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体因素课件

合集下载

(培训课件二)SL721-2015导则解读

(培训课件二)SL721-2015导则解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附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安全教育培训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作业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重大危险源管理 职业卫生与环境保护 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目录
(5)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 生产知识贫乏,也急需一部指导性文件。
现行国家和行业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DL/T5432-2009 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
其中安全管理的章节已不能满足国家安全生产 管理的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5)明确了本标准的适应性和地位。
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除应 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本条很重要,特别是本标准存在与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下,应遵循“ 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该标准用词说明
标准用词 必须 严禁 应
不应、不得 宜 不宜 可
要求的严格程度 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基于上述几点,水利部安监司2012年提出立 项,并列入了水利部《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中 央预算内水利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的通知》(水规 计﹝2012﹞101号)。
经过2年多的起草、修改、完善,于2015年7 月31日正式发布,自2015年10月31日起实施。
二、主要作用
(一)适应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水利行业的安 全要求;
目标、机构和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主体责任课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课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特种作业操作证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实施动态监控,制定重大危险源与属地政府“一对一”的应急预案, 将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并定期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半年向所在地(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报告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并依法实施相关管理措施。
主体责任: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指企业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该承担的不利后果或者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否则接受未尽责的追究。
查验承包、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范围、资质和有关人员资格;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向承包、承租单位书面告知发包项目、出租场所的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要求;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检查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双方安全生产职责、各自管理的区域范围;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事故报告、配合调查处理的约定;安全生产管理奖惩等其他应当约定的内容。
(1)安全生产例会制度;(2)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6)危险作业管理制度;(7)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8)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作业现场带班制度;(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管理制度;(10)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PPT课件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PPT课件
第19页/共43页
1 、 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 • 要长期保持高峰状态,延长运动寿命,无论哪个运动项目,都必须长期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 系 技 术 的 训 练 。 即 使 是 在 高 水 平 运 动 员 的 训 练 中 , 基 本 技 术 训 练 也 应 占 相 当 的 比 重 。
第26页/共43页
运动技术应具备有正确的外部形态的意义:
• 外部形态和内部机制往往交互影响。 • 对于技术的外部形态,常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进行描述。 • “技术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部形态来体现的。 • 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更应注意正确的外部形态。
第27页/共43页
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 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 表现出来的特征。
法后再进行分解练习。 • 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 • “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学习、训
练程序。
第15页/共43页
4、想象法
• 是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 使技术动作完成更为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
• 合理处理“技术全面”和“位置技术”的关 系
• 更为关注“组合技术”
第41页/共43页
四、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
• 训练理念中运动技术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极端重视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 • 考虑实效性的同时兼顾合理性与经济性 • 技术的现代科技含量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第42页/共43页
感谢观看!
• 一名运动员有个人的技术风格,一个运动队也有集体的技术风 格。

《社区护理》课件——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社区护理》课件——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社区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营养缺乏护理措施
• 3、健康指导 • (1)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了解消化系统老化 特点及老年人营养代谢、营养需求的特点 •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注意 饮食卫生,合理平衡膳食结构 • (3)根据老年人的年龄、体力情况和兴趣爱 好,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两餐之间可在室内或 户外进行活动,以改善情绪,增进食欲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常见健康问题或症状
以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居多,应早 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 跌倒 • 便秘 • 尿失禁 • 营养缺乏
社区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跌倒
(1)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地面 、家具、卫生设施、光线、居住环境 的改变
2)衣着因素 裤腿及群下摆过大、鞋大小、鞋底、鞋带
3)其他因素 轮椅、床档、助步器不合适
社区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跌倒 (2)内在因素(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老化 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听觉、触觉、本体觉等功能减退
2)病理因素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直立性底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偏瘫 骨关节疾病:骨质松、类风湿性关节炎 感官系统疾病:白内障、青光眼 3)药物因素:药物副作用
如镇静药、利尿剂、降糖药,抗高血压药等等
社区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引起跌倒危险的药物
机制
药物
降低警觉或抑制中枢性作用 止痛药(特别是阿片类药) 精神活性药(特别是抗抑郁药,长效苯二 氮卓类,吩噻嗪)
减少大脑血液灌注量
抗高血压药(特别是血管扩张剂) 抗心律失常药 利尿剂(特别是病人脱水时)
引起直接前庭中毒 导致椎体外综合征
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创造力开发》PPT课件

《创造力开发》PPT课件
察错能力与多种智力、非智力因素有关,如观察 力、想象力、知识结构、胆略、气魄等。但从进 攻原理来看,重要的表现是敢于大胆怀疑。
怀疑有利于调动人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 性,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成 果。
缺点列举法就是进攻原理的一种反映。
精选PPT
32
(三)开放原理
开放原理是指创造者必须把头脑从封闭系 统中解放出来,保持开放状态,加强主观 与客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丰富的外界 信息中获取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精选PPT
44
[ZJ]: 1.理论与实践结合 2.思维与行为结合 3.内因与外因结合 4.个人与群体(社会)结合
精选PPT
45
精选
37
3.组织落实
建立多种形式的创造力开发集体,制定相 应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到全面开放的广阔天地中去获取信息,提 炼思想,激发灵感,开发创造力。
精选PPT
38
(四)辩证原理
辩证的必要性
辩证原理是指创造者在寻求创造目标的过程中, 必须自觉地贯彻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 点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事物,遵循客观世 界的规律。
精选PPT
9
记忆力的培养
(1)识记阶段
要设法缩短记忆时间,提高记忆准确性,就必须 抓好感知信息和集中两个环节。
(2)保持阶段
保持的重要内容:复习,即重复进行从感知信息 到铭记信息的识记过程,巩固识记效果。
(3)再认(再现)与回忆
再认:对已识记事物的直接再度作用
回忆:非已识记事物刺激诱发已识记事物再现
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创造型人才辈出、创 造成果不断涌现的时期,大多同政治稳定、 社会安宁相关。
精选PPT
20
社会风尚和社会舆论

毛泽东实践论与《矛盾论》导读ppt课件

毛泽东实践论与《矛盾论》导读ppt课件
• (2)只有实践才能使人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而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进而认识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 (3)只有实践才能促使客观事物内部变化, 加速事物本质暴露的过程。
•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 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 一、两种宇宙观
•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宇宙 观.毛泽东论述了它们的历史演变相根本观点, 着重论述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矛盾 的观点,以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提出了坚持 矛盾法则的重要性。
•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 宙观
•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 (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 为了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改造主观 世界,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但改造主观世界 不能离开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必须在 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进行。
总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种辩 证的关系,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五、《实践论》所突出的核心思想 (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感性认识获得的是对事物外在(表面)的、局 部的、个别的认识。
•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 所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 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 (1)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3)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 发展,使思维器官(人脑)不断完善和进化,从 而不断增强人的认识能力。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2)课件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2)课件
参与等有助于青少年自尊的发展;关系差得不到教师尊重 – 2.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密切、同伴接受性高、对同伴关系满意等影响自
尊水平;支持,归属感,价值观 – 3. 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学业上的成功会导致高自尊,高自尊也会对
学业成就产生影响,可能是由于归因方式造成的。差生自尊水平也 很高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9页
2. 青少年自我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个体我与社会我
3. 青少年自我存在的矛盾性。理想我与现实我,及个体我与社会我的差距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9页
第二节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
• 一、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
进行评价而不是直接表扬或批评本人。 适当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指正。
二、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可以在平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其看不起的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 。
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团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和尊重他 人。
通过个人辅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帮辅。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39页
第三节 青少年的自尊
一、青少年的自尊
•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 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
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高自尊的孩子自信\乐观,对自己从 事的活动积极主动,意义感强;低自尊者缺少对成功的激情与欢喜,而是焦虑,缺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9页
• 我是谁? • 我心直口快,不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 我很幸运. • 我从不吸毒酗酒,但总是神采奕奕. • 我热爱生活.在商海中我有许多兴趣,……建筑公司、油田、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 • • • • • • 1、独特地解释生活P41 2、占有独特的生活素材(知识面广)P43 3、独特地推测与想象生活P46 4、独特的语言(职业语、俗语、借用语)P47 5、以独特的形象符号体现生活的哲理。P50 总之,以独语、独法、独事写独感、独识。 讨论:从五个方面看《鱼化石》的写作主体
•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 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 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 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 ……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 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 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 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 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一个原来垂直悬 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 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 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假• Nhomakorabea如
丁建华朗诵
(罗马尼亚)米· 爱明内斯库 假如树枝儿敲打着窗户 而白杨在迎风摇晃 那只是让我回想起你 让你悄悄地走近我的身旁 假如繁星在湖水上闪映着光芒 把湖底通通照亮 那只是为了让我的痛苦平息 让我的心胸变得开朗
假如浓密的乌云消散 月亮重新放射出清光 那只是为了让我心中对你的思念 永远不会消亡
重点二: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 “写什么”?这是写作主体进入写作活动 时首先面临的问题。由于每个写作主体的生 活阅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审美情趣不同, 自然形成各自“聚材优势”,在聚材的重点、 重心、方向、范围、焦点等方面各有不同。 文学写作中主要根据情感需要聚材;应用写 作中主要根据行文主旨聚材;学术写作中主 要根据研究方向和目标整合材料,如此等等。 其他人是无法取代。
• 看透“秋雨体”: • 对万事万物均力求从四个方面解 读---• 命运感 • 历史感 • 社会责任感 • 哲理感
课堂实验
• 写醉酒的文学作品很多,只有写“独感、 独识”的,才能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 一首诗中的“独感独识”语句。
• 天晚了我很想回家, 但是主人苦苦留我。 我并不是不善喝酒, 现在我老了又有病 在身不能喝酒啊。 主人的好意不能违 背,虽然想走还是 留下了。 我喝醉了主人就自 动叫我别再喝了, 哎呀醉了又有什么 好担心的呢。
写作成功之道
• 深切把握受体的精神需求,用 主体的独感独识改造客体,选 择运用最激动人心的载体,把 它传达出来。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本章重点:写作主体”强调写作活动的全 程参与,故在聚材、构思、表达、修改 中均起主宰作用。其各种智力与非智力 诸因素的合力决定写作的成败。诸因素 对不同文体的影响力与影响方式不同。 作为写作主体,要锤炼5方面能力(P4150),以独语、独法、独事写独感、独 识。
突出,影响方式最为直接。比如抒情诗、抒情散文、演 讲辞、杂文、报告文学中作者发表议论的文字、戏剧中 的人物内心独白等等。
影响方式:(艺术手法) 《复活》中玛丝洛娃露在头巾外的一绺额发是确指一 种打扮还是暗指一种性格?诗歌《中国,我的钥匙 丢了》中的“钥匙”到底是指什么?如此等等,作 家或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生活中的某种具象上, 用以激活读者的丰富想象和多重联想,其真实含义 并不明说。
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 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最初长出的 那一个小瓜„„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 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 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 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 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 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 个瓜。
西方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戏剧布局结构方 式——“三一律”。(一时一地一情节)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特别强调 “突转”、“发现”这两个情节要素。 (例如易卜生《玩偶之家》) • 中国戏剧、小品至今仍以其为要求以催化 自己的构思 • 课堂实验: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未按上级 要求外出开会,回单位如何汇报?如果让 你构思这一剧情,如何设计一时一地一情 节,巧妙的突转与深刻的发现? 。 • (例如小品《汇报咏叹调》)
重点四:主体因素对写作活动的绩效产生根本性 影响 影响写作活动绩效的主体因素是多方面的,特 别是写作主体的人格、胸襟、学识、修养、智慧、 文化积淀、生活经验等。 无论文学写作还是实用文写作,各种主体因素 的影响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但在不同文体的 写作活动中,不同主体因素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 又有具体的区别。 影响力: 抒情为主的文体,写作主体的情感与情绪因素影响力最

(二)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
“怎么写”?写作主体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思考谋划的 思维过程。从总体布局到局部安排,从内容到形式。 写作主体的构思活动常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但它 只有通过内因的作用才能达到影响的目的。如何在顺应 “人物的自身逻辑”或服从领导者意志的前提下,使写 作获得成功,其间需要复杂的构思,仍然是写作主体的 思维在发挥着主宰作用。 • 例如,《毁灭》里的美 谛克没有如作家原先设想 的那样自杀,而是叛变逃跑了;《安娜· 卡列尼娜》中 的渥伦斯基和安娜· 卡列尼娜完全出乎作家的意料,或 对自己“毫不迟疑地开枪”,或投身隆隆而来的 火车 轮之下;秘书执行公文写作任务时常常要严格按照领导 的意见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修改……。
• 重点一:“写作主体”与“作者”的区 别 “写作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作者” 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作者” 是文章或作品的撰写者、原 创者,公文的发文机关。 “写作主体” 是写作活动的直接启动 者、策划者、操纵者和实践者,写作活 动一旦结束,写作主体的使命也结束。 • 二者密不可分,后者的概念比前者 更宽泛,更具有动态特征。
讨论
一、读卞之琳的诗《断章》,你认为对这 首诗的对读者的影响力来自写作主体的: • A. 人格 • B 胸襟 • C 智慧 • D. 生活经验 •
二、你认为对这首诗的对读者的影
• • • •
响方式是: A.优美如画的意境 B浓郁隽永的情思 C把玩不尽的戏味 D.独出机杼的题旨

断章
卞之琳
••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写作小说之类的叙事类作品的时候,写作主 体的情感或情绪往往移放在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身上, 由这个人物为写作主体代言。也可以移放在景物上,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写作主体自己通常都 是“躲藏”在人物或景物的背后的。
而在写作报告文学之类的叙事类作品的时候, 写作主体的情感或情绪却是常常直接表达出来,用 大段的独白、评说文字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 课堂实验: • 用几个“假如……”或 “如果……”这种独特的句 式句式引发思念场景中的形象,表达思念之情 •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 /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 /妈 妈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那就是我 •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妈妈 /如果有一只竹笛向你吹响 /那就是我 • 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 /妈妈 /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那就是我 • 我思恋故乡的明月 /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妈 妈 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那就是我。那就 是我。那就是我。
• (四)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 写作主体对接受主体能力的判断和把握,对自己的文 章或作品的传播效果的判断和把握。 • 老舍说:“一千字的文章,我往往写三天,第一天 可能就写成,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把那些陈词滥 调和废话都删掉。” • 托尔斯泰的《复活》手稿有四种修改本,他有些作 品甚至有十五种、二十种修改本。 • 法捷耶夫说他有一篇论文竟有 九十种修改稿,他的 长篇小说《泛滥》没有一章改写的次数少于四五次的, 有几章改写了二十次以上。 •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有六种修改稿,《死魂灵》 有五种修改稿。 •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直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大师们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意见的影响,但最终决 定修改结果的还是作为主体的自己。
次日醉归 P58 杨万里 日晚颇欲归, 主人苦见留。 我非不能饮, 老病怪觥筹。 人意不可违, 欲去且复休。 我醉彼自止, 醉亦何足愁。
• 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是醉醺 醺的,夕阳已经落在山岭头。 竹林中有人家,我想休息一 下就暂且在他们那里投宿一 晚吧。 这户人家有一个老人家,他 很高兴我来到,尊称我为 ‘君侯’。 我告诉他我不是达官贵人, 老人低头笑笑就回头走了。 哎呀我想当官的心早就消磨 干净了,可是还是有想当官 的人啊。 连种田的老农人都看不起我, 我老了还能和谁做朋友啊。
• 重点三:写作活动成败的关键是写作主体的各种因素 形成的一种合力的大小 为什么有的阅历非常丰富,甚至学贯中西、博古通 今的人,一个能言善辩、出口成章的人,也未必能在 写作方面取得成就,而一些并没有丰富人生经历的青 年学生,却照样可以写出颇有思想内涵和生活底蕴的 作品? • 决定写作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生活,而是人, 是写作主体的各种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的大小。是写 作主体本身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 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 • 非智力因素:动机、意志、毅力、兴趣、情感、 性格等。
归路意昏昏, 落日在岭陬。 竹里有人家, 欲憩聊一投。 有叟喜我至, 呼我为君候。 造以我非是, 俛笑仍掉头。 机心久巳尽, 犹有不平鸥。 田父亦外我, 我老谁与游。
作业2:以独语写独感、独识训练
以下节选材料 (季羡林《神奇的丝瓜》, 已把平凡的丝瓜写出了“独感、独识”, 请你补写一段短文,表现你的独感、独 识。
•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 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 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 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 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 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 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 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 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 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 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