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合集下载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XXXXXXXX矿《隐蔽致灾地因素普查报告》(修编)内审意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细则》《关于印发<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技术要求>的通知》(川应急函〔2019〕274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川应急函〔2021〕153号)等相关要求。

2021年5月21日,XXXX矿总工程师组织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专业人员,对《XXXXXXXX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进行了审查。

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XXXX矿于2002年开始筹备,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进行初步设计。

矿井于2007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8月15日开始投产。

2011年3月1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XXXX,采矿权人:XXXX,有效期限2008年7月11日至2038年7月11日,生产规模120万吨/年。

矿区登记开采标高为+973~0m,其中批准的首采区(第一水平)开采标高为+820~+435m。

采矿许可证登记开采矿区范围内所有煤层,占用登记及开发利用方案批准开采C13、C14、C15、C19上、C19、C24煤层。

矿井采用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方式,布置有+438m出煤平硐、+428m 排水平硐、+435m主平硐(2000国家大地坐标:X=3104684.719,Y=35599822.890)、+688m排矸斜井、+939m轨道斜井、+688m回风平硐、+939m回风斜井共计7个井筒。

矿井目前正在开采一水平,共划分3个采区,即11采区、12采区和13采区。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通风式,采用走向长壁前进采煤方法,利用滚筒式采煤机进行综采,运煤方式为刮板输送机与皮带运输机相结合,工作面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根据掩护式液压支架及采煤机截深计算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控顶距,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涌水沿各采区上山、+435m水平运输大巷、+428m排水平硐、+435m主平硐排水沟流出。

内蒙古呼氏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内蒙古呼氏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1.2Mt/a)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总论1.1项目背景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公司原名鄂尔多斯天隆淖尔壕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家能源局于2010年12月批准作为该核准项目的实施主体,该项目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管辖。

鄂尔多斯市天隆淖尔壕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该公司是由2004年5月成立的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2008年7月成立的鄂尔多斯市呼能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资,由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煤炭企业。

鄂尔多斯市呼能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和原准格尔旗神山煤炭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经过产权梳理后重新组建的一家崭新的能源企业。

集团以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业,以房地产开发建设和运输业等为辅业,在不断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相关的辅助产业,形成了主辅分明,结构合理,风险分散,获利能力较强,管理科学的良好发展局面。

集团下属的准格尔旗神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准格尔旗呼能货物运销有限责任公司、伊金霍洛旗呼能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隆腾房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呼能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在不断发展自身业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还积极热心于当地的社会发展事业,献策献力,尽着集团成员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原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8月向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申请,登记了探矿范围,并于2005年9月14日取得批复意见,勘查许可证号33(为原勘查证),探矿权人: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勘查项目名称:东胜煤田淖尔壕区煤炭详查。

于2005年9月3日核发《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矿区范围调查意见,在原有探矿权范围的基础上,将东部的一部分整合划定。

2005年9月探矿人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在东胜煤田淖尔壕煤矿进行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XXX 煤矿煤矿隐蔽致灾地质普查报告XXX煤矿调查时间:2017年7月18日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人员签字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为副组长,以生产副矿长、机电矿长以及地质、测量、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7年7月10日,在我矿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新庙XXX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隶属伊金霍洛旗新庙乡。

具体位置在勃牛川以东,XXX以北一带,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2′59″-110°24′43″北纬:39°18′37″-39°20′25″2005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500000520547,有效期限至2011年7月。

生产规模21万吨,批准矿区面积3.215km,开采深度1110-1090米。

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

各拐点坐标为:矿区东西宽2.50km,南北长3.32公里,煤层埋深0-149.93米。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三条井筒,两进一回。

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总回风斜井回风。

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王豹副组长:杨秀峰成员:李晓龙刘常孝吕飞陈静王利家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三、地质构造、地层产状以及煤层赋存条件普查情况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东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海拔标高一般1200-1400米,地形中部高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沿泊匀江海—东胜—潮脑梁一带地形较高,呈东西向延伸,海拔标高1400-1500米,构成区域地表分水岭,俗称“东胜梁”。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资料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资料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三月十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1)三、采空区普查情况 (2)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5)五、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 (8)六、陷落柱普查情况 (18)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18)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20)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21)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26)十一、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情况 (26)十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结 (26)****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号)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为副组长,以地质、测量、通防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4年3月6日,在公司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井田位于新汶煤田的中部。

生产矿井在***境内,井田地面范围分别属****、*****、****所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至,北纬至。

井田走向长约 km,倾斜宽km,面积 km2,由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 m~m。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分组联合开拓,遵循由近及远,先浅后深逐步向井田边界和深部扩展的原则。

主要井筒数目*个,分别是*********。

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成员:地质测量部负责人、通风防尘部负责人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材料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审批:矿长:日期: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 (1)第三章、2017年生产接续情况 (2)第四章、采空区普查情况 (4)第五章、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 (5)第六章、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 (6)第七章、煤层顶、底板普查情况 (6)第八章、陷落柱普查情况 (7)第九章、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 (7)第十章、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 (8)第十一章、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 (9)第十二章、井下火区普查情况 (14)第十三章、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情况 (14)第十四章、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结 (14)益民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第一章、矿井概况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井田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的东南端。

行政隶属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110°19′59″~110°23′45″北纬: 39°20′45″~39°23′38″井田走向长约8.46km,倾斜宽6.34km,面积19.818km2,由17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1195m~1062m标高。

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2011年1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组织的益民煤矿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一水平开拓,遵循由近及远,先浅后深逐步向井田边界和深部扩展的原则。

主要井筒数目3个,分别是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

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长:杨继伟副组长:张东、王瑞启、刚绪全、车立君成员:周海宾、翟永亮、张磊、奇煜博、石朝旭、王斌、李泽和2、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碾盘梁一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碾盘梁一井生产技术科2017年5月目录一、绪论 (3)〔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 (3)〔二〕煤矿概况 (3)二、矿井地质概况 (4)〔一〕矿井勘探工作 (4)〔二〕地层 (5)〔三〕地质构造 (6)三、矿井水文地质 (6)〔一〕矿井主要含水层〔组〕 (6)〔二〕矿井充水因素 (8)〔三〕矿井涌水量预计 (9)〔五〕采空区 (10)〔六〕封闭不良钻孔 (11)〔八〕煤层系砂岩裂隙水 (11)四、矿井瓦斯地质 (11)〔一〕矿井瓦斯情况 (11)〔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12)〔三〕瓦斯富集区的瓦斯防治措施 (12)五、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性 (12)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13)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一、绪论〔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普查。

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国家的规程和部分规定如下: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颁发〕2.《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颁发〕3.《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颁发〕编制本报告的依据是:1、1989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7地质队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东胜市碾盘梁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2、2004年1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碾盘梁煤矿一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2016年以来提交的各类科研成果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地面物探资料、矿井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及瓦斯资料;4、矿井生产期间揭露的各种地质、瓦斯资料等。

编制本矿井地质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碾盘梁一井的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井下火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普查,为碾盘梁一井地质灾害处理,及编制相关措施从而为预防煤矿事故提供可靠的资料。

煤层瓦斯治理底抽巷位置优化研究

煤层瓦斯治理底抽巷位置优化研究

2019年22期研究视界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煤层瓦斯治理底抽巷位置优化研究于涛(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抽采煤层瓦斯是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措施,与高抽巷相比,底抽巷钻孔质量高,瓦斯预抽、消突效果好,另外,底抽巷可兼作集中排水巷和回采巷道的辅助巷,因此,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被广泛应用[1-3]。

底抽巷要为上、下两个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掘进进行瓦斯预抽采服务,期间经历两次掘进扰动和一次采动影响,巷道服务周期长,围岩变形量大,维护困难。

底抽巷布置在回采巷道底板中,综合考虑瓦斯抽放钻孔不宜过长、抽放效果以及底板瓦斯抽放巷的维护等因素,一般有两种布置方式[3],内错式布置和外错式布置,外错式布置为抽放巷布置在工作面侧向煤柱底板的低应力区,内错式布置为抽放巷布置在采空区下应力降低区。

本文基于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底抽巷外错布置和内错布置围岩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底抽巷位置,提出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工程试验效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1工程概况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位于4-2煤北翼,平均埋深112m ,南部回采完毕,北部现回采1406工作面,已回采稳定。

所采4-2煤层厚度为2.20~4.52m ,平均3.66m ,为近水平煤层,本井无冲击地压,相对瓦斯涌出量0.53m 3/t ,绝对瓦斯涌出量1.63m 3/min ,有自燃倾向,自然发火期28天,有煤尘爆炸危险。

试验巷道1404工作面运输巷,巷道宽5.6m ,高度3.2m 。

2底抽巷位置优化2.1数值计算模型采用FLAC 3D 模拟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运输巷底抽巷开挖、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运输巷开挖及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回采过程,数值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2.2底抽巷位置方案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回采后,其侧向支承压力在底板的传播决定了底板应力的大小与分布,数据显示: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回采后,应该考虑钻孔的长度是否不宜过长,最适合布置底板瓦斯抽放巷的位置为底板深度大于20m ,工作面前方10~15m 和工作面后方10~15m 的区域。

淖尔壕煤矿2017年水灾救灾演习方案

淖尔壕煤矿2017年水灾救灾演习方案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方案二○一七年九月审批意见汇签签名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调度主任机电科综采队长综掘队长机运队长服务队长通风队长会审意见:淖尔壕煤矿2017年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方案一、救灾演习的目的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后,为了能够有组织、有领导地搞好灾害处理与人员救护,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为了有效检验和完善我矿《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做好预案的管理和演练工作,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二、救灾演习的时间为了做好此次井下水灾事故演习工作,特对演习时间做出安排,经煤炭局确定,定于2017年9月26日上午9时35分开始。

三、成立组织演习的领导组与责任分工 构建矿井应急救演习指挥体系 应急救援演习指挥体系结构图如下:抢技供电通物资供后勤 及交 治安 事故 善后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总指挥: 矿长:何健副总指挥:窦军、王士兵 总指挥部成员: 何小平、于涛、魏琪、贺永乐、贾金宽、王玉山、郭峰、尚威虎1.成立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何健副总指挥:窦军、赵云、赵彪、呼子明贾金宽王士兵成员:于涛、何小平、贺永乐、魏琪、尚威虎、王玉山、成铭、郭峰。

主要职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应急救援;统一调配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器材;及时组织现场抢救;2.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何小平成员:调度员、监控员及相关科室人员职责:(1)、负责对本矿应急救援演习方案进行组织实施。

(2)、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做好应急救援演练的各项准备工作。

(3)、水害事故发生时通知救护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4)、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协调各专业组工作。

(5)、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等有关事宜。

(6)、负责事故的上报。

(7)、在事故救援的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通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2017年)提交单位: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提交日期: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1概况 (3)1.1项目来源 (3)1.2编制隐蔽致灾因素报告的目的、任务和依据 (3)1.3矿井位置、交通及矿区范围 (4)1.4以往地质工作简介及质量评述 (6)1.5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8)1.6本次工作情况 (9)2矿井地质特征 (10)2.1地层 (10)2.2主采煤层 (11)2.3 地质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 (13)3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13)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3)3.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6)4.1 瓦斯地质 (16)4.2 工程地质 (17)4.3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7)5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18)5.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 (18)5.2自然灾害普查 (20)5.3封闭不良钻孔致灾因素普查 (21)5.4矿井地质构造致灾因素普查 (21)5.5矿井含水体致灾因素普查 (22)5.6矿井瓦斯致灾因素普查 (23)5.7导水裂缝带致灾因素普查 (24)5.8矿井冲击地压致灾因素普查 (25)5.9 其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25)6 矿井隐蔽灾害防治措施 (25)7 结论及建议 (29)1概况1.1项目来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的要求“强制查明隐蔽致灾因素。

建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机制。

”本次报告的目的是对淖尔壕煤矿进行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煤矿事故,保障煤矿安全。

1.2编制隐蔽致灾因素报告的目的、任务和依据本次报告目的:通过对淖尔壕煤矿的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普查,明确淖尔壕煤矿的主要隐蔽灾害因素并编制相关处理措施,有效预防煤矿事故,保障煤矿安全。

主要任务:1、查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2、收集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筒)、水源井、封闭不良钻孔台账;3、查明矿井边界断层和井田内落差大于5m的断层,查明矿井内主要裂隙形态,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4、查明矿井内直径大于30m的陷落柱,主要包括陷落柱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等,并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5、查明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煤质和瓦斯含量及赋存状况,系统收集矿井所有的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编制瓦斯地质图,对矿井瓦斯赋存情况进行分区,开展瓦斯防突预测预报工作;6、查明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各种含水体的水源、水量、水位、水质和导水通道等,对导水裂隙带进行理论计算,预测煤矿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提出防排水建议;7、查明火区范围、密闭、气体成分等情况,提出防灭火措施建议;8、查明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并将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9、分析找出矿井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和应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依据: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2、《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1.3矿井位置、交通及矿区范围淖尔壕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东南部,距阿勒腾席热镇直线距离36km,行政隶属纳林陶亥镇管辖。

井田为一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约25.1782km2。

地理坐标:东经:110°09'00"~110°13'19"北纬:39°29'15"~39°32'30"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淖尔壕煤矿现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11051110111849),有效期限15年零10个月,自2011年5月4日至2041年5月4日。

矿区登记面积25.1782km2,开采深度由1290——1140标高,矿区范围共有11个拐点坐标圈定。

本井田西约10km有包神铁路南北向通过,包神铁路为神东矿区的北翼运输通道,该铁路由内蒙古包头(万水泉)至神木北站,全长172km,铁路等级为单线地方铁路Ⅰ级,于1989年建成通车,可转入京包线、神朔线外运,设计输送能力15.0Mt/a,目前运量已趋饱和,神华集团规划全线按国铁Ⅰ级标准进行复线改造,运输能力在2010年达到20.0Mt/a,目前包神铁路增建二线方案设计招标工作正在着手进行。

包神铁路距离本矿井较近,包神铁路复线改造完成后,本矿井所产原煤可从该线进行外运,因此本矿井所产原煤铁路外运条件较好。

(2)公路本矿井东部边界处有包府公路南北向通过,包府公路为神东矿区的主要煤炭外运公路,全线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包府公路北接包头,路经杨家坡、大柳塔、店塔、直至陕西府谷。

阿(镇)~新(庙)公路从井田南部通过,在井田东南方向与包府公路相接。

因此,本矿井煤炭公路外运条件也极为便利。

矿井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4以往地质工作简介及质量评述1958 年以来 , 东胜煤田先后有石油、煤炭、地矿等地质部门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做了大量地质工作 , 为东胜煤田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为进一步进行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现将涉及本工作区的地质工作概述如下 :1、1989年,内蒙古地矿局105地质队在准格召—新庙一带(包括矿区范围)进行了详查地质工作,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是本次详查设计及详查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2、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在淖尔壕井田内进行了详查地质工作,在当年先后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淖尔壕煤矿一井田详查报告》、《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淖尔壕煤矿二井田详查报告》是本次工作的主要依据,其工作量及其它情况见文字。

上述有关报告的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详见表1—以往勘查地质成果一览表。

表1—4—1 以往勘查地质成果一览表上述各报告对东胜煤田东南部的煤层及地层的发育情况、煤种及其利用方向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与东胜煤田的整体煤岩对比起到了衔接作用,对本次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工作情况117勘探队有关技术人员于 2005年9月对淖尔壕煤矿进行了野外实地踏勘,初步了解了区内主要煤层的出露范围、厚度及分布情况 , 认为有必要对该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

于是,探矿权人于当月向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了探矿申请,正式授予探矿权,颁发了探矿权证,划定了探矿范围。

117勘探队依据探矿范围 , 于当月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淖尔壕井田勘探设计》。

经技术委员会审查后交探矿权人审阅,正式开始勘查工作。

野外钻探工程施工时间自 2005 年10月5日至 2005 年11月25日 , 野外地质图检测工作时间自 2005年10月6日至2005 年10月28日。

在施工过程中 ,117 勘探队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切实加强了地质 " 三边 " 工作 , 发现问题及时与探矿权人协商解决 , 保证了各项工程的质量。

本次勘探共布置勘探线8条 , 共施工钻孔6个。

完成各项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5—1。

表1—5—1 本次勘探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本次勘探获得的煤炭资源储量详见表1—5—2表1—5—2本次勘探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淖尔壕井田勘探报告》,包括报告正文1本,附图11类72张,附件1册,附表1册。

本区属后期开发,区内无生产煤矿及老窑。

以往完成的专门水文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原淖尔壕详查区的1:1万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是2003年采用GPS调绘的方式填绘的。

历经二年,其地形、地貌基本未发生变化。

为满足矿井设计要求,本次勘查对原详查区内淖尔壕煤矿勘探区的1:1万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进行了修测。

本次修测的各类地质及水文地质点均按规程要求记录,资料齐全、完整。

采用GPS进行系统定位,点位精度平面误差在5m以内。

经修测后的1:1万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满足规程要求,可供勘探(精查)报告编制使用。

1.5矿井生产建设情况井田开拓方式采用斜~立井开拓,共三条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主、副井筒的井口布置同一工业场地内,回风立井布置在井田南部边界中部。

主斜井沿井田西侧边界方向向北16°掘进至4-2号煤层落底。

副斜井平行主斜井于其东侧布置,倾角为6°,“之”字型布置,4-2号煤层落底。

回风立井4-2号煤层落底。

三条大巷平行于井田南侧边界东西方向布置,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井田西南靠近井筒处。

矿井设一个开采主水平和两个辅助水平,主水平布置在4-2煤层中,在2-3号煤层布置第一辅助开采水平,该辅助水平主要担负2-3和3-2煤层的开采任务,在6-1煤层布置第二辅助水平。

矿井前期在主水平形成系统,在主水平中形成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井底水仓等井下主要硐室。

首先开采井田西南部的4-2煤层,然后开采井田中东部无压茬关系的4-2煤层,之后开采井田中西部赋存的的2-3和3-2煤层,待2-3和3-2采完后再开采主水平的剩余4-2煤层,最后开采6-1煤层。

井下大巷布置采用三巷制,即在主水平布置运输大巷、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主水平和第二辅助水平通过斜巷连接,井下大巷东西方向布置,4-2煤层工作面由北向南后退式回采,由西向东依次布置工作面。

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

1.6本次工作情况从2017年1月1号开始,淖尔壕煤矿成立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地测副总安全矿长成员:生产班主任安监站站长地测科长通风队长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本次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工作,第一阶段: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井田内及邻近矿井相关地质与水文地质、瓦斯地质及防突防冲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分析整理;对《矿井地质报告》中有关投入矿井的勘查工作量和质量进行了核查,分析了其达到的勘探程度;并结合已有报告及资料对矿区和井田地层和构造特征、煤层和煤质特征、水文地质、瓦斯地质及其他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阶段:系统进行报告编制、检查整理后,提交了本次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第三阶段:报告的评审、修改、提交等。

本次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是在结合以往历次地质资料及井下实际生产情况,对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褶曲、裂隙、瓦斯富集情况、导水裂隙带、井下火区、地温、冲击地压、岩浆岩侵入等现象进行了再分析和再认识,基本包括了矿井井下存在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并对各种致灾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及预防措施做了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