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膨胀土地区条文说明

合集下载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参考Word)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参考Word)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45 ××××——2010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9-11-20)目次1 范围 (1)3 术语和符号 (1)3.1 术语 (1)3.2 符号 (1)4 总则 (1)5 一般性土地基 (2)5.1 一般规定 (2)5.2 一般性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2)5.3 一般性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2)5.4 一般性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3)6 岩石地基 (3)6.1 一般规定 (3)6.2 岩石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3)6.3 岩石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4)6.4 岩石地基处理与检测 (4)7 膨胀岩土地基 (4)7.1 一般规定 (4)7.2 膨胀岩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4)7.3 膨胀岩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5)7.4 膨胀岩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5)8 红黏土地基 (6)8.1 一般规定 (6)8.2 红黏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8)8.3 红黏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9)8.4 红黏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0)9 软土地基 (10)9.1 一般规定 (10)9.2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1)9.3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2)9.4 软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2)10 填土地基 (10)10.1 一般规定 (12)10.2 填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3)10.3 填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3)10.4 填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4)11 混合土地基 (14)11.1 一般规定 (14)11.2 混合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4)11.3 混合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4)11.4 混合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4)12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 (15)12.1 一般规定 (15)12.2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5)12.3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6)12.4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7)13 岩溶地基 (17)13.1 一般规定 (17)13.2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9)13.3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20)13.4 岩溶防治与监测 (20)14 采空区 (20)14.1 一般规定 (20)14.2 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 (20)14.3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 (21)14.4 采空区处理与监测 (23)15 危岩和崩塌 (23)15.1 一般规定 (23)15.2 危岩和崩塌岩土工程勘察 (24)15.3 危岩和崩塌岩土工程评价 (24)15.4 危岩和崩塌防治与监测 (24)16 滑坡 (24)16.1 一般规定 (25)16.2 滑坡岩土工程勘察 (25)16.3 滑坡稳定性评价 (25)16.4 滑坡整治与监测 (25)17 边坡工程 (26)17.1 一般规定 (26)17.2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 (26)17.3 边坡岩土工程评价 (28)17.4 边坡整治与监测 (28)18 基坑工程 (29)18.1 一般规定 (29)18.2 基坑岩土工程勘察 (30)18.3 基坑岩土工程评价 (31)18.4 基坑岩土工程支护与监测 (31)19 地下水 (31)19.1 一般规定 (31)19.2 地下水勘察 (32)19.3 地下水作用评价 (33)19.4 地下水控制与监测 (33)附录 A(资料性附录)广西古近系泥岩的工程分类和桩端承载力 (35)附录 B(资料性附录)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36)附录 C(资料性附录)按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7)附录 D(资料性附录)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38)1 范围1.2岩土工程的业务范围很广,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

某厂区边坡考虑膨胀土特性治理措施

某厂区边坡考虑膨胀土特性治理措施

胀缩性土。
2.00m,未揭穿。
2
边坡影响因素分析
2.1
各红粘土层胀缩性试验成果统计见表 1。各岩土
层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见表 2、表 3 及表 4。
边坡形态
本文所分析的工程边坡位于水泥厂区石灰窑用石
根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
子 、煤 堆 棚 东 侧 ,边 坡 高 8.0~10.5m,坡 脚 线 长 约
腰处的相对平缓地带,周边山体自然状态下相对稳定,
分 钻 孔 揭 露 ,厚 度 0.70~12.00m,层 顶 高 程 205.46~
坡度多在 10°~35°,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泥厂建
219.47m。
设时形成人工边坡的坡度达 30°~50°,坡高 10~39m,
地表植被弱发育。
(2)红粘土②层:黄褐色,稍湿,硬塑状态,土质均
平均值
69.3
气象水文特征
勘查区所在的广西平果县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
候,四季区分明显,多年平均气温 21.70℃,光照较强,
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 5~9 月,近
12 年年均降雨量 1408.6mm。边坡处在雨季时,连续强
降雨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导致边坡失稳,出现
低,土体产生胀缩变形,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 收稿日期:2019-05-31
修回日期:
2019-06-06
第一作者简介:范秋雁(1961-),男(汉族),江苏南通人,
教授,
现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管理工作。
2020 年第 1 期
表1
土层名称
自由膨胀率(%)
50kPa 相对膨胀率(%)
胀缩总率(%)
2.71~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终稿广西地标)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终稿广西地标)

Iபைடு நூலகம்
DB45/ XXXXX—XXXX


本规范共14章3个附录,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 类型和级别划分、膨胀岩土滑坡勘查、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排水工程、放坡、坡面防护与绿 化、抗滑桩、锚杆(索)、格构锚固、重力式挡墙、监测、检测与验收等。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 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的结构和格式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9)。 本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参编单位(排列不分先后):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范秋雁 朱 真 徐建华 张文峰 汪 海 白爱忠 米德才 林栋才 徐顺息 林 峰 本规范参加起草人: 王明晓 鲁 光 王 倩 王 拓 覃宁魁 徐振斯 张作清 廖 原 钟亩锋 梁相盛 赵国东 韩俊飞 刘功杰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 XXXXX—XXXX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范围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术语和定义 ........................................................................ 1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类型和级别划分 ................................................ 3 膨胀岩土滑坡勘查 .................................................................. 6 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 ........................................................ 9 排水工程 ......................................................................... 15 放坡、坡面防护与绿化 ............................................................. 19 抗滑桩 ........................................................................... 20 锚杆(索) ...................................................................... 25 格构锚固 ........................................................................ 30 重力式挡墙 ...................................................................... 31 监测 ............................................................................ 36 检测与验收 ...................................................................... 38

广西膨胀土地区室外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广西膨胀土地区室外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广西膨胀土地区室外工程结构设计要点摘要:世界各国某些地区都有膨胀土,而膨胀土给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我国就是世界上膨胀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大约膨胀土分布在我国3亿多人口生活的地区。

广西地区的膨胀土占有量是各省中比较多的一个省市,而国家以及省市不可能不发展,所以某些地区包括广西地区在内的一些工程,必须要在膨胀土上施工,而在膨胀土地区施工,给施工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未知的难度,所以本文就是介绍广西膨胀土地区室外工程的一些结构设计要点。

关键词:膨胀土;广西地区;室外工程引言膨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种,膨胀土通产给予极强的强度和压缩性比较低,在初期,往往勘测人员会把膨胀土认为是一种优质的土,可以作为地基来使用,但是由于膨胀土的特殊性,无法作为地基的地区。

而我国膨胀土的分布比较广泛,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造在膨胀土上,所以现如今,膨胀土问题的施工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并且在工程上对于膨胀土施工技术的改良也从未停止过,而且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多膨胀土施工工程的措施和工程的结构要点。

下文就是对这些结构要点介绍。

1、膨胀土的定义、特性以及危害1.1膨胀土的定义膨胀土指的就是土中富有亲水性矿物具有吸水能力,而在吸水后慢慢膨胀和水消失后逐渐收缩的一种粘土。

膨胀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会呈现出强度很大或者坚硬的土质,一般都是黄色、红色或者灰白色的土质颜色,常见光滑面,如果有裂隙的话,慢慢裂隙将越来越大。

1.2膨胀土的特性1.2.1岩性特性天然状态下,膨胀土表面十分坚硬,而且没有裂隙,土的含量比较致密,孔隙比一般小于0.8,是一种可以作为地基的土质。

膨胀土成分在水平方向比较均匀,一致,但是如有裂隙部位却在发育中。

通常来看,膨胀土的三大指数都比较大,液限为百分之40到百分之60,塑限为百分之17到百分之35,塑性为18到33,天然饱和度比较大,但含水量极少,一般在百分之20,所以土质一般都是坚硬状态的,内聚力较大,内摩擦因素较高,压缩性都是中等偏低,所以会让勘测或者工程人员误以为是很好的地基,具有较强的地基承载力。

膨胀性岩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特征

膨胀性岩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特征

膨胀性岩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特征发布时间:2021-05-31T12:55:12.1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姚大韶[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不仅具有岩土裂隙性,而且还具有岩土孔隙性的特点,因此必须采用可行性的勘察技术。

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不仅具有岩土裂隙性,而且还具有岩土孔隙性的特点,因此必须采用可行性的勘察技术。

文章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内容、目的以及任务进行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法,以工程实例为例探讨了膨胀性岩土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关键词:膨胀性岩土;地质勘察;案例分析引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专业所包含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涵盖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对保证工程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提高工程水平,减少地质勘察中质量问题和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分析地质岩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因素,对提高技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和目的岩土工程勘察需要以建设工程的要求为依据,分析、评价场地情况得到结果。

岩土工程勘察需要调查地质条件,对地基的稳定性、强度以及承载力进行分析,当需要进行地基加固时,岩土工程地质资料能为地基加固提供支持。

岩土工程的内容包括前期调查场地地质,勘察、取样、现场测试等,除此之外还有室内试验、数据处理以及分析等。

岩土工程的目的在于将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了解清楚,为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从而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2.1勘察技术落后系统的勘察工作需要应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才能够保证勘察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但目前,勘查规范缺乏统一性,使用的勘查技术不能够合理布置岩土勘察工作。

DB45/T_382-2006_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_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DB45/T_382-2006_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_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ICS 13.020.30 P 13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382—2006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2006-11-20 发布
2006-12-0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DB45/T 382—2006
本标准中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H、附录 I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F、附 录 G 为资料性附录。
工程开挖过程中的各种灾害[岩爆、热害、冒顶、片邦、突水(含矿山老窿突水)、瓦斯突出等]以及水
库渗漏问题,不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可在评估报告的地质环境条件部分适当论述。
4.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对评估报告质量终生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
人。
4.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供项目立项、
可研、用地审批使用。组织评审工作的中介机构对评估报告质量负连带责任。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评估报
告,不得通过评审。
4.10 本标准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代替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
价工作。
5 评估工作程序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序按附录 A 的规定执行。
6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
6.1 评估范围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由广西地质学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长河、邓建章、汪海、陈丽峰、陆有德、丰江红。
DB45/T 382—2006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进行城市总 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157—1993 水文地质术语 GB/T14498—1993 工程地质术语 GB 12329—1990 岩溶地质术语 GB 12328—19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 50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 号) 《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条例》(广西城乡建设委员会 1985 年试 行)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 2000 年) 《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环境

广西地区膨胀土路基加筋处治技术研究

广西地区膨胀土路基加筋处治技术研究
◆ -◆ 。◆ _◆ ・◆ _. .
火灾报警 系统而言 , 其还 需与 隧道外显示屏相连 , 这样能够对 过往车 辆 起到警示作用 , 而且还 能促使其协作共同完成灭火工作。
对使用和 备用 两种防水泵进行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维护 , 必须保证这两种 防水泵都能股 正常的工作。除此之外, 消防水泵 也需要 有 自动和手动两种功能 , 实现 自 动化 , 假设 火灾发生或遇 到其 他危险状况 的时候 , 如果 自动控制无 法运
路桥建设
建材发展导 向2 0 1 7 年 1 月
广西地区膨胀土路基加筋处治技术研究
覃 盛科
(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司 南宁 5 3 0 0 0 0 ) 摘 要: 我 国广西地 区分布 的大量 膨胀 土成为了公路施工中难 以克服 的难题 , 大 量学者提出采用客土换填 、 化学改 良等手段进行 处 置, 但是有效性与经济性并不明显。 本文采用有 限元计算软件 , 对加筋膨胀土路堤的陈降与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 了深入分析, 得到了以下 结论 : 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 路堤表面沉降也随之下 降, 边坡稳定性则有所增加。 关键词 : 膨胀土; 高速公路: 土工格栅 ; 路堤沉降 ; 路堤稳定性
2 加筋 对路 堤沉 降与 稳定 性的 影响
为分 析不 同加筋 层数对膨胀土路基沉 降特性 的影 响, 本文 采用岩土 工程有限元计算软件 G e o — s t u d i o建立膨胀土路基沉降计算模型 。如 图 1 所示, 路堤 高度 为 8 m, 坡 比为 1 : 1 . 7 5 , 上 部宽 1 6 m, 下部宽 3 0 m, 网格尺寸 为0 . 5 m, 为 同时考虑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 由计算机 自行划分 网格 , 模 型 共划分 为 1 0 9 1 个 节点和 1 0 2 4个 单元 ,在 计算 中设 定模型底 部为 固定 x、 Y方 向边界, 右侧为 固定 x方 向移动边 界 , 左侧和上 部为 自由移动 边 界 。在分析中不考虑地 下水 以及 降雨影响 。土质参数如表 1所示。 图 2所示 为不设置土工格栅 以及不 同层数土工 格栅 的路堤沉 降等

广西南宁市第三系膨胀岩土分布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广西南宁市第三系膨胀岩土分布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天然状态下膨胀岩土处于不饱和状态非饱和膨胀岩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变化而变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前人已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利用水分特征曲线来研究水分迁移对膨胀土的力学特性的影响缪林昌等提出了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的贡献观点非饱和土强度随吸力变化而变化吸力对膨胀土体的强度有较显著的影响土体中的含水量不同对应的吸力就不同含水量高吸力小饱和状态时吸力为零强度最低
表 !) 岩土体膨胀性指标表 分类名称 非膨胀性 膨胀性 弱 中 强 分级标准 !?7 !?7 @ &’A & !?7 !&’A & &’ A " !?7" "+A "+ A " !?7" /’A !?7! /’A
根据 《 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 建筑勘察、 设计、 施工 和维护条例》 判别和分级, 第三系膨胀岩土中, 粘土质岩 及其 风化形成的粘土为"! 亚类; 粉砂 质粘土 岩及其 风化形成 的 粉质粘土为"$ 亚类。 各类 膨胀 土的 判别 指标 界限 值见 表 $, 膨胀土的胀缩等级划分见表 ( 。
注: 判别时如有一项指标不满足, 则判为非膨胀土。 表 ." 膨胀土胀缩性等级划分表 胀缩指标 胀缩等级 强" 的 中等的 弱" 的 胀缩总率 #/0 (%) ) *2 3 !2 3 4 *2 3 (2 1 4 !2 3 膨胀率 #/12 3 (%) ) 12 + 12 1 4 12 + 12 1 4 12 +
!" 前" 言
) ) 近年来南宁市第 三系膨 胀岩 土分 布区成 为城 市重点 开 发地区, 而该 区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 质灾害频繁。 据统 计, 从 !//’ 年以来本 区发 生地 质灾 害 (# 起, 直 接经 济损 失 约 "!’* #+ 万元, 成为南宁市地质灾 害发生率 最高、 经济 损失 最严重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2005.12目录3 勘察 (1)3.1 广西膨胀土的分类和判别 (1)3.2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 (2)3.3 土的胀缩性和膨胀土地基评价 (5)4 设计 (8)4.1 一般规定 (8)4.2 地基计算 (8)4.3 总平面设计 (13)4.4 结构设计 (14)4.5 地基基础设计 (14)4.6建筑结构设防原则 (15)4.7坡地 (15)4.8管道 (15)5 施工 (15)5.1一般规定 (15)5.2 地基和基础施工 (16)5.3建(构)筑物的施工 (16)6 维护和管理 (16)3 勘察3.1.1~3.1.4 广西膨胀土的分类,沿用《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条例》(以下简称《广西膨胀土条例》)的分类标准,在工程应用中易于操作和使用。

关于膨胀土的判别指标,不同部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标准,如: 国标《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是采用5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δef ≥40%定为膨胀土。

军标《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规范》(GBJ2129-1994)对粘土当δef >35%并最大体缩率δsm ≥8%定为膨胀土;对红粘土、粉质粘土当δef ≥30%并最大体缩率δsm ≥8%定为膨胀土。

《云南省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定》(1989年1月)对粘土当δef ≥35%并具有野外膨胀土特性的定为膨胀土;对亚粘土、红粘土当δef ≥30%并具有野外膨胀土特性的定为膨胀土。

公路部门建议采用自由膨胀率δef 、标准吸湿含水率ωa 和塑性指数Ip 三项指标综合判定,即当自由膨胀率δef ≥40%,标准吸湿含水率ωa ≥2.5%及塑性指数Ip ≥15时定为膨胀土。

(注:标准吸湿含水率ωa 为在标准的温度下(25℃±2℃),和标准的相对湿度下(60%±3%),膨胀土试样恒重后的含水量。

)《广西膨胀土条例》(1985年)根据成因类型、液限及采用10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δef100综合判定。

从胀缩总率与自由膨胀率的关系和胀缩总率与液限的关系来看(见本说明图3.1.1和图3.1.2),自由膨胀率与胀缩总率关系明显,而液限与胀缩总率关系不明显,故取消用液限作判据。

关于自由膨胀率的试样方法,原《广西膨胀土条例》是采用100mL 量筒进行测定。

目前国家规范规定采用50mL 量筒进行测定。

为统一试验标准,本次修订的自由膨胀率的试验采用50mL 量筒进行测定,与国家试验标准一致。

用10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δef100与用5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δef 的关系为(见本说明图3.1.3):0302.0729.0100-=ef ef δδ …………(3.1.1)式中δef ――采用5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

δef100――采用100mL 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各类膨胀土的判别指标界限值是沿用原《广西膨胀土条例》的自由膨胀率δef100界限值用本说明中式(3.1.1)换算得出的。

图3.1.2液限与胀缩总率的关系100mL量筒与50mL量筒测定的自由膨胀率的关系102030405060708090020406080100120100mL量筒测定值(%)50m L 量筒测定值(%)图3.1.3 δef100与δef 关系3.2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3.2.2 在膨胀土地区钻探取土孔中,若送水钻进,必然影响土样天然含水量,会造成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

考虑到部分膨胀岩坚硬,不送水无法钻进,当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大于50时可采用送水钻进(对一柱一桩的超前钻孔,严禁冲水钻进),取膨胀岩样必须采用单动二(三)重管取土器。

关于钻孔封孔,在膨胀土地区的工程钻探应要求做的工作。

若这项工作未做好,会带来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

3.2.4 将场地分为三类,便于勘察、设计分别对待。

3.2.5 大气影响深度,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易确定的重要参数。

主要影响因素有地下水位埋深、地层岩性构造、地形坡度、植被蒸发能力和气候条件等。

根据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在1975年至1982年对不同岩性、不同地区深标的测量统计结果(见本说明表3.2.5-1),在A 、B 类膨胀土地区的大气影响深度均大于5m ,C 类膨胀土地区的大气影响深度在5m 左右。

另外在膨胀土地区人工挖孔桩开挖情况来看,干缩裂隙的深度远远大于《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确定的深度。

由本说明式(4.2.3-5)得到大气影响深度与含水量变化幅度界限值的关系,即01.0ln()1(1101.0pw a e d ωψω-++= …………(3.2.5-1)005.0ln()1(11005.0pw a e d ωψω-++= …………(3.2.5-2)计算当含水量变化幅度为0.005对应的深度以及用《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大气影响深度下限标准(即含水量变化幅度为0.01)对应的深度,在三类场地各类膨胀土地区的大气影响深度计算值见本说明表3.2.5-2。

我们认为,大气影响深度下限定在含水量变化幅度为0.005较为符合实际。

考虑实测值和计算值并结合地形因素的影响,得到了本规定的大气影响深度。

关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根据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的勘探资料分析,结合膨胀土类型、地形地貌、裂隙发育程度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综合确定。

表3.2.5-1 各地各类膨胀土部分深标不同深度升降统计表表3.2.5-1(续表)(资料来源广西综合设计院膨胀土研究小组)3.2.8~3.2.9 对一类建筑小于七层的,可根据勘察阶段、场地类别和膨胀土类型进行布孔,其钻孔间距和钻孔深度可采用本说明表3.2.8-1、表3.2.8-2和表3.2.8-3表中所列数值。

表3.2.8-1 初步勘察勘探线、点间距(m)注:该表仅适用于小于七层的建筑物。

表3.2.8-3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3.3土的胀缩性和膨胀土地基评价3.3.1~3.3.3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划分、建筑物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划分和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划分,沿用原《广西膨胀土条例》的划分标准。

该标准是广西综合设计院从1975年开始对广西膨胀土进行研究,历时8年多。

在此期间,经过了多次雨季和旱季,许多低矮建筑物因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产生裂缝,特别是在大旱年。

广西综合设计院在宁明、贵县、南宁的膨胀土地基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基地,取得了大量实测资料。

对土的物质结构、矿物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和胀缩性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鉴定。

对地表到地表下3m、5m、7.5m膨胀土层的含水量、温度、胀缩变化作了定期观测,对5栋新旧厂房、13栋新旧民房、水塔、水池、烟囱各1座以及专门设计建造的七栋不同基础形式、不同深度、不同宽度散水、不同厚度砂垫层的试验平房,进行定期的升降等观测;对树木对膨胀土层含水量、地面和房屋升降的影响也进行了定期的观测。

取得了大量的实测资料(见本说明表3.3.1),建立了《膨胀土的胀缩等级划分》、《建筑物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等表格,从多年使用情况来看,划分标准是符合实际。

在本次修订中基本沿用上述表格,在建筑物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划分中,膨胀土埋深增加限定值,即大气影响深度。

超过大气影响深度的膨胀土对地面建(构)筑物没有影响。

表3.3.1(续表)注:宁明某部水厂办公室升降幅度较小,原因是受附近水池的影响。

(此表引自广西综合设计院膨胀土研究小组研究成果)为了方便使用,现提供部分地区的多年平均蒸发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见本说明表3.3.2)。

从审图公司提供的信息,有少部分勘察报告引用《广西膨胀土条例》中的表应用有误,为正确使用“规程”中表3.3.1、表3.3.3-1和表3.3.3-2,以某工程为例。

表3.3.2 部分地区干燥度值例:在南宁某一斜坡地带建2层楼房,原斜坡坡角为9度,在房屋四角共施钻4个钻孔,各钻孔地质情况见本说明表3.3.3。

各土层物理及胀缩性试验成果见本说明表3.3.4。

拟建场地1和2孔为挖方段,3和4孔为填方段。

设计地面标高为100m,在勘探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膨胀土埋深小于2m,确定为复杂场地。

大气影响深度为8m。

各钻孔的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见本说明表3.3.5。

表3.3.3 各钻孔地质情况表3.3.4 各岩土层物理、胀缩性指标平均值4 设计4.1 一般规定4.1.1~4.1.3 主要参照《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有关条文制定。

4.2 地基计算4.2.1 用缩限含水量、胀限含水量判断膨胀土地基是否采用只作计算膨胀变形量或收缩变形量的依据,更符合实际。

4.2.2 膨胀变形量计算公式形式与《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公式相似,不同的是《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采用膨胀率实测值指标,而本条是采用膨胀率修正值指标。

采用膨胀率修正值指标,有以下优点: 1 可消除试验误差; 2 便于计算机取值;3 有利寻求各指标的之间的关系。

根据55组红粘土的膨胀率曲线分析,得出红粘土a 、b 与δeo 、δe 50的经验关系式为)4ln(18895.2)3ln(5139.247225.1500e e a δδ+-++-= (R =0.933)202001291.0024192.02065.0e a b δ++= (R=0.608)根据80组粘土、泥岩的膨胀率曲线分析得出a 、b 与δeo 、δe 50经验关系式为)4ln(15713.1)2ln(390507.163729.0500e e a δδ+-++-= (R=0.868) 500035494.000672.0312215.0e e b δδ+-= (R=0.454)以上式中δeo 、δe 50的单位均为%。

4.2.3 收缩变形量的计算,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计算公式,只是在《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公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土层的含水量变化值,本条提供两种计算方法,即直线法和曲线法。

直线法:引用《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中的计算公式进行改进,算至含水量变化幅度为0.005的深度,并增加条件限值。

当含水量变化Δωi>ωi -ωsi 时,取Δωi =ωi -ωsi 。

曲线法:是根据邓江推导公式得到的。

具体导出公式如下:假设条件:a )膨胀土为各向同性;b)饱和土体。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的相互关系,有sw g g =ω,dxdydz dg dV dg V g ss s d ===γ ,dxdydz dg d s γ= ……(4.2.3-1) 1==eGS r ω,G e ω=,此时w w w G e g γωγ==,有ωγd G dg w w = (4.2.3-2)设dxdy=1,由式(4.2.3-1)得 dz dg d s γ=dzd G dg dg d w s w γωγω==……………(4.2.3-2) 由式(4.2.3-3)对ω微分,得dzd d G d d w γωγω)(=…………………………(4.2.3-3)因为 d ω=Δω,含水量变化幅度随深度递减,用 –dz 代替dz ,由式(4.2.3-3)得wd G dz d γγωω-=∆∆ 两边积分,得C G zwd +-=∆γγωln …………………………(4.2.3-4) 当z=1m 时,Δω=Δω1,得1ln ωγγ∆+=wdG C 将C 值代入式(4.2.3-4),得ee wdwdG z G z γγγγωωωω)1(1)1(1----∆=∆=∆∆ …………………………(4.2.3-5)∵Δω1=ω1-ψw ωpeG w d +=11γγ ∴)11()(1ez EXP p w +---=∆ωψωω ……………………(4.2.3-6)图4.2.3 含水量变化幅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式中g w ――水质量; g s ――颗粒质量; V ――土体积;γd ――土的干密度; G ――土颗粒比重; S r ――饱和度; Z ――深度;Δω1――地表下1m 处土的含水量变化值; e ――土的孔隙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