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动平衡试验报告A

合集下载

叶轮静平衡报告

叶轮静平衡报告

叶轮静平衡报告1. 引言叶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等领域。

在叶轮运转过程中,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可能会导致不平衡现象,这会对叶轮的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叶轮的正常运行,静平衡测试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报告将对叶轮静平衡测试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2. 测试目的本次叶轮静平衡测试旨在检测叶轮的质量分布,以确定是否存在不平衡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以确保叶轮在运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振动和噪音。

3. 测试方法叶轮静平衡测试采用了以下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平衡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将叶轮安装在测试设备上,并且确保叶轮轴与测试设备轴之间的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同时,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2 测量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测量。

首先,将叶轮启动到工作转速,并记录振动和噪音数据。

然后,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对叶轮进行静平衡测试。

测试过程中,通过将校正质量加在叶轮不同位置,来寻找叶轮的质量分布情况。

3.3 分析在完成测量后,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叶轮的质量分布图,以及需要加在各个位置上的校正质量。

3.4 校正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叶轮上各个位置需要加的校正质量,然后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校正措施可以通过添加或删除校正质量来实现,以达到叶轮的静平衡状态。

4.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和分析,得到以下测试结果:位置需要校正质量(g)A 10B 8C 6D 4E 25. 结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叶轮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需要进行校正。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确定在叶轮的不同位置上加上相应的校正质量,可以使叶轮达到静平衡状态。

•静平衡测试和校正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叶轮的振动和噪音,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6. 建议根据叶轮静平衡测试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叶轮质量的控制,减少制造误差,尽量保证叶轮的平衡性。

•在叶轮安装过程中,考虑到叶轮与轴之间的中心对齐问题,以减少装配误差对叶轮静平衡的影响。

叶轮动平衡试验报告A

叶轮动平衡试验报告A
136650980许用偏心距mm许用不平衡力矩许用不平衡量g3069试验标准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jbt72552007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试验情况记录不平衡量位置去除加重不平最终不序号零件图号试件编号衡重量g结论方位度距端面平衡重量g12be12020003yl001加重35g合格22be12020003yl002加重42g合格试验结论
湖北省神珑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动平衡试验报告
设备型号
转子平衡等级
转子径长比
叶轮直径(mm)
叶轮长度(mm)
叶轮重量(kg)
转速(r/min)
YFW-2000
G6.3
1.5:1
Φ366
244.6
50
980
许用偏心距(mm)
许用不平衡力矩(g.mm)
许用不平衡量(g)
0.05
3069
8.4
试验标准: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产品名称:2BE1202叶轮试验日期:报告编号:DPH2017-236
试验员:邹定山审核:袁四林(印章)报告日期:2017.09.24
JB/T7255-2007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试验情况记录
序号
零件图号
试件编号
不平衡量位置(方位 度 距端面)
去除(加重)不平衡重量(g) Nhomakorabea最终不 平衡重量(g)
结 论
1
2BE1202-0003
YL-001
加重35g
4.5g
合格
2
2BE1202-0003
YL-002
加重42g
6.7g
合格
试验结论:按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和JB/T7255-2007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标准要求试验,进行校正配重,最终不平衡重量均在标准范围内,该批叶轮判定为合格。

动平衡实验报告

动平衡实验报告

动平衡实验报告动平衡实验报告引言:动平衡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状态。

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测量,可以获得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并进一步分析其动力学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动平衡实验,探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条件和相关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1. 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条件;2. 掌握动平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分析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和动力学特性。

实验器材:1. 平衡轴;2.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3. 能够记录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设备。

实验步骤:1. 将平衡轴固定在水平台上,并确保其水平度;2. 将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放在平衡轴上,并记录下物体的初始位置;3. 给物体一个初始速度,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4.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5. 分析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和动力学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进行动平衡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形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球体、长方体和圆柱体作为物体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和计算出的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平衡状态。

球体由于其对称性,更容易保持平衡状态;而长方体和圆柱体由于其不对称性,更容易出现不平衡状态。

2. 质量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我们选取了相同形状但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和计算出的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可以发现质量较大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保持平衡状态,而质量较小的物体则更容易出现不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物体具有更大的惯性,对外界扰动的响应较小。

3. 初始速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我们选取了相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但给它们不同的初始速度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和计算出的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可以发现初始速度对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一定影响。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仄稳考查(真例)之阳早格格创做
以2017年8月28日考查数据为例(变频开度以85%为准):
一、考查步调
1、本初振荡值为7丝
2、开用风机转化后自由转化至叶轮停行,将自由停行后的顶端定为B面(大概为配沉块的拆置位子),将叶轮三仄分后,顺时针定出A、B、C面.
3、根据收风机叶轮曲径、转速、振荡值,决定发端配沉150克.(相共的振幅,叶轮越大、转速越下,那么减少的配沉便越沉)
4、分别将配沉拆置正在A、B、C三个位子,自变频开度50%-100%每隔10%尝试振荡并记录(本次以85%为基准).
A面——15丝 B面——7.6丝 C面——15.5丝
5、A、C二个面的振幅应比较交近,证明第2步采用的B面比较准确.(参照图例)
1)A、C二个面的振幅若出入很大,证明第一步停的位子禁绝确,
2)若真足普遍,证明B面便是减少配沉的位子,
3)若A面振幅<C面振幅,且B面振幅更小,如本次考查7.6<15<15.5,有大概是二种情况:一是简单分解以上3个数据,配沉过小,再减少相共的配沉使三个面的振幅基本相等,位子正在B面附近,目标指背顺时针目标(本果是A面振幅<C面振幅);二是概括思量以上三个数据及本初振荡值,配沉过大,需要缩小配沉,也便是道本去B
面附近果较沉而振荡7丝,当前减少配沉后果较沉而振荡7.6丝,需要缩小新减少配沉150克的一半,即缩小75克.
本次考查最先思量了第二个规划,一次缩小75克乐成.而且位子由本去的5又1/3处安排至5,振荡得以办理.更多要领参照《三圆幅值法找动仄稳本理》.
考查人员:
2017年8月28日。

动平衡的实习报告

动平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动平衡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保证了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我选择了动力平衡实习项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

一、实习目的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动平衡的原理,掌握动平衡的测试方法和调整技巧,以及如何应用动平衡来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动平衡实验,学习了动平衡的原理,了解了动平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并掌握了如何进行动平衡实验和调整。

首先,我学习了动平衡的原理。

动平衡是指在旋转系统中,质量分布的均匀性,使得系统在旋转时不会产生额外的振动。

动平衡的实现可以保证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其次,我了解了动平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动平衡测试仪是用来测量旋转系统动平衡的仪器。

它可以测量系统的质量分布和振动情况,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平衡轴的位置和质量亏损。

通过使用动平衡测试仪,可以有效地进行动平衡实验和调整。

最后,我掌握了如何进行动平衡实验和调整。

在进行动平衡实验时,首先需要将动平衡测试仪连接到旋转系统上,然后启动测试仪并旋转系统。

测试仪会测量系统的振动情况,并显示平衡轴的位置和质量亏损。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进行调整,改变平衡轴的位置或质量亏损,以达到动平衡的状态。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动平衡测试仪进行实验和调整,掌握了动平衡的测试方法和技巧。

我也明白了动平衡对于机械系统的重要性,它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动平衡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动平衡问题可能会出现各种形式,如不平衡轴的位置变化、质量亏损的变化等。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进行调整。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动平衡的测试方法和调整技巧。

我也明白了动平衡对于机械系统的重要性,它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动平衡测定实验报告

动平衡测定实验报告

动平衡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动平衡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实践技术,主要用于修复旋转机械设备中的不平衡问题。

不平衡是指转子轴线与转动中心不重合,导致旋转机械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和噪音。

因此,动平衡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验旨在了解动平衡测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测定一个简单系统的动平衡。

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动平衡仪测量转子的不平衡量,并采取适当措施去除不平衡。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准备一台动平衡仪,确保仪器工作正常;清洁转子,确保无脏物和杂质。

2. 安装:将转子安装到动平衡仪上,将传感器安装在平衡仪上的适当位置。

3. 初始测试:开启动平衡仪,进行初始测试。

记录下转子在不同位置的不平衡量。

4. 不平衡量测定:根据初始测试的结果,调整转子的位置,多次进行测定,直到找到转子的最佳位置。

5. 不平衡修复:根据测定结果,决定施加适当的修复方法。

可以在转子上添加配重物,也可以通过修改转子的结构来实现修复。

6. 修复测试:修复后,再次进行测试,检查修复效果。

7. 完成:记录实验结果,并将仪器归还至指定位置,清理实验台。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测定了一个转子的不平衡量,并进行了修复。

最终,我们成功将不平衡量降低到了可接受的范围内。

实验结果表明,转子在不同位置的不平衡量差异较大。

通过不断调整转子的位置,我们找到了一个相对较佳的位置,减小了不平衡量。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在转子上添加配重物的方法。

通过精确地计算和安装配重物,成功降低了转子的不平衡量。

不确定度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也要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误差:动平衡仪的准确度会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2. 操作误差:操作人员在安装、调整和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

3. 环境误差:实验环境的影响也会对结果产生误差。

为了减小不确定度,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并进行定期校准。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以2017年8月28日试验数据为例(变频开度以85%为准):
一、试验步骤
1、原始振动值为7丝
2、启动风机转动后自由转动至叶轮静止,将自由停止后的顶端定为B点(大体为配重块的安装位置),将叶轮三等分后,顺时针定出A、B、C点。

3、根据送风机叶轮直径、转速、振动值,确定初步配重150克。

(相同的振幅,叶轮越大、转速越高,那么增加的配重就越重)
4、分别将配重安装在A、B、C三个位置,自变频开度50%-100%每隔10%测试振动并记录(本次以85%为基准)。

A点——15丝B点——7.6丝C点——15.5丝
5、A、C两个点的振幅应比较接近,说明第2步选择的B点比较准确。

(参照图例)
1)A、C两个点的振幅若相差很大,说明第一步停的位置不准确,
2)若完全一致,说明B点就是增加配重的位置,
3)若A点振幅<C点振幅,且B点振幅更小,如本次试验7.6<15<15.5,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分析以上3个数据,配重过小,再增加相同的配重使三个点的振幅基本相等,位置在B点附近,方向指向逆时针方向(原因是A点振幅<C点振幅);二是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数据及原始振动值,配重过大,需要减少配重,也就是说原来B点附近因较轻而振动7丝,现在增加配重后因较重而振动7.6丝,需要
减少新增加配重150克的一半,即减少75克。

本次试验首先考虑了第二个方案,一次减少75克成功。

并且位置由原来的5又1/3处调整至5,振动得以解决。

更多方法参考《三圆幅值法找动平衡原理》。

试验人员:
2017年8月28日。

动平衡实验报告

动平衡实验报告

动平衡实验报告近日,我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动平衡实验。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体的运动形式,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物理学中动量守恒原理的理解。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类似于秋千的装置,其中一个小球被固定在了一个长杆的一端,并可以自由摆动。

当我们将一个较大的球放在装置的另一端时,小球和大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会产生,从而使小球发生运动。

首先,我们记录下两个球摆在静止状态下的位置和速度。

接着,我们将大球从初始位置略微推开,然后记录下小球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运动状态。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我们使用公式计算了两个球在任意时刻的动量之和。

同时,还计算了小球与大球之间的弹性碰撞能量损失,以及与空气摩擦作用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实验的结果十分奇妙。

我们发现,小球的运动轨迹不是简单的直线或弧线,而是一种复杂的曲线。

当小球和大球之间距离较近时,它们彼此产生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强烈,小球会受到较大的推动,运动轨迹十分狭窄。

而当它们距离变大时,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小,小球的运动轨迹会更加广阔。

最后,在大球停下来之后,小球呈反向运动,最终停留在静止状态。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理解到了物理学中的动量守恒原理的重要性,也更好地理解了物体的运动形式与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发现,实验中的许多因素,如装置设计、摩擦力大小、空气阻力等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先规划好实验设计与操作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认为这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物理学知识水平,也锻炼了我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我更加热爱科学,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也将更加积极投入到探究科学奥秘的事业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神珑泵业有限责任公司动平衡试验报告
设备型号转子平衡等级转子径长比
叶轮直径
(mm)叶轮长度(mm)
叶轮重量
(kg)
转速(r/min)
YFW-2000G6.3 1.5:1Φ366244.650980许用偏心距(mm)许用不平衡力矩(g.mm)许用不平衡量(g)
0.0530698.4
试验标准: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JB/T7255-2007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试验情况记录
序号零件图号试件编号
不平衡量位置
(方位度距端
面)
去除(加重)不
平衡重量(g)
最终不
平衡重量
(g)
结论
12BE1202-0003YL-001加重35g 4.5g合格22BE1202-0003YL-002加重42g 6.7g合格
试验结论:按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和JB/T7255-2007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标准要求试验,进行校正配重,最终不平衡重量均在标准范围内,该批叶轮判定为合格。

产品名称:2BE1202叶轮试验日期:2017.09.24报告编号:DPH2017-236
试验员:邹定山审核:袁四林(印章)报告日
期:2017.0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