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的研究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分析及定量策略初探

第44卷第2期2022年4月Vol.44,No.2Apr.,2022中国糖料Sugar Crops of Chinadoi:10.13570/ki.scc.2022.02.005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分析及定量策略初探罗庆云1,印敏2(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210014)摘要: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
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为例,通过考察归属各甜菊糖苷化合物的质荷比≥M/2的初级和次级裂解离子、分子离子、加和离子、双分子及三分子聚合物离子等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离子的定量检出信息稳定性及各检出峰面积与化合物浓度梯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利用LC-MS方法对混合体系——甜菊叶提取液中各甜菊糖苷组分进行定量的策略。
结果表明,LC-MS对归属同一甜菊糖苷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的检出受混合体系中甜菊糖苷化合物的浓度影响大,检出峰面积相对占比因甜菊糖苷浓度不同呈不规则波动,以归属同一化合物的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检出峰面积总和为依据所建立的LC-MS定量体系更适用于化合物浓度差异大的混合体系。
关键词:甜叶菊;甜菊糖苷;化学计量;液质联用;定量分析;同位素化合物;混合体系中图分类号:S5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624(2022)02-0028-09罗庆云,印敏.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分析及定量策略初探[J].中国糖料,2022,44(2):28-36.LUO Qingyun,YIN Min.LC-MS analysis of steviol glycosides and preliminary study on quantitative strategy for steviolglycosides in stevia leaves[J].Sugar Crops of China,2022,44(2):28-36.0引言植物化学形态学研究是对目标器官所含化合物的全面分析,是以特定部位所含化合物为依据,对植物资源加以描述和分类的一门形态学与化学相互渗透的学科。
甜菊糖研究报告

甜菊糖研究报告1. 引言甜菊糖,又称为糖叶菊素,是一种天然的非营养甜味剂,可用于替代传统糖类来增添食品的甜味。
与其他甜味剂相比,甜菊糖具有高甜度、低热值和不对血糖进行影响等特点,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对甜菊糖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可能的健康影响进行探讨。
2. 甜菊糖的性质甜菊糖是从甜菊(Stevia rebaudiana)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甜味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一类称为甜菊叶甙的化合物。
甜菊糖具有多种有益性质,如高甜度、低热值、耐高温、稳定性好等。
其甜度可达到传统糖类的250-300倍,而热值却只有蔗糖的1/300,因此适合于健康食品和低热值食品的制备。
3. 甜菊糖的制备方法目前,甜菊糖的主要制备方法是从甜菊植物的叶片中提取甜菊叶甙。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煮、浸泡提取和溶剂提取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提取技术也不断发展,如超临界流体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甜菊叶甙提取效率的同时,也对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甜菊糖的应用领域甜菊糖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由于其高甜度和低热值的特点,可以用作替代传统糖类的甜味剂,例如添加在咖啡、茶、饮料、糕点等食品中,以增加其甜度而不增加卡路里。
此外,甜菊糖还可以用于制备低糖、低能量的健康食品,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健康需求。
5. 甜菊糖的健康影响尽管甜菊糖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仍然有一些研究对其健康影响进行了探索。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大量甜菊糖可能对胃肠道功能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腹泻和腹胀等症状。
此外,甜菊糖的安全性对于孕妇、儿童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尚需进一步研究。
6. 结论总的来说,甜菊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非营养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高甜度、低热量以及稳定性等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传统糖类的甜味剂。
然而,在使用甜菊糖时仍应注意适量食用,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从甜菊叶中提取和精制甜菊苷的工艺研究

从甜菊叶中提取和精制甜菊苷的工艺研究张丽娜,于涛,高冷摘要:实验采用乙醚先对甜菊叶进行脱脂,再用70%乙醇提取,Ca(O H)2和KAl(SO4)2作沉淀剂,在80℃下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和色素,再经AB28大孔吸附树脂处理,99%乙醇重结晶,制得含量可达10.85%、纯度可达91.7%的甜菊苷。
关键词:甜菊苷;提取;分离;重结晶 甜菊苷是从菊科植物—甜菊叶的叶和茎中提取出来的,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的天然甜味剂,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300倍。
甜菊苷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在食品、医药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1]。
据报道,在甜菊叶的水提取液中,除含有甜菊苷外,尚有大量有机酸、蛋白质、色素、无机盐等杂质,大量杂质的存在使提取液的色泽很深,给分离和精制甜菊苷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2]。
实验主要探讨提取和精制甜菊苷的工艺,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甜菊苷。
1 实验部分111 材料、试剂与主要设备11111 实验材料菊甜叶,由黑龙江海林甜菊甙厂提供。
11112 实验试剂Ca(O H)2,KAl(SO4)2,FeSO4,Na HCO3, SPFS,H2SO4,99%乙醇,乙醚,蒽酮,甲醇,正丁醇,试剂均为分析纯。
11113 主要设备AB28型大孔吸附树脂;UV21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GT22Z真空冷冻干燥机;RE25298型旋转蒸发仪;WSZ2133265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112 实验方法11211 工艺流程甜菊叶→粉碎→乙醚脱脂→70%乙醇提取→Ca(O H)2和KAl(SO4)2沉淀絮凝→离心、过滤→AB28大孔吸附树脂处理→烘干→重结晶→甜菊苷11212 方法1121211 乙醚脱脂 称取粉碎的甜菊叶10g,用纱布包好放在索氏提取器中,安装冷凝管,注入乙醚,提取至索氏提取器浸提筒中的乙醚显无色,一般提取6~8h即可,取出,放在通风橱中使乙醚挥发,弃取乙醚液。
1121212 甜菊苷的提取取100g已用乙醚脱脂的甜菊叶,放在2000mL烧杯中,加入600mL溶剂,在80℃水浴上回流提取3h,残渣再分别用300mL溶剂如前反复提取3次,将4次滤液合并,得深棕色提取液约1500mL。
甜菊素中总甜菊糖苷的定量分析方法之比较

Com parison of quantitative determ ination of total steviol glycosides in steviosin
PENG Qing-rui,W U M ei-na,ZANG Tong-tong,XIA Yong-mei
(School of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
用 作 矫 味 剂 , 其 成 分 一 般 多 为 品 质 略 逊 的 甜 菊 有 限公司 。
甜 菊素中总甜 菊糖 苷的定 量分析方法之 比较
彭庆 蕤 ,吴 美娜 , 张 童童 ,夏咏 梅
(江南 大学 化学 与 材料 工程 学 院 ,无锡 214122l食 品科学 与 技术 国 家重 点实验 室 ,无 锡 214122)
摘 要 :甜 菊糖苷在药用辅料 中被称为甜菊 素 ,其总甜菊糖苷 的定量分析依 据中国药典的容量分析法 ;而 在食 品应用 中,总甜 菊糖苷 的定量分析依 据国标 GB8270-2014的反相 HPLC法 。两类方法 的检测原理和 结果 不尽 相 同,因而会 给实 际应用带 来困扰 。本文分 别采用容 量分 析法 、正相 HPLC法 和反 相 HPLC法测定 七种 市售甜菊 素和一种葡萄糖基甜菊糖苷 中的总甜菊糖 苷含量 ;并 以红外光 谱分可能有外加其他甜 味剂。分别依据药典和 国标的方法分析所试样 品的总 甜菊糖 苷含量 ,依据药典所得结果相对 依据国标所得结果基 本为负偏差 ,最 大相对偏 差可达 -16.04%。容量 分 析法 因为 其最 终结果 以斯替夫苷当量计算 ,所 以 比较适用于测定平均分子量 接近斯替夫苷分子量 的产 品 ;而液 相 色谱法 由于考 虑了 11种甜菊糖苷 ,与实际结果 将较为接 近。建议用 反相 HPLC法 检测甜菊 素 中总甜菊糖 苷 的含量 。
关于甜菊素

对甜菊叶原料的要求

对甜菊叶原料的要求:一、甜菊总甙TSG的组成:一般说的甜味配糖体含量,都以甜菊总甙(total stevloside)量表示。
甜菊总甙是表示甜菊所含各种甜味甙类的总称,即总甙(total glycoside)。
我国目前工业化大生产提取出来的甜菊甙是多种苷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的苷组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甜菊甙。
无色晶体,甜度为蔗糖的270~280倍,是甜菊甙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混合苷中的比例为50%~70%。
味质良好,余味长而微苦。
(2)莱包迪甙。
这种甙又可分为RA,RC,RD,RE等四种,其中RA是无色结晶。
甜度为蔗糖的450倍,甜味纯正,近似蔗糖,是甜菊试产品中甜味最优质部分。
RC为无色结晶,甜度不到蔗糖的50倍并带苦味。
RD为无色结晶,甜度为蔗糖的150倍。
RE的甜庶为蔗糖的100。
150倍。
RA在干叶中占总甙的15%.20%左右.RC 占10%。
15%左右,RD,RE占的比例较小。
(3)杜尔可甙。
该甙可分为DA和DB两种,其中DB和RC是同一种物质,DA在干叶中占总甙比例也比较小,且其甜度为蔗糖的150倍左右。
总的来说,甜菊苷是甜菊苷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RA部分,但如果产品中RA含量越高,甜味就越纯正,也就会受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我们要想改善现有甜菊甙产品风味,就必须想办法提高甜菊苷产品中RA部分含量。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甜菊糖甙主要有3种基本形式罔:(1)淡棕色粗提取物,为50%纯品;(2)微黄色,为80%一90%高等纯品;(3)白色粉末状,为90%以上精品。
1.不是所有的普通品都适合提取精制品产品的提取精制品的原料是普通品,提取普通品的原料是甜菊叶。
所以RA 含量的高低,取决于甜菊叶的品种,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种籽手里。
有的品种虽然含苷总量高,但是RA 的含量不高,这样的品种是不适合提取高RA 产品的。
优质的甜叶菊品种,不但含苷总量高,而且RA 的含量也很高。
一般来说,甜菊叶的含量要>50%(的品种RA 含量已经达到 60-70%),只有用这类级别的品种提取得到的普通品,才适合提取高精制品。
甜菊素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 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甜菊素1.2 汉语拼音:Tianjusu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
7 质量标准:8 检验操作规程:8.1 试药与试剂:水、硫酸乙醇、乙醇、甲醇、三氯甲烷、甜菊糖对照品等。
8.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烘箱、马福炉等。
8.3 性状:8.3.1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8.3.2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浓甜微苦。
8.3.3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含10.0mg 的溶液(如溶液不澄明,应滤过)。
在25℃时,依法测定(附录23),比旋度应为-30°至-40°。
8.4 鉴别:取本品与甜菊素对照品各10mg,分别加无水乙醇1ml溶解,制成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约15分钟至斑点清晰,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8.5 检查:8.5.1 杂质吸光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含20.0mg的溶液。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5)在37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大于0.10。
8.5.2酸度取本品0.50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出现,并在10秒钟内不褪,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0.5ml。
8.5.3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附录14)。
8.5.4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16),遗留残渣不得过0.1%。
甜菊素

赣州菊隆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药用甜菊素详细说明:联系电话:86-797-4600999品牌名称:甜菊糖甙简介Stevioside Introduction甜菊糖甙是目前唯一的集安全、保健、功能、高甜、低热、口感好、无毒副作用为一体的纯天然甜味剂。
从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甜菊叶片中提取而成,为白色粉末或结晶状,甜度比白糖高200-450倍,热量几乎为零,口感甘醇。
目前,甜菊糖甙产品已有普通、高RA、STV、酶改制等不同含量多达二十余种,可适用于糖果、糕点、烘焙、果酱、蜜饯、调味、炒货、腌渍、饮品、乳品、酿造、烟草、海产、制药、保健、日用、动物饲料等产品中,几乎可全部替代白糖使用。
甜菊糖甙特性:1、安全性高-至今未发现有任何毒害2、稳定性好-耐热、耐酸、耐碱,不易出现分解失效现象3、不含热值-热量仅是白糖的1/300倍,几乎为零4、溶解性好-易溶于水和酒精,且与蔗糖、果糖、异构化糖等溶解混合口味更佳5、非发酵物-性质稳定,不易霉变6、口感甘甜-有独特的清凉、甘甜的特点7、保质期长-性能稳定,有抑菌作用,易储存产品名称:药用甜菊素外观性状:白色粉末规格:95%质量标准:国标主要用途:药用甜味剂保质期:12 月甜菊叶(学名:Stevia rebaudiana )属于小菊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广东。
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与巴西交界处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味的结晶,有砂糖200倍的甜味。
由于热量低、易溶于水或酒精,也具耐热性,可谓无热量之代糖产品,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或瘦身食品常用的甘味料。
性味与归经:甘,凉。
含有低热量、高甜度甜味成分甜菊糖。
甜菊糖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工业。
科名:小菊科植物摘取部位:叶产地:广东适宜搭配:所有花草茶。
花言茶语:自然的甜美药用价值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与巴西交界处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味的结晶,有砂糖200倍的甜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的研究
摘要:目的:根据《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作为药用辅料的甜菊
素进行质量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对进一步规范厂家药用辅料甜
菊素的生产、认证、检查提出意见及建议。
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5 版)
及《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从结构确证、稳定性实验、性状、鉴别、
检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甜菊素的光谱图、色谱图均与对照品一致,长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甜菊素质量稳定,甜菊素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5 版)药用辅料甜菊素的质量标准要求。
结论:研究的甜菊素结构明确,质量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中国药典》(2015 版)药用辅料甜菊素标准进
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
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qualities criteria
Xu Jianghong,Zhang Ruoliang,Liu Chunmei,Huang Weibo,Yu Jing
(Gan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 341000)
ABSTRACT:OBJECTIVE: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the value of the stevia as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quality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ts quality standard and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manufacturer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grain production,certification,inspection opinions and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and "medicin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management method",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confirmed from the structure,stability testing,character,identification,examina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were studied.
RESULTS:The spectrum and chromatogram of steviosin of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ference substance,accele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eviosin qualities for a long time stability,steviosin,the quality indicators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osin grain quality standa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The structure of steviosin is clear,stable quality an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s,the available "China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standards for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teviosin;Qualities criteria
甜菊素是从天然甜料植物甜叶菊的甜叶中提取的一类高甜度、低热值、非发
酵性、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天然甜味剂,对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
龋齿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甜菊素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而其热值却为
蔗糖的1/300,所以目前不少药品生产厂家把甜菊素作为一种甜味剂替代蔗糖。
甜菊素是经我国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
低热值矫味剂和甜味剂。
它是继甘蔗甜菜糖之外第3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
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蔗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
来越重,甜菊素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用辅料必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甜菊素收载
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属已有国家标准的药用辅料,本文分别采用紫外吸收
光谱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菊素的化学结构及组份进行了确证,
并对其质量稳定性和符合性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仪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ENSOR2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布鲁克光谱仪器亚太有限公司);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WZZ-2B自动旋光仪(上海精密科
学仪器公司);DZF-0B真空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SX2箱式电阻炉
(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XS205DU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甜菊素对照品(USP ROCKVILLE,MD LOT F01080),莱鲍迪苷A对照品(USP ROCKVILLE,MD LOT F01077);甜菊素试验用样品由厂家提供;溴化钾为光谱纯,其他试剂为分
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结构确证
2.1.1紫外吸收光谱:取甜菊素对照品、样品,分别用水配制成浓度为
100μg/ml的溶液,在190-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样品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与甜菊素对照品溶液的一致(见图1)。
图3 高效液相色谱图
A.甜菊素对照品
B.莱鲍迪苷A对照品
C.样品
1.甜菊素
2.莱鲍迪苷C
3.莱鲍迪苷A
2.2 质量研究
取三批样品,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甜菊素品种项下检验,另外进行
影响因素试验:高温(温度60℃,10天)、高湿(相对湿度75%,10天)、强
光(光照度4500lx,10天)。
2.2.1性状,三批样品均符合规定,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性状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
2.2.6 含量测定
三批样品均符合规定,结果见表6。
表6 样品含量测定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
2.3 乙醇量测定
乙醇量不是《中国药典》品种规定项目,因工艺使用了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为考察成品的乙醇量残留量,按《中国药典》乙醇量测定方法测定了上述三批样
品的乙醇残留量,结果均未检出。
2.4 微生物限度
为考察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按《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上述三批
样品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未检出。
2.5 稳定性试验
为考察甜菊素质量稳定性,我们以含量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了长期、加
速试验。
2.5.1 加速试验
取三批样品,40℃±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放置0、1、2、3、6个月,分别测定含量,结果表明6个月内质量无明显变化,见表7。
表7 样品加速试验结果表
3.讨论
3.1 本试验通过光谱和色谱技术,对比了对比了样品与对照品的图谱信息,
结果表明甜菊素样品与对照品的光谱和色谱信息一致,通过生产工艺对甜菊叶提取,其产物与甜菊素结构相符。
3.2 本试验对甜菊素样品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用辅料甜菊素标准
进行全项检验,结果三批样品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表明该样品生产工艺可以
控制其质量,并可作为药用辅料使用;另外为考察样品的残留溶剂及微生物限度,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均为检出,表明工艺能较好
的去除和控制提取溶剂和微生物,满足口服的要求。
3.3 经过稳定性考察,本样品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经过高温、
高湿、强光照射后,质量无明显变化;另经过长期和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
条件下,样品质量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S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GB 827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S]. 2015.
[3]于聪敏,石岩. 甜菊糖甙的测定方法 [J] . 中国糖料,2009(1):65-67.
[4]吴岩,杨长志,刘永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叶菊粗糖苷中甜菊苷的含
量[J]. 食品工业科技,2007(7):214-215.
[5]刘超,李来生,许丽丽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叶菊糖中的甜菊苷和莱
鲍迪苷A[J]. 分析实验室,2007,26(7):23-26.
[6]陈慕英,于喜水,孙玉华等. 甜菊甙类的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1(3):23-24.
作者简介:易路遥(1983-),女,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食品(保健食品与化妆品)室质量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的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