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和押韵

合集下载

平仄与押韵

平仄与押韵


词 曲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长调(91字以上) 散曲(小令;散套) 戏剧(杂剧;传奇) 新诗(自由诗;散文诗;现代格律诗)
中国现代诗歌

要点:

什么是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 入原诗。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 二月初。 。 C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 B 轻。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 南草未凋。 。 A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 时。 。 D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 不受尘埃半点侵,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A 何用浮多绊此身 B 寻得桃源好避秦 C 竹篱茅舍自甘心 D 与梅并作十分春
换韵。
(3).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
仄声字。
剖析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2、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 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留”。 4、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押韵和平仄的概念,掌握其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并简要介绍其意境和韵律美。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韵律美,引入押韵和平仄的概念。

2.押韵的基本概念(1)讲解押韵的定义:诗歌中相同韵母的字在相应位置上反复出现,形成韵律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押韵诗句,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押韵字,并体会其韵律美。

3.平仄的基本概念(1)讲解平仄的定义:平仄是指汉语音节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

在诗歌中,平仄的搭配和变化形成节奏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平仄诗句,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平仄规律,并体会其节奏美。

4.押韵和平仄的运用(1)讲解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展示一些现代诗歌中的押韵和平仄运用,如《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让学生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5.实践与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押韵和平仄的运用。

(2)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等。

(3)布置课后作业: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一、绝句
(一)仄起仄收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平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苏台览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三)平起仄收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平起平收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入到上面四首原诗中去。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①__________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②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③__________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④__________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一、规律:
(1)整首诗的押韵:整首古诗采用四言八句的格式,每句的第二个
和第四个字押韵,整首诗的押韵可从上一句的四字中得到。

(2)平仄:古诗中有仄韵和平韵之分,一般而言,第一句和第三句
以仄韵开头,第二句和第四句以平韵开头。

(3)每一句的押韵:每一句由五言或七言组成,每句的第二个和第
四个字押韵,第五个字也要和上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二、押韵:
古诗押韵一般是按照组押、字押、爻押的形式来实现的,组押也叫做“双声”押韵,由两句或两句以上的押韵组成,一般押前后三句或五句;
字押是指每句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字押韵;爻押则是指四句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押韵的最后一个字,其他的字都要和它押韵。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

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

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

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分绝句和律诗。

绝句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

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

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律诗诗体名。

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

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之前我在自己的头条号上发了几篇关于格律诗的学习笔记,分享了一些关于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知识,如果大家想深入的了解,可以查看我头条号前面的文章,也可以关注我的谢小楼(ID:xxlou),回复“01”,就可以看到我那几篇文章。

而现在这篇文章,是想要把之前的那些文章总结简化,在这一篇文章里把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简洁明了地归纳出来。

既然要简洁明了,那就不废话了。

一、格律诗的押韵要求。

1、什么是韵诗词中所谓韵,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不过在拼音中,a、o、e的前面可以加i、u、v,如ia,ua,uai等,这种i,u,v叫做韵头,不同的韵头的字也算同韵字,可以通押。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2、格律诗的押韵要求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

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

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押韵。

韵中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不准押韵(第一句可以放或关)。

如果这三个句子也押韵,那就叫押韵,押韵里是不允许的。

二、格律诗的平仄要求1、四声与平仄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古代四声中,平仄里的平即平声,平仄里的仄即上声、去声和入声。

现代普通话里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即平,上声去声即仄。

我们现在学写格律诗,用普通话的平仄即可。

2、格律诗的平仄声律四大原则1、句内平仄相间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具体要就是“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句内平仄相间,并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平仄相间,而是以一定的单位相间,这决定于诗的意义结构和节奏结构。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3、段韵,即每一段或几段押同样的韵。
• • • • • • • • • • • • •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ai/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ai/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ang/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ang/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ao/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ao/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 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A )


七.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 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 出的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已被打乱):①红雨树边②小苑西回 ③一庭佳丽莺唤起④看池边绿树⑤此间有尧天舜 日。
课堂练习
一、选择填入括号最贴切的句子。 ( B)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二、选择填空,使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1每逢深秋时节,__、松竹山茶, 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近看小河流 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 ②④)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 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里开放, 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 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 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它成 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 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放在 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 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 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 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 人民的眼泪和心血。

时对仗的韵脚

时对仗的韵脚

时对仗的韵脚
对仗是诗歌韵律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音韵的相似或对立
来构成韵脚,以达到音韵和谐的目的。

对仗韵脚分为平仄对仗
和押韵对仗两种。

平仄对仗是指音调平仄的对立关系。

汉语中的声调有平声、
仄声之分,平声即第一声和第四声,仄声即第二声和第三声。

在诗歌中,通过平仄对仗来增加音乐美,使诗句更富有韵律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床」和「明」为平平
对仗,「前」和「光」为仄仄对仗,平仄相间,使诗句更加流畅、和谐。

押韵对仗是指音韵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出现在句子的末尾。


韵可以增加诗句的朗朗上口感,使诗歌更具韵律美。

常见的韵
脚有平声韵脚和仄声韵脚,平声韵脚包括一、蟹、才等,仄声
韵脚包括四、死、黑等。

例如《静夜思》中的「疑是地上霜」,「疑」和「地」为平声韵脚,「上」和「霜」为仄声韵脚,通
过押韵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

对仗的韵脚在诗歌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诗句的韵律美,使诗歌更加动听。

正因如此,对仗常常被用在各种古代诗
歌中,如唐诗、宋词等。

它不仅能够提高表达的艺术性,也可
以让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因此,对仗的韵脚是诗歌表达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 愁ou 流iu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 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ua a ia 娃 呀 喳 啦 它 妈 下 ui 水 味 \ong 红 痛 \ai 白 待 \iang
ang 香 芳
看看上边的诗词,有没有换韵现象
律诗和绝句没有换韵 词和现代诗有换韵现象
、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课本 34页。四点要求)
王孙自可留。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1、找出《客中行》《商中早行》《虞 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
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香iang 光ang 乡iang 乡iang 霜uang 墙iang 塘tang 了iao 少ao \风eng 中ong \ 在 ai 改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古体诗(古风)
旧诗 (古典
近体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诗歌) (格律诗)排律

五言

词曲
律诗 七言
新诗(现代诗歌)
古体诗近体诗有什么区别?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不受格律束缚 近体诗—也叫律诗,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
多讲究.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
1限定句数 2押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都有对仗
5、什么叫押韵?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 哪些要求?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大多数是 押的.二四句必须押韵,而且一般要押平声韵. 第三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
对颔
明月松间照,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仗 联 清泉石上流。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 颈 竹喧归浣女, 仗 联 莲动下渔舟。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
随意春芳歇, 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尾 联
小试身手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晚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线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盛唐)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向南倾--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 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 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 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 在空中飞舞。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 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我写 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 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 怎能送到此信!
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而且一般是平声. 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用韵的字不能重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什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仄
古代汉语中 平声字叫平 上声,去声和入声叫仄 现代汉语中 平声字的声调叫”平” 上声和去声两声调叫”仄”
贾岛、刘禹锡、李贺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要点:
押韵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平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格律诗上下句字数,而且字的意义,词类,平仄 相对.
朗读声律启蒙中对仗的例子
对仗的位置在哪里?
首颔颈尾,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闲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诗歌有哪些对仗类型?
1工对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2宽对 同类的词相对就可以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3借对一下句词语借用另一意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4串对(流水对)前后两句意义相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平仄有什么格式呢?(只了解就可以了)
五言诗仄起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什么叫对仗?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渔歌子》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雨霖铃》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 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
隋无名氏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同一个韵。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山居秋暝王维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首 联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夏日六言
陆 游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