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汉字学习:1.五笔字根:横、竖、撇、捺、点。
2.汉字的抄写:正确书写字的笔顺和形状。
3.基础汉字认读:认读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汉字。
4.生字识读:通过识字测试,学习和记忆生字。
二、词语学习:1.词组的认读和运用2.动态的联想和发散: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类比、连想和发散,拓宽词汇的应用范围。
三、句子学习:1.简单句: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
四、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阅读短文或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获取信息:能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了解资料的基本信息和细节。
五、声母、韵母的认读和拼读:1. 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2. 韵母: 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六、单词的认读和拼写:1.基础单词的认读和拼读。
2.写出所听到的汉字或拼音。
七、诗词歌咏: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古诗和歌曲。
2.听读古诗或歌咏,感受诗意和音乐。
八、阅读能力的提高:1.理解课文的意思,找出关键词,进行整体理解。
九、作文表达:1.个别或集体写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十、朗读和背诵:1.准确、响亮、流畅地朗读课文、诗歌或文章。
2.背诵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感和记忆力。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大致归纳,具体的内容和学习进度还需参考教材和教学大纲。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背诵(sòng) 挨(ái)打二、易写错的字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共有十四画,第十三笔是竖折。
扬: 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会写词语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ji ào)睡觉 假⎩⎪⎨⎪⎧(ji ǎ)假话( ji à)放假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五、形近字⎩⎪⎨⎪⎧汉(汉字)叹(叹气)⎩⎪⎨⎪⎧服(服装)朋(朋友)⎩⎪⎨⎪⎧静(安静)净(干净)⎩⎪⎨⎪⎧粗(粗心)姐(姐姐) ⎩⎪⎨⎪⎧落(落下)洛(洛阳)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扬(表扬)杨(杨树)⎩⎪⎨⎪⎧避(避开)臂(双臂)六、近义词鲜艳—艳丽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洁白—雪白 安静—宁静 轰响—轰鸣 狂欢—狂喜 突然—忽然 觉得—感觉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七、反义词安静—热闹 招引—驱赶 洁白—乌黑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扬起—放下 主动—被动 认真—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八、词语搭配【动词搭配】 (打)招呼(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看)热闹(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形容词搭配】 (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两(只)猴子 九、词语归类【ABB 式词语】一条条 一个个 【 AABB 式词语】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一×一×”式词语】一字不漏一声不响十、句子积累1. 拟人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坪坝(bà):注意“坝”的读音,不要读成“bèi”。
- 摔跤(shuāi jiāo):“摔”字是翘舌音,“跤”字读轻声。
- 凤尾竹(fèng):“凤”字读音为后鼻音。
2. 易写错的字。
- 晨:上下结构,日字头,下面是“辰”,注意不要少写一横。
- 绒: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戒”。
- 装:上下结构,上面是“壮”字多一点,下面是“衣”。
3. 重点词语。
- 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敬爱、国旗、敬礼、教室、朗读、安静、树枝、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
二、句子。
1. 排比句。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 拟人句。
-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第二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石径(jìng):“径”字是后鼻音。
- 赠送(zèng):“赠”字是平舌音。
- 残菊(cán):“残”字读音为“cán”,不要读成“chán”。
2. 易写错的字。
- 径:右边是“巠”,不要写成“圣”。
- 霜:上下结构,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相”。
- 君:不要忘记里面的一横。
3. 重点词语。
-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停车、枫林、霜叶、赠送、刘景文、菊花、残菊、君子。
二、句子。
1. 古诗名句。
第三单元。
一、字词。
1. 易读错的字。
- 钥匙(yào shi):“匙”字在这里读轻声。
- 缤纷(bīn fēn):“缤”字是前鼻音。
- 勾住(gōu):“勾”字不要读成“gòu”。
2. 易写错的字。
- 盒:上下结构,上面是“合”,下面是“皿”。
- 颜:左边是“彦”,不要写成“产”。
- 紧:上下结构,上面是“臤”,下面是“糸”。
3. 重点词语。
- 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汇总目录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2)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5)第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9)第四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12)第五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15)第六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18)第七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22)第八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26)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 归纳总结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挨(ái)打二、易写错的字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共有十四画,第十三笔是竖折。
扬: 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会写词语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ji ào)睡觉 假⎩⎪⎨⎪⎧(ji ǎ)假话( ji à)放假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五、形近字⎩⎪⎨⎪⎧汉(汉字)叹(叹气)⎩⎪⎨⎪⎧服(服装)朋(朋友)⎩⎪⎨⎪⎧静(安静)净(干净)⎩⎪⎨⎪⎧粗(粗心)姐(姐姐) ⎩⎪⎨⎪⎧落(落下)洛(洛阳)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扬(表扬)杨(杨树)⎩⎪⎨⎪⎧避(避开)臂(双臂)六、近义词鲜艳—艳丽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洁白—雪白 安静—宁静 轰响—轰鸣 狂欢—狂喜 突然—忽然 觉得—感觉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七、反义词安静—热闹 招引—驱赶 洁白—乌黑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扬起—放下 主动—被动 认真—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八、词语搭配【动词搭配】(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 【形容词搭配】(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两(只)猴子 九、词语归类【ABB 式词语】一条条 一个个 【 AABB 式词语】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一×一×”式词语】一字不漏一声不响十、句子积累1. 拟人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背诵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背诵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读准字音双桨jiǎnɡ、倒映dàoyìnɡ、轻轻qīnɡ、晒蔫niān、山崩bēnɡ地裂、一蹦bènɡ一跳、骄阳似sì火、背书似shì的、石径jìnɡ、姑苏城chénɡ、江枫fēnɡ 、乳rǔ汁奉fènɡ献、整zhěnɡ体一、多音字似shì 似的假jiǎ 假如处chǔ处分处理泊pō湖泊sì似乎好似jià 放假chù到处处处bó停泊三、词语积累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青山绿水2、夏天钓鱼:烈日当空、清澈见底、风景如画、满头大汗、喜出望外、垂柳鸣蝉、自由自在、兴高采烈3、有“根”字的: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4、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一叶知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雁过留声5、描写风浪的:波涛滚滚、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波涛澎湃、滔天巨浪6、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纸黑字四、课文分析1、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
“谁”是指:党、祖国、父母、老师。
《让我们荡起双桨》: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乔羽,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其中有字词典指《《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
“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指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每课重点)

24司马光112
25掌声丨13
26灰雀114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115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
新课考点梳理
常考易错积累
一、会认字
坪现(ba)咨族(han)鲜蛰(yan)打为(ban)飘近(yang)朗尊(du)替(shudi)嚟(jiao)风扈竹(&ng)有有(jie) *
二、会写字
晨ch$n(晨光)(清晨)绒r6ng(绒球)(绒毛)
有什么看法?
五车书。
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
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
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态度
者后其节目
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要敢于去问。
句,丿口H口。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樋。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描写了儿童夜捉蟋蟀的生活场景,反衬了诗人内心 的凄凉,更突出了诗人寄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古诗对比赏析
(1)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描写秋天景物的。
(2)不同点: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描写的景物
寒山、山路、 白云、人家、 红枫
残荷、残菊、橙黄橘绿
三、易混词语
七、词语搭配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修饰语搭配:(湿润)的东风(无人知道)的地方
1.“急急忙忙”指因心急而加快
八、重点句品析
行动,侧重于心里急切。如: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
他急急忙忙地吃完饭,向学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版)(精选版)

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惠崇(chóng) 芦芽(yá) 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 减(jiǎn)少河豚(tún) 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几痕(hén) 形(xíng)成沾(zhān)水闲散(sǎn) 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 姿势(zīshì) 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 黑绸(chóu)二、易写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聚:上下结构,下面是“”;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了不起花骨朵儿四、多音字行h áng (银行)x íng (行走)得d ěi (我得)d é(得到)地de (高兴地)d ì(地球)杆g ǎn (枪杆儿)g ān (电线杆)散s àn (散步)s ǎn (闲散)圈ju àn (羊圈)qu ān (圆圈)佛f ó(佛像)f ú(仿佛)挨ái (挨冻)āi (挨着)骨ɡǔ(骨头)ɡū(花骨朵)蚂m ǎ(蚂蚁)m ā(蚂螂)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 粘(糖粘牙)沾(沾水)辨(分辨)瓣(花瓣)账(账目))胀(饱胀) 篷(帐篷)蓬(莲蓬)资(资助)姿(姿势)拂(拂尘)佛(仿佛) 班(班级)斑(斑纹)巨(巨大距(距离) 稠(稠密)绸(绸缎) 馍(馍馍)膜(膜翅)六、近义词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清香—芳香 雪白—洁白 破裂—分裂仿佛—好像 琢磨—考虑 形象—形态灵敏—敏捷 可能—也许 讨厌—厌恶七、反义词迟—早 香—臭 暖—冷 外—里(内)短—长 晴—阴 减—加 晚—早聚拢—分散 平添—缩减 乌黑—雪白轻快—笨重 活泼—呆板 先知—后觉偶尔—经常 伶俐—迟钝 展开—合拢饱胀—干瘪赶紧—迟缓美—丑挨挨挤挤—疏疏朗朗讨厌—喜欢完整—残缺灵敏—迟钝漂亮—丑陋第二单元一、易读错的字宋(sòng)人解释(shì) 触株(chùzhū)耕(gēng)者折颈(jǐng) 懦弱(nuòruò) 陶(táo)罐谦(qiān)虚价(jià)值尘(chén)土捧(pěng)起狮(shī)子别致(zhì) 欣赏(xīn shǎng) 不禁(jīn)皱(zhòu)眉匀称(yún chèn) 挣(zhèng)脱倒映(yìng) 遵循(zūn xún)传(chuán)来尊(zūn)敬碌(lù)碌无为二、易写错的字释:左边是“釆”。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复习-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一、复习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团结)、(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和赞美的感情点题。
2、《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花儿)想象成(孩子),描绘出雨后花儿次第开放的景象,表现出孩子们的(可爱)、(活泼)。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学习时(不懂就问)的故事,赞扬了他(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敢追求(真理)的主动精神。
二、背诵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听写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阵雨荒野绿草跳舞狂欢功课放假互相狂风自然能够双臂落下口笛罚站所以扬起背诵照例练习吓呆戒尺厉声详细流利挨打清楚摆摆手急急忙忙糊里糊涂鸦雀无声四、形近字晨(早晨)绒(绒球)球(足球)汉(汉族)辰(星辰)械(机械)救(求救)汗(汗水)艳(艳丽)服(衣服)装(装饰)扮(打扮)色(色彩)报(报告)壮(壮丽)盼(盼望)读(读者)静(安静)粗(粗细)影(影子)续(连续)净(干净)组(小组)景(风景)落(落下)荒(荒野)狂(狂风)假(假期)洛(洛阳)慌(慌张)汪(汪洋)暇(闲暇)够(能够)猜(猜想)扬(表扬)臂(手臂)哆(哆嗦)情(情景)杨(杨树)避(躲避)五、多音字xiān ( 新鲜jià(假日)ēi(背包)quān(圆圈)xiǎn ( 鲜有ǎ(真假)bèi(背诵)juàn(羊圈)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敲响)铜钟(朗读)课文(打)招呼(看)热闹(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吹)口笛(穿)衣裳(扬起)双臂(收起)戒尺(摆摆)手(提出)问题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鲜艳)的服装(粗壮)的枝干(欢唱)的小鸟(可爱)的学校(湿润)的东风(摇头晃脑)的同学(2)(好奇)地听(簌簌)地响(流利)地背七、近义词穿戴—打扮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湿润—潮湿碰触—碰撞急忙—匆忙照例—按例流利—流畅霎时—立刻八、反义词安静——喧闹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粗壮——纤细湿润——干燥照例——破例流利——生疏详细——大概九、量词一(段)书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一(条条)小路十、特殊词语ABAB式:糊里糊涂AABB式:急急忙忙咿咿呀呀含人体器官名称的: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七嘴八舌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翩翩起舞不骄不躁生气勃勃精神抖擞兴高采烈稳如泰山喜气洋洋跃跃欲试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复习课文1、《山行》描写(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诗中写枫叶颜色的诗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戴、蝴蝶、雀、舞、耍、绒、察、瓣、拢、爬、仰、辫、勇敢二、多音字似sì()shì()发fā( )fà( ) 相xiānɡ ( ) xiànɡ ( )晃huǎnɡ()huànɡ()朝zhāo()chóo()好hǎo()hào()假jiǎ()jià()都dū()dōu()三、近义词安静—宁静敬爱—尊敬古老—久远常常—经常仔细—认真似乎—好像居然—竟然汲取—吸取鼓励——鼓舞四、反义词热闹—安静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合拢—张开快乐—伤心喜爱—讨厌现在—从前朋友—敌人仔细——马虎五、积累背诵1、熟练背诵《我们的民族小学》全文,并能正确按原文填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最好能够默写)2、熟练背诵并正确默写《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6、7句(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3、熟练背诵《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4、背默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小儿垂钓》六、造句:常常:微笑:引人注目:一本正经:七、重点语句:1、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拟人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挂”准确、形象地体现出了天都峰的陡。
)3、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山难爬,表现出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体现了登山的艰难。
)5、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都爬上了天都峰,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启示:做事情需要自身不懈的努力,也要善于像他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八、课文理解: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为什么要写小动物呢?(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二是突出了孩子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后的活动丰富多彩、欢乐愉快,十分吸引小动物。
)2、《金色的草地》: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启示(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4、《槐乡的孩子》: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在以下几点: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第二单元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散步、胸脯、摆弄、卷、杂、藏、卧、旅、考、遗二、多音字散sǎn()sàn()卷juǎn ( )juàn ( )当dànɡ ( ) dānɡ ( ) 藏cánɡ()zànɡ()三、近义词肯定—一定婉转—动听忽然—突然喜爱—喜欢四、反义词肯定—否定虚假—真实著名—有名五、积累背诵1、背诵并默写《灰雀》一课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2、背诵并默写《奇怪的大石头》第六自然段。
3、背诵并默写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六、造句:婉转:惹人喜爱:一……就……七、重点语句:1、列宁每次走到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2、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找遍”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表现出男孩已经决定要改正错误。
)3、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
(“赶紧”表现了高尔基对于孩子的疼爱和关切之情)4、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体会到小男孩因为自己忘带胶卷感到羞愧。
)5、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终于”表现出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八、课文理解:1、《灰雀》:列宁十分喜爱灰雀,更关心、爱护孩子。
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了回来。
2、《小摄影师》: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
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
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
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
3、《奇怪的大石头》: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他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4、《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5、高尔基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6、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特别重要,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扎实掌握!!)A、“说”在前,引号里面的话在后:小男孩摆弄了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B、“说”在后,引号里面的话在前: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C、“说”在中间,前后都有说的话: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相关练习:已经仔细看过课本,该类知识集中在《小摄影师》、《陶罐和铁罐》两课,请家长朋友找出相关句子,尤其是后两种情况,让孩子加一加标点,多练习几遍,熟能生巧!―――――――――――――――――――――――――――――――――――――――――――――第三单元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异、遥、插、希望、奔、垂头丧气、凉爽、紧二、多音字扇shān()shàn()坊fánɡ( )fānɡ ( )丧sànɡ ( )sānɡ ( ) 觉juã()jiào()三、近义词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留意—留心凉爽—凉快道别—告别四、反义词快乐—痛苦垂头丧气—兴高采烈紧—松炎热—寒冷五、积累背诵1、熟练背诵并正确默写《古诗两首》2、熟练背诵《秋天的雨》全文,并能正确按原文填空3、背诵并默写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六、造句:憧憬: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七、重点语句:1、《古诗两首》词语解释:萧萧:指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独:单独。
异乡:他乡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遥:遥远。
2、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憧憬:向往。
表现出我们做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3、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依然:仍然。
体现出我们内心十分快乐。
)3、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4、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躲”形象而逼真地写出了秋雨里还有好多好闻的气味。
)5、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勾”形象地写出了小朋友被香味吸引了,突出了水果气味的香甜。
)八、课文理解:1、古诗诗意:《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2、《风筝》这一课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读了课文后,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风筝”代表着快乐与幸福。
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3、《风筝》课后题:描写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性情的语句(全解100页)4、《秋天的雨》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5、《秋天的雨》课后题: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秋雨的?(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6、《秋天的雨》一课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西体会)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比喻)B、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拟人)―――――――――――――――――――――――――――――――――――――――――――――第四单元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苏醒、湿、娇嫩、播、修、试验、概、随意、拜访、具二、多音字闷mēn()mân()几jī( )jǐ ( ) 看kān ( ) kàn ( )磨mó()mò()薄bó( ) bóo ( ) 尽jǐn()jìn()调tióo()diào()待dāi()dài()三、近义词舒展—伸展适宜—适合密切—紧密能力—技能猜测—推测好像—仿佛应该—应当详细—具体大致—大概随意—随便四、反义词疏远—密切增加—减少超常—一般熟悉—陌生浪费—节约简单—复杂渺小—伟大详细—简略五、积累背诵1、熟练背诵《花钟》第一自然段,并能正确按原文填空(最好能够默写)2、熟练背诵并正确默写《蜜蜂》最后一个自然段3、背默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一年四季瓜果蔬菜农谚歌谣)六、造句: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欣赏:究竟:果然:七、重点语句: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问句式,强调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2、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这是作者作试验的原因。
从“听说”一词可以体会到法布尔不轻信不盲从的科学态度。
)3、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是作者的观察与推测,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善于观察与思考。
)4、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