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乐园
大象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小小游乐园《跷跷板》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
第二课跷跷板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跷跷板》,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跷跷板非常熟悉,并且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内容设计上注重作品的设计与评价,其中设计注重以画图的形式表现,以及简单分析可用的资源,选择合适材料的能力。
评价注重培养学生提出改进建议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分析:
在认知上,二年级的学生对游乐场的中器材,尤其是跷跷板是非常熟悉的,为观察跷跷板的结构奠定基础;在能力上,通过第一节课《滑梯》的学习,学生对工程技术的一般流程,尤其是对“设计”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能力,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跷跷板,对学生来说还需要继续练习提高。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跷跷板。
2.小组合作,用画图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跷跷板的设计与想法。
3.根据设计图,独立制作完成一个跷跷板。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跷跷板。
四、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用画图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跷跷板的设计与想法。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跷跷板的原理应用

跷跷板的原理应用1. 跷跷板的定义跷跷板是一种由平衡杆支撑的玩具,通常由两个坡度不同的平衡板组成。
2. 跷跷板的原理跷跷板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杠杆原理。
当两个人或物体分别站在跷跷板两端时,通过身体的力量引起的重力和反作用力会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3. 跷跷板的应用跷跷板在游乐园、学校和家庭等场所广泛应用,具有多种教育和娱乐的作用。
3.1 锻炼平衡能力跷跷板的使用能够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
站在跷跷板上,通过控制身体的平衡,让自己保持稳定,这对儿童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的培养非常有益。
3.2 培养社交技巧跷跷板需要两个人同时参与,通过合作和协调来保持平衡。
这培养了儿童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3 体验物理原理跷跷板的使用可以让儿童亲身体验杠杆原理和力的平衡。
当一个人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另一个人坐在另一端时,他们可以感受到一端下沉,另一端上升的变化,从而了解力和杠杆的作用。
3.4 娱乐和放松跷跷板作为一种游乐设备,能够给儿童带来欢乐和轻松的体验。
他们可以在跷跷板上玩耍、笑声不断,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 安全使用跷跷板的注意事项为了确保使用跷跷板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使用跷跷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跷跷板站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以避免倾斜或摇晃。
•使用跷跷板时,应有成人或教师的监督,以确保安全。
•在跷跷板上玩耍时,应注意保持平衡,以免跌落或受伤。
•儿童在玩跷跷板时应遵循安全规则,如不乱跳、不向后倾斜等。
•老年人、孕妇和身体不适的人群应避免使用跷跷板,以免造成身体不适或受伤。
结论跷跷板作为一种简单的玩具,但具有丰富的教育和娱乐价值。
透过跷跷板的使用,儿童可以锻炼平衡能力、培养社交技巧,体验物理原理,并获得娱乐和放松。
然而,在使用跷跷板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安全问题,遵循使用规则,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跷跷板的跷去游乐园作文

跷跷板的跷去游乐园作文
阳光明媚的午后,游乐园里人声鼎沸,小孩子们到处跑来跑去。
嘿,看那跷跷板!一群小朋友在上面玩得正嗨呢!
“哈哈,我把你跷起来了!”一个小男孩得意地喊道,他坐在
跷跷板的一头,用力蹬地,把另一头的小伙伴高高地送上了天。
“哇,好刺激啊!”被跷起的小女孩尖叫着,她双手紧紧抓着
扶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感觉自己就像飞上了天,和云
朵来了个亲密接触。
不远处,旋转木马慢悠悠地转动着,上面的小朋友们笑嘻嘻地
挥着手。
但跷跷板上的孩子们可没空看那边,他们正忙着享受这独
特的快乐呢。
你跷我,我跷你,笑声此起彼伏,仿佛连空气都充满
了欢乐的味道。
夕阳西下,游乐园的灯光渐渐亮起。
跷跷板上的孩子们陆续离去,但他们的笑声和欢乐却仿佛还回荡在这片天空。
明天,又会有
新的小朋友来这里,继续他们的跷跷板之旅,继续他们的快乐时光。
玩跷跷板(28篇)

玩跷跷板(28篇)玩跷跷板作文篇1前几天,我们院里的小花园里又新添了一件健身器材,跷跷板。
器材一装好后,我就和楼底下的小伙伴们争着玩。
这跷跷板可好玩了,一上一下仿佛是个小燕子在天空中飞。
我和小伙伴们约好每天下午3点在跷跷板前集合,来玩跷跷板,我们每次都是玩到天黑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这跷跷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玩跷跷板作文篇2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又圆又大的太阳挂在天空中,芳芳和明明约好去公园玩,到了公园,这里的风景真秀丽!绿油油的小草向他们招手,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风儿一吹向我们微笑。
突然,芳芳和明明发觉了一个跷跷板。
他们就坐了上去,芳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明明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他们玩得可快乐了!就连太阳公公、小鸟都笑了。
玩跷跷板作文篇3一天放学后,芳芳和明明一起到公园里玩。
芳芳和明明观察一个跷跷板。
他们把书包放在一边,芳芳和明明一同上了跷跷板。
一会儿芳芳把明明压高;一会儿明明把芳芳压高。
在高处芳芳有点可怕,芳芳说:“明明,你把我压的太高了。
”明明说:“芳芳,等会儿就该你把我压高了,你把我压高了你就不用可怕了。
”哈哈哈,太阳公公笑红了脸,小草笑弯了腰,白云可怕打搅他们静静的飘走了。
你瞧,芳芳和明明玩的好快乐呀!玩跷跷板作文篇4星期六,吃过晚饭,我就到公园里去玩。
我观察月亮就像一个玉盘,悄悄地挂在天空,它四周的星星就像一颗颗秀丽的珠宝闪耀着星光。
在公园里,我们把全部的健身器材都玩了个遍,最终来到了跷跷板旁边。
我坐在左边的座位,他坐在右边的座位。
我先用脚轻轻向下一蹬,然后抓紧收回脚。
就这样我们的跷跷板就一上一下的飘舞起来,翘上去的时候就像小鸟飞向天空。
下来的时候就像炸弹落到一样,轰的一声,跟大地来了一个亲热接触。
这时候我感到了屁股一阵阵发麻,于是我大声叫了起来;“啊!我的屁股。
”引得伴侣在半空中哈哈大笑。
这时我趁他正得意忘形的时候,双脚用力向下一蹬,我立即被翘到了半空,而他那边就像炸弹一样轰的一声砸到了地面上。
《跷跷板》 教案(优秀5篇)

《跷跷板》教案(优秀5篇)《跷跷板》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景,给小朋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回忆体验生活中的科学,让每一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这个有趣情境中探索知识,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获取丰富的知识,充分体现科学学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特点。
让每一个小朋友体验成功的欢乐。
活动目标:1、根据音的高低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2、感受游戏的趣味性及跟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感受诵读童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诵读,爱上音乐。
4、让孩子感受童谣的韵律,节奏和趣味。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
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根据仪的高低变化做动作。
难点:同伴间的默契合作。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小朋友,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在哪里玩过?和谁一起玩的呢?请你模仿一下怎么玩的?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听出音的高低变化。
1、播放音乐,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2、你听出来音有什么不同吗?三、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
音高的时候应该是什么状态?音低的时候呢?2、音高的时候应该是跷跷板一头高,音低的时候应该是这一头又变低了。
3、教师和幼儿合作示范游戏玩法。
四、全体幼儿**结合按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
上下起伏做压跷跷板状,两人配合要默契。
提醒幼儿,最后一小节蹲下的幼儿做从跷跷板上跌倒地上的动作,站立的幼儿滑向蹲下的幼儿,互相拥抱。
五、幼儿**玩游戏。
游戏:“我们来玩跷跷板”两人一组,边诵读童谣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回家和你的爸爸或妈妈一起来玩“我们来玩跷跷板”游戏。
教学反思:小朋友头脑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经常玩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科学学习时,可以根据这些积累对于“怎样能使跷跷板*衡”这个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和预测,激发了学生探究、实践、验证的欲望。
《跷跷板》这首童谣采用“三字式”结构,节奏明快活泼。
内容从儿童心性出发,读起来朗朗上口。
诵读时可以采用多种对唱形式,让孩子在互动中体会诵读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
跷跷板的跷去游乐园作文

跷跷板的跷去游乐园作文
“哇!看那个跷跷板!我小时候最喜欢玩这个了!”一个大叔
指着游乐园里的跷跷板,眼睛里闪烁着怀念的光芒。
“哈哈,你输了!下次我可不会让你了!”两个小朋友在跷跷
板上嬉笑打闹,一个小男孩被跷得高高的,但脸上却挂着满足的微笑。
“哎哟,这风真大,彩旗都飘起来了!”一个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躲开了飘来的彩旗,但孩子的眼睛还是紧紧盯着那五彩斑斓的
旗帜。
“你听,那音乐真好听!”一个年轻人拿着手机,随着音乐摇摆,仿佛整个世界都跟着节奏舞动。
“天黑了,我们该回家了。
”一个老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慢
慢地走出了游乐园。
但他们的脸上,还挂着那一天中最真挚的笑容。
作文 过山车荡秋千跷跷板

作文过山车荡秋千跷跷板小时候,每次去游乐园,过山车、荡秋千和跷跷板都是我必玩的项目。
它们就像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欢乐体验。
先说过山车吧,那可真是一场刺激的冒险!记得有一次,我站在过山车的下面,仰着头,看着那蜿蜒曲折的轨道,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那轨道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空中,等待着勇敢的人去征服它。
终于轮到我上车了,系好安全带的那一刻,我的心砰砰直跳。
车子缓缓启动,慢慢地爬上了第一个高峰。
我紧紧地握住把手,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眨一下。
当车子到达顶点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
接着,便是一阵急速的俯冲,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我的头发都被吹得乱七八糟。
那种强烈的失重感,让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忍不住大声尖叫起来。
周围的人也都在尖叫,可这丝毫没有减轻我的紧张和兴奋。
车子一会儿急转弯,一会儿又上下翻滚,我的身体也跟着不停地摇晃。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随时都有可能被甩出去。
就在我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车子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
我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但是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那种刺激的感觉,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再说说荡秋千吧。
对于我来说,荡秋千是一种悠闲又惬意的享受。
记得在小区的公园里,有一个大大的秋千。
每次我去那里,都会第一时间冲向秋千。
我坐在秋千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然后轻轻地用脚一蹬地面,秋千就慢慢地荡了起来。
起初,秋千荡得并不高,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一丝丝凉爽。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听着耳边鸟儿的歌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而美好。
随着我不断地用力蹬腿,秋千越荡越高。
我感觉自己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眼前的景色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我看到了远处的花园里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还看到了小朋友们在滑梯上玩耍,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当秋千荡到最高处的时候,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张开双臂,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天空中翱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两级混合运算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

15+10-8= 17
25
6÷3×2= 4
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算式:21÷(43-36)=3
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列式计算。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
钱?
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35-3=32(元) 32÷8=4(元)
答:剩下32元;如果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 以买4个。
四、课堂小结
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 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二)在
里填上“> ”“<”或“=”
54÷9÷2 = 3 6
3×7-16 < 27
21
3×6÷2 < 13+56÷7
18
8
45-9×3 < 5×8-18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