创辉煌。
②红花绿草满园栽,蜜蜂彩蝶引伴来;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③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七言律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正确选项是 B 。
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一联是颔联。
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是遵守对仗的,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动物+能愿动作+动作”,观察选项,只有B “万里鱼龙争照影”符合。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句子衔接能力。
正确选项是 D 。
①②两句选②,因为从后文看,是四字句式,为了对称,从最后一句“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那就不指“俯瞰”,所以选②不选①。
③④两句选④不选③,③④的句式是相同的,但从押韵的角度看该选④。
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从这方面看,也应选④,“白云”在最后。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七言绝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正确选项是:①
C ,② B ,③ A ,④
D 。
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
选项 A 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凋”;选项 B 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选项C 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初”;选项 D 韵脚“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韵脚字“时”。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古代诗词名句的掌握情况。
①-相配,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②-相配,出自唐代杜甫《望岳》;③-相配,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④-相配,出自唐代李贺《马诗(其五)》;⑤-⑨相配,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⑥-相配,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⑦-相配,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⑧-相配,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