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兽医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猪场常用药的使用与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猪场常用药的使用与常见病的治疗方案一、猪场常用药物的使用原则1.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治疗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疾病非常有效。
然而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抗生素的疗效。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医生或兽医的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或过量使用;-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要恰当,不能盲目延长治疗时间;-选择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频繁更换;-定期监测抗生素的疗效,必要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2.合理使用消毒剂消毒剂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起着关键作用。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用于猪场环境和设备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定期对饮水设备、栏舍、仔猪笼等猪场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配置消毒液时要注意浓度和用量,不可太浓或太稀;-注意消毒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合理使用驱虫药物驱虫药物对于控制内外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非常重要。
在使用驱虫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按照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使用,并严格遵循喂食间隔时间;-定期对猪圈和周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去除寄生虫的滋生源。
4.合理使用疫苗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使用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选择适用于当地环境和猪种的疫苗;-按照推荐剂量和免疫程序使用;-注意疫苗的质量和保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存储不当的疫苗;-根据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1.脚气病脚气病是猪场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2和矿物质引起。
治疗方案如下:-补充缺乏的维生素B2和矿物质,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B2和矿物质的饲料来预防和治疗;-注意改善饲料的质量,避免过期或变质的饲料;-维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经常更换垫料,避免细菌滋生。
2.外寄生虫感染外寄生虫感染是猪场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猪体表寄生虫的繁殖引起。
治疗方案如下:-使用适用的驱虫药物,按照推荐剂量进行喂药;-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去除寄生虫的滋生源;-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检查猪体表,发现有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及时治疗。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为规范兽用抗菌药临床使用,提高动物源细菌感染防治水平,保障动物用药安全、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超标风险,特制订《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动物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合理应用兽用抗菌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有无抗菌药应用指征;二是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兽医临床应根据感染风险、危害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学评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
预防用药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杜绝非法使用人用抗菌药,超范围、超剂量不规范用药行为。
兽用抗菌药治疗应用指导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兽医开具兽用抗菌药使用处方前,必须进行临床诊断。
根据患病动物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等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才能应用抗菌药进行治疗;由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可应用抗菌药。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时,不宜使用抗菌药治疗。
二、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兽用抗菌药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条件具备时,对兽医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动物应在使用抗菌药治疗前,及时采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猪场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三)——用药方案的制定原则

治疗 急性 传染 病 、重症 感染 和抗 菌 药 物 不 易到 达 的 部 位 的感 染 ( 如 脑部 、肺 部 感 染 等 ),药 物 使 用剂 量 ,
刊介 绍猪 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2 / g体 重 , 0mg k
笔者 不敢 苟 同。
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抗 菌 药 物 特 点 , 根 据 病 原 菌 、感 染 部 位 、感 染 严 重
格 按 法 定 用 量 使 用 ,不 可 随 意 加 大
链 霉 素 、 强 力 霉 素 、磺 胺 类 ,应 严 大 的血 药 浓 度 , 从 而 明 显 提 高 抗 菌
活性 和 临 床 疗 效 ,减 少 毒 副 作 用 和
剂 量 ,同时 要 严格 按 体 重 计算 用 量 。
注 射 应 激 ,所 以 可 采 取 每 日注 射 1 次 的办 法 ,但剂 量要按 日剂量计 算 。
原 体 的最 小 抑 菌浓 度 ( C , MI ) 才能
获 得 最 佳 的 杀 菌 效 果 , 因此 必 须 每 E至少 注射 2~ 3 。 t 次 而氨 基糖苷 类 、
范 围 ,用 药 量 应 准 确 。 对 有 毒 副 作
用 、 安 全 范 围 小 、 剂 量 要 求 严 格 的
氟 喹 诺 酮 类 抗 菌 药 物 具 有 浓 度 依 赖 性 特 征 。 在 日剂 量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程 度 和 病 猪 的 生 理 、病 理 情 况 制 定 宜 较 大 ( 疗 剂 量 范 围最 高 限 ) 治 ,首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方 案 ,包 括 抗 菌 药 物 次 使 用 应加 倍 ,这 是 突击 量 的原 则 ,
的 使 用 品种 、剂 量 、给 药 次 数 、给
猪场安全高效使用兽药法则

生 素 , 所 以
( 病猪 痉挛 、抽
搐 、转 圈、狂
跑 、嘶 叫或倒
地 不 起 、 口吐
人 们 广 泛 应 用 青 霉 素 治 疗 猪 病 , 包 括 胃 肠 道 感 染 , 如 胃 肠
炎 、仔 猪 白
白沫 )的病 猪
很多 ,因为 这
类猪 表现 的症
使 用 林 可霉 素 、 恩诺 沙 星 、黄 连 药 。其实 ,这些 病猪绝大 多数不 是
素 、乙酰 甲喹等进行治疗。 因 中毒Biblioteka 致 ,而是许多疫 病 ( 如 猪
6 . 严谨 用利尿 药治尿 闭。 临 传染性脑 脊髓炎 、猪伪狂 犬病 、猪 床上 常见尿 闭及 少尿 患猪 ,遇 到这 链球 菌病 等 )表 现出的一种脑 神经
猪场安全高效使用兽药法则
1 . 严谨 大剂 量应 用 退 热剂 。
毒性感 染 引起 的疾病 很多 ,而病毒
许多 人在治 疗猪病 时 ,常常离 不 了 灵 听起来好像 是抗病 毒 的灵药 ,所
退 热剂 ,如 氨基 比林 、安 乃近 、安 以人们在治疗 猪病 时常 常会大量 而
痛 定等 ,而且都 是连续 、大剂量 使 广 泛地使 用病毒灵 。其 实病毒 灵根 用 ,甚 至有 些 并不发烧 的病猪 以及 本 治不 了病 毒性疾 病 ,病 毒灵在 兽
的治本 作用 ,长时 间、大剂量 使用 是 因为 消化不 良所引起 的 ,对 于这 类腹泻 人们也 常使用 抗生素进 行治 抵抗力 下 降。所 以 ,对 确诊 为高烧 疗 ,效 果 当然是很差 的 。对 于这类 的猪 才可 以使 用退烧 药 ,并配合 抗 消化不 良性腹 泻应 口服助 消化类 药 生素进 行治疗 ,而 且不 能连续 、大 物 ,如 大黄苏 打粉 、多酶 片 、酵母
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

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渐成为维持动物健康和保障兽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各国纷纷建立了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以确保兽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从而减少潜在风险。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原则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对于动物健康和人畜共患病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我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明确适应症: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及临床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 控制使用频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避免滥用和乱用。
3. 合理用药剂量: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足以杀灭病原体,但避免超量使用。
4. 规范用药周期: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说明,掌握药物的使用周期,不得随意中断或延长治疗。
5. 临床监测与调整: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及时观察疗效,如有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的建立为了监测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建立了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
以下是我国建立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的途径:1. 动物用药监测:建立动物用药监测网络,监测各类养殖动物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残留量。
2. 统一数据收集与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与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兽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量和使用情况。
3. 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工作,跟踪不同动物群体中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4. 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通过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监测抗菌药物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全过程,确保合规使用抗菌药物。
5. 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兽用抗菌药物使用与监测的信息和经验。
三、挑战与应对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监测机制的建立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1. 信息共享与合作:加强国内外信息共享和合作,强化兽药监管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规模化猪场正确使用兽药原则

规模化猪场正确使用兽药的原则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1、加强管理、搞好消毒2、注意引进健康猪3、搞好疫苗的免疫接种4、药物预防,合理选购动物保健药,提倡阶段性预防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将动物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预防用药时,用量应适当,太大会造成浪费,太少起不到预防作用,还易产生耐药性,预防用药一般要连用3-7天,时间太短起不到预防作用。
二、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当猪发病时,应由兽医进行诊断,只有正确的诊断加上合理的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对细菌性疾病,有条件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菌素,切忌盲目用药或凭感觉用药。
三、选择好的药品目前,由于假冒伪劣兽药冲击市场,有个别的养猪场贪便宜,选择伪劣假兽药来治疗,用药后不进没有疗效,而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然后选择好药治疗,这样反而加大了治疗费用,所以要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也不要一味认准进口药,因进口药用药成本太高。
四、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案和剂量口服给药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注射用药适用于中、重度感染。
一般来说,应以各药的药动学参数来制定给药方案。
近年来发现抗菌药物本身的药效因素对剂量方案具有明显的影响。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具有浓度依赖性杀菌性质和延长的持续效应,需要提高至最大浓度的制剂方案;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则具有时间依赖性杀菌性质和短的或缺失的持续效应,需要提高至最长接触时间的剂量方案;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等除具有时间依赖性杀菌性质外,还有停药后延长的持续杀菌效应,其剂量方案宜以提高至最长接触时间最佳。
显然,青霉素类或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若能制成缓释制剂,则抗菌活性会明显提高。
五、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功效而忽视动物机体的内在因素常是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最大努力使患病猪的全身状况改善,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心、肝、肾功能及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等等,这样便会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的临床疗效。
养猪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

养猪SWINE PRODUCTION2020第4期养猪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万遂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长春130122)中图分类号:S859.7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4-0089-03收稿日期:2019-12-27作者简介:万遂如(1938-),男,江西南昌人,教授,主要从事家畜传染病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秘书长.兽用抗菌药物在养猪生产中使用,对预防与治疗猪的疾病、促进猪只生长,保障养猪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如果兽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者长期滥用,不仅会在经济上造成浪费,对养猪生产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当前在全国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行动中,养猪场如何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保障养猪生产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要高度重视。
本文就养猪生产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同仁参考。
1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每年抗生素使用量占全球抗生素使用量的30%,是世界上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于畜牧业生产中长期滥用抗生素,不结合生产实际、不对症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任意加大或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改变给药途径;不注意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作用,超疗程治疗,不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在饲料与饮水中长期添加兽用抗菌药物添加剂实施促生长与保健预防,又不遵守药物规定的休药期;有的甚至使用假冒低价劣质的兽药产品或者人用的抗菌药物等。
结果造成养猪场在疾病防治中使用兽用抗菌药物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兽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增大了兽用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与过敏反应,最终导致疾病防治失败。
同时,长期不合理地滥用抗生素诱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超级细菌”的出现,导致猪群发生二重感染与兽药在猪体内残留。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允许使用的抗菌药及使用规定上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允许使用的抗菌药及使用规定上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是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化学合成抗生素及其他化学物质,以确保生猪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我国,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的抗菌药使用规定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监管,以确保生猪养殖过程中合规使用抗菌药物。
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中,目前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物有限。
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严格控制和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得随意滥用抗菌药物。
具体来说,以下是目前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物:1.铜类抗菌药物:包括硫酸铜、氧化亚铜等。
这些抗菌药物在生猪饲养中被用作抗菌消毒剂,用于消毒饮水设备或饮水线,以预防和控制饲料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食品安全性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物:这些抗菌药物一般是经过严格筛选,确定对人体健康无害,并且在动物体内代谢和排泄后不会留下残留物。
这些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以保证不对生猪产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1.使用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兽医处方使用,兽医处方中应明确使用药物的品种、剂型、剂量、用药周期和用药途径等信息。
2.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对目标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确保使用药物是有效和必要的。
3.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考虑兽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特别是对生猪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造成影响的副作用。
4.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超量使用。
5.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生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6.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交叉使用和药物残留。
总之,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的抗菌药使用规定旨在保证生猪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抗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养殖户需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加大对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的抽查和监测力度,确保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兽医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猪场兽医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兽药残留超标,以及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
1、正确诊断:任何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的先决条件是正确的诊断,没有对猪只发病过程的认识,药物治疗便是无的放矢,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延误诊断,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择药物,特别是首选药物。
选择首选药物最有效的手段是药敏试验,特别是有效的老抗菌药。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发病过程和症状,要针对惠病猪只的具体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给药、价廉易得的抗菌药物制剂,反对滥用药物,尤其不能滥用抗菌药物,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当做一般的解热镇痛或者消炎药使用都属于不合理使用,不明原因的发热、病毒性感染的随意使用抗生素也属于不合理使用。
3、熟悉抗菌药物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抗菌药物在猪的药动学特征,制定科学的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治疗的错误包括选错药物,但更多的是给药方案的错误。
兽医师在给猪只用药时,要充分利用药动学知识制定给药方案,在取
得最佳药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毒副作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导致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良好的猪场兽医必须掌握抗菌药物在猪的药动学、药效学、毒副作用、休药期和兽药残留等方面的知识水平。
4、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根据猪只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药物的疗效是可以预期的,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存在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必须记住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复杂性,对治疗过程做好详细的用药计划,认真观察将出现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5、合理的联合用药:在确定诊断以后,兽医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最有效、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尤其抗菌药物),因为多种药物治疗极大地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概率,也给患病动物增加了危险,除了具有确实的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要慎重使用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因为它使兽医师失去了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去调整药物剂量的机会。
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即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①增强疗效,如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林可霉素与大观霉素联合使用提高抗菌能力、扩大抗菌谱,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索联合使用,促进氨基糖苷类药物进人细胞,增强杀菌作用。
②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如磺胺药与碳酸氢钠合用可减少碱胺药的不良反应。
③对付耐药菌,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用可治疗耐药金葡菌感染。
6、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一般用药首先要考虑对因治疗,但也要重视对症治疗,两者巧妙的结合将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7、避免动物性产品中的兽药残留:食品动物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和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存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如蛋、奶)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使用兽药必须遵守《中国兽药典》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停止给药后到允许食品动物屠宰上市的时间),以保证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不超标。