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日粮(TMR)工艺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

以 上 ) 。
该模 式 的优 点在 于 :
l 个人 就 能 完 成 整个 牛场 的饲 喂 工作 。 一 节
省大 量人 工 :
2能 在 l 5分 钟 内快 速 完 成 每 次 工 作 循 环 。 生产 效率 高 : 3可 利 用 自身 的取 料 装 置 快 速 吸 取 所 需 物 料, 大量节 省 取料 时 间 ; 4自由进 出牛 舍 , 料快 捷方 便 ; 撒 5工人 工作 环 境舒 适 , 降低 了劳 动强 度 ; 6非 常便 于牛 场管 理 . 降低人 工管 理成 本 。 该模 式 的 缺 点 在 于 : 置 成 本 较 高 。 购 只有 在 替 代更 多 劳力 和 T MR车 总成本 小 于 劳力 总成 本 的情 况 下才 能体 现 出投 入产 出 比的产 出优 势 。
从现 有 资 料显 示 .一 台 2 方米 自走式 搅 0立 拌车 , 一天 两 回发料 , 能完成 5 0 — 0 0头 ( 后 00 6 0 含 备 牛 与成乳 牛 ) 群 的饲 喂任 务 。劳 动力 配置 比 牛 约 为 l 0人 ( 5 0头牛 群 ) : 2 10 。 这 四种 模式 在 中 国 已经非 常 成型 了 。 其是 尤 根 据 中 国的市 场需 要 . 司达特 公 司 专 门为 中 国的 中小 牛场设 计 了一 种 固定 移 动两 用机 。 有利 于 它 牛 场 灵活 投 资使用 。这 些 T MR应 用模 式 可 以缩 短 牛 场 饲 养管 理 的差 距 。 少 代 谢 病 。 高 产 奶 减 提 量 。 快 中 国奶 业生 产 产业化 进 程 。 加
只需 2 3人 就能 完成 千 头牛场 的饲 喂工 作 : 4搅拌 好 的 T MR 饲 料 可 以 即时 进 行 投放 。 保 证饲料 的新 鲜 度 。 减少 饲 料 因变 质而 造成 的损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

livestock science | 畜禽养殖科学46 ·2021.010 引言全混日粮饲养技术在奶牛养殖产业中推广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由于精饲料、粗饲料混合均匀,能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正常的酸碱值,防止瘤胃酸中毒。
传统模式下,饲料投喂主要是按照先粗饲料后精饲料的原则添加,精饲料进入瘤胃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防范工作,易造成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全混日粮还能为瘤胃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能量和纤维素,营养物质更加全面,能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保证奶牛有良好的消化功能。
最为重要的是全混日粮能显著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极大提高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通过将精饲料和粗饲料科学搭配后,能使一些难以消化的农副产品被很好的利用,减少饲料浪费,节约饲料成本。
在奶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营养需求,还能对饲料配方做出适当的调整,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成本投入,保证饲料投喂的针对性、合理性,使管理更加精确,同时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1 奶牛分群养殖奶牛全混日粮技术应用前,需要根据奶牛泌乳阶段、身体状况、产奶量和胎次等不同因素,做到科学分群,并结合不同群体的奶牛实施针对性的管理。
对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根据泌乳奶牛泌乳阶段的不同,分为泌乳早、中、后期奶牛群,干奶早期、干奶后期牛群和后备牛群。
对于条件较好的养殖场,还可将头胎奶牛作为群体进行集中养殖。
对于处于泌乳早期的奶牛不管其产量高低,都应以提高干物质的采食量为主。
由于奶牛全混合效果是一个群体之间考量,个体差异经常被忽略。
在进行分群中,对于泌乳中后期个别体况较差的奶牛应将其放入早期泌乳奶牛群体中。
对于小型规模的奶牛养殖场,无法进行细致化划分,可将整个奶牛群划分为高产奶牛、地产奶牛和干奶期奶牛、后备奶牛。
如早期和产量较高的牛群划分为高产牛群,中后期牛分为低产牛群。
不同养殖场需要结合具体的养殖规模和奶牛的身体状况及生产管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分群方式,要确保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发挥饲料的最大营养价值。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Q/NC LH J 12 01—2004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全混日粮(TMR)的概念、特点、调配、制作、饲喂管理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三元种业科技所属牛场全混日粮(TMR)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NC LH J 04 01 —2003 饲料与营养Q/NC LH J 04 02 —2003 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3 TMR的概念及其特点3.1 概念:TMR(Total Mixed Ration )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
全混合日粮(TMR)保证了奶牛所采食每一口饲料的营养均衡性。
3.2 TMR饲养工艺的优点:3.2.1 精粗饲料均匀混合,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
奶牛单独采食精料后, 瘤胃内产生大量的酸;而采食有效纤维能刺激唾液的分泌,降低瘤胃酸度。
TMR使奶牛均匀地采食精粗饲料,维持相对稳定的瘤胃PH值,有利于瘤胃健康。
3.2.2 TMR日粮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蛋白、能量、纤维等均衡的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
3.2. 3 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3.2.4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一些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3.2.5 根据饲料品质、价格,灵活调整日粮,有效利用非粗饲料的NDF。
3.2.6 简化饲喂程序,减少饲养的随意性,管理的精准程度大大提高。
3.2.7 实行分群管理,便于机械饲喂,提高劳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

搅拌设备类型及特点
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移动。 立式搅拌机
适用于大型牧场,处理量大,效率高。
搅拌设备类型及特点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配备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便。
输送设备类型及特点
刮板输送机 适用于短距离、大容量的饲料输送。
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维护方便。
输送设备类型及特点
TMR技术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提高饲料利用率
TMR技术能够将各种饲料原料充分混合,使奶牛能够均匀摄入各种营 养成分,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改善乳品质
通过TMR技术的精准配比,可以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而改善乳 品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比例和含量,提高乳品质。
降低饲养成本
TMR技术能够减少饲料浪费和剩余,降低饲养成本。同时,通过合理 调整饲料配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饲料采购成本。
3
可根据需求调节喷水量和喷水方式。
其他辅助设备简介
除尘系统
用于减少TMR调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改善工 作环境。
可采用吸尘罩、除尘器等设备实现粉尘的有效 收集和处理。
04
TMR调制工艺流程
原料投料顺序与比例控制
原料投料顺序
遵循先干后湿、先轻后重的原则,即 先投放干草、秸秆等粗饲料,再投放 精料、青贮、糟渣等,最后添加水和 其他液态成分。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
目 录
• TMR技术概述 • 原料选择与准备 • TMR调制设备介绍 • TMR调制工艺流程 • TMR饲喂管理策略 • TMR技术应用实践案例分享
01
TMR技术概述
TMR定义与发展
TMR(Total Mixed Ration)全混合日粮是一种将粗饲料、 精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完全混 合,能够满足奶牛营养需要的饲养技术。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瘤胃 pH
•6.8 •6.6 •6.4 •6.2 •6.0 •5.8
•4
PPT文档演模板
•传统饲养
•TMR饲喂
•8
•12
•16
•20
•24
•Hour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采用TMR饲喂能够提环 境
混合均匀的日粮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能量、 蛋白、纤维等营养物质,加快了微生物的繁 殖速度,提高了菌体蛋白产量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乳脂不足解决方案
❖ 降低精粗比,增加优质干草用量 ❖ 使用油脂或过瘤胃脂肪(日粮脂肪含量不超过
6%) ❖ 降低日粮水分含量
PPT文档演模板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特殊加工工艺中的揉搓、切割能够对青贮等 饲草拉丝,便于微生物附着,能够提高饲草 的消化速度
PPT文档演模板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PPT文档演模板
•加工合理的TMR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TMR技术能够优化牛场劳动结构
❖ TMR技术能够提高牛场机械化程度 ❖ TMR技术能够优化牛场管理结构 ❖ TMR技术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 ❖ 劳动力优化配置可以大大提高卫生管理 ❖ 采用TMR技术平均每人可管理50~80头奶牛
PPT文档演模板
TMR工艺TMR工艺四大要素TMR工 艺对原料奶质量提高
采用TMR技术后奶 牛代谢病大幅下降
•奶牛蹄病、乳房炎等疾 病减少
PPT文档演模板
奶牛全混合日粮

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养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配制成一种全价饲料,类似于猪或家禽的全价饲料,由发料车发送,散放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
TMR技术是现代奶牛饲养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它在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国内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也已陆续开始使用这项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配制TMR是以营养学的最新知识为基础,以充分发挥瘤胃机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为前提的,并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以降低饲粮的成本。
本文通过对TMR技术的特点、应用TMR技术的基本条件、TMR技术的应用与其注意事项,以及TMR技术的应用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1 TMR技术的特点1.1 奶牛在不同生产性能、不同生理时期,对精、粗料的嗜好极不相同,精、粗料分开饲喂奶牛时,不能保证每头奶牛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均衡地摄取精料,因而导致瘤胃功能异常。
由于全混合日粮各组分比例适当,且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奶牛每次摄入的全混合日粮干物质中,含有营养均衡且精、粗料比适宜的养分,瘤胃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分解利用更趋于同步;同时又可防止奶牛在短时间内因过量采食精料而引起瘤胃内pH值的突然下降;能维持瘤胃微生物的数量、活力及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发酵、消化、吸收和代谢正常进行,因而有利于饲料利用率及乳脂率的改善;减少消化疾病如真胃移位、酮血症、乳热、酸中毒、食欲不良及营养应激等发生的可能性。
1.2 传统的饲喂方式使精、粗料分开饲喂,由于各种饲料的适口性不同,常导致总的干物质摄取量不足,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繁殖出现障碍。
通过推广TMR饲养技术,可扩大利用原来单独饲喂的适口性差的饼、渣类等饲料资源。
由于该技术可使奶牛少量多次的采食,有效降低和防止动物的氨中毒,从而对缓解蛋白资源供需不平衡、降低饲粮成本有一定潜在意义。
另外,在应用TMR饲养技术时,可按牛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的不同,在不降低其生产力的前提下,将当地农户产品(如秸秆)及工业副产品(如酒糟)等进行适当处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配制相应的最低成本日粮。
全混合日粮(TMR)工艺

[2007/12/14] 全混合日粮(TMR)工艺TMR的最大优势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TMR更适用于大型“散放饲养、自由牛床”的牛场中。
TMR的优势还表现在饲料适口性和奶牛采食量的提高,以及每一口日粮的一致性。
TMR的弱点是“大锅饭”,克服的办法的是采取《分阶段引导饲养法》和补料站。
TMR投料程序为先粗后精。
TMR应用须知十条,奶牛无传染性疾病尤应关注。
关键词:TMR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大锅饭”分阶段引导饲养工艺应用须知TMR是追求劳动生产率的产物在世界上一些农业劳力紧缺、社会福利好、农业机械化(设施化)程度高而奶牛养殖单位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家,二十年前在奶牛饲料饲养方面,开始探索试用机械化分发饲料,以减轻劳动强度,吸引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业者的生活质量和争取更多盈利。
第一代的全混合日粮(TMR)发料车,设计成卧式料车厢,厢体内以2~3条纵向绞龙搅拌和推动日粮向发料口行进,第二代的TMR也是卧式的,但在绞龙叶片上加置切割刀片,因此能将日粮较第一代更好地切碎与混合。
但由于卧式的厢体截面均呈方型而留有死角残料,同时一些长料箱由于绞龙的纵轴很长,使用中易造成纵轴变形。
第三代TMR车的厢体设计成立桶形,卧式的绞龙没有了,设计成主轴短而有力的切碎钻,螺旋形钻成接近水平工作的切割力(似绞肉机蕊),并且在桶壁设计有可伸缩的“底刀”,使切割的效果提高很多,立圆形的厢体,也避免了残料死角的存在。
第三代TMR是最近五、六年的新生代,由于其切混的效果优于前二代,因此很快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TMR十分适用于规模大的牛场,因为TMR的购置成本较高,只有在替代更多劳力和TMR车总成本小于劳力总成本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投入产出比的产出优势。
从现有资料显示,一台20m3第三代全自动TMR车,一天两回发料,能完成5000~6000头(含后备牛与成乳牛)牛群的饲喂任务。
劳动力配置比约为1人:20人(1500头牛群)。
奶牛全混合日粮

奶牛全混合日粮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技术2021年10月24日来源:未知作者:admin时间:2021-10-2415:04浏览:134粗饲料、细料战其他饲料被光滑天异化先,被奶牛统一捕猎,平添了瘤胃ph值静晃,自而连解瘤胃ph值没变小,为瘤胃微死物编定了一个杰出的保亡情况,促发展精微死物的收展、简殖,入步微死物的死性战卵黑质的合解率。
最终,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少化、接支)入步,奶牛捕猎主数多寡,奶牛少化杂治平添战乳脂露质多寡。
关于年日型奶牛场,泌乳牛群依照泌乳阶段合为导、中、前期牛群、做奶早期、做奶前期牛群。
对于处正在泌乳早期的奶牛,没有论产质凸凸,皆理应以入步做物质采食质为自。
关于泌乳中期的奶牛中产奶质相对于较下或者很胖的奶牛理应归入泌乳早期牛。
依照牧场理思情况,思索泌乳阶段、产质、胎主、体况、饲料资青草特性等要素开理制制配圆。
思索各牛群的年日小,每个牛群能存有各自的tmr饲料,或者许制制根原tmr饲料+细料草料的体例谦足没上开牛群的市场需求。
忘真:每天每槽的采食情况、奶牛食欲、剩料质等,以即于真时觉察成绩,攻患于已然;每主饲喂先该保证有3%~5%的剩科质,借要寄顾tmr日粮正在料槽中的没有开性(采食先与采食先)战每天连解饲料旧颖。
奶牛全系列混合日粮(tmr)技术2021年10月24日1.4落低奶牛徐病收死率办理足艺法子是有效原用tmr的环节,优秀的办理能够使奶牛场取失最年日的经济欠少。
关于大型奶牛场,能够依照产奶质合为下产、低产战做奶牛群。
普通泌乳早期战产质下的牛群合为下产牛群,中前期牛合为低产牛群。
tmr足艺将粗饲料汤岛先再与细料异化,这样物料正在物理空间上收死了互挖出TNUMBERx60,自而多寡了奶牛搞物质的回去食质。
正在机能杰出的tmr机械充真异化的情况上,完备能消解奶牛对于某一特别饲料的挑选出性(吃零食),因己有助于最年日管制天掌控最高原钱的饲料配圆。
异时tmr就是按日粮中划订的比例完备异化的,平添了奇然收死的微质元素、维死素的欠少或者中毒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12/14] 全混合日粮(TMR)工艺TMR的最大优势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TMR更适用于大型“散放饲养、自由牛床”的牛场中。
TMR的优势还表现在饲料适口性和奶牛采食量的提高,以及每一口日粮的一致性。
TMR的弱点是“大锅饭”,克服的办法的是采取《分阶段引导饲养法》和补料站。
TMR投料程序为先粗后精。
TMR应用须知十条,奶牛无传染性疾病尤应关注。
关键词:TMR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大锅饭”分阶段引导饲养工艺应用须知TMR是追求劳动生产率的产物在世界上一些农业劳力紧缺、社会福利好、农业机械化(设施化)程度高而奶牛养殖单位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家,二十年前在奶牛饲料饲养方面,开始探索试用机械化分发饲料,以减轻劳动强度,吸引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业者的生活质量和争取更多盈利。
第一代的全混合日粮(TMR)发料车,设计成卧式料车厢,厢体内以2~3条纵向绞龙搅拌和推动日粮向发料口行进,第二代的TMR也是卧式的,但在绞龙叶片上加置切割刀片,因此能将日粮较第一代更好地切碎与混合。
但由于卧式的厢体截面均呈方型而留有死角残料,同时一些长料箱由于绞龙的纵轴很长,使用中易造成纵轴变形。
第三代TMR车的厢体设计成立桶形,卧式的绞龙没有了,设计成主轴短而有力的切碎钻,螺旋形钻成接近水平工作的切割力(似绞肉机蕊),并且在桶壁设计有可伸缩的“底刀”,使切割的效果提高很多,立圆形的厢体,也避免了残料死角的存在。
第三代TMR是最近五、六年的新生代,由于其切混的效果优于前二代,因此很快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TMR十分适用于规模大的牛场,因为TMR的购置成本较高,只有在替代更多劳力和TMR车总成本小于劳力总成本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投入产出比的产出优势。
从现有资料显示,一台20m3第三代全自动TMR车,一天两回发料,能完成5000~6000头(含后备牛与成乳牛)牛群的饲喂任务。
劳动力配置比约为1人:20人(1500头牛群)。
TMR较适于在舍饲的“散放饲养、自由牛床”模式中应用。
因为在这种模式中,奶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采食日粮。
TMR的饲养效果TMR车的原意是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饲养实践中,TMR工艺同时获得的主要优点,一是对日粮进行了初步的机械(物理)性消化,节约了奶牛消化饲料所耗用的能量,提高了适口性,加快采食速度和增加采食量;二是避免了奶牛的挑食现象,使奶牛每一口都获得几乎相同成份的日粮,对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有益。
也有人认为借助TMR能使奶牛采食适口性或品质差的次等饲料,但这不是我们工作中应有的取向。
TMR的弱点TMR工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奶牛吃“大锅饭”。
特别当牛群中奶牛的遗传水平不一致,差异较大时更是如此。
这尽管可以以分群饲养减少饲料的浪费,但免不了一些牛会“多吃多占”。
为了满足一些采食能力差的奶牛能获得必要的营养需要,因此对每群奶牛的日粮配给量至少要比通常配给量多投入10%。
在遗传水平很不一致的牛群中应用TMR,还需要配以营养补给站,以满足每头奶牛的营养需要。
分群饲养技术在TMR工艺中,核心技术是要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以求在大生产中尽量做到对奶牛实行区别对待,以期最大限度地合理发挥饲料的效能和奶牛的生产性能。
奶牛的分群技术,其总则是:1、按奶牛所处的不同的状态,可分为泌乳牛、停奶牛、育成牛(指经配种后受孕至其第一次分娩的奶牛)、发育牛(指育成牛与犊牛阶段之间的奶牛)和犊牛(又分为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等群体;2、在停奶牛中,又分为停奶前期和后期(预产期前20~30天)。
3、泌乳牛是奶牛中比例最高的群体,而这阶段奶牛对营养的需求,又比较复杂而多样,各有所需。
分群通过同类牛合并的办法来实现。
泌乳牛大致有五种分群办法:(1)按不同的泌乳状态,可分为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三个阶段。
(2)按不同的繁殖状态,可分为产后复原期、受孕期、妊娠期和妊娠后期四个阶段。
(3)按不同的胎次,有一胎、二胎与三胎及以上之分。
(4)按不同的生产性能,日产奶量分为高、中、低三档。
按体况,按照不同的泌乳阶段,可分别评定体况为一类(符合该阶段所要求的体膘状况)、二类(偏肥或偏瘦)和三类(太肥或太瘦)。
假设按奶牛的胎次来分类集合,这固然能满足胎次间不同的营养需求,但在面对十几个不同泌乳状态、不同繁殖状态及不同日产性能和不同体况,很难既满足日粮组分的不同要求,又满足其对数量的不同要求。
又如以日产性能或体况分组集合,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但若以泌乳状态与繁殖状态来划分,并将繁殖状态中的复原期与受孕期归结为复原受孕期,则可以看到,复原受孕期—妊娠期—妊娠后期与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之间有比较相近的时间分段,因此各个相对应的阶段对日粮组分也有近似的需求。
所以采取以泌乳期之异同为主要区分手段分栏(或分牛舍)饲养的生产工艺,对不同栏(阶段)的奶牛配合以不同成份、不同浓度的日粮组合,可以符合各阶段奶牛对营养和采食量的不同需要。
以此划分的阶段,对奶牛繁殖的管理也因同步而十分有利。
辅以按日产奶性能和体况的不同,在营养补给站给予调节。
这样既可以做到按奶牛的生理状态科学配方、合理投料,又有日常管理方便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尤其当牛群遗传进展渐趋近似和饲养管理规范、牛群体况差异缩小时,以泌乳、繁殖状态为主来分群,更显其优势和方便易行。
在有条件时关注一胎牛的小群集合,将使本工艺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进行分群分栏饲养中,每栏的牛头数不宜太多,以30~50头一群为宜,能使奶牛比较平和均匀地获得饲料与营养。
这样的工艺,在上海“光明”和福建“长富”及其他一些奶牛的生产实践中都已取得实效,冠其名曰《分阶段饲养法》。
在按阶段实行分群之后,又如何进行具体饲养呢?用《引导饲养法》即可收到1+1>2的效果。
在饲养实践中,若对一些正处在泌乳曲线上升阶段(泌乳前期)的牛群,按饲养标准配给或在原实施的日粮基础上,多付给2~5%的营养分(以配合精料为主),然后监察牛群的生产性能与健康反应。
若牛群生产性能有上升反应,则稳定数日后再递增2~5%和监察反应。
三次递增后,宜作一次减料来测试其惯性效应(增三减一察试)。
若生产性能下降,则应恢复增料;若反应平稳,则可延长时日监察,然后再进行增三减一察试。
期间只要保持精粗比在6:4以下即可,在特别高产的牛群中,在临床和实验室的有效监测下,精粗比在短期内达到6.5:3.5/7:3也是允许的。
这样呈梯度逐步以配合精料引导着奶量逐步上升,我称之谓“料领着奶走”。
这对于牛群保持健康、泌乳高峰日的延后呈现、泌乳前期奶量的增加乃至整个泌乳期奶总产量的递增是大有裨益的。
当该牛群进入泌乳曲线峰值之后,在饲养工艺技术良好的情况下,会进入泌乳曲线比较平坦的泌乳中期(约为第3~6个泌乳月),在此阶段内应该保持日粮的相对稳定,这对于稳产与胎次高产是很重要的。
待奶量自然下降后,则与料领着奶走的方法相反,减去2~5%的营养并监察,使之形成“料跟着奶走”的梯度逐步下降。
其间,也需要有减二增一的测试,即依次减了二次料后,不妨增一次料以观后果并决定之后的增减方案。
泌乳后期是泌乳中期的简单延续,此期主要观察体膘状况来决定投料量。
这种“料领着奶走”和“料跟随着奶走”的方法,我称之为《引导饲养法》。
这种方法,看似不十分精确,但却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现场试验来决定日粮组合和投料量的增减,达到比较符合实际的、投之有报的效果,既提高了泌乳曲线的峰值,使泌乳曲线在更高的点上开始下降,同时延缓泌乳曲线下降的坡度;这样能达到既养好牛,又提高胎次奶产量的效果。
我们在许多奶牛场的实际使用中,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小结泌乳牛的《分阶段引导饲养法》:将牛只按相近的泌乳阶段集群分栏饲养。
在泌乳曲线上升阶段,料领着奶走,增三减一;在泌乳曲线平坦阶段,要保持日粮的稳定;在泌乳曲线下降阶段,料跟着奶走,减二增一。
综上所述,我把分阶段与引导饲养的方法,集合成泌乳牛的《分阶段引导饲养法》介绍给大家,愿大家在实践中进一步予以丰盈,以合理的投入去换取大的产出。
TMR的日粮配合与投料各群(栏)奶牛根据其群体的各项技术参数计算的营养需要配合日粮,这与分道饲喂法并无两致,均应依据我国国家标准、美国NRC 等标准,一些科学试验的成果和奶牛场自身实践的总结来决定。
只是TMR配给的数量要比分道饲喂增加10%左右而已。
使用TMR车时的进(投)料程序,由于切碎度与切碎时间的长短相关,又因为粗饲料的体积比其他品种的饲料要大而蓬松,所以TMR 投(进)料的程序一般为:秸杆类→青贮类→糟粕、青绿、块根类→籽实饼粕类、添加剂(或混合精料)。
TMR/散养与栓养的发病率比较TMR/散放饲养与拴系饲养在一些疾病发生率的比较,TMR/散养牛的消化道疾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较拴养牛低些;其他如胎衣不下、肢蹄病的发病率则相反,要高些。
总之,拴养/分道饲喂与散养/TMR之间,各有利弊,TMR与分道饲喂对生产水平的影响,不同的试验结果不尽相同。
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由于奶牛的配对量大、饲料质量、技术管理和操作能力的强弱都会影响试验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较难作出客观的同质比较。
而TMR对于劳动强度之减轻、劳动生产率之提高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在条件成熟的奶牛场使用TMR工艺,是有其生命力的。
TMR应用须知这里整理了几条TMR应用须知,作为一个小结。
1、TMR比较适用于自由牛床散放饲养模式的大型奶牛场;2、TMR比较适用于遗传潜质比较一致的牛群,牛群应按不同营养需要实施分群饲养(群体头数不宜过多,以30-50头一小群为佳);3TMR按奶牛营养需要的量再增加10%配给,以照顾采食能力差的奶牛也能采食较多的TMR料。
在一段时间中颈夹固定牛只采食,是保证所有奶牛有一定采食量的好办法4、TMR料中粗纤维揉切成2-3cm长为度。
另可给予一些长纤维秸杆供自由采食;5、TMR含水量一般在50%左右,但应以保持良好的适口性和混合状态为评定尺度,并给予自由饮水的条件;6、每回在TMR分发料后,根据气候等因素对日粮湿度、保鲜状况和混合态势的影响,尽可能地延长在槽时间,以适应不同牛只的采食行为。
每日饲喂二次,有益于采食均匀和采食量的提高,在饲料容易变质的情况下,可日喂三次。
7、要经常注意将TMR料推集至奶牛能采食到的范围内;8、对实际配制的TMR的全料与残料的营养成份要进行经常监控;9、在奶牛间遗传素质差异明显时,对个体营养需要差异大的奶牛在补料站给予营养补充是合理的;10、牛群应该是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的。
信息来源于:养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